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358527 發表于 2020-4-29 10:15
一般有2種
1. 如果是 規模化,同類型,同水準的 計量器具,不確定度評定可以采用 預先評定的不確定度。
2. ...
reeren 發表于 2020-4-29 9:46
在進行不確定度評定時,考慮重復性引入的分量時,常常會做10遍。但實際有些參數往往只做6次或3次。此時如果要給出新的不確定度,是否需要重新評定(做10次),這新的評定過程是否要附加作為原始記錄的一部分?
“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由“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由所使用的測量標準的重復性1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1,另一部分是由被校對象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2。通常情況下分量2要大于分量1,所以“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與被校對象自身的重復性好壞強相關的。從理論上說,不同性能的被校對象,其“重復性分量2”應該是不同的。你所描述的情況,可能是評定“校準和測量能力CMC”時,評定“測量過程的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它不應該是“測量結果的重復性”。通常情況下“測量過程的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都是通過預評估得到。當測量過程無法將“測量標準的重復性”與“被校對象的重復性”分開單獨進行評定時,應選擇按量傳關系可獲得的“最佳儀器”作為被校對象,以將被校對象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將至最低,這樣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校準和測量能力CMC”,是校準機構在常規條件下所能獲得的最小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代表了校準機構的測量能力。
你進行了10次測量獲得10個測量結果,用貝塞爾公式求得的,是單次測量結果的實驗標準偏差s(x),即“單次測量結果的重復性”。如果日后的測量過程是進行的是n次測量(n<10),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那么應該以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s(x)/√n表征(見JJF1059.1第4.3.2.6條)。
對于采用預評估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作為日后所有同類型同規格被校對象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的做法,個人認為其合理性值得商榷,因為這個所謂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并不代表每一件被校對象實際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除非是以單次測量結果作為最終測量結果),與不同的被校對象自身的性能好壞無關。試想,如果被校對象的性能很差,“示值重復性”遠遠超出了正常范圍,你還能用預評估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作為該被校對象“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嗎?
路云 發表于 2020-4-29 22:00
“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由“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由所使用的測量標 ...
ZeroLord 發表于 2020-4-29 22:10
同意,不確定評定對于單一量值從嚴格意義只能針對那個你確定的計量器具,雖然同類型同規格,但是計量性能 ...
這不是什么省事兒,而是為偷懶找借口。
路云 發表于 2020-4-29 22:00
“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由“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由所使用的測量標 ...
午夜雪 發表于 2020-4-30 09:02
同意你的說法。現在很多第三方機構在出具校準證書的時候,給出的擴展不確定度往往是CMC直接拿來用的,完 ...
這純粹就是胡來,根本就不懂計量。CNAS準則中明文規定出具的證書報告的不確定度不得小于CMC,除非被校對象可以取代評定CMC時所選擇的“最佳儀器”。
路云 發表于 2020-4-30 09:46
這純粹就是胡來,根本就不懂計量。CNAS準則中明文規定出具的證書報告的不確定度不得小于CMC,除非被校對 ...
cy581100 發表于 2020-4-30 11:09
等于CMC不行么。還是說每次出報告編一個大于CMC的值
CMC是實驗室在常規的條件下,所能獲得的最小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沒讓你去編,測得多少就是多少。你都等于CMC,這就是明顯造假。日后校準的被校對象的計量特性,都有評定CMC時所選擇的“最佳儀器”那么好嗎?可能嗎?
路云 發表于 2020-4-30 18:26
CMC是實驗室在常規的條件下,所能獲得的最小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沒讓你去編,測得多少就是多少。 ...
reeren 發表于 2020-5-7 16:24
老師,你好,非常感謝您的解答。再請教一下,1.實測3次的話,是不是就是3次的極差除以根號3做為重復性引 ...
1.實測3次的話,是不是就是3次的極差除以根號3做為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并不是這樣的。3次的極差應先除以極差系數(1.69),得到的是“單次測量結果的實驗標準偏差”(即“重復性”)。如果是以單次測量結果(如:3次測量結果中的任何1次)作為最終測量結果的話,它就可以直接作為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了。如果是以3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那么就應該再除以√3,得到“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才能作為測量結果(平均值)中,由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2.對于紙質原始記錄而言,不確定度評定的過程是否需要體現在原始記錄中,還是在電腦里有個EXCEL計算,直接把結果寫在原始記錄上就可以?
原始記錄中不需要記錄評定的詳細過程,只需記錄評定結果即可。但實驗室應編制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評定實例,作為報告測量結果時不確定度的評定范例。
路云 發表于 2020-5-7 17:14
1.實測3次的話,是不是就是3次的極差除以根號3做為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并不是這樣的。3次的極差應 ...
路云 發表于 2020-4-30 09:46
這純粹就是胡來,根本就不懂計量。CNAS準則中明文規定出具的證書報告的不確定度不得小于CMC,除非被校對 ...
狂瀾 發表于 2020-5-26 13:17
老師,這是哪部規范?
CNAS-CL01-G003:2019《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
路云 發表于 2020-5-26 17:49
CNAS-CL01-G003:2019《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