![]() |
發布時間: 2010-6-24 13:51
正文摘要:三坐標測類似如圖的零件,以平面建第一坐標,0軸兩遠端孔連線定第二軸,孔定零點。求孔距,結果是以坐標位置評定還是直接求兩孔直線距離,求孔到邊的距離我是按邊到上面0點孔的距離與邊到下面0點孔的距離。怎樣做 ... |
以圓1與圓4的中心連線來建立第二基準,這個長度是最長的,可是這兩個圓心是呈對角線關系,與設計基準不統一,需要旋轉坐標系,帶來計算麻煩和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失測量準確度。另外圖紙標注的設計基準是圓1與圓3的中心連線,這個長度也是相當長的,本著其它基準(工藝基準、測量基準等)盡量與設計基準相統一的原則,還是以圓1與圓3的中心連線來建立第二基準為最佳選擇。 |
回復 8# minebest 三坐標測量機的原始坐標系一般又稱為機器坐標系,將機器坐標系平移仍然可以稱為機器坐標系。按圖紙標注的理論尺寸和基準建立起來的坐標系就是零件坐標系。機器坐標系是三坐標測量機本身的制造精度所決定的,無法更改。零件坐標系是以圖紙給定的理論值和被測件的被測實際要素具體情況決定的,與測量者選擇方法有很大關系。 選擇零件坐標系的基本原則是第一基準面積最大,第二基準長度最長(兩點間的距離最長)。就樓主的實例來看,按我在5樓的孔的編號方法編號,圖紙上標注的理論基準是:底面、孔1和孔6中心連線、孔1和孔3中心連線。坐標系原點是孔1的中心。 因此建立零件坐標系就應該把底面作為第一基準(底面面積最大),就是常說的3-2-1中的3,三點定位。垂直于底面過孔1中心的直線就是Z坐標軸??祝焙涂祝持行倪B線比孔1和孔6中心連線長,因此就應該以孔1和孔3中心連線作為第二基準(3-2-1中的2,兩點定位)Y,而不能把孔1和孔6中心連線作為第二基準,孔1和孔6中心連線只能是第三基準X,3-2-1中的1,一點定位。 零件坐標系確定了,零件的待測尺寸的測量和計算自然也就是舉手之勞了。孔4、孔5、孔6的中心到第二基準Y的距離(即X坐標值)就應該在80±0.05范圍內。兩條“邊”上各點的Y坐標值分別在260±0.05和55±0.05范圍內,孔2和孔5中心,孔3和孔4中心的Y坐標值分別在110±0.05和220±0.05范圍內。 |
是以你的零件位置來建立坐標系,和原來的三坐標機的原始坐標系是有區別的。 |
正是因為你說的原因,所以就不要使用機器坐標系(三坐標機的原始坐標系),而要使用零件坐標系------不是太明白,零件坐標系不就等同于機器坐標嗎? 我們的坐標機在校準時對于角度的校準好像不是太嚴格的,導致校準后X,Y,Z三軸垂直度不會是整90,差個2,3秒很正常,那延長到1米,甚至更長的距離那角度的偏差影響就大了 |
正是因為你說的原因,所以就不要使用機器坐標系(三坐標機的原始坐標系),而要使用零件坐標系。零件坐標系則是按設計基準來建立,設計基準正是你說的使用功能的基準。 如果六個孔以00為編號1,按順時針方向編號依次為2、3、4、5、6,則底面自然是零件坐標系的第一基準,垂直于底面的方向就是Z坐標軸??祝焙涂祝车闹行倪B線比孔1和孔6的軸心線連線長,應該作為零件坐標系的第二基準,即作為Y坐標軸。過(0,0)點垂直于Y、Z的直線就是零件坐標系的第三基準,作為X坐標軸。當然孔1和孔6的軸心線連線與X坐標軸有可能不重合,即與Y坐標軸不垂直,你應該建議設計人員提出垂直度要求,這個垂直度允差按三分之一原則,可以控制在0.01mm內。一般情況下,設計人員是用理論正確尺寸標注的,同時標注位置度公差。然后就是我在3樓說的測量方法了。 |
主要是考慮機床,座標機的X,Y軸不可能完全垂直,有可能加工出的孔是平行四邊形的,而使用時主要考慮兩孔的絕對距離。而實際零件是圖示的5倍大小。當1米長的零件再加上角度的誤差用坐標法有可能會超差 |
既然已經以“0軸兩遠端孔連線定第二軸,孔定零點”,也就是以(0,0)孔的中心為坐標原點確定了X,Y坐標軸。假設水平方向為X坐標軸,豎直方向為Y坐標軸。各被測孔中心的坐標值中的x、y坐標值不就是圖紙要求的孔中心位置尺寸嗎?而“孔到邊的距離”并不是“邊到上面0點孔的距離與邊到下面0點孔的距離”,而是“邊到Y坐標軸的距離”,只要兩條“邊”的最遠兩端和中間若干點的X坐標值分別在在260±0.05和55±0.05范圍內,被測件就可以判定為合格。 |
以坐標位置評定更符合圖面要求。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3 1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