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徑超差 中徑作為絲錐產品的重要參數,它直接影響到被加工產品的螺紋質量和精度。在本次受檢的48家企業中有33家企業219件產品存在中徑超差現象,其中1家企業受檢的32件產品竟有28件超差,占87.5%。在不合格的企業中,大部分超差數據的分散性控制較好,說明企業設備上問題不大,精度分散小,但在計量傳遞、檢驗方法等方面存在問題;但也有個別企業的檢測數據的分散性較大,如一家企業,中徑的標準規定值在5.385~5.409 mm范圍內,公差為0.024mm,但經檢測,在超差的17件樣品中,上下限均有超差,最小值為5.381mm,最大值為5.434mm,中徑之間最大相差有0.053 mm,是公差值的兩倍多。表明該企業不僅在檢測方法上存在問題,而且設備精度也差,精度一致性得不到保證。 在JB/T 10231.4-2001《刀具產品檢測方法 第4部分 絲錐》標準中對絲錐中徑檢測規定了三種方法。方法一:對偶數槽絲錐用三針、外徑千分尺測量;對奇數槽絲錐用五針、三溝千分尺或五溝千分尺測量。方法二:用螺紋千分尺或奇數槽比較儀測量。方法三:用工具顯微鏡檢測。同時規定:當檢測結果有爭議時,用方法一仲裁。 一些企業在檢測中徑時采用“螺紋比較儀法”,使用“螺紋比較儀法”,螺紋角度誤差、測頭磨損、量具本身精度誤差等等因素會對中徑測量結果產生較大誤差,易造成螺紋中徑超差。正確的做法是:生產現場采用“比較儀法”檢測,同時用“五針法”檢測來比對、校驗,以保證“螺紋比較儀法”的檢測結果與“五針法”一致。一部分企業由于檢驗方法不適當造成不合格。 2. 在B類Ⅱ組中,主要有切削部分斜向圓跳動、校準部分徑向圓跳動、螺距、半角等項目。 2.1切削部分斜向圓跳動及校準部分徑向圓跳動超差 切削斜向圓跳動及校準部分徑向圓跳動是絲錐產品的重要精度指標,可直接影響到被加工產品的螺紋質量和精度,并嚴重影響使用壽命。在此次抽查中,有21家企業80件產品的切削部分斜向圓跳動超差,其中1家受檢企業的12件產品中竟有10件超差,占83.3%;檢測數據最大值為:0.08mm,與標準值0.03mm之間相差0.05mm。有7家企業的29件產品的校準部分徑向圓跳動超差,其中1家受檢企業的12件產品有8件超差,占66.7%,最大檢測值0.048mm與標準值0.02mm相差0.028mm。切削部分斜向圓跳動超差,說明企業的鏟磨機床精度不好,檢測環節失控。校準部分徑向圓跳動超差的主要原因是螺紋磨和鏟磨工序失控。 2.2 螺距、牙型半角超差 這兩項參數直接影響被加工螺孔與螺栓得聯結。 螺距超差:一方面是企業的加工設備失精,螺紋磨絲杠松動,性能不穩定,控制不好,需要重新調試;另一方面,是一些企業的螺距檢測方法不正確,采用的是跨牙檢測,如7牙的螺距,用儀器的鏡頭米字線在第1牙和第8牙上壓線測量。正確的檢測方法是逐牙對同一牙相鄰兩側進行檢測后,取其平均值為這兩牙螺距的實際測量值,求出誤差,最后經數據處理后得到7牙中每兩牙之差的螺距偏差,其最大值即為該絲錐的螺距偏差。 牙型半角超差,主要是企業的砂輪修整不好。 3、在B類Ⅲ組中檢測的項目是絲錐工作部分硬度,其一,對外協回來的產品入庫檢驗不嚴;其二,對產品自行熱處理加工時的溫度控制、出爐后的檢驗等未按照生產工藝進行嚴格控制,從而造成產品硬度不合格。 來自:成都工具檢測所 |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