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測量儀器不確定度分量的引入? [打印本頁]

作者: 迪克人    時間: 2022-4-24 17:13
標題: 測量儀器不確定度分量的引入?
   產品泄漏電流的檢測,需要對泄漏電流不確定度的評定,考慮了泄漏電流分析儀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有個疑問:我們是要引入測量儀器校準證書上的不確定度還是儀器說明書上的允許誤差的不確定度分量?
作者: 閑道散人    時間: 2022-4-24 17:32
如果校準規范中對儀器有誤差要求,最好用規范中的,因為校準證書上的不確定度是經常變的,每個校準機構給出的也不一樣。校準規范以公式形式給出的誤差,還要參考儀器說明書給出的相應參數。
作者: fenchion    時間: 2022-5-5 16:15
兩個都需要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9 16: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1 21:53

《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定量表征該測量設備所復現的量值的不確定度。理論上應該將該不確定度,作為用該測量設備進行測量所獲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由該測量設備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與修不修正沒有關系。修正僅僅是對系統誤差進行有限的補償的手段。修正只能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程度,絲毫改變不了測量設備引入的不確定度的大小。修正與不修正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不確定離散區間)的大小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你對測量結果進行了修正,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會變小(不確定度是不能通過修正的手段而改善的)。而用最大允許誤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則是人為規定的,合格計量器具不確定度的極限值,全世界都一樣,不代表具體測量設備的個性,只能說它滿足最低要求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13 09:58
路云 發表于 2022-5-11 21:53
《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定量表征該測量設備所復現的量值的不確定度。理論上應該將 ...

“《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定量表征該測量設備所復現的量值的不確定度。理論上應該將該不確定度,作為用該測量設備進行測量所獲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由該測量設備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與修不修正沒有關系。”
這個問題又回來了,以前討論過。儀器加不加修正使用,它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不是一樣。您是不是認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跟該結果的真值沒有關系。給出的測量結果的區間不代表其真值以一定的概率在這個區間內。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13 15: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13 20:51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13 15:40
別跟他說了,簡直不在一個頻道上。

我們說的是 在用一臺儀器測量的時候,加不加修正值,與測量結果的不 ...

是的,標準器加不加修正使用,由它得到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中,標準器分量怎么會一樣。不知為什么路云老師就是不理解。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4 13:49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13 09:58
“《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定量表征該測量設備所復現的量值的不確定度。理論上應 ...

儀器加不加修正使用,它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不是一樣。

“當已知系統誤差估計值時,可以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測量結果。 ”、“不能用不確定度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在對已修正測量結果評定中,應考慮修正不完善而引入的不確定度。”這兩句話是描述測量誤差與測量不確定度區別之一的常識,所有計量人應該都不會陌生吧。難道“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可以通過修正的手段來減小?

您是不是認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跟該結果的真值沒有關系。給出的測量結果的區間不代表其真值以一定的概率在這個區間內。

根據定義,測量不確定度是與“測量結果”相關聯的參數,不是與“真值”相關聯的參數。定量表征“測量結果”與“真值”關系的參量是“測量誤差”,它是準確程度(偏移真值的程度)的定量表征。未修正的測量結果,并不一定是“真值的最佳估計值”。要想將測量結果變成真值的最佳估計值,那就必須做修正測量。“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僅僅代表以“測量結果(測得值)”為中心的不確定區間半寬度。修正也僅僅是將“測量結果”以修正值為單位在坐標軸上進行了平移。修正后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區間的大小和分布概率,不會因為你修正而發生改變。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用一臺經校準后的測量儀器,在重復性條件下對某被測量進行10次獨立測量,以“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假設該測量儀器《校準證書》給出的示值誤差為E=+0.3,不確定度為U0.1,得到的兩組(修正前與修正后)測量結果如下表所示。那請你評定一下,修正前的測量結果(100.21)的不確定度,與修正后的測量結果(99.91)不確定度各是多少?看同一測量過程的兩個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會不會出現差異。如果出現差異,是什么因素導致的?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4 14:24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14 14:29 編輯

儀器本身的示值誤差都+7了, 你不加修正值 還能評出 儀器引入的分量也是 校準不確定度3?!!!!

看看這位數字蠢貨,將“示值誤差”與“不確定度”概念混為一談。誰告訴你測量結果的誤差大,不確定度也一定大呀?你這個“3”,難道不是儀器的實際示值誤差“+7”的不確定度嗎?不是表示該儀器的實際“示值誤差”以“+7”為中心的不確定區間半寬度嗎?你加修正無非是最大限度抵償了系統誤差(+7)的影響。你不加修正,儀器自身的實際示值誤差(+7)的不確定度(離散區間)怎么就變大啦?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是儀器自身固有的計量特性,每臺儀器都不同,不會因為你加不加修正而改變。你拿一個不確定度的合格判據(即人為規定的技術要求,不確定度的極限值),當成測量儀器自身實際固有的計量特性,也好意思在這里唆泡?難道《校準證書》還要分別給出修正前與修正后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假如這臺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是±5,那該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又該是多少?是5還是7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14 17:28
路云 發表于 2022-5-14 13:49
儀器加不加修正使用,它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不是一樣。“當已知系統誤差估計值時,可以對測量結果進 ...

“修正前的測量結果(100.21)的不確定度,與修正后的測量結果(99.91)不確定度各是多少?”
您列出的表只是測量結果(100.21)與測量結果(99.91)的不確定度中重復性分量相同,由測量儀器準確性引入的分量是否相同呢?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不能只考慮重復性吧。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14 17:46
路云 發表于 2022-5-14 14:24
儀器本身的示值誤差都+7了, 你不加修正值 還能評出 儀器引入的分量也是 校準不確定度3?!!!!看看這位 ...

“誰告訴你測量結果的誤差大,不確定度也一定大呀?”
1、用標準器檢被檢儀器,得到被檢儀器的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的大小與被檢儀器的示值誤差大小沒有關系。
2、用儀器測量物品某參數,得到測量結果的誤差(測量值與被測物品真實值的差值)大,我們通常認為測量不確定度大。也就是給出被測量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不能拋開被測量的真值。否則用同規格型號的兩臺設備測量同一被測物,一臺示值示值合格,另一臺壞了,示值誤差特別大。他們兩個給出的測量結果(相差很大)的不確定度會是一樣的么?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4 22:22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14 17:28
“修正前的測量結果(100.21)的不確定度,與修正后的測量結果(99.91)不確定度各是多少?”
您列出的表只是 ...

請您看清楚我的原話,兩個測量結果都是同一測量過程,整個測量過程的人、機、料、法、環完全一致,兩組測量結果都是源自同一組操作。您說有哪個分量不一樣?有這種可能嗎?

由測量儀器準確性引入的分量是否相同呢?

測量儀器測不準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不應該是由人為規定的全世界都一樣的“最大允許誤差”引入的,而是由具體所使用的測量儀器的實際“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固有特性,因不同測量儀器而異)”引入的。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4 23:12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14 17:46
“誰告訴你測量結果的誤差大,不確定度也一定大呀?”
1、用標準器檢被檢儀器,得到被檢儀器的示值誤差的 ...

1、用標準器檢被檢儀器,得到被檢儀器的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的大小與被檢儀器的示值誤差大小沒有關系。

不是沒有關系。被檢儀器的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恰恰是與被檢儀器的實際“示值誤差”存在著嚴格的關聯綁定關系。而與被檢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倒是沒有任何關系。

2、用儀器測量物品某參數,得到測量結果的誤差(測量值與被測物品真實值的差值)大,我們通常認為測量不確定度大。也就是給出被測量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不能拋開被測量的真值。

這個有依據出處嗎?不確定度是表征離散程度(可靠程度)的參量,與離散區間的中心(測得值)是不是真值有什么關系?

用同規格型號的兩臺設備測量同一被測物,一臺示值示值合格,另一臺壞了,示值誤差特別大。他們兩個給出的測量結果(相差很大)的不確定度會是一樣的么?

示值誤差大有什么關系?只要它的不確定度小,它所復現的量值(測量結果)就是可靠的(但不準確)。示值誤差合格的那臺設備,如果它的不確定度大,它所復現的量值(測量結果)盡管準確,但不可靠。兩個測量結果相差大,那是指兩個測量結果的誤差相差大,并不代表不確定度也相差大。如果設備A的示值誤差誤差小不確定度大,設備B的示值誤差大不確定度小。那么用A進行測量所獲得的測量結果也必定是誤差小不確定度大,用B進行測量所獲得的測量結果也必定是誤差大不確定度小。如果兩者都進行修正測量,那么兩者的測量結果就應該是一致(相同)的,所不同的就是A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仍然大,B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仍然小(與A的測量結果相比,準確性一致,可靠性更高)。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16 0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16 07: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16 11:47
路云 發表于 2022-5-14 23:12
1、用標準器檢被檢儀器,得到被檢儀器的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的大小與被檢儀器的示值誤差大小沒有關系。不 ...

不討論這個了。不是因為說認為您說的有道理,是對的。我認為您理解有誤。一時半時您意識不到,不再討論。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16 11:51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16 07:25
跟他辯論,簡直就是 侮辱計量。

兄弟,我勸你還是放棄吧。

嗯,先不說了。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6 14:00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16 15:32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16 11:47
不討論這個了。不是因為說認為您說的有道理,是對的。我認為您理解有誤。一時半時您意識不到,不再討論。 ...

您也只是籠統的說我理解有誤,到底我的哪句話有誤?怎么個誤法?沒看見您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我14樓最后一段的表述,不知道哪里沒有說清楚。現實中沒有這種情況嗎?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6 15:28

什么時候不確定度是儀器自身固有的計量特性!!!!!

數字某人蠢得跟豬一樣,斷章取義胡說八道。我說的是“不確定度”還是“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啊?

用3等量塊檢數顯千分尺跟5等量塊檢同一把數顯千分尺的不確定度是一樣的?!!!!

你從我哪句話看出來我說過兩個不同測量過程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會是一樣的?用兩個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存在明顯差異的測量標準校準同一被測對象,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當然會不一樣咯,虧你還問得出口。如果這把數顯千分尺的重復性非常好,你5等量塊測不出,是怪5等量塊的能力不行,還是怪被檢千分尺有“病”啊?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17 08:27
路云 發表于 2022-5-16 14:00
您也只是籠統的說我理解有誤,到底我的哪句話有誤?怎么個誤法?沒看見您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我14樓最后一 ...

您前面列出的例子只是說加不加修正,測量儀器給出測量結果的重復性是一樣的,但測量儀器的準確性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呢?我們都知道修正使用后,可以減小了測量儀器的系統誤差。您是認為去除或不去除儀器本身的系統誤差,它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是一樣的?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7 13:43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18 19:38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17 08:27
您前面列出的例子只是說加不加修正,測量儀器給出測量結果的重復性是一樣的,但測量儀器的準確性對測量結 ...

但測量儀器的準確性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呢?我們都知道修正使用后,可以減小了測量儀器的系統誤差。

您的這一觀點是對的。修正只能改變測量結果的準確程度,改變不了它的不確定離散區間的大小。因為不確定度是不能通過修正的手段改變的。

您是認為去除或不去除儀器本身的系統誤差,它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是一樣的?

那是肯定的。因為修正的意義就是最大限度的對系統誤差進行補償,他不是對最終測量結果進行了修正,而是對一組的每一個測量結果都進行了修正,修正前后的測量結果的離散區間的大小和形態,與修正前相比,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就相當于整個曲線在坐標軸上平移了“修正值”個單位,使最終測量結果(測得值)與“真值(或約定真值)”重合。

儀器對測量結果不確定離散區間的貢獻,通過儀器自身的“示值重復性”性能表征出來,不應該是由人為規定的誤差限決定的。一臺重復性極佳的測量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小),不會因為你規定了最大允許誤差,就會使得用它進行的下一級測量結果變得更加離散,也不會因為你沒有規定最大允許誤差,而使得下一級的測量結果的分布變得更為集中。離散區間該多大就多大,與修不修正沒有任何關系。

現實當中有沒有用最大允差套算測量儀器的不確定度的情況呢,當然有。通常都是在一些測量要求不高的場合,只知道他所使用的測量設備是合格的,不知道該測量設備“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又不愿意向上級計量機構索要,也不愿意向上級機構索要檢定原始數據自己進行評估。于是就采取這種偷懶的方式,依據最大允許誤差,套算出一個全世界都一樣的不確定度的極限值(即人為規定的不確定度合格判據),以此來作為所有合格測量設備的所謂“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是不是這樣的?但實際上,每臺測量設備的實際誤差波動范圍隨不同的個體而異,并不都是“最大允許誤差”范圍。實際誤差的波動范圍大于、小于、等于“最大允許誤差”范圍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18 14:39
路云 發表于 2022-5-17 13:43
但測量儀器的準確性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呢?我們都知道修正使用后,可以減小了測量儀器的系統誤差。您的這一 ...

那是不是用不合格的儀器,超差多也無所謂,只要重復性好,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就小。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8 19:07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19 13:41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18 14:39
那是不是用不合格的儀器,超差多也無所謂,只要重復性好,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就小。 ...

理論上確實如此,如果不信,您可以找兩臺同型號同規格的測量設備(一臺誤差大不確定度小,另一臺誤差小不確定度大),對同一被測量進行重復性試驗驗證。

按照校準的理念,每一級的測量,都應該是做修正測量,從國家基準所復現的量值,直到最末一級的測量結果,都應該是一致的(保證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所不同的就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自上而下逐級擴大。對于校準而言,通常都是以級間的測量不確定度之比作為量傳比。校準通常也不作合格與否的符合性判定。正因為所有校準結果的準確度是一致的,其可信度就完全取決于測量結果的可靠度,其定量表征可靠程度的參量,就是各級“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不同的校準機構,其“校準和測量能力CMC”各不相同,同一被校對象,送到不同的校準機構進行校準,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都應該是不同的。

對于檢定而言,通常是做不修正測量,它是以控制誤差限來實現量傳的,以級間最大允許誤差之比作為量傳比。所以對檢定來說,從國家基準所復現的量值,直到最末一級的測量結果是不一致的(只是測量結果的總誤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因此對于檢定而言,不僅測量結果的誤差自上而下逐級擴大,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也自上而下同步逐級擴大。這就是國際上為什么通行校準,而不認同檢定的原因之一。這就是為什么說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不一定是測量準確的計量器具,要想測量準確,就必須校準

注:檢定結果的可靠程度的表征參量,通常不是用“不確定度”表征,絕大多數都是用計算相對簡單的“極差”或“相對極差”的形式表示的“示值重復性(或示值變動性)”。但也僅僅是在檢定規程中提出這項要求,檢定系統表里通常不這么表示。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19 0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9 13:38

準不準確與可不可靠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數字蠢豬哪里弄得清。不準確可以通過修正的手段予以最大限度的補償,不可靠只有通過改善控制人、機、料、法、環等影響因素來提高可靠性。兩臺同型號同規格示值誤差也相同的測量設備,就因為一臺“示值重復性”好,另一臺“示值重復性”差,導致兩臺測量設備“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相差甚遠。其各自經過校準獲得的“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不代表各自的特性代表什么?難道還能代表其他測量設備的特性?或者代表所有測量設備的特性?真是蠢豬一頭!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19 14: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9 16:14

我什么時候說測量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不是測量儀器自身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啊?修正以后的測量結果的離散程度,與修正前的測量結果的離散程度相比,有變化嗎?修正到底是改變了測量結果的“誤差”,還是改變了測量結果的“誤差離散區間”的寬度呀?簡直跟豬一樣蠢。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19 16: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19 21:11

當然是一樣的咯,蠢貨。啥標準里說過,“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可以通過修正的手段變小啊?真是一副豬腦。修正只是改變了B的示值誤差大小,有可能更小,也有可能更大。但無論變小還是變大,反映的都是儀器B真實的實際示值誤差(修正前的示值誤差,并不是儀器B示值誤差的真實體現)。但這個真實的實際示值誤差的不確定離散區間的大小,并不會因為你修正了而改變,改變的只是“示值誤差”的準確程度(抵償偏移真實誤差的大小程度)。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0 07: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0 09:29
路云 發表于 2022-5-19 21:11
當然是一樣的咯,蠢貨。啥標準里說過,“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可以通過修正的手段變小啊?真是一副豬腦。 ...

標準器經修正使用后,改變不改變它提供量值的準確性?下面對于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您怎么理解?

1.png (130.1 KB, 下載次數: 589)

1.png

2.png (368.16 KB, 下載次數: 575)

2.png

作者: aux8180    時間: 2022-5-20 10:03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9 16:25
引入測量儀器校準證書上的不確定度還是儀器說明書上的允許誤差的不確定度分量

當然是 儀器說明書上的允許 ...

老師給你點個贊!今天您的這個觀點讓我對不確定度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感覺你已經能把不確定度活靈活現地運用了,我們只能機械地照搬書本知識!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0 1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0 12:13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0 12:28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0 09:29
標準器經修正使用后,改變不改變它提供量值的準確性?下面對于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您怎么理解? ...

我在22樓的最后一段已經做過表述,那是在不知道測量儀器實際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的情況下,采取這種偷懶的方式套算出一個合格測量儀器不確定度的極限值,以此來作為所有同類合格的測量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當已經知道所使用的測量儀器的實際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時,本就不應該再去引用所謂的用最大允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極限值了。就像修正一樣,當你只知道儀器是合格的,不知道它的實際誤差是多少,那是不是可以依據最大允差極限值來修正呢?

所謂測不準,是指測量儀器的誤差不穩定(如果穩定就不存在測不準了)。每臺儀器的誤差不穩定的波動范圍,是由儀器的使用頻繁程度、新舊程度、維保狀況、環境條件的影響、人員操作是否規范等因素所決定的。并非都是人為所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范圍,完全有可能超出這一范圍(但誤差的平均值在此范圍內),這種情況下,你是不是還用“最大允差”去套算呢?套算也只是引用了“最大允許誤差”的區間寬度(離散程度),與實際誤差中心在哪一點沒有任何關系。這其實有點不合理,真正合理的,應該是引用測量儀器“示值重復性”的極限要求去評估(與誤差的波動范圍有關,與實際誤差的大小無關)。規程/規范給出的“最大允許誤差”,通常是要求儀器“示值誤差的平均值”落在該區間范圍內(以零誤差為中心),而不是指實際誤差的波動范圍。實際誤差的波動范圍是用另一指標“示值重復性”來約束的。只有誤差(偏移程度的定量表征,代表準確性)和示值重復性(離散程度的定量表征,代表可靠性)都滿足要求,測量結果才能謂之“可信”。準確不可靠,或可靠不準確,都不能稱其為可信。

不管哪份資料,所謂測不準引入的不確定度來源,都是指誤差的實際波動范圍(因不同的器具而異,不是人為規定的極限值,大于、小于、等于極限值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而不是指誤差的實際大小(實際誤差大小只與修正有關)。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0 13:06
路云 發表于 2022-5-20 12:13
我在22樓的最后一段已經做過表述,那是在不知道測量儀器實際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的情況下,采取這種偷懶的 ...

您將那么多,都沒講到問題點上。現在我知道標準器的實際誤差值,不用最大允差,這樣可以了么。是用標準器的實際誤差值對其示值進行修正。這時,直接用標準器的示值給出測量結果,和標準器的示值修正后給出的測量結果,這兩個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否一樣。要弄清楚,是用標準器的實際誤差對其示值進行修正,不要考慮最大允差。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0 13:19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0 13:06
您將那么多,都沒講到問題點上。現在我知道標準器的實際誤差值,不用最大允差,這樣可以了么。是用標準器 ...

那我還時用9樓結尾的那張截圖中的數據(見下圖)舉例吧。你自己隨便用哪一行的數據進行評估,看最終評出來的不確定度是不是一樣。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0 13:48

31樓的數字蠢貨,除了嘴硬沒別的能耐。有本事根據上面截圖中的數據,評出兩個不一樣的不確定度出來給大家看呀。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0 1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0 14: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0 14:33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0 15:05 編輯

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上級機構不是已經評出來了給了你嗎,你這個蠢貨瞎了眼看不見?還需要你脫了褲子放屁評什么?修正前與修正后的測量數據都給了你,你倒是評出兩個不一樣的不確定度出來給大家看呀,蠢貨。

某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5,實際誤差(誤差的平均值)為+0.4,實際誤差在+04±0.8范圍內波動(即誤差波動范圍為-0.4~+1.2),或者說實際誤差(+0.4)的不確定度為U=0.8。請問,用該儀器進行不修正測量,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是多少?還是用0.5除以√3嗎?憑什么?跟你這個蠢貨交流,簡直就是對豬彈琴。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0 15:02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0 14:08
我早就發現這個奇葩了。
每次跟他交流,總是 答非所問,東拉西扯,說了一大堆,沒有一句是在回答你的問題 ...

哈哈,確實比較上火。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0 15: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0 15:08
路云 發表于 2022-5-20 13:19
那我還時用9樓結尾的那張截圖中的數據(見下圖)舉例吧。你自己隨便用哪一行的數據進行評估,看最終評出來 ...

這表里數據還是重復性數據,后面一樣的結果說明修正不修正,重復性是一樣的。這個沒有異議。現在是說標準器的準確性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如何引入。表里最下面的U是標準器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什么時候用這個U,是想讓您了解的,也是本次討論的根本問題。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0 15:14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0 15:08
某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5,實際誤差(誤差的平均值)為+0.4,實際誤差在+04±0.8范圍內波動(即誤差波動 ...

這臺儀器的示值重復性就是差,合不合格是另一碼事,我現在就是用這臺重復性差的儀器進行測量,問你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有多大?聽不聽得懂人話呀?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0 15:17
路云 發表于 2022-5-20 14:33
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上級機構不是已經評出來了給了你嗎,你這個蠢貨瞎了眼看不見?還需要你脫了褲子放屁評什 ...


“請問,用該儀器進行不修正測量,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是多少?”
按道理,這種情況,理應用儀器的實際誤差作為不確定度B類評定a/k里的a,但由于該實際誤差仍然存在誤差,即不是準確的值,因此基于合格,通常使用最大允差(絕對值)作為a/k里的a。
若用該儀器進行修正測量,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是多少?需要用其修正值的不確定度U作為a/k里的a。
若這個還不能理解的話,那您看一下JJF 1059.1 里的相關內容。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0 15: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0 15:43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0 18:38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0 15:08
這表里數據還是重復性數據,后面一樣的結果說明修正不修正,重復性是一樣的。這個沒有異議。現在是說標準 ...

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難道不是該儀器準確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嗎?那您說這應該是什么的不確定度?《校準證書》中給出的被校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U”的作用,不需要我多加解釋了吧。JJF1001-20117.24條“儀器的不確定度”定義的注釋1和注釋2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證書中給出的“校準結果”有可能是儀器的實際“示值(測得值)”,也有可能是儀器的實際“示值誤差”,但無論是“示值”,還是“示值誤差”,也無論這個所給出的實際“示值”是否經過修正,其“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都只有一個,不可能會給出修正前與修正后的兩個不同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0 15:47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0 18:49 編輯

我說校準了嗎蠢貨?我說的是用該儀器進行不修正測量,數字蠢貨聽不聽得懂人話呀?你校準的儀器哪里都是合格的?不會出現不合格的被校儀器嗎?你怎么知道該儀器不滿足使用要求啊蠢貨?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0 16:19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0 15:17
“請問,用該儀器進行不修正測量,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是多少?”
按道理,這種情況,理應用儀器的實 ...

按道理,這種情況,理應用儀器的實際誤差作為不確定度B類評定a/k里的a,但由于該實際誤差仍然存在誤差,即不是準確的值,因此基于合格,通常使用最大允差(絕對值)作為a/k里的a

理論上不應該是用儀器的實際誤差作為不確定度B類評定a/k里的a,而是應該用儀器實際誤差的波動區間范圍的半寬度作為不確定度B類評定a/k里的a。因為實際誤差只代表了偏移程度的大小,不代表離散區間的大小。試想一下,假如實際誤差為0呢,豈不是儀器的不確定度也為0,完全沒有道理。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0 16:42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0 19:20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0 15:17
“請問,用該儀器進行不修正測量,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是多少?”
按道理,這種情況,理應用儀器的實 ...

用“最大允許誤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是對合格儀器的最低極限要求,是人為規定的,以不確定度表征的測量儀器的合格判據,不是儀器自身實際的“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這句話有沒有錯?如果沒有錯,那么此舉就是人為將儀器實際的“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放大到了極限值(請注意,這里并沒有考慮至關重要的儀器實際的“示值重復性”)。當儀器的實際“示值重復性”(離散性指標)超出了“最大允許誤差”區間寬度時,仍采用這種套算的方法,就更加沒有道理了。

實際上“示值重復性”與“示值誤差的重復性”就是同一個量。前者表示“示值(或測得值)”離散區間的大小,后者表示“示值誤差”波動區間的大小。所以對于校準來說,就是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取代了檢定中的“測量結果的示值重復性(或示值變動性)”,兩者的功能相當,都是“精密度”的定量表征。只是不確定度包含的信息更多,數據處理方式方法也更科學嚴謹。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1 09:31
路云 發表于 2022-5-20 15:43
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難道不是該儀器準確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嗎?那您說這應該是什么的不確定度?《校準證書 ...

“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難道不是該儀器準確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嗎?”
當您用該“示值誤差”對儀器進行修正時,才可使用該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作為儀器準確性引入的不確定度。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1 09:35
路云 發表于 2022-5-20 16:19
按道理,這種情況,理應用儀器的實際誤差作為不確定度B類評定a/k里的a,但由于該實際誤差仍然存在誤差,即 ...

您是說實際誤差不是單一值,而是多值。也就是被測量的真值是變化的是么?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1 09:43
路云 發表于 2022-5-20 16:42
用“最大允許誤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是對合格儀器的最低極限要求,是人為規定的,以不確定度表征的測 ...

“所以對于校準來說,就是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取代了檢定中的“測量結果的示值重復性(或示值變動性)”,兩者的功能相當,都是“精密度”的定量表征。”
我一直認為“測量結果的示值重復性”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里的一部分,難道學錯了?
您列的表里的數據,沒有問題,加不加修正,重復性一樣,沒毛病。就是加不加修正,儀器的準確性是否一樣,您還是堅持您的觀點吧。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1 12:21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1 12:56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1 09:31
“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難道不是該儀器準確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嗎?”
當您用該“示值誤差”對儀器進行修正 ...

當您用該“示值誤差”對儀器進行修正時,才可使用該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作為儀器準確性引入的不確定度。

儀器“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與“示值的不確定度”是相等的,不存在差異。所以《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可以是“示值的不確定度”,也可以是“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

您是說實際誤差不是單一值,而是多值。也就是被測量的真值是變化的是么?

您不是在46樓說“實際誤差仍然存在誤差,即不是準確的值”嗎,我只是從離散性的角度來表述,不是說真值是變化的,而是說由于技術、手段、設備性能的原因,無法準確獲得真值(或“誤差的真值”)。表現出來的就是多次測量結果(“測得值”或“測得的誤差值”)之間的不一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確定性(離散性)。在人、料、法、環四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測量設備所獲得的測量結果的離散性(離散區間的大小)是不同的,不會因為你是否修正而改變離散區間的大小,也不會因為你人為規定了“最大允許誤差”范圍而改變儀器本身固有的示值誤差不穩定區間的大小。修正只能改變測量結果距離真值(或參考值)的偏移程度。我覺得您現在是將人為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范圍(以0誤差為中心的對稱區間極限),當成了實際誤差的離散區間(以實際誤差為中心的對稱區間)。后者的區間寬度大于、小于、等于前者都是有可能的,它才是儀器不確定度的真正來源(因不同的測量設備而異),而不是人為規定的前者(只針對誤差合格測量設備,且全世界一樣)。

我一直認為“測量結果的示值重復性”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里的一部分,難道學錯了?

這一觀點沒錯啊。我說的是兩者的功能相當。所以我說:不確定度包含的信息更多,數據處理方式方法也更科學嚴謹

您列的表里的數據,沒有問題,加不加修正,重復性一樣,沒毛病。就是加不加修正,儀器的準確性是否一樣,您還是堅持您的觀點吧。

我已經說得清清楚楚,加不加修正只是改變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偏移性),改變不了測量結果的可靠性(離散性)。否則“計量”的定義為什么要強調實現量值的準確可靠呢。我列表的數據,無論是加修正也好,不加修正也罷,都是同一次測量過程的結果(人、機、料、法、環以及測量時間完全一致),無論怎么評,都不可能出現同一因素兩個不同的不確定度分量。

假如有兩臺同型號同規格,示值誤差也相同的測量儀器ABA的示值重復性很好,B的示值重復性很差。如果用這兩臺儀器,在其他測量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同時對同一被測量進行多次獨立重復不修正測量。您是不是認為,兩臺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是相同的(所復現的量值的可靠程度一樣)?可能嗎?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1 13:14
路云 發表于 2022-5-21 12:21
當您用該“示值誤差”對儀器進行修正時,才可使用該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作為儀器準確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儀 ...

“您不是在46樓說“實際誤差仍然存在誤差,即不是準確的值”嗎”
抱歉,是我之前沒有表述清楚,我是說證書中給出的儀器的誤差仍然存在誤差,即不是準確的值。其實際誤差應理解為客觀存在,但不可知的。
“儀器“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與“示值的不確定度”是相等的,不存在差異。所以《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可以是“示值的不確定度”
我認為不是這樣的。應該是被測儀器示值所對應的實際值(標準器給出)的不確定度與其被測儀器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是相等的。證書給出被測儀器示值和實際值(對應點的標準器的值),后面給出的不確定度,是指對該實際值(對應點的標準器的值)的,不是單指被測儀器示值的,實際還是被測與標準之間的對應關系的。不能認為是,被測儀器示值是10,這個10的不確定度是多少。而是說被測儀器示值是10,標準器對應的標準值是11,對應10的這個11的不確定度是多少。因此當被測儀器顯示10時,只有修正使用,即按11使用時,才可用給出的這個不確定度作為該被測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1 15:31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1 15:34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1 13:14
“您不是在46樓說“實際誤差仍然存在誤差,即不是準確的值”嗎”
抱歉,是我之前沒有表述清楚,我是說證 ...

儀器的實際“示值”,就是用該儀器進行下一級測量所獲得的“測得值”,即儀器所復現的量值。您所說的儀器的示值(10),與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11)存在著“示值誤差”(-1)的關系。這就是“校準”定義的第一步(確定由測量標準所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之間的關系)。如果依據這一“示值誤差”來對儀器“示值”進行修正(注意,此處不是對測量標準所提供的量值11進行修正),獲得對應“示值(10)”的最終“測量結果(11)”。這就是“校準”定義的第二步(用此信息確定由示值獲得測量結果的關系)。通常都是將第一步視為“校準”,第二步則是“修正”(注意,此處的“修正”,針對的是下一級的測量結果,而不是針對本級的測量結果。本級測量結果的修正值不是-1,而是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11的修正值)。所以對下一級測量結果而言,測量儀器示值10的不確定度,與示值誤差-1的不確定度是一樣的。

具體您可以參閱一下JJF1059.1附錄A部分的A.3.5條“工作用玻璃液體溫度計的校準”,在該部分的最后就有如下表述: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2 10:12
路云 發表于 2022-5-21 15:31
儀器的實際“示值”,就是用該儀器進行下一級測量所獲得的“測得值”,即儀器所復現的量值。您所說的儀器 ...

真是說再多不起作用。您畫紅線的內容沒有問題,都懂。但是您了解發帖人想弄清楚的問題是什么么?建議您不要急于反駁,再重新捋一下問題。那么多規程規范,明確要求標準器要修正使用,目的是什么?是說修不修正,它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一樣,只是為測得值準確些。還是想要降低它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數值,滿足測量要求(U≤1/3 MPEV)。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2 13:25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2 13:27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2 10:12
真是說再多不起作用。您畫紅線的內容沒有問題,都懂。但是您了解發帖人想弄清楚的問題是什么么?建議您不 ...

那么多規程規范,明確要求標準器要修正使用,目的是什么?是說修不修正,它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一樣,只是為測得值準確些。還是想要降低它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數值,滿足測量要求(U1/3 MPEV)。

我在5樓的回復中,已經清楚地表明了我的觀點。即修正只能改變測量結果的準確程度,改變不了測量結果不確定離散區間的大小。計量常識也告訴我們,不確定度不能通過修正的方法來降低。樓主的問題是已經通過校準溯源,獲得了測量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而不是對該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引用《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由該儀器自身特性決定的“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而不是人為規定的,所有同類合格計量器具的不確定度極限值),作為下一級測量結果中,由該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錯在哪里?

您說的這個三分之一原則(即: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U1/3被校對象的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MPEV),不是量傳比的要求。量傳比的要求是測量標準的不確定度U(或“校準和測量能力CMC)≤1/3被校對象的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MPEV。而您這個三分之一原則是對測量結果進行符合性判定時,為了降低誤判的風險所約定的,當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U不滿足≤1/3MPEV時,應考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U對符合性判定影響的“判定規則”(見CNASGL015:2022《判定規則和符合性聲明指南》第3.8條、第7.1條第2)款)。

被校儀器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U,是與被校儀器自身的示值短期不穩定性能的好壞強相關的,該多大就多大。一臺重復性很差的儀器,即便是拿到國家計量院去校準,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U也不可能小到1/3MPEV以下,更不可能通過修正的手段,使其降到1/3MPEV以下。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2 14:28
路云 發表于 2022-5-22 13:25
那么多規程規范,明確要求標準器要修正使用,目的是什么?是說修不修正,它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一樣, ...

“引用《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由該儀器自身特性決定的“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而不是人為規定的,所有同類合格計量器具的不確定度極限值),作為下一級測量結果中,由該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錯在哪里?”
跟您說再多,我感覺也起不到作用。您自己舉個例子吧,我們也看一下,您的“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再具體點。比如,標準器的顯示值,實際值,不確定度。用它測量被測物,測量結果是多少,標準器引入不確定度分量,最好將測量結果寫成Y=y±U的形式,我看看您的y和U,在標準器加不加修正的情況下,具體是多少。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07: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07:40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3 08:50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2 14:28
“引用《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由該儀器自身特性決定的“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 ...

37樓的截圖數據不是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嘛。

測量儀器(你就把它視為你認為的標準器)的顯示值是R100.3,實際值是S100.0,示值誤差E+0.3,不確定度U0.1k2

不確定度分量的評定:

1、測量儀器(標準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2、示值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3、合成標準不確定度:

注:此處忽略了其他不確定度分量,如果有其他不確定度分量,可評定后一并合并。

4、擴展不確定度:Uk×u[sub]c[/sub]2×0.0950.2

被測對象的最終測量結果表達方式:

U0.2k2;或誤差 U=0.2,k=2

U0.2k2;或誤差 U0.2k2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07: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3 08:51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3 07:43
你這是被他帶節奏了。

你就盯著 辯論的觀點 討論就行,我都不知道你們最后在辯論什么東西去了。。。。

這應該是他一直以來就是這樣認為的,并且這種認識存在好久了,所以一時他改變不過來。確實有些人就是這樣認為的,認為測量結果的區間(y±U)是他給出測得值所在的區間,而不代表被測量實際值所在的區間。實際上拋開被測量的真值,能對么?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08:56

傻了吧唧的數字某人,我37樓的截圖數據,哪里不是用一臺儀器得到的修正前與修正后的測量結果呀,蠢貨!你又本事倒是評出來給大家看呀。讓你評你怎么跟規孫子一樣,除了嘴硬,沒別的能耐。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3 09:12
本帖最后由 長度室 于 2022-5-23 09:25 編輯
路云 發表于 2022-5-23 07:40
我37樓的截圖數據不是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嘛。測量儀器(你就把它視為你認為的標準器吧)的顯示值是R=100.3, ...


也就是說,不加修正,給出的測量結果95%的可能性在100.2±0.2以內;加修正,給出的測量結果95%的可能性在99.9±0.2以內。
假若該儀器的誤差達到5.0,不修正使用的話給出的測量結果95%的可能性在95.2±0.2以內。是這意思么?
或是說,我能告訴客戶,我給出的測量結果100次里大概有95次落在這個范圍內,但是被測件的實際值是不是在這范圍內,我可沒說。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09:38

儀器本身的示值誤差都+7了,你不加修正值還能評出儀器引入的分量也是校準不確定度3?!!!!

這個例子我們現實中都會碰到,你讓他回答,看他說的什么玩意,你就會知道跟他討論沒有任何意義。

蠢貨就是蠢貨。“最大允許誤差”與“誤差最大允許波動范圍”是一碼事嗎,蠢貨?某儀器“最大允許誤差”為±10,“誤差最大允許波動范圍”為10,經校準該儀器的“實際示值誤差(誤差的平均值)”為+2,“實際示值誤差的波動范圍”為-4~+8(波動范圍已達12)。請問,該儀器“實際示值誤差(+2)”滿足“最大允許誤差(±10)”的要求,“實際示值誤差的波動范圍(12)”滿足“誤差最大允許波動范圍(10)”的要求嗎?請問,該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是由“最大允許誤差”的區間半寬度決定的,還是由“實際示值誤差的波動區間范圍”的半寬度決定的呀?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09: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09:47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3 11:08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3 09:12
也就是說,不加修正,給出的測量結果95%的可能性在100.2±0.2以內;加修正,給出的測量結果95%的可能性在 ...

也就是說,不加修正,給出的測量結果95%的可能性在100.2±0.2以內;加修正,給出的測量結果95%的可能性在99.9±0.2以內。

假若該儀器的誤差達到5.0,不修正使用的話給出的測量結果95%的可能性在95.2±0.2以內。是這意思么?

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

或是說,我能告訴客戶,我給出的測量結果100次里大概有95次落在這個范圍內,但是被測件的實際值是不是在這范圍內,我可沒說。

你做不修正測量,給出的“測量結果”也沒有告訴客戶實際值是多少啊。實際值在哪個范圍,那就要看你給出的“實際示值誤差”(偏移量)是多少了。欲獲得實際值,只需根據“實際示值誤差”,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相當于在坐標軸上平移)即可,但修正改變不了不確定離散區間的大小。我前面就已經說了,測量不確定度是與測量結果相關聯的參數,不是與真值相關聯的參數,與真值相關聯的參數是“誤差”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09:56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3 10:45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3 09:45
論壇蠢貨就是蠢貨。
我37樓的截圖數據,哪里不是用一臺儀器得到的修正前與修正后的測量結果呀
這只能說明  ...

你一個測量過程,儀器會整出兩個不同的“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來,的確是奇葩。不確定度的來源,無一例外都是離散特性所致。嚴格地說,不應該叫“示值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而應該叫“測量不準引入的不確定度”,引起測不準的不是“誤差”,而是“誤差的重復性”,即離散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是由隨機誤差部分產生的,不可能通過修正的手段減小,只能通過改變環境條件、改變測量設備性能、改變測方法、提高操作技能、改善被測對象的性能等手段降低。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1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10: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1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10:16

狗屎,連這都看不出來?這不重合的部分,不就是“誤差”(偏移量)嗎?可以通過修正的手段解決呀,不確定度能通過修正的手段減小嗎?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1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10:25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3 10:11
誰告訴你復現的是儀器的量值?!!!!

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誰告訴你復現的是儀器的量值?!!!!

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我們在談的是,用儀器測量被測量的時候

假如儀器=卡尺,被測量=工件長度。

能聽明白不?!!!蠢貨。

誰說我要去用量塊去復現卡尺的量值?!!!!

你“被測量(工件的長度)”是怎么測得的?不是通過讀取卡尺所復現的量值得到的嗎?真是笨得都不笨了。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10:32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3 10:22
辯論不過,就開始純罵人,有意思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假如一臺儀器校準:

很明顯 :在情況A與情況B 是 只有一小部分符合,很大一部分是不符合的。

~~~~~~~~~~~~~~~~~~~~~~~~~~~~

你如果覺得我這段文字有問題,可以表述出來。

在我原文字上修改。

而不是只會罵人,這樣子很低級。

你罵人會少嗎?別以為自己很清高,跟你師爺的德性沒什么兩樣。睜大眼睛去74樓看看清楚我的回答,你也就是這種注水計量師的水平。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10: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10: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10:57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3 11:01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3 10:32
你“被測量(工件的長度)”是怎么測得的?不是通過讀取卡尺所復現的量值得到的嗎?真是笨得都不笨了。

我 ...

我什么時候說了“復現不確定度”啦?無中生有編造謊言,是不是跟你師爺學來的?

我都還沒有說了問題了,你就在74樓回復了?!!!!

你可真牛皮。

你沒有說?你75樓的問題與71樓、73樓的問題有什么區別呀?我針對71樓和73樓的回答,與回答75樓有什么區別呀?你這個蠢貨蠢到連這都看不明白?我67樓要你回答的問題,你怎么到現在都還在裝死呀?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11: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11:32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3 11:34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3 11:19
你一個測量過程,儀器會整出兩個不同的“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來,的確是奇葩。

這段話是哪只動物說出來 ...

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會根據修正使用還是不修正使用變化,這不是你的觀點嗎?我說錯了嗎?71樓、73樓和75樓的例子,難道不是這個意思嗎?自我掌嘴打臉吧。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11: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14:18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3 11:44
臉都不要了。

我什么時候說過 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 ?這種蠢話?!!!!

蠢貨就是蠢貨。“儀器的不確定度”不是“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是什么?這個不確定度不與所復現的量值關聯與什么關聯?我明明說的是“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量值的”三個字是不是被你這個蠢豬給偷吃啦?

我只聽說過復現的是量值,從來沒有聽過復現的是不確定度 。

復現的量值有沒有不確定度?說啊蠢貨!這個與復現的量值相關聯的不確定度,不叫“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叫什么?蠢得死!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3 14: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3 19:00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3 19:06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3 14:51
“儀器的不確定度”不是“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是什么?

論壇蠢貨就是搞笑,

用量塊檢定卡尺的不確定度如何復現給用卡尺測量工件長度的不確定度的?!!!!!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你更蠢的豬了。用量塊檢定卡尺,讀取的是量塊所復現的量值,引用的是量塊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卡尺測量工件,讀取的是卡尺所復現的量值,引用的是卡尺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各自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不是各自固有的計量特性是什么?這是兩個不同的測量過程,也虧你這副注水計量師的豬腦想得出。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4 07: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4 07: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22-5-24 09:34
路云 發表于 2022-5-23 19:00
用量塊檢定卡尺的不確定度如何復現給用卡尺測量工件長度的不確定度的?!!!!!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你更 ...

您說的“測量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與使用它進行測量時“測量儀器給出量值的不確定度”是一個意思么?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4 10:31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6 10:09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5-24 07:22
量值就是量值
不確定度就是不確定度

什么叫 量值=量值的不確定度 ?!!!!

我說過“量值=量值的不確定度”了嗎?簡直蠢得跟豬一樣!

你這個論壇蠢貨,光復現不確定度,不用復現量值了?!!!!

沒有量值,不確定度還有存在嗎?!!!!

“不確定度是與測量結果相關聯的參數”,這句話我沒說嗎?“測量結果”是什么?是不是測量儀器所“復現的量值”?既然是,那說該“不確定度”是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有什么錯?蠢得跟豬一樣。

讓你解答這個問題 , 你又裝死了?!!!又裝看不見了?!!!又說到其他話題上去了?!!!!

自己爬上74樓去睜大眼睛看看清楚,對你這個狗屁問題,我哪里沒有回答清楚?我67樓問你的問題,你怎么到現在都還在裝死呀?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4 10:37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5-24 09:34
您說的“測量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與使用它進行測量時“測量儀器給出量值的不確定度”是一個意思么? ...

“測量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意思就是使用該測量儀器進行測量時,由該測量儀器所提供的復現量(包括已修正的和未修正的)的值的不確定度。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4 10: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4 11:03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4 11:12 編輯

那為什么儀器修正與不修正,測量量值的結果與不確定度無法完全覆蓋?!!!!

簡直跟豬一樣蠢。不確定度的定義是怎么說的?與測量結果相關聯的參數,表征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它只定量表征被測量之值的離散程度(以“被測量之值”為中心的區間半寬度),與這個“被測量之值”在什么位置有什么關系?不能覆蓋不是因為不確定度所致,而是因為誤差所致,可以通過修正的手段補償。

實際示值誤差的波動范圍大小,與實際的示值波動范圍(示值重復性或示值變動性)大小相等,你這個蠢貨不知道嗎?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4 11: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4 12:55

我為什么要吃飽沒事干去修正它?!!!

因為評價一個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是靠不確定度大小來衡量的。

反正測量不確定度與儀器修正不修正無關,我為什么要修正它?!!反正 修正不修正,測量結果一樣可靠。

真實蠢得跟豬一樣。碼那么大的字,想做屏霸嗎?修正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還是為了提高測量結果的可靠性啊?蠢貨拎不拎得清啊?如果系統誤差的估計值為零,還需要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嗎?請問此時修正前與修正后的測量結果的可靠性,怎么個不一樣法子?我早就說過,使用同一臺儀器,修正與不修正的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一樣,不一樣的是準確程度。把準確度可靠度概念混為一談,就是你這個蠢貨的大糞澆(教)屎的蹩腳水平。

我是問你什么時候示值誤差的波動范圍大小 等于 示值誤差±不確定度了?!!!!

我55樓的回復(見下圖),你瞎了眼看不見嗎?所舉的例子在67樓,你也裝憨賣傻看不見嗎?現實當中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嗎?問什么問?問個屁呀!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4 13: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4 14:20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5-24 14:30 編輯

按照你這個論壇蠢貨的觀點,一臺示值誤差為0的儀器,準確性就是完美了?!!!!

豬就是豬。示值誤差為0的測量設備,準確性怎么不完美啦?憑什么說它不準確啦?

真是蠢貨觀點,現在談的是不確定度對于測量結果的意義。

意義是什么?不是測量結果可靠程度的定量表征嗎,蠢貨?

說了半天哪句有用?!!!一堆廢話。

我哪句話沒有用?你哪句話不是放屁?

我都不知道你曬圖的意義是什么?

這段話你根本就不是回復我的,我為什么要看你的屁話?!!!

我早就說了,你這論壇蠢貨從來不看別人的觀點,就會自顧自打字回復。

不是回復你的就不適用于你的問題嗎?我55樓、67樓和74樓的回復,哪句話不適用于你75樓的問題?你這個蠢豬看了沒有?看都沒看沒完沒了的反復放同樣的屁干什么?我的問題呢?你啥時候正面回答過呀?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22-5-24 14: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4 15:41

所以說你是論壇蠢貨,示值誤差為0,就代表準確了?!萬一不確定度是10呢?重復性是8呢?!!!

那是偏移性還是離散性呀?你這個蠢貨連這都拎不清啦?不確定度是10還是10,重復性是8還是8,不會因為你修不修正而改變。

你認為我說的不對?你在反駁什么?

那你告訴大家,你修正的目的是什么?是想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度,還是想提高測量結果的可靠度?不確定度可以通過修正的手段減小的理論依據在哪里?曬出來給大家看看。

你曬出的圖都不是針對我回復的,這能適應我的話?對我的話進行反駁?!!!

我55樓、67樓、74的回復哪里有圖?你是不是不僅長了一副豬腦,還長了一對斗雞眼呀?


作者: 路云    時間: 2022-5-24 15:49

現在就問你一句,你連儀器的修正值都不用,憑什么可以引用儀器修正值的不確定度去評  測量其他量的不確定度?!!!

儀器修正值的不確定度,與儀器所復現的量值的不確定度是相等的,就是同一個量,都就叫“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你這個蠢豬不懂嗎?不懂就好好爬上57樓,去看看結尾那張截圖紅線標示部分是怎么說的吧。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一区高清二区视频|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一级毛片黄色片|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男女一边桶一边摸一边脱视频免费| 欧美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美女激情视频网站| 欧美八十老太另类|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天综合网|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好| 国产麻豆入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极品丝袜乱系列集合大全目录|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午夜天堂一区人妻| www.免费在线观看| 烈血黄昏中视频| 好吊日视频在线|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福利在线播放| 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七次郎最新首页在线视频| 股间白浊失禁跪趴老师| 日本污视频网站| 合租屋第三部小雯怀孕第28章|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97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