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長度計量的量值傳遞 [打印本頁]

作者: xixialaoguai    時間: 2007-1-5 14:52
標題: 長度計量的量值傳遞
把長度計量基準所復現的“米”的準確長度﹐按照國家規定的檢定系統通過檢定﹐逐級或直接傳遞給工作用的﹑不同精度等級的長度測量工具﹐以保證所測得的量值準確和一致的過程。它是長度計量技術的主要內容之一。中國的長度計量的量值傳遞系統由國家基準﹑副基準﹑工作基準和計量標準等組成。國家基準是指復現“米”的整套裝備﹐包括端面長度國家基準和線紋長度國家基準。副基準是通過與國家基準比對來確定精確度的整套裝備。工作基準是通過與國家基準或副基準比對﹐并經國家鑑定實際用於檢定計量標準的整套裝備。設立工作基準是為了不使國家基準和副基準因使用頻繁而喪失其應有的精確度。計量標準是國家根據測量精確度要求和經濟原則﹐規定不同精度等級﹐作為傳遞量值用的長度測量工具和標準器。在中國﹐國家法定的長度標準器有量塊和線紋尺。
         在機械製造中使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應該按照國家規定的檢定系統檢定﹐才能使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用不同方法加工出的零件具有互換性﹐并保證其尺寸精度。
         端面長度量值檢定系統 以量塊作為標準器。利用端面長度國家基準中測量范圍為 0.5~1000毫米的激光量塊干涉儀或柯氏干涉儀﹐以絕對測量法檢定 1等量塊﹐然后利用比較測量法以1等量塊檢定2等量塊﹐以2等量塊檢定3等量塊﹐照此類推依次檢定各等量塊。按照測量精確度的要求﹐再用各等量塊檢定工作用的﹑具有相應精確度的長度測量工具。
         線紋長度量值檢定系統 以線紋尺作為標準器。利用線紋長度國家基準中的測量范圍到1000毫米﹐精確度為±0.2微米的激光干涉比長儀﹐檢定殷鋼基準線紋尺和石英基準線紋尺﹔然后利用具有相應精確度的比長儀﹐逐“等”傳遞﹐檢定 1﹑2﹑3等標準線紋尺。按測量精確度的要求﹐再用各等線紋尺檢定工作線紋尺和工作用的﹑具有相應精確度的長度測量工具。
作者: xixialaoguai    時間: 2007-1-5 14:54
標題: 圓柱度測量
長度計量技術中對圓柱度誤差的測量。圓柱度(見形位公差)是圓柱體圓度和素線直線度的綜合﹐因此圓柱度一般是在圓度儀上附加能沿被測圓柱體作軸向運動的精密直線導軌﹑電子計算機和相應的程序等來測量的。測量時﹐長度傳感器的測頭沿精密直線導軌測量被測圓柱體的若干橫截面﹐也可沿被測圓柱面作螺旋運動取樣。測得的半徑差由電子計算機按最小條件確定圓柱度誤差。在配有電子計算機和相應程序的三坐標測量機上利用坐標法也可測量圓柱度。測量時﹐長度傳感器的測頭沿被測圓柱體的橫截面測出若干(取樣)點的坐標值﹑﹐并按需要測量若干橫截面﹐然后由電子計算機按最小條件確定圓柱度誤差。此外﹐還可利用V形塊和平板(帶有徑向定位用直角座)等分別測量具有奇數棱邊和偶數棱邊的圓柱體的形狀誤差(見圓度測量)﹐但這時V形塊和平板的長度應大於被測圓柱體的全長。測量時﹐被測圓柱體在V形塊內或帶直角座的平板上迴轉一周﹐從測微儀讀出一個橫截面中最大和最小的示值﹐按需要測量若干橫截面﹐然后取從各截面讀得的所有示值中最大與最小示值差之半﹐作為被測圓柱體的圓柱度誤差。
作者: xixialaoguai    時間: 2007-1-5 14:59
標題: 古代各國長度計量單位的確定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科學家新研制出的一種測量長度的儀器近日通過了專家鑒定。這臺測長儀的分辨率達到1.25納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四萬分之一。
  這臺儀器是用來鑒定量塊的準確度的。而量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長度標準的來源。量塊的準確度越高,人們對長度的測量就會越準確。長度測量越準確,機械零件加工就會越精密,機器性能就會越好。例如制造出的汽車門的尺寸越準確,關起來就會越省勁兒,封閉也越嚴實。
  量塊作為長度計量單位的一種實物基準,早在1898年就使用了。最初的量塊只是圓柱體和長方體兩種,而且是單獨一塊使用。1908年,瑞典計量科學家提出制作系列尺寸的量塊。之后量塊就可以組合使用了。現在,各國的量塊形狀趨于統一,截面為矩形。
  現在我們測量長度的單位也都趨于統一。如我國已經告別了使用多年的尺、寸、丈等長度計量單位。早期的長度單位大都與人體有關。小篆的“尺”字看起來和用手測量物體時的形狀非常相似;后來我國以肘為尺,作為長度的計量單位。古代秘魯人則以其平均身高為長度單位;英國在10世紀時以英王埃德加拇指關節之間的長度定為一英寸;而查理曼大帝則以其腳長定為一英尺;16世紀的德國則是如此確定長度單位的:在星期日禮拜完畢后,以立于教堂門前的16名男子的左足平均長度為一法定英尺。
作者: xixialaoguai    時間: 2007-1-5 15:09
標題: 長度計量技術
長度計量技術是研究長度測量,保證量值準確和測量單位統一的技術。長度計量中的長度包括距離、角度、表面粗糙度、圓度和直線度等以“米”為基本單位的幾何量,所以長度計量也常稱為幾何量計量。

    長度測量是將被測長度與已知長度比較,以確定被測長度量值的過程。量值以數字和單位表示,例如用游標卡尺測量圓柱體直徑,測得的數值20.24毫米就是量值。主尺上的刻度就是已知長度。機械制造中進行長度計量是為了保證工件的互換性和產品質量,一般以毫米和微米作為測量單位。

    長度計量的主要是研究和建立長度計量基準、實現長度計量的量值傳遞、研究孔徑測量、角度測量、直線度測量、平面度測量、表面粗糙度測量、圓度測量、圓柱度測量、螺紋測量、齒輪測量、自動測量等方法和測量誤差,以及測量結果的數據處理等。

    在古代,人類為了測量田地等就已經進行長度測量,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為長度的單位。但人的手、足大小不一,在商品交換中遇到了困難,于是便出現了以物體作為測量單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現的古埃及腕尺,中國商朝出現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制造的新莽銅卡尺等。

    長度單位經歷了多次演變后,1496年和1760年,英國開始采用端面和線紋的碼基準尺作為長度基準。1789年法國提出建立米制,1799年制成阿希夫米尺。

    在機械制造業中最早應用的是機械原理的測長技術。1631年發明游標細分原理。18世紀中葉,人們已應用螺紋放大原理進行長度測量。機械測長技術迄今仍是工業測量中的基本測量技術之一,它能達到很高的精確度。

    應用光學原理的測長技術也出現較早。19世紀末出現立式測長儀,20世紀20年代前后已應用自準直、望遠鏡、顯微鏡和光波干涉等原理測長,使工業測量進入不接觸測量領域,解決了一些小型復雜形狀工件,例如螺紋的幾何參數、樣板的輪廓尺寸和大型工件的直線度、同軸度等形狀和位置誤差的測量問題。

    氣動原理的測長技術是在2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它的測量效率高,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適宜在車間使用,但其示值范圍小,阻礙了它的發展。

    應用電學原理測長是在3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首先出現的是應用電感原理的測微儀。后來由于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學原理的測長技術發展很快。它可以把微小誤差放大到100萬倍,也就是說0.01微米的誤差值可以10毫米的刻度間隔表示出來。并且電子線路還能實現各種演算和自動測量。

    60年代中期以后,在工業測量中逐步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電子計算機具有自動修正誤差、自動控制和高速數據處理的功能,為高精度、自動化和高效率測量開辟了新的途徑,因而在長度測量中應用得越來越廣泛。現代測量技術已經發展成為精密機械、光、電和電子計算機等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性技術。

測量方法

    在工業測量中,要根據被測對象的材質、形狀、大小、批量和精度等選定可能的和符合經濟原則的測量方法。

    單項測量是分別測量被測件的幾何參數,例如螺紋的中徑、半角和螺距;齒輪的齒形、周節和齒向等,可根據測量結果分析工藝誤差。

    綜合測量是測量由各有關參數折合而成的某一當量或綜合測量各有關參數,例如用螺紋量規檢驗螺紋折合中徑;齒輪單面嚙合檢查儀測量齒輪切向綜合誤差等。綜合測量是一種模擬實際使用情況的測量方法,測量結果能較真實地反映使用質量,測量效率也高,適用于檢驗工件合格與否。

    絕對測量是指用量值直接表示被測長度全長的測量方法。相對測量是指量值僅表示被測長度偏差的測量方法,例如用比較儀和量塊測量。

    接觸測量是指被測表面與長度測量工具的測頭有機械接觸;不接觸測量是指利用光學、氣動等瞄準定位方法,長度測量工具的瞄準定位部分或測頭等不與被測表面接觸,例如用激光掃描法測量外徑和氣動測頭測量直徑等。

    直接測量是將被測長度與已知長度直接比較,從而得出所需的測量結果,是常用的測量方法。間接測量的測量結果是通過測量與被測長度有一定函數關系的長度,經過計算后才得到的,例如測量大型工件外徑時,也有采用測量圓周長度,經過計算后求出外徑的。

    主動測量是把加工過程中測量所得信息直接用于控制加工過程以得到合格工件的測量。被動測量也稱線外測量,是測量結果不直接用于控制加工精度的測量。

    由于被測長度的真值是理論上的概念,一般說來是不知道的,而且測量結果與被測長度真值之間總會存在差距(即誤差),所以在工業測量中常用實際值或修正過的算術平均值來代替真值。實際值是滿足規定精確度的量值。

    測量誤差的表示方式有兩種:以量值表示,即以所測得量值與實際值之差表示,以這種方式表示的誤差稱為絕對誤差;以比值表示,即以絕對誤差與實際值之比表示,以這種方式表示的誤差稱為相對誤差,例如用激光干涉儀測長時,如其最大相對誤差為千萬分之一,則表示在規定條件下,測量 1米長度的誤差應不大于0.1微米。

    測量結果與被測長度真值的一致程度以精確度或準確度表示。它是正確度和精密度的綜合,通常簡稱為精度。若已修正系統誤差,則精確度常用不確定度來表示。不確定度表示由于存在測量誤差而對所測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以標準偏差表示其大小。

    測量中,常把多次測量被測長度后所得的數據取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根據概率論的大數定律,只要測量次數足夠多,就可以提高精密度。測量過程中隨機誤差的出現,基本上是遵循正態分布規律的。

    此外,還有對測量所得數據進行數學運算以得到所需測量結果的數據處理。例如,用圓度儀測量圓度,直接獲得的數據是相對某一圓心的半徑變化,因此需要按圓度定義作相應的函數運算才能得到圓度誤差。采用間接測量方法時,常會遇到這類數據處理問題。

 
作者: duomeiti    時間: 2007-1-19 16:30
計量基礎教材。對初學幾何量計量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 whqiu123    時間: 2007-2-9 22:58
你還真是個研究員級別的啊,就是高深
作者: 深圳漁民    時間: 2007-7-19 09:53
不要誤人子弟,誰說2等量塊是采用和1等量塊比較測量出來的?回去好好看看檢定規程。
作者: 王大鵬    時間: 2015-5-24 18:36
前車之師,后車之師。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24 21:59
深圳漁民 發表于 2007-7-19 09:53
不要誤人子弟,誰說2等量塊是采用和1等量塊比較測量出來的?回去好好看看檢定規程。 ...

  的的確確可以“2等量塊是采用和1等量塊比較測量出來的”,這是國家“長度計量器具(量塊部分)檢定系統”的規定,其4.1條和檢定系統框圖規定“凡具有直接測量功能的,……可以直接測量相應等級的量塊……,只具有比較測量功能的,……采用比被測高一等的量塊做標準,……”。
  但也正如你說,量塊檢定規程精加工JJG146-2011的7.3.9條也規定了“2等量塊的長度,應盡量采用光干涉方法直接測量”。我認為這句話并不與國家檢定系統矛盾,“盡量采用”的含義并不排斥用1等量塊比較測量的方法,只是“盡量”用直接測量的方法罷了而已。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亚洲综合天堂网|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男人猛躁进女人免费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版2019| 天天天天天天操|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凤凰福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在线一区二区观看| 啊!摁摁~啊!用力~快点视频免费|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a级毛片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色94色欧美sute亚洲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2018 | 天天色综合天天|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黄瓜视频有直播的不| 欧美综合成人网| 性欧美高清come|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第一页| ts20p1hellokittyshoes| 蜜桃成熟时2005| 欧美a级黄色片|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在线人| 免费看大美女大黄大色|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黄色a三级免费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午夜看黄网站免费|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黄网站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