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GRR是什么? 答:GRR是指量測的再現性(Repeatability)與再生性(Reproducibility)可以圖表方式說明如下: ![]() 為計算再現性(Repeatability),在其取得數據時應符合下列條件: ◆同一人員 ◆相同的歸零條件 ◆同一產品 ◆同一位置 ◆同樣的環境條件 ◆數據要在短時間內取得 再現性的目的只是要獲知設備的變異性。 再生性(Reproducibility)則希望獲知不同條件下的變異,因此取得數據時應符合下列條件: ◆不同的人員 ◆不同的歸零條件 ◆ 不同的位置 ◆不同的環境 ◆數據宜在較長期間內取得 第2:GRR目的何在? 答:若我們抽測100支圓桿的外徑,我們可以得到100組數據,它形成一個分配( , ) ![]() 但是若深究這些數據的分配是否會永遠如此呢?其實并不盡然,因為同樣的樣本若交給同一個人第二天再量一次,它就不可能與原來的分配( , )完全相同。同樣地,同一組樣本若交給另一個人用同樣的量具來量,當然也就會再形成另一個分配( , )。 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就明白原始的數據標準差( )中其實己含蓋了產品真值標準差( ),量器量測誤差( )及其它隨機誤差( )其關系如下: ![]() GRR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量測誤差( ),使量測值之 盡量接近 (真值之標準差)。 第3:GRR的優劣是否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共識呢? 答:這是一個好問題,目前舉世公認的原則與分級標準如下: ![]() 第4問:請問上面公式的分子為何要乘5.15? 答:這是因為計算GRR時是采用99%的信賴區間,依據常態分配99%的范圍含蓋在 2.575個 之內,所以分子要乘5.15(2 2.575)。 第5問:為獲得可信之GRR,請問在實務上是否有一些標準程序? 答:有的,其程序如下: 1,準備被測件樣本(至少5parts) 2,將被測件交給平常實際作業之人員(至少3人)反復量測 (每一樣本至少量2次) 3,記錄各量測數據 4,計算GRR 第6問:GRR非做不可嗎?若一時做不到是否有其它替代指標? 答:這個問題好極了,中國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天下當然沒有非作GRR不可的道理,因為QS-9000的4.11.4節就清楚說是『譬如』GRR,表示GRR只是指標之一。 如果有一些限制而未能作GRR時,舉世公認的替代指標是Cpk,因為在計算Cpk中的Cp時,此Cp用的是數據標準差( ),它已包括了量測誤差( 詳見第2問之公式),因此若Cp/Cpk己能達到客戶的要求,那么亦間接證明現有的量測系統也足堪信任。 第7問:請問那些情況不適用GRR? 答:這個問題的癥結仍在于我們對GRR的定義是否清楚(詳見第一問),因為作GRR時必須使用同一樣本(Parts)反復量測,因此只要有任何樣本無法被反復量測,那么基本上即不適用GRR,這一類的情況中尤其以破壞性測試為最明顯,因為樣本實際上已無法被反復測試。因此凡是破壞性測試,原則上均不適用GRR,近年來雖有討論用代用特性來做GRR的替代方案,但爭議頗多,所以若要使用替代方案時,請務必小心謹慎。 第8問:請問該優先使用GRR的狀況有那些前提? 答:這又是一個高明的問題,原則上該優先使用GRR的情況均應有下列前題:1.本質上是非破壞性之量測數值。2.該量測特性之制程能力Cp值明顯不足。 在此狀況下我們就必須運用GRR深入探究此時的制程能力是產品之真象或假象?若GRR<10%則表示問題出在產品本身,反之若GRR>25%(C級,請參考第3問)那就表示量測系統不夠精確,因而扭曲了產品的真值,這時我們就應立刻著手改善量測系統,改善時可參考下面的魚骨圖,找出回題癥結,再予以克服,以改善GRR。 ![]() 第9問:GRR的想法我清楚了,但是GRR的計算及分析似乎比較復雜,不知是否有可代勞之軟件? 答:目前坊間之統計軟件,大部分均包括了GRR的分析功能,其中STATGRAPHIC尤其以圖形分析及分析取勝,有心人不妨一試。 第10問:從長期來看GRR可如何加以運用? 答:長期來看GRR可持續運用在下列領域或時機: 1.新量具可借助GRR來建立有效的驗收系統。 2.新進檢測人員可借助GRR來建立公允的合格認證系統。 3.配合Cpk不斷導引研發更價廉而堪用的測試設備。 4.若遇到產品規格大幅加嚴時(如Impedance的Tolerance由12Ω降至5Ω)則必須立即警覺必須將測試設備升級,以免誤判了新產品的真實性能。 |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