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 C919 大型客機適航取證中測量數據與測量結果的可靠性、一致性;運用自主研制的管節運動姿態實時監測系統,解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中,深海精準對接的難題;自主研制的高頻響負荷傳感器和動態多分量力傳感器,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和壟斷,為我國高鐵和汽車碰撞領域精準測試奠定了基礎……
這一系列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制造”的背后,都能看到一位“功臣”的身影——國家航空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該中心于 2014 年 4 月 29 日獲得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依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長城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航空三○四所)(以下簡稱“航空工業計量所”)籌建。
“在不斷地探索、創新中,我們取得了這樣一些成績,但距離建設新時期航空先進測量體系,支撐‘航空強國’,還有不少路要走?!焙娇展I計量所副所長韓義中謙虛地說。
截至 2022 年年底,全國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已有 51 家。作為這個群體里的“老大哥”,國家航空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對產業計量的理解是比較深刻的,在與航空產業深度融合方面也取得了諸多成績。
科技進步、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以及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單位的自然常數化定義,都對計量提出了新的需求。新需求與現有計量體系支撐不充分、不平衡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斑@就迫切需要我們根據現代測量需求的變化,轉變觀念、跳出傳統計量,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站在更高的維度,來考慮我們的計量測試工作,也就是圍繞全產業鏈、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和前瞻性研究(‘三全一前’)來考慮計量測試工作的開展?!表n義中談了他對產業計量的思考,一是傳統的實驗室專業計量應向面向行業應用的多專業協同的綜合計量轉變;二是計量工作者、管理者應有緊迫感、危機感,應面向市場和客戶需求,解決行業的計量測試需求;三是轉變計量服務模式,樹立“走進現場、走入過程”的全新計量服務理念,圍繞產品研制生產全過程的測試測量難題,提供綜合計量保障方案。
2013 年,國務院頒布《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提出“構建國家產業計量服務體系”,要求將計量服務的范圍拓展到產品設計、研發、生產、使用和回收的全壽命周期,實現計量從單臺檢測到立體支撐產業的突破性發展。產業計量,對于當時全國的計量技術機構來說都是全新的概念,也是實現創新與突破的重大舉措。
“我們在成立初期,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按照‘三全一前’的要求開展產業中心建設?!弊鳛樽钤绫徽脚鷾食闪⒌膸准覈耶a業計量測試中心之一,國家航空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也曾在發展初期“摸著石頭過河”,韓義中說他們的解決思路就是,一方面掌握“三全一前”內涵,另一方面提出“體系對體系”“參數對參數”的工作思路和建設方案。
在籌建初期,國家航空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按照“三全一前”總體要求,進行頂層規劃,從組織上保障了籌建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加強計量專業和行業的結合,瞄準航空器發展需求進行能力建設,成立了五大工程中心,結合行業應用需求,建立了空間曲面測量標準、非接觸高溫測量、多分量力校準等行業發展急需的校準能力和現場測試能力。
在運營上,該中心按照一體兩翼發展目標,以科研為牽引,計量產業和科研產品化為兩翼,均衡發展。重點方向是瞄準航空器發展所需要的計量測試技術、專用測試設備、測試方法等開展前瞻性技術研究、校準測試裝置研制,提升航空產品關鍵參數的測試測量能力,為航空產品質量提升貢獻計量人力量。
在服務模式上,他們也從坐商向行商轉變。作為計量服務企業,為了提升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該中心強調全面提升服務質量,一方面是從服務的有形性、可靠性、響應性、安全性、移情性五個維度提升客戶的服務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是提升校準測試數據準確、證書內容等技術方面的質量?!拔覀冞€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進行計量產業化布局,在深圳、廈門、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地都設立了分支機構,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表n義中說。
在這些工作思路的指導下,多年來,國家航空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針對航空器產品設計、制造、試驗、使用維護等階段開展服務,已解決了幾百項產業計量測試難題,為我國航空器產業提供了高質量的計量測試服務。
在為解決項目難題而鏖戰的無數個日日夜夜里,令韓義中最難忘的還是中車長客高鐵碰撞墻項目。
列車碰撞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員傷亡觸目驚心,為保護乘客被動安全,研制耐撞性吸能列車是目前世界各國最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來,世界各國均將列車耐撞性要求納入相關標準,高鐵必須滿足國際被動安全強制法規才能順利出口。隨著中國高鐵逐步走向世界,如何利用技術優勢開展碰撞事故研究分析,完成“車體吸能安全”有效評估,成為現在高速列車研究的關鍵所在。為解決高速列車“耐撞性吸能”的安全評估問題,國家擬在中車長客建設軌道車輛碰撞測試中心。根據我國高速列車研制要求,碰撞墻的撞擊力需要達到 8000 噸,其中單支傳感器的量程范圍需達到 1000 噸,這已遠超出現有碰撞試驗常用壓電傳感器的能力極限,是無法突破的技術瓶頸。因此,研制用于高速列車碰撞測試的大量程動態力傳感器這一世界性難題,擺在了我國高鐵研制工作面前。
“在這個項目開始之前,所用的傳感器都是國外的傳感器。項目最初是一家國外公司找到我們,想一起合作參與高鐵碰撞墻的項目。這家公司生產力傳感器,但對動態測試領域技術儲備不夠。我們對他們提供的傳感器做了動態性能測試,發現他們的傳感器動態響應特性滿足不了測試技術指標要求?!表n義中回憶說,其實當時中心也生產大量程單向、三維力和六維力力傳感器,但從來沒有想過測一下自己生產的傳感器的動態特性。“最后經過測試,發現我們生產的傳感器不僅精度指標高,動態響應特性也能滿足高鐵碰撞墻所需傳感器的動態響應指標要求?!本瓦@樣,國外公司主動退出,航空工業計量所最后中標。通過近兩年的技術攻關,他們研制出適用于高速列車碰撞試驗的大量程應變式動態空間三維力值傳感器測量系統,打破了國外公司對汽車和高鐵碰撞領域 30 余年技術壟斷,開啟了高鐵碰撞試驗傳感器國產化的時代。
“科技要發展,計量須先行”。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質量基礎設施更加現代高效”“推進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加快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規劃建設”等一系列要求和部署。
韓義中認為,這對計量技術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國家航空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在產業高質量發展中,要結合航空產業發展的各領域,圍繞航空器科研生產、使用維護各階段、各環節關鍵參數的測試測量問題,與大型綜合試驗測試系統、專測設備的現場綜合校準與評價問題等,理清實際工況復雜環境各參數的相互耦合、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關聯,建立完善的基于現場的測試測量與綜合校準模型,開展先進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測試測量設備研制、測試測量技術規范制定、性能指標評價評定等,建立健全國家航空產業計量測試活動規范體系,保證航空器全壽命周期數據流的正確性,為航空器的設計、試驗、生產、使用和維護等全壽命周期提供準確、可靠的統一量值和正確數據,有力支撐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
回顧中心 9 年來的發展之路,韓義中坦言,在科技創新能力、計量體系建設和人員的意識、能力轉變上,都有待進一步加強?!敖⑹澜缫涣饔嬃繙y試技術創新中心是我們的愿景。我們希望成為計量測試文化的傳播者、計量測試技術的引領者、計量測試服務的提供者、計量測試產品的制造者,從而實現‘大計量、精計量、智慧計量’?!?/font>
在當前以綠色航空、數智航空為發展方向的背景下,國家航空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已經明確了“四個瞄準”:瞄準航空器未來技術需求,聚焦前沿性、卡脖子技術難題,強化計量科技創新,實現航空計量測試技術自立自強;瞄準航空產業體系化要求,聚焦專業性、整體性、體系化計量服務保障,實施航空先進測量體系建設;瞄準數字航空建設,聚焦集成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實現計量測試技術、管理數字化轉型;瞄準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加強各產業中心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借鑒促進,共同發展。尤其是加強與商用飛機、商用發動機、發動機維修等領域產業中心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為國家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中國計量. 2023(05)一明)
微信截圖_20230621091340.png (297.29 KB, 下載次數: 195)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