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關于三分之一原則 [打印本頁]

作者: 874    時間: 2008-9-19 08:35
標題: 關于三分之一原則
測量設備的誤差一般都是根據產品公差或者容差的1/3~1/10原則來確定的。但是,在不同版本的書籍上看見不同的結果。
比如:對于測量產品公差20±1mm,有的是按照1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誤差,即0.1m;而有的又按照上下公差帶范圍2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誤差,即0.05mm。
請高手指教:那個是正確的呢?有沒有相應的標準?
作者: NXSLZY    時間: 2008-9-19 08:59
我們現在是對量具進行MSA分析,變異在允許范圍內就OK,
標準在16949上有
作者: 五七一二    時間: 2008-9-21 05:11
首先1毫米的十分之一不是0.1米
再有2毫米的十分之一也絕對不是0.05毫米
應該是0.2毫米。
20毫米正負0.1是不是19.9到20.1
用20.1-19.9是不是0.2
有矛盾嗎?
作者: 五七一二    時間: 2008-9-21 05:14
但是有一點要認識到使用正負0.1比單單使用0.2更科學。不容易讓人誤解。當然這個誤解是出于個人對這些規定的不理解。并不是他本身有什么問題。只是以前使用0.2這種形式后來推行國標使用了科學的正負0.1的形式。
作者: nana    時間: 2008-9-23 16:50
標題: 回復 1# 874 的帖子
樓主這個問題太亂了,“而有的又按照上下公差帶范圍2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誤差,即0.05mm  ” 應該是0.2mm吧,怎么會是0.05mm呢?還有單位也太亂了。
作者: txk_001    時間: 2008-9-29 14: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vide    時間: 2008-9-29 18:27
標題: 回復 5# nana 的帖子
他可能不是這樣計算的吧!!!也可能是筆誤!!!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08-10-29 22:14
標題: 回復 1# 874 的帖子
呵呵,樓主啊,你的問題是有些看不明白,看來你有必要出來把問題重新描述一下了。否則我們不知道我們的討論是不是偏離了你的問題中心,以至于所答非所問,這樣的討論似乎沒有什么意義。
作者: dbhlong    時間: 2008-10-30 07:44
我也認為樓主是筆誤,不然不會“1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誤差,即0.1m;2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誤差,即0.05mm”。
作者: dbhlong    時間: 2008-10-30 07:44
我也認為樓主是筆誤,不然不會“1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誤差,即0.1m;2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誤差,即0.05mm”。
對不起!按錯了重復發貼了。

[ 本帖最后由 dbhlong 于 2008-10-30 07:51 編輯 ]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08-10-30 10:04
好了,我們就假設樓主是筆誤吧。由于樓主沒在,本人斗膽就代為改正。樓主的問題是:
  測量設備的示值允差一般都是根據產品公差或者容差的1/3~1/10原則來確定的。但是,在不同版本的書籍上看見不同的結果。比如:對于被測產品公差20±1mm,有的是按照1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示值允差,即0.1mm;而有的又按照上下偏差計算出公差,按公差帶寬度2mm的1/10即0.2mm確定儀器的允差(在這里順便提醒量友們,誤差和允差是有根本差異的,誤差是與檢測結果相關的一個具體的值,在數軸上是一個點。允差是計量要求,是一個范圍,在數軸上是一個區間)。請問:
  10.1mm和0.2mm那個是正確的呢?
  2測量設備的允差一般按產品公差或者容差的1/3~1/10確定,這個原則有相應的標準規定嗎?

  本人對問題1的回答是,兩個答案完全一樣。第一種方法是按偏差計算,第二種方法是按公差計算,只不過按公差計算后還必須除以2,才能確定測量設備的示值允許誤差,0.2÷2與0.1是相等的。我極力推薦第二種計算方法,因為第一種方法僅適用于尺寸上下偏差絕對值相等的情況,第二種方法適用于一切情況,有很多零件的尺寸上下偏差絕對值并不相等。
  對于問題2的回答,恕本人無能,正在查找資料和學習之中。
作者: heichibang    時間: 2008-10-31 10:29
樓主做質量,俺害怕。。。。。。。。。樓主還是好好的對待問題,做事認真點吧!!!!!!
作者: dqjlk    時間: 2008-10-31 14:31
對于測量結果來講,一般情況下,如果要求不是太高(用于普通測量)選取1/3~1/5即可;要求高(精密測量)選取1/6~1/10。當然這都是經驗值,具體還應該采用統計分析,或進行測量能力指數分析。更加科學。
作者: maandqin    時間: 2008-11-25 14:38
相對數字是和其值朋關的。不是指實際大小的
作者: sjhwar    時間: 2008-11-25 17:33
應該是1/3的倍數關系,在新出的國家標準實驗室實施規范還規定了不確定度的傳遞也有1/3的倍數關系的要求.
作者: smallbug    時間: 2008-11-28 13:59
標題: 回復 1# 874 的帖子
其實你的問題在于沒有清楚測量要求的基本概念.比如你所說的20±1mm是要求什么呢?分解出來,就是要求測量準確到21或者19都能滿足產品要求,于是選擇器具時,只要準確度能滿足1mm的量具均可以用來測量.另外說一下,關于1/3~1/10的原則,那只是一個經驗準則,沒有規定的,根據你手頭所具有的計量器具來確定選用,也就是說,如果你測量一個量,可以選用比該量要求的準確度高1/3~1/10的準確度的量具都可以,從經濟性角度考慮,當然盡量選擇低于1/10的量具了.
作者: ldzhwu    時間: 2009-9-13 10:22
實際上樓主應該是想說這里是取公差的1/10還是取公差一半的1/10的問題吧?公差的1/10為0.2mm,公差一半的1/10為0.1mm。樓主的表述確實有誤
作者: chuitou    時間: 2009-9-14 16:53
如果不按照1/3~1/10原則選擇測量設備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作者: zhoujidai    時間: 2009-9-14 20:45
如果不按照1/3~1/10原則選擇測量設備,測量設備的誤差將帶到產品中,可能造成產品控制看似合格,實際因測量設備誤差過大而超差,造成產品隱性不合格,從而可能出現產品的質量事故,而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個人理解,供參考。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09-9-15 23:26
22樓說的對,當選擇的測量設備誤差大于1/3的測量過程控制限(產品公差或者工藝控制限),“可能造成產品控制看似合格,實際因測量設備誤差過大而超差,造成產品隱性不合格,從而可能出現產品的質量事故,而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再補充一點,當選擇的測量設備誤差小于1/10的測量過程控制限(產品公差或者工藝控制限),就會產生“大炮打蚊子”的現象,不符合經濟性原則,造成高投入低效益的情況發生。
作者: lwj20040206    時間: 2009-9-20 07:11
按照minitab上來說是1/5原則
作者: hazen    時間: 2009-9-20 16: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09-9-20 18:44
測量設備的誤差一般都是根據產品公差或者容差的1/3~1/10原則來確定的。但是,在不同版本的書籍上看見不同的結果。
比如:對于測量產品公差20±1mm,有的是按照1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誤差,即0.1m;而有的又按照上下 ...
874 發表于 2008-9-19 08:35

國家標準對1/3~1/10原則的應用:
  如果是光滑工件測量,即尺寸的測量,按國家標準GB/T3177《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第5.1條規定,測量設備引起的測量不確定度與工件公差的比值分為3檔,分別為Ⅰ檔1/10,Ⅱ檔1/6,Ⅲ檔1/4。這就是1/3~1/10原則在國家標準中的具體應用。
  本例公差值為(+1)-(-1)=2mm,那么選用的量具引入的不確定度按該標準要求計算,應該分別為0.20mm、0.33mm、0.50mm。選擇的測量設備(量具)示值誤差小于0.33mm就介于中庸偏保守狀態的Ⅱ檔。這個Ⅱ檔如果按偏差(1mm)計算就是1/3。Ⅰ檔的0.20就是“按照上下公差帶范圍2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誤差”,不過不是你說的0.05mm。0.1mm和0.05mm的測量設備誤差要求應該是過高要求,無異于大炮打蚊子。
作者: bvsilver    時間: 2009-9-25 09:31
樓上一片混亂,誰能舉一個例子把這規定正確的闡述一下么?:(:dizzy::sleepy:
作者: greve    時間: 2009-9-25 12:32
建議樓主整理,重發此問題
作者: 2000240123    時間: 2009-9-25 15:36
樓主的意思其實是明了的。在質量管理中這是一個非常管理管理判斷。我的一些考慮如下,供參考:
假設:
1、尺寸公差范圍為5個單位,測量儀器公差為1個單位。那么,測量儀器對質量改善的影響如何呢。
測量總的公差不是簡單的5+1=6的問題,它是兩者的兩者平方和的1/2次方,即為5.1  多出來的0.2是測量儀器的影響,測量儀器的不準確度只占整體的2%不到,因此該儀器可以接受,反過來,質量改善的重點還是縮小尺寸的范圍。這個狀態即為5:1.

2、尺寸公差范圍為5個單位,測量儀器公差為3個單位。那么,測量儀器對質量改善的影響如何呢。
測量總的公差是兩者的兩者平方和的1/2次方,即為5.83  測量儀器的不準確度占整體的16.6%,因此該儀器不可以接受,反過來,質量改善的重點是縮小測量儀器的變差。這個狀態即為3:1.小于這個范圍的測量活動是存在問題的。

3、尺寸公差范圍為5個單位,測量儀器公差為0.5個單位。那么,測量儀器對質量改善的影響如何呢。
測量總的公差是兩者的兩者平方和的1/2次方,即為5.01  測量儀器的不準確度占整體的0.5%,因此該儀器完全可以接受,反過來,質量改善的重點是減少產品尺寸的變差。這個狀態即為10:1.但這個狀態時很難達到的,是我們的理想測量狀態。

綜上述,這就是樓主想說的。請大家指點。
作者: lwj20040206    時間: 2009-9-26 16:36
應該是按照1mm的1/10來確定儀器的誤差
作者: tzjlcs217    時間: 2009-10-9 11: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yjls    時間: 2009-10-10 14:38
樓主想要說明什么呀?
作者: 龍騰九萬里    時間: 2009-10-10 22:14
參考MCP計算方法,在以往的計量基礎知識上有說法。
作者: 龍騰九萬里    時間: 2009-10-10 22:16
參考MCP計算方法,在以往的計量基礎知識上有說法。
作者: tonyma    時間: 2009-10-12 16:27
樓主問的其實四量具分辨率的問題,是量具最小單位的1/3還是1/10
作者: ftcy5757    時間: 2009-10-17 00:20
MSA是什么意思啊
作者: valen1234    時間: 2010-3-8 21:50
三分之一原則,只聽說過數值修約時,修約到個位時,小于1/3時舍去,大于1/3時進位
作者: 成精    時間: 2010-3-9 09:25
±1mm的1/10為±0.1mm,
上下限之差為+0.1mm-(-0.1)mm=0.2mm

上下公差差為+1-(-1)=2mm,其1/10也是0.2mm;
應該可以理解了吧!
作者: yangzhaosheng    時間: 2014-5-4 19:14
我從2009年接觸計量到現在,始終在尋找1/3~1/10這個國標,至今沒有任何發現,唯獨JJF 1094-2002 測量儀器特性評定 中有提到不確定度的1/3的比例關系,其他的都只是在相關的教材中覓見,請問各位前輩們,有還是沒有啊,我很著急啊!因為最近客戶問到這個問題,說你怎么選擇測量儀器的?結果談到誤差比例關系的時候,我信誓旦旦說1/3~1/10是我們行業標注的要求,他說能否給我看下國標或相關國際標準,我說很容易啊,我回去找找就是了,一會發給你吧。結果可想而知,幾個月了,人家也不問了,興許當時人家只是好奇而已,并不當回事。但是,我當回事啊,我稀里糊涂用了這么久的1/3~1/10的規則,居然不知道出處,心虛的慌,難道跟魯班傳藝一樣,“你就這么搞得了,沒事,絕對能成”,試問,難道就沒人質疑他的不合格理性嗎?如果有證明的它的合理性,那為什么不劃入國標呢?抑或是這個國標這么難找,大家都沒找到?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4-5-4 23:55
  公理是不必寫入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因此尋找1/3~1/10這個國標,的確是找不到,因為這個號稱測量不確定度U與被測參數的控制限T比值K應控制在1/3~1/10。即K=U/T≤1/3~1/10的“1/3原則”是計量學中的一個“公理”,大家都予以承認和應用(JJF1094只是應用了這個公理的案例之一),只能在計量學教科書中找到。這和“兩點間的直線距離最短公理”一樣,不僅僅是人,就連任何動物都清楚,沒有哪個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再加以規定,只能從幾何學教科書中查到。
  所謂K=1/3是顧客的最低要求,K比1/3越小顧客越放心,越歡迎。但K越小,測量成本就會上升,這是要影響員工和企業效益的,員工和企業老板不會答應。因此,作為測量過程的管理者就如同踩鋼絲,應該找到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K=U/T≤1/3~1/10的“1/3原則”,對風險大的測量過程應就可能向1/10靠攏,對風險小的測量過程盡可能向1/3靠攏。計量校準/檢定是風險較大的測量過程,不僅僅承擔著被檢測量設備的符合性誤判風險,還對因對被檢測量設備誤判引發的用其測量產品的誤判帶來風險,所以大多數測量設備的檢定規程和校準規范取K=1/6或K=1/8(JJF1094要求的1/3和壓力表檢定規程要求的1/4實際上就是K=1/6或K=1/8)。
作者: 吉利阿友    時間: 2014-5-5 08:48
回復 36# yangzhaosheng


    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中GB3177這個標準提到類似的原則。不知道你所說的檢測量是不是幾何量,你可以參考一下這個標準。
    關于K值出處問題,我也一直在關注。最早見到的出處是工具書《計量測試技術手冊》2卷288頁。但就是找不到正規的文件規定。。。有些專業的,可以在相應檢定規程上找到明確的要求,那么作為工作計量器具的選擇,我覺得可以順著規程規范的思路,借鑒引伸使用,必要時可以在內部管理文件上予以明確。
    以上是個人意思,僅供同仁參考。
作者: ydq    時間: 2014-5-5 09: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angzhaosheng    時間: 2014-5-6 19:37
回復 39# ydq

幾乎每本計量教材都會寫,至于國標,只是我個人確實沒有找到,但愿兄弟有空抽身找找,我也先拜謝了。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4-5-8 14:30
回復 39# ydq

  是的,1/3原則的確是計量界或測量界的公認公理,因此就目前能夠查到1/3原則出處的只是計量基礎教材和相關資料。可查到與1/3原則有關的正式標準和規范有一些,但均是1/3原則在該專業領域或該項測量活動中的應用規定。如果老兄能夠提供出1/3原則是哪個標準或規范的規定(或者對1/3原則給出了定義也行),我相信大家一定會表示感謝的,我和大家一樣期盼并預祝老兄能夠查到。
作者: ydq    時間: 2014-5-8 16: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蓮花池    時間: 2014-5-8 16:27
應該是公差的1/10,0.2mm吧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4-5-8 21:10
回復 42# ydq

  我只是一說罷了,主要意思是希望老兄能夠找到1/3原則來源的國家標準或規范依據即可,無論是對原則的規定的標準和規范,還是對該原則進行定義的標準和規范均可。目的是放松查找條件,擴大范圍,降低查找難度,此外并無他意。如果老兄覺得“原則”不可能有定義,完全可以排除,那就只有查找標準或規范對1/3原則的明確規定了。
作者: ldzhwu    時間: 2014-5-10 10:34
量值溯源可靠性原理。滿足3:1~10:1要求,上一級計量標準所引入的測量不確定度就可以忽略不計。按照方和根計算:  3:1時 ,忽略測量標準不確定度引起的誤差為5.4%,4:1時為3.1%,..........10:1時為0.5%。
作者: 白白云朵    時間: 2014-5-10 12:04
我們用的是公差帶
作者: ldzhwu    時間: 2014-5-12 08:22
本帖最后由 ldzhwu 于 2014-5-12 08:24 編輯

公差或容差如果是雙測限,使用上公差限減去下公差限,即所謂的公差帶,按1/3--1/10。單側限,使用單邊公差,按1/3--1/5。
作者: i峰    時間: 2015-4-15 21:47
valen1234 發表于 2010-3-8 21:50
三分之一原則,只聽說過數值修約時,修約到個位時,小于1/3時舍去,大于1/3時進位 ...

要是正好相等的時候怎么辦呢?

作者: 牛腩    時間: 2016-5-23 10:56
問題不清楚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5-23 15:03
ydq 發表于 2014-5-5 09:16
三分之一原則的出處,不像某些人所講的“的確是找不到”,國家標準的確是有此規定的。當前因公務身在外地, ...

  老兄的帖子已過一年了,不知外地公務是否完成,三分之一原則的出處是否找到,若國家標準的確是有此規定,并找到了的話,能否提供給大家學習,也好在培訓和宣傳中作為依據。謝謝,祝工作順利!
作者: 吳下阿蒙    時間: 2016-6-15 11:29
樓主說的1/3~1/10原則,是選擇儀器的原則吧。
首先,很多儀器的國家檢定規程,要求了所選儀器的精度,一般總系統的不確定度都要在1/3以上的。
還有,選完儀器可以制作MSA量測系統分析,分析中能反應出你儀器的精度是否適用。當精度不足時,MSA中數據重復單一,很明顯。

作者: z50296196    時間: 2020-10-17 15:24
還是有疑問,三分之一是應該考慮的,在什么時候考慮
作者: pirlor    時間: 2020-10-20 13:09
本帖最后由 pirlor 于 2020-10-20 13:27 編輯

JJF1094-2002測量儀器特性評定:
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與被評定測量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之比應小于或等于1/3。則在儀器符合性評定時可以不考慮誤差評定的不確定度影響

JCGM106:2012測量不確定度在合格評定中的作用 8.2.3:
在法制計量中,簡單接受準則已用于計量器具的檢定。考慮這樣一種儀器,它要求在區間[Emax;Emax]內出現指示誤差。如果儀器符合以下標準,則認為其符合規范要求:
估計值e的覆蓋因子k=2的擴展不確定度應滿足U 小于等于 Umax = Emax/3


在測量結果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比值(如1/4,1/5)對應不同的合格概率,有一點是肯定的,比值越小,合格概率越大

具體到樓主的問題,在產品測量中,應該是采用偏差的絕對值計算

補充內容 (2020-10-20 15:35):
在真值與公差中心重合的情況下,取測量不確定為偏差絕對值的1/3,誤判概率0.0027
作者: pirlor    時間: 2020-12-22 11:45
    發錯     了
作者: moreface    時間: 2020-12-22 12:55
同志們,是微小誤差舍去準則,規定了1/3~1/10
作者: moreface    時間: 2020-12-22 13:00
中國計量大學的教材里專門有一節講這個。  教材是合肥工業大學費業泰教授寫的。
作者: qustsq    時間: 2022-4-6 23:3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09-9-20 18:44
國家標準對1/3~1/10原則的應用:
  如果是光滑工件測量,即尺寸的測量,按國家標準GB/T3177《光滑工件尺 ...

請問測量設備引起的測量不確定度和測量設備的示值誤差有什么關系?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a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 国产在线播放网址| 特大巨黑人吊性xxx视频| 男人添女人30分钟免费| 日本护士取精视频xxxxx全部|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在线| 好男人好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高清理伦片a电影|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香蕉视频污在线观看| 欧美猛交xxxxx| 好大好深别停视频视频| 人成电影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0588影视手机免费看片| 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中国内地毛片免费高清| 超兴奋的朋…中文字幕|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午夜dy888| 丰满女邻居的嫩苞张开视频|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 成年人免费观看|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呀|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91华人在线视频|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美女网站色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毛片在线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