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如何選用稱重傳感器 [打印本頁]

作者: csxfjsw123    時間: 2007-5-1 16:39
標題: 如何選用稱重傳感器
如何選用稱重傳感器
  稱重傳感器被喻為電子衡器的心臟,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子衡器的準確度和穩定性。在設計電子衡器時,經常要遇到如何選用傳感器的問題。
如何選用傳感器
稱重傳感器實際上是一種將質量信號轉變為可測量的電信號輸出的裝置。用傳感器首先要考慮傳感器所處的實際工作環境,這點對正確選用傳感器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傳感器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它的安全和使用壽命,乃至整個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環境給傳感器造成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溫環境對傳感器造成涂覆材料熔化、焊點開化、彈性體內應力發生結構變化等問題。對于高溫環境下工作的傳感器常采用耐高溫傳感器;另外,必須加有隔熱、水冷或氣冷等裝置。
(2)粉塵、潮濕對傳感器造成短路的影響。在此環境條件下應選用密閉性很高的傳感器。不同的傳感器其密封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密閉性存在著很大差異。
常見的密封有密封膠充填或涂覆;橡膠墊機械緊固密封;焊接(氬弧焊、等離子束焊)和抽真空充氮密封。
從密封效果來看,焊接密封為最佳,充填涂覆密封膠為最差。對于室內干凈、干燥環境下工作的傳感器,可選擇涂膠密封的傳感器,而對于一些在潮濕、粉塵性較高的環境下工作的傳感器,應選擇膜片熱套密封或膜片焊接密封、抽真空充氮的傳感器。
(3)在腐蝕性較高的環境下,如潮濕、酸性對傳感器造成彈性體受損或產生短路等影響,應選擇外表面進行過噴塑或不銹鋼外罩,抗腐蝕性能好且密閉性好的傳感器。
(4)電磁場對傳感器輸出紊亂信號的影響。在此情況下,應對傳感器的屏蔽性進行嚴格檢查,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電磁能力。
(5)易燃、易爆不僅對傳感器造成徹底性的損害,而且還給其它設備和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因此,在易燃、易爆環境下工作的傳感器對防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易燃、易爆環境下必須選用防爆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的密封外罩不僅要考慮其密閉性,還要考慮到防爆強度,以及電纜線引出頭的防水、防潮、防爆性等。
其次對傳感器數量和量程的選擇。
傳感器數量的選擇是根據電子衡器的用途、秤體需要支撐的點數(支撐點數應根據使秤體幾何重心和實際重心重合的原則而確定)而定。一般來說,秤體有幾個支撐點就選用幾只傳感器,但是對于一些特殊的秤體如電子吊鉤秤就只能采用一個傳感器,一些機電結合秤就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選用傳感器的個數。
傳感器量程的選擇可依據秤的最大稱量值、選用傳感器的個數、秤體的自重、可能產生的最大偏載及動載等因素綜合評價來確定。一般來說,傳感器的量程越接近分配到每個傳感器的載荷,其稱量的準確度就越高。但在實際使用時,由于加在傳感器上的載荷除被稱物體外,還存在秤體自重、皮重、偏載及振動沖擊等載荷,因此選用傳感器量程時,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因素,保證傳感器的安全和壽命。
傳感器量程的計算公式是在充分考慮到影響秤體的各個因素后,經過大量的實驗而確定的。
公式如下:
C=K-0?K-1?K-2?K-3?(Wmax+W)/N
C—單個傳感器的額定量程;W—秤體自重;Wmax—被稱物體凈重的最大值;N—秤體所采用支撐點的數量;K-0—保險系數,一般取值在1.2~1.3之間人;K-1—沖擊系數;K-2—秤體的重心偏移系數;K-3—風壓系數。
例如:一臺30t電子汽車衡,最大稱量是30t,秤體自重為1.9t,采用四只傳感器,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選取保險系數K-0=1.25,沖擊系數K-1=1.18,重心偏移系數K-2—=1.03,風壓系數K-3=1.02,試確定傳感器的噸位。
解:根據傳感器量程計算公式:
C=K-0K-1K-2K-3(Wmax+W)/N
可知:
C=1.25×1.18×1.03×1.02×(30+1.9)/4=12.36t
因此,可選用量程為15t的傳感器(傳感器的噸位一般只有10T、15T、20t、25t、30t、40t、50t等,除非特殊訂做)。
根據經驗,一般應使傳感器工作在其30%~70%量程內,但對于一些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大沖擊力的衡器,如動態軌道衡、動態汽車衡、鋼材秤等,在選用傳感器時,一般要擴大其量程,使傳感器工作在其量程的20%~30%之內,使傳感器的稱量儲備量增大,以保證傳感器的使用安全和壽命。
再次,要考慮各種類型傳感器的適用范圍。
傳感器型式的選擇主要取決于稱量的類型和安裝空間,保證安裝合適,稱量安全可靠;另一方面,要考慮廠家的建議。廠家一般會根據傳感器的受力情況、性能指標、安裝形式、結構型式、彈性體的材質等特點規定傳感器的適用范圍,譬如鋁式懸臂梁傳感器適用于計價秤、平臺秤、案秤等;鋼式懸臂梁傳感器適用于料斗秤、電子皮帶秤、分選秤等;鋼質橋式傳感器適用于軌道衡、汽車衡、天車秤等;柱式傳感器適用于汽車衡、動態軌道衡、大噸位料斗秤等。
最后,還要對傳感器準確度等級進行選擇。
傳感器的準確度等級包括傳感器的非線形、蠕變、蠕變恢復、滯后、重復性、靈敏度等技術指標。在選用傳感器的時候,不要單純追求高等級的傳感器,而既要考慮滿足電子秤的準確度要求,又要考慮其成本。
對傳感器等級的選擇必須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1.滿足儀表輸入的要求。稱重顯示儀表是對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經過放大、A/D轉換等處理之后顯示稱量結果的。因此,傳感器的輸出信號必須大于或等于儀表要求的輸入情號大小,即將傳感器的輸出靈敏度代人傳感器和儀表的匹配公式,計算結果必須大于或等于儀表要求的輸入靈敏度。
傳感器和儀表的匹配公式:
傳感器輸出靈敏度*激勵電源電壓*秤的最大稱量
秤的分度數*傳感器的個數*傳感器量程
例如:一稱量為25kg的定量包裝秤,最大分度數為1000個分度;秤體采用3只L—BE—25型傳感器,量程為25kg,靈敏度為2.0±0.008mV/V,拱橋電壓力12V;秤采用AD4325儀表。問采用的傳感器能否與儀表匹配。
解:經查閱,AD4325儀表的輸入靈敏度為0.6μV/d,因此根據傳感器和儀表的匹配公式可得儀表的實際輸入信號為:
2×12×25/1000×3×25=8μV/d>0.6μv/d
所以,采用的傳感器滿足儀表輸入靈敏度的要求,能夠與所選儀表匹配。
2.滿足整臺電子秤準確度的要求。一臺電子秤主要是由秤體、傳感器、儀表三部分組成,在對傳感器準確度選擇的時候,應使傳感器的準確度略高于理論計算值,因為理論往往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如秤體的強度差一點,儀表的性能不是很好、秤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等因素都直接影響到秤的準確度要求,因此要從各方面提高要求,又要考慮經濟效益,確保達到目的。
作者: csxfjsw123    時間: 2007-5-1 16:40
標題: 電 阻 應 變 式 稱 重 傳 感 器
電 阻 應 變 式 稱 重 傳 感 器 等 工 作 原 理
電阻應變式稱重傳感器是基于這樣一個原理:彈性體(彈性元件,敏感梁)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彈性變形,使粘貼在他表面的電阻應變片(轉換元件)也隨同產生變形,電阻應變片變形后,它的阻值將發生變化(增大或減小),再經相應的測量電路把這一電阻變化轉換為電信號(電壓或電流),從而完成了將外力變換為電信號的過程。
由此可見,電阻應變片、彈性體和檢測電路是電阻應變式稱重傳感器中不可缺少的幾個主要部分。下面就這三方面簡要論述。
一、電阻應變片
電阻應變片是把一根電阻絲機械的分布在一塊有機材料制成的基底上,即成為一片應變片。他的一個重要參數是靈敏系數K。我們來介紹一下它的意義。
設有一個金屬電阻絲,其長度為L,橫截面是半徑為r的圓形,其面積記作S,其電阻率記作ρ,這種材料的泊松系數是μ。當這根電阻絲未受外力作用時,它的電阻值為R:
                    R = ρL/S(Ω) (2—1)
當他的兩端受F力作用時,將會伸長,也就是說產生變形。設其伸長ΔL,其橫截面積則縮小,即它的截面圓半徑減少Δr。此外,還可用實驗證明,此金屬電阻絲在變形后,電阻率也會有所改變,記作Δρ。
對式(2--1)求全微分,即求出電阻絲伸長后,他的電阻值改變了多少。我們有:
                ΔR = ΔρL/S + ΔLρ/S –ΔSρL/S2 (2—2)
用式(2--1)去除式(2--2)得到
                ΔR/R = Δρ/ρ + ΔL/L – ΔS/S (2—3)
另外,我們知道導線的橫截面積S = πr2,則 Δs = 2πr*Δr,所以
                ΔS/S = 2Δr/r (2—4)
從材料力學我們知道
                Δr/r = -μΔL/L (2—5)
其中,負號表示伸長時,半徑方向是縮小的。μ是表示材料橫向效應泊松系數。把式(2—4)(2—5)代入(2--3),有
                ΔR/R = Δρ/ρ + ΔL/L + 2μΔL/L
                     =(1 + 2μ(Δρ/ρ)/(ΔL/L))*ΔL/L
                     = K *ΔL/L (2--6)
其中
                 K = 1 + 2μ +(Δρ/ρ)/(ΔL/L) (2--7)
式(2--6))說明了電阻應變片的電阻變化率(電阻相對變化)和電阻絲伸長率(長度相對變化)之間的關系。
需要說明的是:靈敏度系數K值的大小是由制作金屬電阻絲材料的性質決定的一個常數,它和應變片的形狀、尺寸大小無關,不同的材料的K值一般在1.7—3.6之間;其次K值是一個無因次量,即它沒有量綱。
在材料力學中ΔL/L稱作為應變,記作ε,用它來表示彈性往往顯得太大,很不方便
常常把它的百萬分之一作為單位,記作με。這樣,式(2--6)常寫作:
ΔR/R = Kε (2—8)
 
二、彈性體
彈性體是一個有特殊形狀的結構件。它的功能有兩個,首先是它承受稱重傳感器所受的外力,對外力產生反作用力,達到相對靜平衡;其次,它要產生一個高品質的應變場(區),使粘貼在此區的電阻應變片比較理想的完成應變棗電信號的轉換任務。
以托利多公司的SB系列稱重傳感器的彈性體為例,來介紹一下其中的應力分布。
設有一帶有肓孔的長方體懸臂梁。
肓孔底部中心是承受純剪應力,但其上、下部分將會出現拉伸和壓縮應力。主應力方向一為拉神,一為壓縮,若把應變片貼在這里,則應變片上半部將受拉伸而阻值增加,而應變片的下半部將受壓縮,阻值減少。下面列出肓孔底部中心點的應變表達式,而不再推導。
ε = (3Q(1+μ)/2Eb)*(B(H2-h2)+bh2)/ (B(H3-h3)+bh3) (2--9)
其中:Q--截面上的剪力;E--揚氏模量:μ—泊松系數;B、b、H、h—為梁的幾何尺寸。
需要說明的是,上面分析的應力狀態均是“局部”情況,而應變片實際感受的是“平均”狀態。
三、檢測電路
檢測電路的功能是把電阻應變片的電阻變化轉變為電壓輸出。因為惠斯登電橋具有很多優點,如可以抑制溫度變化的影響,可以抑制側向力干擾,可以比較方便的解決稱重傳感器的補償問題等,所以惠斯登電橋在稱重釁髦械玫攪斯惴旱撓τ謾?BR> 因為全橋式等臂電橋的靈敏度最高,各臂參數一致,各種干擾的影響容易相互抵銷,所以稱重傳感器均采用全橋式等臂電橋。
作者: csxfjsw123    時間: 2007-5-1 16:41
標題: 稱 重 傳 感 器 常 用 技 術 參 數
稱 重 傳 感 器 常 用 技 術 參 數
一、用分項指標表示法 在介紹稱重傳感器技術參數時,傳統的方法是采用分項指標,其優點是物理意義明確,沿用多年,熟悉的人較多。我們現在列出其主要項目如下:*額定容量 生產廠家給出的稱量范圍的上限值。
*額定輸出(靈敏度)
加額定載荷時和無載荷時,傳感器輸出信號的差值。由于稱重傳感器的輸出信號與所加的激勵電壓有關,所以額定輸出的單位以mV/V來表示。并稱之為靈敏度。
*靈敏度允差
傳感器的實際穩定輸出與對應的標稱額定輸出之差對該標稱額定輸出的百分比。例如,某稱重傳感器的實際額定輸出為2.002mV/V,與之相適應的標準額定輸出則為2mV/V,則其靈敏度允差為:((2.002 – 2。000)/2.000)*100% = 0.1%
*非線性
由空載荷的輸出值和額定載荷時輸出值所決定的直線和增加負荷之實測曲線之間最大偏差對于額定輸出值的百分比。
*滯后允差
從無載荷逐漸加載到額定載荷然后再逐漸卸載。在同一載荷點上加載和卸載輸出量的最大差值對額定輸出值的百分比。
*重復性誤差
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對傳感器反復加荷到額定載荷并卸載。加荷過程中同一負荷點上輸出值的最大差值對額定輸出的百分比。
*蠕變
在負荷不變(一般取為額定載荷),其它測試條件也保持不變的情形下,稱重傳感器輸出隨時間的變化量對額定輸出的百分比。
*零點輸出
在推薦電壓激勵下,未加載荷時傳感器的輸出值對額定輸出的百分比。
*絕緣阻抗
傳感器的電路和彈性體之間的直流阻抗值。
*輸入阻抗
信號輸出端開路,傳感器未加負荷時,從電源激勵輸入端測得的阻抗值。
*輸出阻抗
電源激勵輸入端短路,傳感器未加載荷時,從信號輸出端測得的阻抗。
*溫度補償范圍
在此溫度范圍內,傳感器的額定輸出和零平衡均經過嚴密補償,從而不會超出規定的范圍。
*零點溫度影響
環境溫度的變化引起的零平衡變化。一般以溫度每變化10K時,引起的零平衡變化量對額定輸出的百分比來表示。
*額定輸出溫度影響
環境溫度的變化引起的額定輸出變化。一般以溫度每變化10K引起額定定輸出的變化量額定輸出的百分比來表示。
*使用溫度范圍
傳感器在此溫度范圍內使用其任何性能參數均不會產生永久性有害變化
二、在《OIML60號國際建議》中采用的術語。 以《OIML60號國際建議》92年版為基礎,參考《JJG669--90稱重傳感器檢定規程》新的技術參數大致有:
*稱重傳感器輸出
被測量(質量)通過稱重傳感器轉換而得到的可測量。
*稱重傳感器分度值
稱重傳感器的測量范圍被等分后其中一份的大小。
*稱重傳感器檢定分度值(V)
為了準確度分級,在稱重傳感器測試中采用的,以質量單位表達的稱重傳感器分度值。
*稱重傳感器最小檢定分度值(Vmin)
稱重傳感器測量范圍可以被分度的最小檢定分度值勤。
*最小靜負荷(Fsmin)
可以施加于稱重傳感器而不會超出最大允許誤差的質量的最小值。
*最大稱量
可以施加于稱重傳感器而不會超出最大允許誤差的質量的最大值。
*非線性(L)
稱重傳感器進程校準曲線與理論直線的偏差。
*滯后誤差(H)
施加同一級負荷時稱重傳感器輸出讀數之間的最大差值;其中一次是由最小靜負荷開始的進程讀數,另一次是由最大稱量開始的回程讀數。
*蠕變(Cp)
在負荷不變,所有環境條件和其它變量也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稱重傳感器滿負荷輸出隨時間的變化。
*最小靜負荷輸出恢復植(CrFsmin)
負荷施加前,后測得的稱重傳感器最小靜負荷輸出之間的差值。
*重復性誤差(R)
在相同的負荷和相同的環境條件下,使連續數次進行實驗所得的稱重傳感器輸出讀數之間的差值。
*溫度對最小靜負荷輸出的影響(Fsmin)
由于環境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最小靜負荷輸出之間的變化。
*溫度對輸出靈敏度的影響(St)
由于環境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輸出靈敏度的變化。
*稱重傳感器測量范圍
被測量(質量)值范圍,測量結果在此范圍內不會超出最大允許誤差。
*安全極限負荷
可以施加于稱重傳感器的最大負荷,此時稱重傳感器在性能特征上,不會產生超出規定值的永久性漂移。
*溫濕度對最小靜負荷輸出影響(FsminH)
由于溫濕度變化而引起的最小靜負荷輸出的變化。
*溫濕度對輸出靈敏度的影響
由于溫濕度變化而引起的輸出靈敏度的變化。
此外,在《JJG699—90稱重傳感器檢定規程》中,還列出了一個技術參數,即
*最小負荷(Fmin)
力發生裝置能達到的最接近稱重傳感器最小靜負荷的質量值。
正是因為傳感器測量時,總要在測力機上進行,而又很難直接測量最小靜負荷點性能。再要說明一點,《OIML60號國際建議》是專門為稱重傳感器而制定的,它對稱重傳感器的評定的出發點就是要適應衡器的要求。當傳感器用于其它目的時,這種評估方式不一定最合適。
作者: csxfjsw123    時間: 2007-5-1 16:42
標題: 稱 重 傳 感 器 選 用 的 一 般 規 則
稱 重 傳 感 器 選 用 的 一 般 規 則
在電子衡器中,選用何種稱重傳感器,要全面衡量。下面就稱重傳感器的結構形式、量程,準確度等級的選擇上講述一般要考慮的幾個方面。
一、 結構、形式的選擇
選用何種結構形式的稱重傳感器,主要看衡器的結構和使用的環境條件。如要制作低外形衡器,一般應選用懸臂梁式和輪幅式傳感器,若對外形高度要求不嚴,則可采用柱式傳感器。此外,衡器使用的環境若很潮濕,有很多粉塵,則應選擇密封形式較好的;若在有爆炸危險的場合,則應選用本質安全型傳感器;若在高架稱重系統中,則應考慮安全及過載保護;若在高溫環境下使用,則應選用有水冷卻護套的稱重傳感器;若在高寒地區使用,則應考慮采用有加溫裝置的傳感器。
在形式選擇中,有一個要考慮的因素是,維修的方便與否及其所需費用,即一旦稱重系統出了毛病,能否很順利、很迅速的獲得維修器件。若不能做到就說明形式選擇不夠合適。
二、 量程的選擇
稱重系統的稱量值越接近傳感器的額定容量,則其稱量準確度就越高,但在實際使用時,由于存在秤體自重、皮重及振動、沖擊、偏載等,因而不同稱量系統選用傳感器的量限的原則有很大差別。作為一般規則,可有:
*單傳感器靜態稱重系統:
固定負荷(秤臺、容器等)+ 變動負荷(需稱量的載荷)≤所選用傳感器的額定載荷 X 70%
*多傳感器靜態稱重系統:
固定負荷(秤臺、容器等)+ 變動負荷(需稱量的載荷)≤選用傳感器額定載荷 X 所配傳感器個數 X 70%
其中70%的系數即是考慮振動、沖擊、偏載等因素而加的。
需要說明的是:首先,選擇傳感器得額定容量要盡量符合生產廠家的標準產品系列中的值,否則,選用了非標準產品,不但價格貴,而且損壞后難以代換。其次,在同一稱重系統中,不允許選用額定容量不同的傳感器,否則,該系統沒法正常工作。再者,所謂變動負荷(需稱量的載荷)是指加于傳感器的真實載荷,若從秤臺到傳感器之間的力值傳遞過程中,有倍乘和衰減的機構(如杠桿系統),則應考慮其影響。
三、 準確度的選擇
稱重傳感器的準確度等級的選擇,要能夠滿足稱重系統準確度級別的要求,只要能滿足這項要求即可。即若2500分度的傳感器能滿足要求,切勿選用3000分度的。
若在一稱重系統中使用了幾只相同形式,相同額定容量的傳感器并聯工作時,其綜合誤差為Δ,則有:
Δ=Δ/ n1/2 (2—12)
其中:Δ:單個傳感器的綜合誤差; n:傳感器的個數。
另外,電子稱重系統一般由三大部分組成,他們是稱重傳感器,稱重顯示器和機械結構件。當系統的允差為1時,作為非自動衡器主要構成部分之一的稱重傳感器的綜合誤差(Δ)一般只能達到0.7的比例成分。根據這一點和式(2--12),自不難對所需的傳感器準確度作出選擇。
四、 某些特殊要求應如何達到
在某些稱重系統中,可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軌道衡中希望稱重傳感器的彈性變形量要小一些,從而可以使秤臺在稱量時的下沉量小些,使得貨車在駛入和駛出秤臺時,減小沖擊和振動。另外,在構成動態稱重系統時,不免要考慮所用稱重傳感器的自振頻率,是否能滿足動態測量的要求。這些參數,在一般的產品介紹中是不予列出的。因此當要了解這些技術參數時,應向制造商咨詢,以免失誤。
作者: csxfjsw123    時間: 2007-5-1 16:42
標題: 使 用 稱 重 傳 感 器 注 意 事 項
使 用 稱 重 傳 感 器 注 意 事 項
電阻應變式稱重傳感器本身是一種堅固、耐用、可靠的機電產品。但為了保證測試精度,我們仍有許多在使用中要注意的問題,下面列出一些基本要求。
一、 機械安裝方面
稱重傳感器要輕拿輕放,尤其是由合金鋁制作彈性體的小容量傳感器,任何沖擊、跌落,對其計量性能均可能造成極大損害。對于大容量的稱重傳感器,一般來說,它具有較大的自重,故而要求在搬運、安裝時,盡可能使用適當的起吊設備(如手拉葫蘆、電動葫蘆等)。
安裝傳感器的底座安裝面應平整、清潔,無任何油膜,膠膜等存在。安裝底座本身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性,一般要求高于傳感器本身的強度和剛度。
水平調整:水平調整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單只傳感器安裝底座的安裝平面要用水平儀調整水平,另一方面是指多個傳感器的安裝底座的安裝面要盡量調整到一個水平面上(用水準儀),尤其是傳感器數多于三個的稱重系統中,更應注意這一點,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各傳感器所承受的負荷基本一致。
每種稱重傳感器的加載方向都是確定的,而我們使用時,一定要在此方向上加載負荷。橫向力、附加的彎矩、扭矩力應盡量避免。
盡量采用有自動定位(復位)作用的結構配件,如球形軸承、關節軸承、定位緊固器等。他們可以防止某些橫向力作用在傳感器上。要說明的是:有些橫向力并不是機械安裝引起的,如熱膨脹引起的橫向力,風力引起的橫向力,及某些容器類衡器上的攪拌器的振動引起的橫向力即不是機械安裝引起的。
某些衡器上有些必須接到秤體上的附件(如容器秤的輸料管道等),我們應讓他們在傳感器加載主軸的方向上盡量柔軟一些,以防止他們“吃掉”傳感器的真實負荷合而引起誤差。
稱重傳感器周圍應盡量設置一些“擋板”,甚至用薄金屬板把傳感器罩起來。這樣可防止雜物玷污傳感器及某些可動部分,而這種“沾污”往往會使可動部分運動不爽,而影響稱量精度。
系統有無運動不爽現象,可以用以下方法判別。即在秤臺上加或減大約千分之一額定負荷看看稱重顯示儀是否有反映,有反映,說明可動部分未受“沾污”。
稱重傳感器雖然有一定的過載能力,但在稱重系統安裝過程中,仍應防止傳感器的超載。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短時間的超載,也可能會造成傳感器永久損壞。在安裝過程中,若確有必要,可先用一個和傳感器等高度的墊塊代替傳感器,到最后,再把傳感器換上。
在正常工作時,傳感器一般均應設置過載保護的機械結構件。
若用螺桿固定傳感器,要求有一定的緊固力矩,而且螺桿應有一定的旋入螺紋深度。一般而言,固定螺桿因采用高強度螺桿。
傳感器應采用鉸合銅線(截面積約50mm2)形成電氣旁路,以保護它們免受電焊電流或雷擊造成的危害。
傳感器使用中,必須避免強烈的熱輻射,尤其是單側的強烈熱輻射。
二、 電氣連接方面
傳感器的信號電纜,不和強電電源線或控制線并行布置(例如不要把傳感器信號線和強電電源線及控制線置于同一管道內)。若它們必須并行放置,那么,它們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50CM以上,并把信號線用金屬管套起來。
不管在何種情況下,電源線和控制線均應絞合起來,合程度50轉/米,若傳感器信號線需要延長,則應采用特制的密封電纜接線盒。若不用此種接線盒,而采用電纜與電纜直接對接(錫焊端頭),則應對密封防潮特別予以注意,接好后應檢驗絕緣電阻,且需達到標準(2000~5000M),必要時,應重新標定傳感器。
若信號電纜線很長,又要保證很高的測量精度,應考慮采用帶有中繼放大器的電纜補償電路。
所有通向顯示電路或從電路引出的導線,均應采用屏蔽電纜。屏蔽線的聯接及接地點應合理。如圖2一9所示。若未通過機械框架接地,則在圖2一9A處接地,但屏蔽線互相聯接后未接地,是浮空的。
注意:有3只傳感器是全并聯接法,傳感器本身是4線制,但在接線盒內換成6線制接法。
傳感器輸出信號讀出電路不應和能產生強烈干擾的設備(如可”控硅,接觸器等)及有可觀熱量產生的設備放在同一箱體中,若不能保證這一點,則應考慮在它們之間設置障板隔離之,并在箱體內安置風扇。
用以測量傳感器輸出信號的電子線路,應盡可能配置獨立的供電變壓器,而不要和接觸器等設備共用同一主電源。
作者: csxfjsw123    時間: 2007-5-1 16:53
標題: 傳感器的技術參數
傳感器的技術參數
(1)額定載荷:傳感器的額定載荷是指在設計此傳感器時,在規定技術指標范圍內能夠測量的最大軸向負荷。但實際使用時,一般只用額定量程的2/3~1/3。
 (2)允許使用負荷(或稱安全過載):傳感器允許施加的最大軸向負荷。允許在一定范圍內超負荷工作。一般為120%~150%。
 (3)極限負荷(或稱極限過載):傳感器能承受的不使其喪失工作能力的最大軸向負荷。意即當工作超過此值時,傳感器將會受到損壞。 
 (4)靈敏度: 輸出增量與所加的負荷增量之比。通常每輸入1V電壓時額定輸出的mV。本公司產品與其它公司產品配套時,其靈敏系數必須一致。
 (5)非線性: 這是表征此傳感器輸出的電壓信號與負荷之間對應關系的精確程度的參數。
 (6)重復性: 重復性表征傳感器在同一負荷在同樣條件下反復施加時,其輸出值是否能重復一致,這項特性更重要,更能反映傳感器的品質。國標對重復性的誤差的表述:重復性誤差可與非線性同時測定。傳感器的重復性誤差(R)按下式計算:R=ΔθR/θn×100%。ΔθR -- 同一試驗點上3次測量的實際輸出信號值之間的最大差值(mv)。
(7)滯后: 滯后的通俗意思是:逐級施加負荷再依次卸下負荷時,對應每一級負荷,理想情況下應有一樣的讀數,但事實上下一致,這不一致的程度用滯后誤差這一指標來表示。國標中是這樣來計算滯后誤差的:傳感器的滯后誤差(H)按下式計算:H=ΔθH/θn×100%。ΔθH --同一試驗點上3次行程實際輸出信號值的算術平均與3次上行程實際輸出信號值的算術平均之間的最大差值(mv)。
 (8)蠕變和蠕變恢復:要求從兩個方面檢驗傳感器的蠕變誤差:其一是蠕變:在5-10秒時間無沖擊地加上額定負荷,在加荷后5~10秒讀數,然后在30分鐘內按一定的時間間隔依次記下輸出值。傳感器蠕變(CP)按下式計算:CP=θ2 - θ3/θn×100%。其二是蠕變恢復:盡快去掉額定負荷(在5~10秒時間內),卸荷后在5~10秒內立即讀數,然后在30分鐘內按一定的時間間隔依次記下輸出值。傳感器的蠕變恢復(CR)按下式計算:CR=θ5 - θ6 /θn×100%。
 (9)允許使用溫度:規定了此傳感器能適用的場合。例常溫傳感器一般標注為:-20℃ --- +70℃。高溫傳感器標注為:-40℃ --- 250℃。
 (10)溫度補償范圍:說明此傳感器在生產時已在這樣的溫度范圍內進行了補償。例常溫傳感器一般標注為-10℃ - +55℃。
 (11)零點溫度影響(俗稱零點溫漂):表征此傳感器在環境溫度變化時它的零點的穩定性。一般以每10℃范圍內產生的漂移為計量單位。
 (12)輸出靈敏系數的溫度影響(俗稱系數溫漂):此參數表征此傳感器在環境溫度變化時輸出靈敏度的穩定性。一般以每10℃范圍內產生的漂移為計量單位。
(13)輸出阻抗:本公司傳感器與其它廠家傳感器并聯使用時,必須弄清該公司產品的輸出阻抗,此值必須與其一致,否則它會直接影響電子秤的輸出特征和四角誤差的調試。
 (14)輸入阻抗:由于傳感器的輸入端彈模補償電阻和靈敏系數調整電阻,所以傳感器的輸入電阻都大于輸出電阻,但可通過并聯電阻方法使其變化。要求各傳感器的輸入阻抗一致,若與其它廠家的傳感器匹配。則應使輸入阻抗與其一致,否則在調試四角誤差時會增加工時,因為傳感器的輸入阻抗對穩壓電源而言是一個負載,只有負載一樣,同一穩壓電源才會提供一樣的電源電壓。
 (15)絕緣阻抗:絕緣阻抗相當于傳感器橋路與地之間串了一個阻值與其相當的的電阻,絕緣電阻的大小會影響傳感器的各項性能。而當絕緣阻抗低于某一個值時,電橋將無法正常工作。
 (16)推薦激勵電壓:一般為5~10伏。因一般稱重儀表內配的穩壓電源為5或10伏。
 (17)允許最大激勵電壓:為了提高輸出信號,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大皮重)要求利用加大激勵電壓來獲得較大的信號。
 (18)電纜長度:它與現場布局有關,定貨前必須看清楚公司產品的常規電纜長度。另外,注意環境是否有腐蝕性、是否有沖擊情況、是否高溫或低溫。
 (19)密封防護等級IP67:防浸水影響 ,以規定的壓力和時間浸入水中性能不受影響 。灌膠保護的傳感器可達到IP67。除可防油、防水外,還可防一般的腐蝕性氣體,腐蝕性介質。
作者: csxfjsw123    時間: 2007-5-1 16:55
標題: 傳感器新技術的發展
傳感器是一種能將物理量、化學量、生物量等轉換成電信號的器件。輸出信號有不同形式,如電壓、電流、頻率、脈沖等,能滿足信息傳輸、處理、記錄、顯示、控制要求,是自動檢測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如果把計算機比作大腦,那么傳感器則相當于五官,傳感器能正確感受被測量并轉換成相應輸出量,對系統的質量起決定性作用。自動化程度越高,系統對傳感器要求越高。在今天的信息時代里,信息產業包括信息采集、傳輸、處理三部分,即傳感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由于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飛速發展,而已經充分發達后,不僅對傳感器的精度、可靠性、響應速度、獲取的信息量要求越來越高,還要求其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顯然傳統傳感器因功能、特性、體積、成本等已難以滿足而逐漸被淘汰。世界許多發達國家都在加快對傳感器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且都已取得極大的突破。如今傳感器新技術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現并利用新現象
利用物理現象、化學反應、生物效應作為傳感器原理,所以研究發現新現象與新效應是傳感器技術發展的重要工作,是研究開發新型傳感器的基礎。 日本夏普公司利用超導技術研制成功高溫超導磁性傳感器,是傳感器技術的重大突破,其靈敏度高,僅次于超導量子干涉器件。它的制造工藝遠比超導量子干涉器件簡單。可用于磁成像技術,有廣泛推廣價值。
利用抗體和抗原在電極表面上相遇復合時,會引起電極電位的變化,利用這一現象可制出免疫傳感器。用這種抗體制成的免疫傳感器可對某生物體內是否有這種抗原作檢查。如用肝炎病毒抗體可檢查某人是否患有肝炎,起到快速、準確作用。美國加州大學巳研制出這類傳感器。
二、利用新材料
傳感器材料是傳感器技術的重要基礎,由于材料科學進步,人們可制造出各種新型傳感器。例如用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制成溫度傳感器;光導纖維能制成壓力、流量、溫度、位移等多種傳感器;用陶瓷制成壓力傳感器。高分子聚合物能隨周圍環境的相對濕度大小成比例地吸附和釋放水分子。高分子電介常數小,水分子能提高聚合物的介電常數。將高分子電介質做成電容器,測定電容容量的變化,即可得出相對濕度。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等離子聚合法聚苯乙烯薄膜溫度傳感器,其有以下特點:
測濕范圍寬;
溫度范圍寬,可達-400℃~ +1500℃;
響應速度快,小于1S;
尺寸小,可用于小空間測濕;
溫度系數小。
陶瓷電容式壓力傳感器是一種無中介液的干式壓力傳感器。采用先進的陶瓷技術,厚膜電子技術,其技術性能穩定,年漂移量小于0.1%F.S,溫漂小于±0.15%/10K,抗過載強,可達量程的數百倍。測量范圍可從0到60mpa。德國E+H公司和美國Kavlio公司產品處于領先地位。
光導纖維的應用是傳感材料的重大突破,其最早用于光通信技術。在光通信利用中發現當溫度、壓力、電場、磁場等環境條件變化時,引起光纖傳輸的光波強度、相位、頻率、偏振態等變化,測量光波量的變化,就可知道導致這些光波量變化的溫度、壓力、電場、磁場等物理量的大小,利用這些原理可研制出光導纖維傳感器。光纖傳感器與傳統傳感器相比有許多特點:靈敏度高,結構簡單、體積小、耐腐蝕、電絕緣性好、光路可彎曲、便于實現遙測等。光纖傳感器日本處于先進水平。如Idec Izumi公司和Sunx公司。光纖傳感受器與集成光路技術相結合,加速光纖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將集成光路器件代替原有 光學元件和無源光器件,使光纖傳感器有高的帶寬、低的信號處理電壓,可靠性高,成本低。
三、微機械加工技術
半導體技術中的加工方法有氧化、光刻、擴散、沉積、平面電子工藝,各向導性腐蝕及蒸鍍,濺射薄膜等,這些都已引進到傳感器制造。因而產生了各種新型傳感器,如利用半導體技術制造出硅微傳感器,利用薄膜工藝制造出快速響應的氣敏、濕敏傳感器,利用濺射薄膜工藝制壓力傳感器等。
日本橫河公司利用各向導性腐蝕技術進行高精度三維加工,制成全硅諧振式壓力傳感器。核心部分由感壓硅膜片和硅膜片上面制作的兩個諧振梁結成,兩個諧振梁的頻差對應不同的壓力,用頻率差的方法測壓力,可消除環境溫度等因素帶來的誤差。當環境溫度變化時,兩個諧振梁頻率和幅度變化相同,將兩個頻率差后,其相同變化量就能夠相互抵消。其測量最高精度可達0.01%FS。
美國Silicon Microstructure Inc.(SMI)公司開發一系列低價位,線性度在0.1%到0.65%范圍內的硅微壓力傳感器,最低滿量程為0.15psi(1KPa),其以硅為材料制成,具有獨特的三維結構,輕細微機械加工,和多次蝕刻制成惠斯登電橋于硅膜片上,當硅片上方受力時,其產生變形,電阻產生壓阻效應而失去電橋平衡,輸出與壓力成比例的電信號.象這樣的硅微傳感器是當今傳感器發展的前沿技術,其基本特點是敏感元件體積為微米量級,是傳統傳感器的幾十、幾百分之一。在工業控制、航空航天領域、生物醫學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如飛機上利用可減輕飛機重量,減少能源。另一特點是能敏感微小被測量,可制成血壓壓力傳感器。
中國航空總公司北京測控技術研究所,研制的CYJ系列濺謝膜壓力傳感器是采用離子濺射工藝加工成金屬應變計,它克服了非金屬式應變計易受溫度影響的不足,具有高穩定性,適用于各種場合,被測介質范圍寬,還克服了傳統粘貼式帶來的精度低、遲滯大、蠕變等缺點,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體積小的特點,廣泛用于航空、石油、化工、醫療等領域。
四、集成傳感器
集成傳感器的優勢是傳統傳感器無法達到的,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傳感器,其將輔助電路中的元件與傳感元件同時集成在一塊芯片上,使之具有校準、補償、自診斷和網絡通信的功能,它可降低成本、增加產量,美國LUCAS、NOVASENSOR公司開發的這種血壓傳感器,每星期能生產1萬只。
五、智能化傳感器
智能化傳感器是一種帶微處理器的傳感器,是微型計算機和傳感器相結合的成果,它兼有檢測、判斷和信息處理功能,與傳統傳感器相比有很多特點:
具有判斷和信息處理功能,能對測量值進行修正、誤差補償,因而提高測量精度;
可實現多傳感器多參數測量;
有自診斷和自校準功能,提高可靠性;
測量數據可存取,使用方便;
有數據通信接口,能與微型計算機直接通信。
把傳感器、信號調節電路、單片機集成在一芯片上形成超大規模集成化的高級智能傳感器。美國HONY WELL公司ST-3000型智能傳感器,芯片尺寸才有3×4×2mm3,采用半導體工藝,在同一芯片上制成CPU、EPROM、靜壓、壓差、溫度等三種敏感元件。
智能化傳感器的研究與開發,美國處于領先地位。美國宇航局在開發宇宙飛船時稱這種傳感器為靈巧傳感器(Smart Sensor),在宇宙飛船上這種傳感器是非常重要的。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與開發還很落后,主要是因為我國半導體集成電路工藝水平有限。
傳感器的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80年代人類由高度工業化進入信息時代以來,傳感器技術向更新、更高的技術發展。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傳感器技術發展最快,我國由于基礎薄弱,傳感器技術與這些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因此,我們應該加大對傳感器技術研究、開發的投入,使我國傳感器技術與外國差距縮短,促進我國儀器儀表工業和自化化技術的發展。
信息來源: 中國自動化網
作者: csxfjsw123    時間: 2007-5-1 16:56
標題: 世界傳感器技術研究情況簡介
世界傳感器技術研究情況簡介
傳感器是新技術革命和信息社會的重要技術基礎,是現代科技的開路先鋒,美國早在80年代就聲稱世界已進入傳感器時代,日本則把傳感器技術列為十大技術之創立。日本工商界人士聲稱“支配了傳感器技術就能夠支配新時代”。世界技術發達國家對開發傳感器技術部十分重視。美、日、英、法、德和獨聯體等國都把傳感器技術列為國家重點開發關鍵技術之一。美國國家長期安全和經濟繁榮至關重要的22項技術中有6項與傳感器信息處理技術直接相關。關于保護美國武器系統質量優勢至關重要的關鍵技術,其中8項為無源傳感器。美國空軍2000年舉出15項有助于提高21世紀空軍能力關鍵技術,傳感器技術名列第二。日本對開發和利用傳感器技術相當重視并列為國家重點發展6大核心技術之一。日本科學技術廳制定的90年代重點科研項目中有70個重點課題,其中有18項是與傳感器技術密切相關。美國早在80年代初就成立了國家技術小組(BTG),幫助政府組織和領導各大公司與國家企事業部門的傳感器技術開發工作。
傳感器技術是一項當今世界令人矚目的迅猛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它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構成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如果說計算機是人類大腦的擴展,那么傳感器就是人類五官的延伸,當集成電路、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時,人們才逐步認識信息攝取裝置——傳感器沒有跟上信息技術的發展而驚呼“大腦發達、五官不靈”。傳感器開始受到普遍重視,從八十年代起,逐步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傳感器熱”。美國國防部將傳感器技術視為今年20項關鍵技術之一,日本把傳感器技術與計算機、通信、激光半導體、超導并列為6大核心枝術,德國視軍用傳感器為優先發展技術,英、法等國對傳感器的開發投資逐年升級,原蘇聯軍事航天計劃中的第五條列有傳感器技術。正是由于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和投入開發,傳感器發展十分迅速,在近十幾年來其產量及市場需求年增長率均在10%以上。目前世界上從事傳感器研制生產單位已增到5000余家。美國、歐洲、俄羅斯各自從事傳感器研究和生產廠家1000余家,日本有800余家。
英特爾公司于當地時間本周三宣布,它已經發明了一種絕緣晶體管的突破性新方法,解決了半導體產業面臨的最基本問題之一:在減少電能損耗和發熱量的同時使計算機芯片越來越小。
  隨著半導體廠商在芯片中“塞入”的晶體管越來越多,晶體管就會出現電子泄露的問題。這意味著功能強大的芯片需要更多的電能,縮短了電池使用時間,并造成計算機散發大量熱量,使筆記本電腦變得燙手,企業則需要為服務器系統建立昂貴的冷卻系統。
  英特爾公司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它已經找到了一種絕緣金屬材料,以取代目前晶體管中普遍使用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在晶體管中的使用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了。英特爾公司的技術分析師威羅納爾說,能耗問題是半導體產業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我們的技術是對晶體管的重新設計。
  當在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越來越多時,二氧化硅絕緣層會變得非常薄,使電流能夠泄露出去。英特爾公司的解決方案是一種被稱為“高K絕緣體”的較厚的金屬材料,使晶體管不會發生電流泄露。
  為了提高芯片的運算能力,英特爾公司及其競爭對手在芯片中集成的晶體管數目越來越大。例如,1993年推出的奔騰芯片集成了310萬個晶體管,奔騰4芯片則集成了5500萬個晶體管,英特爾公司在2007年推出的芯片預計將集成10億個以上的晶體管。
  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在1965年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即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數量每18個月就會翻一番。今年2月份,他預測說,摩爾定律在未來10年內還會繼續生效,但他警告說,為了減少芯片的發熱量,必須首先解決電流泄露的問題。
  威羅納爾表示,由于新的絕緣材料與現有的硅柵極不兼容,英特爾公司還將在柵極中使用金屬材料。
  英特爾公司沒有披露新材料的成份。英特爾公司稱,它將在2007年使用這種新技術,屆時,它還將開始使用0.045微米生產工藝。   

信息來源:傳感器資訊網
作者: csxfjsw123    時間: 2007-5-1 17:01
標題: 其他-傳感器選用指南
傳感器選用指南
      

傳感器選用指南
 傳感器的種類選擇
 壓電式傳感器的敏感芯體材料和結構形式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形式
 傳感器靈敏度,量程和頻率范圍的選擇
 傳感器的整體封裝設計與電纜
 外界環境對測量傳感器的影響
工程振動量值的物理參數常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來表示。由于在通常的頻率范圍內振動位移幅值量很小,且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間都可互相轉換,所以在實際使用中振動量的大小一般用加速度的值來度量。常用單位為:米/秒2 (m/s2),或重力加速度(g)。
  描述振動信號的另一重要參數是信號的頻率。絕大多數的工程振動信號均可分解成一系列特定頻率和幅值的正弦信號,因此,對某一振動信號的測量,實際上是對組成該振動信號的正弦頻率分量的測量。對傳感器主要性能指標的考核也是根據傳感器在其規定的頻率范圍內測量幅值精度的高低來評定。
  最常用的振動測量傳感器按各自的工作原理可分為壓電式、壓阻式、電容式、電感式以及光電式。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因為具有測量頻率范圍寬、量程大、體積小、重量輕、對被測件的影響小以及安裝使用方便,所以成為最常用的振動測量傳感器。
? 傳感器的種類選擇。
o 壓電式- 原理和特點
  壓電式傳感器是利用彈簧質量系統原理。敏感芯體質量受振動加速度作用后產生一個與加速度成正比的力,壓電材料受此力作用后沿其表面形成與這一力成正比的電荷信號。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具有動態范圍大、頻率范圍寬、堅固耐用、受外界干擾小以及壓電材料受力自產生電荷信號不需要任何外界電源等特點,是被最為廣泛使用的振動測量傳感器。雖然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簡單,商業化使用歷史也很長,但因其性能指標與材料特性、設計和加工工藝密切相關,因此在市場上銷售的同類傳感器性能的實際參數以及其穩定性和一致性差別非常大。與壓阻和電容式相比,其最大的缺點是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不能測量零頻率的信號。
o 壓阻式
  應變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敏感芯體為半導體材料制成電阻測量電橋,其結構動態模型仍然是彈簧質量系統。現代微加工制造技術的發展使壓阻形式敏感芯體的設計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以適合各種不同的測量要求。在靈敏度和量程方面,從低靈敏度高量程的沖擊測量,到直流高靈敏度的低頻測量都有壓阻形式的加速度傳感器。同時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測量頻率范圍也可從直流信號到具有剛度高,測量頻率范圍到幾十千赫茲的高頻測量。超小型化的設計也是壓阻式傳感器的一個亮點。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壓阻敏感芯體的設計和應用具有很大靈活性,但對某個特定設計的壓阻式芯體而言其使用范圍一般要小于壓電型傳感器。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另一缺點是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實用的傳感器一般都需要進行溫度補償。在價格方面,大批量使用的壓阻式傳感器成本價具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力,但對特殊使用的敏感芯體制造成本將遠高于壓電型加速度傳感器。
o 電容式
  電容型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形式一般也采用彈簧質量系統。當質量受加速度作用運動而改變質量塊與固定電極之間的間隙進而使電容值變化。電容式加速度計與其它類型的加速度傳感器相比具有靈敏度高、零頻響應、環境適應性好等特點,尤其是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小;但不足之處表現在信號的輸入與輸出為非線性,量程有限,受電纜的電容影響,以及電容傳感器本身是高阻抗信號源,因此電容傳感器的輸出信號往往需通過后繼電路給于改善。在實際應用中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較多地用于低頻測量,其通用性不如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且成本也比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高得多。
? 壓電式傳感器的敏感芯體材料和結構形式
o 壓電材料
  壓電材料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壓電晶體和壓電陶瓷。在壓電型加速度計的最常用的壓電晶體為石英,其特點為工作溫度范圍寬,性能穩定,因此在實際應用中經常被用作標準傳感器的壓電材料。由于石英的壓電系數比其他壓電材料低得多,因此對通用型壓電加速度計而言更為常用的壓電材料為壓電陶瓷。壓電陶瓷中鋯鈦酸鉛(PZT)是目前壓電加速度計中最經常使用的壓電材料。其特點為具有較高的壓電系數和居里點,各項機電參數隨溫度時間等外界條件的變化相對較小。必須指出的是,就同一品種的壓電陶瓷而言,雖然都有相同的基本特性,但由于制作工藝不同可以使兩個相同材料的壓電陶瓷的具體性能指標相差甚大。這種現象可以通過典型的國產傳感器和進口傳感器的比較得以反映,國內振動測試業幾十年的經驗對此深有體會。
o 傳感器敏感芯體的結構形式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敏感芯體一般由壓電材料和附加質量塊組成,當質量塊受到加速度作用后便轉換成一個與加速度成正比并加載到壓電材料上的力,而壓電材料受力后在其表面產生一個與加速度成正比的電荷信號。壓電材料的特性決定了作用力可以是受正應力也可以是剪應力,壓電材料產生的電荷大小隨作用力的方向以及電荷引出表面的位置而變。根據壓電材料不同的受力方法,常用傳感器敏感芯體的結構一般有以下三種形式:
? 壓縮形式– 壓電材料受到壓縮或拉伸力而產生電荷的結構形式。壓縮式敏感芯體是加速度傳感器中最為傳統的結構形式。其特點是制造簡單方便,能產生較高的自振諧振頻率和較寬的頻率測量范圍。而最大的缺點是不能有效地排除各種干擾對測量信號的影響。
? 剪切形式– 通過對壓電材料施加剪切力而產生電荷的結構形式。從理論上分析在剪切力作用下壓電材料產生的電荷信號受外界干擾的影響甚小,因此剪切結構形式成為最為廣泛使用的加速度傳感器敏感芯體。然而在實際制造過程中,確保剪切敏感芯體的加速度計持有較高和穩定的頻率測量范圍卻是傳感器制造中工藝中最為困難的一個環節。北智BW-Sensor 采用進口記憶金屬材料的緊固件從而保證傳感器具有穩定可靠的諧振頻率和頻率測量范圍。
? 彎曲變形梁形式- 壓電材料受到彎曲變形而產生電荷的結構形式。彎曲變形梁結構可產生比較大的電荷輸出信號,也較容易實現控制阻尼;但因為其測量頻率范圍低,更由于此結構不能排除因溫度變化而極容易產生的信號漂移,所以此結構在壓電型加速度計的設計中很少被采用。
?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形式
o 電荷輸出型
  傳統的壓電加速度計通過內部敏感芯體輸出一個與加速度成正比的電荷信號。實際使用中傳感器輸出的高阻抗電荷信號必須通過二次儀表將其轉換成低阻抗電壓信號才能讀取。由于高阻抗電荷信號非常容易受到干擾,所以傳感器到二次儀表之間的信號傳輸必須使用低噪聲屏蔽電纜。由于電子器件的使用溫度范圍有限,所以高溫環境下的測量一般還是使用電荷輸出型。北智BW-Sensor采用進口陶瓷的加速度計可在溫度-40oC~250oC 范圍內長期使用。
o 低阻抗電壓輸出型(IEPE)
  IEPE 型壓電加速度計即通常所稱的ICP 型壓電加速度計。壓電傳感器換能器輸出的電荷通過裝在傳感器內部的前置放大器轉換成低阻抗的電壓輸出。IEPE 型傳感器通常為二線輸出形式,即采用恒電流電壓源供電;直流供電和信號使用同一根線。通常直流電部分在恒電流電源的輸出端通過高通濾波器濾去。IEPE 型傳感器的最大優點是測量信號質量好、噪聲小、抗外界干擾能力強和遠距離測量,特別是新型的數采系統很多已配備恒流電壓源,因此,IEPE 傳感器能與數采系統直接相連而不需要任何其它二次儀表。在振動測試中IEPE 傳感器已逐漸取代傳統的電荷輸出型壓電加速度計。
? 傳感器的靈敏度,量程和頻率范圍的選擇
  壓電型式的加速度計是振動測試的最主要傳感器。雖然壓電型加速度計的測量范圍寬,但因市場上此類加速度計品種繁多,所以給正確的選用帶來一定的難度。作為選用振動傳感器的一般原則:正確的選用應該基于對測量信號以下三方面的分析和估算。
o 被測振動量的大小
o 被測振動信號的頻率范圍
o 振動測試現場環境
以下將針對上述三個方面并參照傳感器的相關技術指標對具體的選用作進一步地討論
根據被測振動量的大小加速度測量范圍與靈敏度的選擇
? 傳感器的靈敏度與量程范圍
  傳感器的靈敏度是傳感器的最基本指標之一。靈敏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傳感器對振動信號的測量。不難理解,傳感器的靈敏度應根據被測振動量(加速度值)大小而定,但由于壓電加速度傳感器是測量振動的加速度值,而在相同的位移幅值條件下加速度值與信號的頻率平方成正比,所以不同頻段的加速度信號大小相差甚大。大型結構的低頻振動其振動量的加速度值可能會相當小,例如當振動位移為 1mm, 頻率為1 Hz 的信號其加速度值僅為0.04m/s2(0.004g);然而對高頻振動當位移為0.1mm,頻率為10 kHz的信號其加速度值可達4 x 10 5m/s2 (40000g)。因此盡管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具有較大的測量量程范圍,但對用于測量高低兩端頻率的振動信號,選擇加速度傳感器靈敏度時應對信號有充分的估計。最常用的振動測量壓電式加速度計靈敏度,電壓輸出型(IEPE 型)為50~100 mV/g,電荷輸出型為10 ~ 50 pC/g。
  加速度值傳感器的測量量程范圍是指傳感器在一定的非線性誤差范圍內所能測量的最大測量值。通用型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非線性誤差大多為1%。作為一般原則,靈敏度越高其測量范圍越小,反之靈敏度越小則測量范圍越大。
  IEPE電壓輸出型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測量范圍是由在線性誤差范圍內所允許的最大輸出信號電壓所決定,最大輸出電壓量值一般都為±5V。通過換算就可得到傳感器的最大量程,即等于最大輸出電壓與靈敏度的比值。需要指出的是IEPE壓電傳感器的量程除受非線性誤差大小影響外,還受到供電電壓和傳感器偏置電壓的制約。當供電電壓與偏置電壓的差值小于傳感器技術指標給出的量程電壓時,傳感器的最大輸出信號就會發生畸變。因此IEPE 型加速度傳感器的偏置電壓穩定與否不僅影響到低頻測量也可能會使信號失真;這種現象在高低溫測量時需要特別注意,當傳感器的內置電路在非室溫條件下不穩定時,傳感器的偏置電壓很可能不斷緩慢地漂移而造成測量信號忽大忽小。
  而電荷輸出型測量范圍則受傳感器機械剛度的制約,在同樣的條件下傳感敏感芯體受機械彈性區間非線性制約的最大信號輸出要比IEPE型傳感器的量程大得多,其值大多需通過實驗來確定。一般情況下當傳感器靈敏度高,其敏感芯體的質量塊也就較大,傳感器的量程就相對較小。同時因質量塊較大其諧振頻率就偏低這樣就較容易激發傳感器敏感芯體的諧振信號,結果使諧振波疊加在被測信號上造成信號失真輸出。因此在最大測量范圍選擇時,也要考慮被測信號頻率組成以及傳感器本身的自振諧振頻率,避免傳感器的諧振分量產生。同時在量程上應有足夠的安全空間以保證信號不產生失真。
  加速度傳感器靈敏度的標定方法通常采用比較法檢定,被校傳感器在特定頻率(通常為159 Hz 或80 Hz)振動的輸出與標準傳感器讀得加速度值的比即為傳感器靈敏度。而對沖擊傳感器的靈敏度則通過測量被校傳感器對一系列不同沖擊加速度值的輸出響應,獲得傳感器在其測量范圍內輸入沖擊加速度值和電輸出之間的對應關系,再通過數值計算獲得與各點之間差值最小的直線,而這直線的斜率即是傳感器的沖擊靈敏度。
  沖擊傳感器的非線性誤差可以有兩種方法表示:全量程偏差或按分段量程的線性誤差。前者是指傳感器的全量程輸出為基準的誤差百分數,即無論測量值得大小其誤差均為按全量程百分數計算而得的誤差值。按分段量程的線性誤差其計算方法與全量程偏差相同,但基準不用全量程而是以分段量程來計算誤差值。例如量程為20000g 的傳感器,如全量程偏差為1% ,其線性誤差在全量程內為200g;但當傳感器按分段量程5000g ,10000g ,20000g 來衡量其線性誤差,其誤差仍為1% 時,則傳感器在不同的3個量程段內線性誤差則分別為50g ,100g ,200g。
? 傳感器的測量頻率范圍
  傳感器的頻率測量范圍是指傳感器在規定的頻率響應幅值誤差內(±5%, ±10%, ±3dB)傳感器所能測量的頻率范圍。頻率范圍的高,低限分別稱為高,低頻截至頻率。截至頻率與誤差直接相關,所允許的誤差范圍大則其頻率范圍也就寬。作為一般原則,傳感器的高頻響應取決于傳感器的機械特性,而低頻響應則由傳感器和后繼電路的綜合電參數所決定。高頻截止頻率高的傳感器必然是體積小,重量輕,反之用于低頻測量的高靈敏度傳感器相對來說則一定體積大和重量重。
o 傳感器的高頻測量范圍
  傳感器的高頻測量指標通常由高頻截止頻率來確定,而一定截止頻率與對應的幅值誤差相聯系;所以傳感器選用時不能只看截至頻率,必須了解對應的幅值誤差值。傳感器的頻率幅值誤差小不僅是測量精度提高,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傳感器制造過程中控制安裝精度偏差地能力。另外由于測量對象的振動信號頻率帶較寬,或傳感器的固有諧振頻率不夠高,因而被激發的諧振信號波可能會疊加在測量頻帶內的信號上,造成較大的測量誤差。所以在選擇傳感器的高頻測量范圍時除高頻截至頻率外,還應考慮諧振頻率對測量信號的影響;當然這種測量頻段外的信號也可通過在測量系統中濾波器給予消除。
  一般情況下傳感器的高頻截止頻與輸出信號的形式(即電荷型或低阻電壓型)無關;而與傳感器的結構設計,制造以及安裝形式和安裝質量都密切相關。以下表格是對不同型式加速度傳感器的高頻響應作一個定性的歸類,供用戶在選用時對比和參考。
高頻響應 外形, 重量和靈敏度 敏感芯體形式 總體設計 安裝形式
最好 體積小, 重量輕, 低靈敏度 壓縮型 單層殼通用型 螺釘安裝
好 通用型 剪切型 單層殼帶絕緣座 吸鐵, 粘接
差 個大, 體重, 高靈敏度 彎曲梁形式 雙層屏蔽殼 手持
對加速度傳感器的高頻測量應用請參考應用-〉高頻測量
o 傳感器的低頻測量范圍
  與傳感器高頻指標相對應,傳感器的低頻測量指標通常由低頻截止頻率來確定,同樣一定低頻截止頻率與對應的幅值誤差相關。和高頻特性不同,傳感器的低頻特性與傳感器的任何機械參數無關,而僅取決于傳感器的電特性參數。當然傳感器作為測量系統的某一部分,測量信號的低頻特性還將受到與傳感器配用的后繼儀器電參數的制約。根據輸出信號的不同形式,以下將對電荷輸出和低阻電壓輸出加速度傳感器分別給與討論。
  盡管電荷型輸出加速度傳感器列出低頻截止頻率,但一般都給予指出測量信號的低頻特性由后繼電荷放大器確定。在實際應用中,當電荷型傳感器的芯體絕緣阻抗遠大于電荷放大器輸入端的輸入阻抗時,由傳感器和電荷放大器組成的測量系統其低頻截至頻率應該由電荷放大器的低頻特性所決定。但是如果傳感器的芯體絕緣阻抗下降,此時傳感器則可能影響整個測量系統的低頻特性。因此保證芯體的絕緣阻抗對電荷輸出型加速度傳感器的低頻測量非常重要。
  對于IEPE 傳感器配用的恒流電壓源,其通常的低頻截至頻率為0.1 Hz (-5%)。因此一般情況下測量系統的低頻特性是由傳感器的低頻截至頻率所決定。通用型傳感器的低頻截止頻率大多為0.5 Hz~1 Hz, 專門用于低頻測量的傳感器低頻截至頻率可擴展到0.1 Hz。由于傳感器的低頻校驗比較困難,所以制造廠商一般只提供10 Hz以上的測試數據。但傳感器的低頻特性與一階高通濾波器非常吻合,所以用戶可以通過實測時間常數來檢查傳感器的實際低頻響應。
對加速度傳感器的低頻測量應用請參考應用-〉低頻測量
用IEPE 型壓電型加速度傳感器測量甚低頻加速度信號還需要注意的問題有:
? 當傳感器和恒流電壓源交流耦合的低頻截至頻率相當時,測量系統的低頻特性是由傳感器和恒流電壓源的各自低頻響應組合而成,此時測量系統的低頻截止頻率要高于傳感器或恒流電壓源各自的低頻截止頻率。理想的測量系統傳感器應配用帶直流平衡的恒流電壓源,這樣系統的低頻響應將完全取決于傳感器的低頻截至頻率。
? 當傳感器用于甚低頻測量時,能否準確測量低頻信號并不完全決定與系統的低頻響應特性,系統的低頻電噪聲大小也將直接影響低頻信號的測量。另外傳感器的瞬態溫度響應大小也將直接影響傳感器的低頻測量。
? 傳感器的整體封裝設計與電纜
o 傳感器的封裝形式
  壓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敏感芯體的壓電效應,而壓電材料產生的是高阻抗的電荷信號。傳感器敏感芯體的絕緣阻抗與傳感器的低頻測量截止頻率存在著相互對應的關系。為了保證傳感器的低頻響應,傳感器殼體封裝設計應使敏感芯體與外界隔絕,以防止壓電陶瓷受到任何污染而導致其絕緣阻抗下降。敏感芯體絕緣阻抗下降對傳感器性能造成的直接影響表現為低頻響應變差,嚴重時還將造成傳感器靈敏度改變。為保證傳感器的密封特性,大多傳感器的封裝采用激光焊接。同時在當今密封材料品種多樣,性能日益完善的情況下,針對不同的使用環境,采用合適的密封材料替代激光焊接也能達到傳感器密封的要求。但必須指出不同的密封材料效果差異很大。北智公司采用國外知名憑牌的密封材料并經過通過了多年的環境厲行試驗驗證。
  在工業現場測試現場,為防止電磁場對傳感器信號的影響,對用于工業現場的在線監測傳感器往往要求傳感器采用雙重屏蔽殼封裝形式。雙層屏蔽結構的傳感器輸出接頭一般采用雙芯工業接頭或聯體電纜輸出形式。由于雙層屏蔽殼的結構特點和雙芯輸出電纜,傳感器的高頻特性一般將受到較大的制約,因此如果用戶必須選用雙層屏蔽型傳感器進行高頻振動信號測量,應謹慎考慮。
o 傳感器輸出接頭形式
  M5 (M6) 接頭是加速度傳感器最為常用的輸出接頭形式。M5接頭特點是尺寸較小,一般配用直徑較細的電纜 (2mm 或 3mm ),比較適合振動實驗的測試。另外M5 (M6) 的結構型式對信號屏蔽較好,所以對電荷輸出型加速度傳感器因其輸出為較容易受干擾的高阻抗信號一般均采用M5 (M6) 接頭。測量振動的加速度傳感器接頭一般避免使用Q9 (BNC), 原因是Q9 (BNC),接頭組件沒有螺紋聯接,構件之間的機械耦合剛度較低;因此如果加速度傳感器輸出采用Q9(BNC),,其將會影響傳感器的高頻響應。
  用于工業環境下的振動測量加速度傳感器按可分為巡回檢測和在線監測,前者一般采用單層殼屏蔽型式,因此傳感器的接頭較多使用M6 或TNC接頭。而在線監測因經常采用雙層屏蔽的結構型式,與其對應的電纜為雙芯屏蔽電纜,所以雙芯工業接頭如M12, M16 以及C5015均被廣泛使用。另外連體電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因此在工業環境下使用的傳感器無論是單層和雙層屏蔽的結構都廣泛采用連體電纜為輸出接頭的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那一種輸出接頭對水下測量都有其局限性,即使傳感器本身密封性能達到要求,但電纜聯接一般都需要做特殊處理后才能用于水下測量。
o 電纜的選擇
  對輸出為高阻抗信號的電荷型壓電型傳感器而言,為保證測量信號不受因電纜移動而造成噪聲的影響,傳感器的輸出信號電纜一般都采用低噪聲電纜。而輸出為低阻抗電壓信號的IEPE 傳感器,低噪聲電纜并不一定是必需的。高頻,低頻信號對電纜不同要求的典型的例子是多軸向測量傳感器的電纜,多通道高阻抗信號的電纜必須是各自獨立的低噪聲屏蔽電纜,而多通道低阻抗的電壓信號便可采用多芯絞線加屏蔽的電纜。
  在通用型傳感器的電纜配備中因考慮到電纜的重量和成本,Φ2 mm 直徑的低噪聲電纜為加速度傳感器的標準配置。工業現場用的傳感器一般以IEPE 型為主,電纜本身的強度也成為重要考慮因素,因此Φ3 mm 直徑的低噪聲電纜和Φ4.5 mm 直徑的普通同軸屏蔽電纜成為最長使用的電纜。而對雙層屏蔽殼設計的IEPE 型傳感器的電纜配置均為雙絞芯線外加屏蔽的電纜。
  在加速度傳感器輸出信號電纜的選擇中,除電纜結構外,其他最經常考慮的指標是電纜的應用溫度以及在工業現場測試中電纜外層材料耐腐蝕的能力。最為普遍使用的電纜絕緣材料為PVC, 使用溫度范圍為-40oC 到+105oC 。對應用環境較惡劣的場合,最經常選用的電纜絕緣材料為聚四氟乙烯;其使用溫度范圍為-45oC 到+250oC,且耐腐蝕能力也優于其它大多數電纜絕緣材料。但用四氟材料做的電纜柔性較差,價格也遠高于PVC 材料。
? 外界環境對測量傳感器的影響
o 傳感器橫向靈敏度及橫向振動對測量的影響
  由于壓電材料自身特性,敏感芯體的結構設計和制造精度偏差使傳感器不可避免地對橫向振動產生輸出信號,其大小由橫向輸出和垂直方向輸出的比值百分數來表示。
  根據不同敏感芯體結構和材料特性的組合,壓縮型結構在理論上便存在橫向輸出,需要通過裝配調節的方式給予抵消,而在實際制造過程中很難實現真正的抵消,因此壓縮型加速度傳感器的橫向靈敏度的離散度很大。與壓縮型相比剪切型設計在理論上不存在橫向輸出,傳感器的實際橫向輸出一般是由材料加工和裝配精度所引起的誤差。所以從這兩種敏感芯體的實際對比結果來看,剪切型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橫向靈敏度普遍優于壓縮型式。而敏感芯體為彎曲梁結構形式的橫向靈敏度一般說介于剪切型和壓縮型之間。根據敏感芯體的結構特性,在其受橫向振動時與垂直方向振動一樣,也有相應的結構頻率響應。所以橫向振動也同樣可能在某一頻率點產生諧振,以至產生較大的橫向振動偏差。
o 溫度對傳感器輸出的影響
  溫度改變而引起傳感器輸出變化是由壓電材料(敏感芯體)特性所造成的。根據壓電材料的分類,石英晶體受溫度影響最小,而人工合成晶體的使用溫度甚至高于石英;但在商業化的壓電加速度傳感器中最多使用的壓電材料還是壓電陶瓷。壓電陶瓷敏感芯體的輸出高溫時隨溫度上升而增大,低溫時隨溫度降低而減小;但傳感器輸出與溫度間并不呈線性變化,一般說低溫時的輸出變化比高溫時的要大。另因為各傳感器的溫度響應很難保持一致,所以實際使用中傳感器的輸出一般很少用溫度系數進行修正。典型溫度響應曲線或溫度系數一般只作為對傳感器溫度特性的衡量。壓電陶瓷對溫度響應除材料本身特性之外,生產工藝也將直接影響壓電材料對溫度的響應,而同種材料對溫度響應的離散度更是如此。同樣是鋯鈦酸鉛材料,不同的廠商由于采用不同的生產工藝,使得相同材料的壓電陶瓷而其各自的使用溫度范圍,溫度響應和溫度響應的離散度相差甚大。綜合對壓電材料的基礎研究和生產加工工藝,目前國內壓電陶瓷的溫度特性與國外先進水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為確保用戶對傳感器的特殊要求,北智采用進口壓電陶瓷,使傳感器的高溫使用溫度可在 +250oC 下長期使用,而且溫度響應及其離散度都好于國產壓電陶瓷。
  不同的敏感芯體結構設計對溫度的變化的響應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由于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線膨脹系數,因此溫度變化必然使壓電材料和金屬配件之間產生因線膨脹系數不同而造成的應力變化;這種由溫度產生的應力使壓縮式和彎曲梁型的敏感芯體產生輸出信號,有時這種溫度變化引起的輸出會大于振動測量信號(特別在低頻測量中)。需要特別指出溫度變化有穩態和瞬態兩種,傳感器輸出靈敏度隨溫度變化通常是指穩態高低溫度狀態對信號輸出的影響。瞬態溫度變化對傳感器輸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低頻測量中,請參看應用〉低頻測量
o 傳感器的基座應變靈敏度
  傳感器受被測物體在傳感器安裝處應變的影響,可能導致傳感器輸出的變化。傳感器的基座應變靈敏度一般由傳感器基座剛度,傳感器與被測件的接觸面積以及敏感芯體結構設計形式所決定。剪切結構形式的敏感芯體與傳感器基座間的接觸面積很小,因而剪切芯體受基座應變的作用也相對較小,且這種應變并不直接導致壓電陶瓷的輸出。所以剪切敏感芯體傳感器的基座應變靈敏度指標通常比壓縮式的要好,在無需改變傳感器的基座剛度以及與被測件的接觸面積情況下(改變這兩點都將影響傳感器的頻率響應指標),剪切型傳感器一般都能滿足大部分結構測量的要求。
o 聲場和磁場對傳感器的影響
  聲波和磁場對傳感器的作用也都可能引起信號輸出,這種輸出的大小與傳感器靈敏度的比值被稱作為壓電傳感器的聲靈敏度和磁靈敏度。
  聲靈敏度是表示傳感器在強聲場(140dB)的作用下,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值。加速度信號輸出主要是聲波通過對傳感器外殼體的作用,再由外殼體傳輸給內部的敏感芯體而導致的信號輸出。最直接減小傳感器聲靈敏度的方法是增加傳感器外殼的厚度,絕大多數傳感器的這一指標都能滿足通常的測量條件。
  磁靈敏度是表示傳感器在強交變磁場作用下,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值。傳感器內部敏感芯體受磁力的作用而導致信號輸出是傳感器產生磁靈敏度的基本原因。因此在傳感器設計中,金屬零部件盡量采用無磁或弱磁的材料是降低傳感器磁靈敏度最直接的措施。另外雙層屏蔽殼結構形式也能較好地減小傳感器的磁靈敏度,同時雙層屏蔽殼形式還能有效地防止磁場對輸出電信號的干擾。

來自:http://www.gkong.com/learn/learn_detail.asp?learn_id=1299


作者: csxfjsw123    時間: 2007-5-2 09:29
標題: 傳感器的分類(轉貼)
傳感器的分類(轉貼)
    
目前對傳感器尚無一個統一的分類方法,但比較常用的有如下三種:
  1、按傳感器的物理量分類,可分為位移、力、速度、溫度、流量、氣體成份等傳感器
  2、按傳感器工作原理分類,可分為電阻、電容、電感、電壓、霍爾、光電、光柵、熱電偶等傳感器。
  3、按傳感器輸出信號的性質分類,可分為:輸出為開關量(“1”和"0”或“開”和“關”)的開關型傳感器;輸出為模擬型傳感器;輸出為脈沖或代碼的數字型傳感器。
  
三、傳感器的靜態特性
    
  傳感器的靜態特性是指對靜態的輸入信號,傳感器的輸出量與輸入量之間所具有相互關系。因為這時輸入量和輸出量都和時間無關,所以它們之間的關系,即傳感器的靜態特性可用一個不含時間變量的代數方程,或以輸入量作橫坐標,把與其對應的輸出量作縱坐標而畫出的特性曲線來描述。表征傳感器靜態特性的主要參數有:線性度、靈敏度、分辨力和遲滯等。
  
四、傳感器的動態特性
    
  所謂動態特性,是指傳感器在輸入變化時,它的輸出的特性。在實際工作中,傳感器的動態特性常用它對某些標準輸入信號的響應來表示。這是因為傳感器對標準輸入信號的響應容易用實驗方法求得,并且它對標準輸入信號的響應與它對任意輸入信號的響應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往往知道了前者就能推定后者。最常用的標準輸入信號有階躍信號和正弦信號兩種,所以傳感器的動態特性也常用階躍響應和頻率響應來表示。
  
五、傳感器的線性度
    
  通常情況下,傳感器的實際靜態特性輸出是條曲線而非直線。在實際工作中,為使儀表具有均勻刻度的讀數,常用一條擬合直線近似地代表實際的特性曲線、線性度(非線性誤差)就是這個近似程度的一個性能指標。
  擬合直線的選取有多種方法。如將零輸入和滿量程輸出點相連的理論直線作為擬合直線;或將與特性曲線上各點偏差的平方和為最小的理論直線作為擬合直線,此擬合直線稱為最小二乘法擬合直線。
  
六、傳感器的靈敏度
    
  靈敏度是指傳感器在穩態工作情況下輸出量變化△y對輸入量變化△x的比值。
  
  它是輸出一輸入特性曲線的斜率。如果傳感器的輸出和輸入之間顯線性關系,則靈敏度S是一個常數。否則,它將隨輸入量的變化而變化。
  靈敏度的量綱是輸出、輸入量的量綱之比。例如,某位移傳感器,在位移變化1mm時,輸出電壓變化為200mV,則其靈敏度應表示為200mV/mm。
  當傳感器的輸出、輸入量的量綱相同時,靈敏度可理解為放大倍數。
  提高靈敏度,可得到較高的測量精度。但靈敏度愈高,測量范圍愈窄,穩定性也往往愈差。
  
七、傳感器的分辨力
    
  分辨力是指傳感器可能感受到的被測量的最小變化的能力。也就是說,如果輸入量從某一非零值緩慢地變化。當輸入變化值未超過某一數值時,傳感器的輸出不會發生變化,即傳感器對此輸入量的變化是分辨不出來的。只有當輸入量的變化超過分辨力時,其輸出才會發生變化。
  通常傳感器在滿量程范圍內各點的分辨力并不相同,因此常用滿量程中能使輸出量產生階躍變化的輸入量中的最大變化值作為衡量分辨力的指標。上述指標若用滿量程的百分比表示,則稱為分辨率。
  
八、電阻式傳感器
  
  電阻式傳感器是將被測量,如位移、形變、力、加速度、濕度、溫度等這些物理量轉換式成電阻值這樣的一種器件。主要有電阻應變式、壓阻式、熱電阻、熱敏、氣敏、濕敏等電阻式傳感器件。
  
九、電阻應變式傳感器
  
  傳感器中的電阻應變片具有金屬的應變效應,即在外力作用下產生機械形變,從而使電阻值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電阻應變片主要有金屬和半導體兩類,金屬應變片有金屬絲式、箔式、薄膜式之分。半導體應變片具有靈敏度高(通常是絲式、箔式的幾十倍)、橫向效應小等優點。
  
十、壓阻式傳感器
  
  壓阻式傳感器是根據半導體材料的壓阻效應在半導體材料的基片上經擴散電阻而制成的器件。其基片可直接作為測量傳感元件,擴散電阻在基片內接成電橋形式。當基片受到外力作用而產生形變時,各電阻值將發生變化,電橋就會產生相應的不平衡輸出。
  
  用作壓阻式傳感器的基片(或稱膜片)材料主要為硅片和鍺片,硅片為敏感 材料而制成的硅壓阻傳感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以測量壓力和速度的固態壓阻式傳感器應用最為普遍。
  
十一、熱電阻傳感器
  
  熱電阻傳感器主要是利用電阻值隨溫度變化而變化這一特性來測量溫度及與溫度有關的參數。在溫度檢測精度要求比較高的場合,這種傳感器比較適用。目前較為廣泛的熱電阻材料為鉑、銅、鎳等,它們具有電阻溫度系數大、線性好、性能穩定、使用溫度范圍寬、加工容易等特點。用于測量-200℃~+500℃范圍內的溫度。
  
十二、傳感器的遲滯特性
    
  遲滯特性表征傳感器在正向(輸入量增大)和反向(輸入量減小)行程間輸出-一輸入特性曲線不一致的程度,通常用這兩條曲線之間的最大差值△MAX與滿量程輸出F·S的百分比表示。
  
  遲滯可由傳感器內部元件存在能量的吸收造成。
作者: nbuyqf    時間: 2007-7-24 13:37
這對稱重傳感器的人員來說是非常全面和詳細的資料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chinasex对白videos麻豆| **一级毛片在线直播|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欧美和拘做受全程看| 日韩男女做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韩国无遮挡羞羞漫画| 日本人成18在线播放|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91青青草视频|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外国女性用一对父子精液生子引争议| 伦理片中文字幕完整视频| aaaaa级毛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久香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这里只有精品网| 忘忧草www日本|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澡人人透人人爽| avtt2015天堂网| 日本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又粗又大又黄又硬又爽毛片|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 久久福利视频导航|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边做饭边被躁欧美三级|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草原在线视频| 好猛好紧好硬使劲好大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