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K值取1,還是2呢? [打印本頁]

作者: 陳梅    時間: 2019-11-27 09:13
標題: K值取1,還是2呢?
某標稱值為10Ω電阻的最佳估計值為10.034Ω,其合成標準不確定度Uc=0.037Ω。
下列關于該電阻測量結果的表述,正確的是()
A、 R=(10.03±0.04)Ω,k=1。B、  R=(10.03±0.08)Ω,k=2。


作者: 陳河    時間: 2019-11-27 09:21
一般來講,k取2
作者: 杰出青年    時間: 2019-11-27 09:21
k一般取2或3
作者: 陳梅    時間: 2019-11-27 09:22
K取1的話,擴展不確定度U=0.04。k取2的話,擴展不確定度U=0.074,修約為一位為0.07。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1-27 09: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陳梅    時間: 2019-11-27 09:36
K 值取1,也有這種情況吧,那么A也對啦?
作者: 陳梅    時間: 2019-11-27 09:55
K 取1的話,選A,K取2的話,選B
作者: 陳梅    時間: 2019-11-27 10:32
A 的錯誤在哪里?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1-27 1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1-27 18:56
陳梅 發表于 2019-11-27 09:22
K取1的話,擴展不確定度U=0.04。k取2的話,擴展不確定度U=0.074,修約為一位為0.07。 ...

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第5.3.8.2條(見下圖)對擴展不確定度的修約規則說得清清楚楚,千萬不要被某人“擴展不確定度是只進不舍”的謬論所誤導。


作者: 何必    時間: 2019-11-28 16:19
陳梅 發表于 2019-11-27 10:32
A 的錯誤在哪里?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1-28 16: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1-28 19:22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1-28 16:39
蠢貨就是 蠢貨 , 擴展不確定度 只進不舍 是為了 保險 。
再說你曬出來的玩意,說的清清楚楚,擴展不確定 ...

為了保險還用得著你這個蠢貨來宣傳嗎。10樓截圖紅線標示部分你的狗眼是不是也瞎啦?

記住 擴展不確定度是 只進不舍 。這是最基礎的知識。

這是那只狗嘴里以偏概全吐出來的誤導謬論啊?還最基礎的知識。也就你這種0.1級注水計量師才有這種最基礎的雞屎吧。

“非零即進位”的修約規則,通常都是建議應用于保留兩位有效數字的情形。你這個蠢貨懂個屁。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1-29 07: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1-29 11:56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1-29 07:54
蠢貨,我說的不對嗎?實際應用中,哪個不是 為了保險 都是 只進不舍 ? 你曬出這個狗屁玩意來有什么意思 ...

以偏概全肆意誤導,對什么對?對個屁。你這個0.1級注水計量師能出什么好主意?不出餿主意就算積德了。實際應用中,只保留一位有效數字時,有多少人不是按照GB/T81702008的“四舍六入五六雙”的規則來進行修約的?有多少人不是將1.1···修約成1的?又有多少人將其修約成2的?到底是1的相對修約誤差大,還是2的相對修約誤差大呀?蠢貨,會不會算呀?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1-29 16: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陳梅    時間: 2019-11-29 16:17
論壇技術討論,碰在一起是緣分。遇到不同見解是難免的,我想,如果是大家能面對面坐在一起討論,即便是不同見解也會產生友誼。然而,網絡世界賦予了大家遐想的空間,所以大家難免會產生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希望大家能看清這一點。看清這一點,也就不會產生誤會和遐想。。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1-29 18:07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1-29 16:03
蠢貨你做過 計量比對嗎?做過 測量審核 嗎?
如果做過就不會說出 這么無知的話。
...

你以為就你這個蠢貨做過計量比對和測量審核呀。什么計量比對與測量審核將“只進不舍”的修約規則作為通用技術法規啦?自拍腦袋瞎編臆造,還有臉在這里擴大適用范圍誤導大家。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1-30 00:48
  你的已知條件是:標稱值為10Ω電阻的最佳估計值為10.034Ω,其合成標準不確定度Uc=0.037Ω。因此:標稱為10Ω的被測電阻的測得值為10.034Ω,偏差為0.034Ω,合成標準不確定度=0.037Ω。
  根據不確定度的有效數字不得多于2個的規定,我們可以只取一個有效數字,則uc=0.04Ω(按一律進位修約是允許的)。根據測得值與不確定度末位數對齊的要求,測得值應該按四舍六入,五取偶的修約原則修約為10.03Ω。在這里千萬不要像有的人那樣習慣于概念混淆,千萬不要將標稱值與測得值相混,千萬不要將不確定度與偏差相混,千萬不要將標準不確定度與擴展不確定度相混。
  因此,該電阻測量結果的全面信息是:被測電阻標稱值為10Ω,測得值為10.03Ω,偏差為0.034Ω,合成標準不確定度uc=0.04Ω,包含因子為k=2時的擴展不確定度是U=0.08Ω。
  根據上述推導,該被測電阻的測量結果完整表述可以寫為: R=(10.03±0.08)Ω,k=2,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應該選B。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1-30 01:17
  論壇內的確有個別人罵人成性,罵了N年了不見一絲一毫地收斂,大家不要理他,我們繼續進行正常的技術討論。我認為,關于不確定度的修約規則,搞清楚不確定度的作用就自然清楚了。
  14樓所說無論尾部數字多大一律只進不舍的做法是正確的,國家標準反對對測得值修約時違背國家標準常規修約規則,不反對測量不確定度修約時只進不舍的做法。評定不確定度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否定測量過程的設計方案,以確保測量工程的安全性。不確定度越大對測量方案的否定力度就越大,測量工程的安全性也就越高,因此不確定度修約時應盡可能進位,盡可能不要舍棄尾部的數字。但為了在確保測量工程安全性的基礎上兼顧經濟性,對于小于3的尾數全部進位行業內的潛規則往往是位數≥3一律進位,尾數<3時可以舍棄。
作者: 史錦順    時間: 2019-11-30 09:51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9-11-30 10:26 編輯


       學生要應付考試。我們不是學生,討論問題的目的應該是探求真知,而不是應付考試。
-
       經典誤差理論,不言而喻的常規是k=3。                                                                  
-
       現代的要求,應該是k等于3,有些則要求k大于3;k=2,不行!
-
       不確定度體系的常規,即k的默認值是k=2。實乃“計量之殤”。請看以下各點分析:
-

       1)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近代工業或現代初期的工業已能提供k=3的各類儀器;而1980年之后,國際計量委員會在幾個美國人的操縱下,竟然倡導k=2。這是一次歷史性的倒退。
-
       2)現代的科技與工業,顯然要求更高的可靠性(可信性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國的某型航天火箭的成功率已達97%,如果測量儀器的置信水平僅僅是95%,那是沒法使用的。高鐵的軌距誤差(指誤差范圍),比原來的軌距誤差小三倍,就是軌距尺寸的準確度提高到原來的三倍。
       適應現代工業的發展,不但不能降低k值,而要提倡比3更高的k值。k=3是常規值,不能小!
-

       3)美國的著名儀器公司福祿克公司曾宣布:他們理解的“不確定度”就是原來的準確度;為了對廣大用戶負責,k值仍取3。不確定度體系處處碰壁,實踐中說不通、行不通,每天都要生產大量儀器的福祿克,這樣做是聰明的也是正確的。
-

       4)不確定度體系為什么取k=2呢,說穿了,實在可笑。既不是節約,也不是為了降低可信性。而是“湊數”。因為要走“方差之路”,估計MPEV是均勻分布,取偏差要除以根號3,即1.73,變小了,再乘k恢復,k取2就最接近。于是便出現k=2,95%的概率。如果如都成(范巧成)先生實驗得出的“正態分布”,求偏差就該除以3,而再乘k恢復原值,就必須取k=3 .都成的實驗。揭示了不確定度體系的空想本質,是對不確定度體系的當頭一棒。打得好!  
-

       5)不確定度體系的評定,除1.73再乘2,比MPEV大了,而可信性(95%)卻小了(實際的可靠性計算,是按不可信值計算,不可信性擴大5倍多)。正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




補充內容 (2019-12-1 06:59):
“都成的實驗。揭示了……”  第一個句號改為逗號,為:都成的實驗,揭示了不確定度體系的空想本質,是對不確定度體系的當頭一棒。打得好!

補充內容 (2019-12-1 07:04):
5)之 “除根號3”,應為“除以根號3”
作者: 暗丶殤灬    時間: 2019-11-30 11:12
本帖最后由 暗丶殤灬 于 2019-11-30 11:14 編輯
路云 發表于 2019-11-27 18:56
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第5.3.8.2條(見下圖)對擴展不確定度的修約規則說得清清楚楚, ...


老哥,看你最后標注紅線的下一句,U=28.05kHZ,也可以寫成29kHZ。JJF1059.1-2012對修約有詳細的說明,但實際中一般在評不確定度時,為了保險起見,只進不舍。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1-30 21:08
暗丶殤灬 發表于 2019-11-30 11:12
老哥,看你最后標注紅線的下一句,U=28.05kHZ,也可以寫成29kHZ。JJF1059.1-2012對修約有詳細的說明,但 ...

我之所以將紅線標示,就是想表明兩種方式都可以,并非如某人所言“擴展不確定度,只進不舍”。為保險起見,只進不舍當然也可以。但保險也應該適度,不可無畏放大。我在13樓最后已經說了,這種情況通常是出現在保留兩位有效數字的時候。

在國防計量領域,也有為了保險起見的修約規則,即當保留一位有效數字時,通常就不按“四舍六入五六雙”的修約規則,而是按“三分之一”原則進行修約,即當擬舍數大于保留數末位1的三分之一時進,小于三分之一時舍。當保留兩位有效數字時,按“非零即進”的修約規則。


作者: sunbinwsz    時間: 2019-11-30 22:09

一般來講,k取2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2 07: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2 07: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都成    時間: 2019-12-2 09:46
史錦順 發表于 2019-11-30 09:51
學生要應付考試。我們不是學生,討論問題的目的應該是探求真知,而不是應付考試。
-
       經典誤 ...


請在網上使用網名,不要帶出別的名字,謝謝!
糾正一下,這不是我做的實驗,是我對某實驗室檢定的0.1級標準電能表示值誤差進行統計(400只、7254個數據),其示值誤差分布曲線非常接近正態分布,這并不意味著其它儀器的示值誤差分布曲線也是正態分布。GUM、1059和1059.1在B類評定時對分布的估計都有說可估計為:正態分布、三角分布、梯形分布、均勻分布等,我不知道您是看不見呢?還是裝看不見,非要說估計為均勻分布,特別是抓住那個游標卡尺的例子不放。
您說:“先生實驗得出的“正態分布”,求(標準)偏差就該除以3,而再乘k恢復原值,就必須取k=3 .都成的實驗,揭示了不確定度體系的空想本質,是對不確定度體系的當頭一棒。打得好!”  為什么要回復原值?這怎么就揭示了不確定度體系的空想本質?怎么是對不確定度體系的當頭一棒,還打得好!我只是通過對某類儀器示值誤差的統計,看其分布規律如何,這也不能代表其它儀器也服從這一分布規律。請不要把自己的觀點按到別人身上。
葉德培老師的觀點您可以與她商討,其聯系方式不難獲得,如果需要我可以私下告訴您。
您上書國務院的資料有結果了嗎?都一年多了吧?我很期待!
請您舉幾個統計測量的例子,我已經向您請教過兩次,您是沒看見呢還是舉不出來,請回復?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2 22:14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2 07:31
如果你這個蠢貨做個 計量比對及測量審核 就不會說出這么無知的話來

大家都知道,計量比對的公式 ,如果 ...

大家都知道,計量比對的公式 ,如果你縮小自己的擴展不確定度,你的測量結果的數據很容易超出規定的要求,

你的測量結果該是多少就是多少,不確定度評到多大就是多大。主導實驗室給出的規定要求,跟你這個蠢貨評出來的不確定度大小有什么關系?縮小了就容易超出規定的要求,擴大了就不容易超出規定的要求嗎?不知從哪陰間里搜出來的這個邏輯,還大家都知道呢,誰知道啊?超出規定的要求是由于修約導致的嗎,蠢貨?JJF11172010《計量比對》哪一條哪一款哪一個公式說了“只進不舍”,舍了就容易超出規定的要求呀?什么測量審核的標準規范或作業指導書里有這番表述啊?純粹就是自拍腦袋胡編臆造的胡說八道。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2 22:28
  我們應該嚴格區分“測量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這兩個術語,千萬不能相混淆甚至劃等號。我認為史老師關于測量誤差方面的解讀是正確的,是深刻的。但測量不確定度是評價測量結果“可信性”高低的參數,測量誤差是評價測量結果準確性高低的參數,測量不確定度不是測量誤差,所謂“‘不確定度’就是原來的準確度”的說法顯然是將“不確定度”與“誤差”畫了等號。因此,我認為史老師關于對“測量不確定度”的解讀的確是錯誤的。
  評價測量誤差可能存在的區間使用的是置信概率和置信因子,但評價測量不確定度使用的是包含概率和包含因子,測量誤差的置信概率、置信因子不能與測量不確定度的包含概率、包含因子相混淆。測量誤差的置信因子取k=3是正確的,但不確定度的包含因子取k=2也是正確的。不能因為某個測量結果或某個測量過程的測量誤差置信因子取了k=3,就說它的不確定度包含因子取k=2是個錯誤,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不確定度評定,除1.73再乘2,之所以除以1.73是因為不知分布形式時按均勻分布處理,將引入不確定度分量的那個誤差的允許絕對值(MPEV)除以包含因子√3≈1.73,得到的是它給測量結果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再乘以2是因為由不知分布形式時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求得擴展不確定度,應按常規乘以包含因子k=2,計算的結果是擴展不確定度U,不是測量誤差,因此比MPEV大了也完全正常。計算得到的是“可信性”不是“準確性”,準確性要求仍然是MPEV,沒有任何變化,可信性是求得的U(用MPEV除以1.73再乘2)也沒有變化,“卻小了”與“賠了夫人又折兵”沒有道理。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2 23:15
  關于不確定的評定的解讀,我贊同都成老師的觀點,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時的分布形式有正態分布、三角分布、梯形分布、均勻分布、反正弦分布、兩點分布等,它們的包含因子分別是3、√6、2、√3、√2、1。
  不確定度不是誤差。不確定度是測得值可信性的量化評價參數,誤差是測得值準確性的量化評價參數。可信性是指測得值或獲得測得值的測量工程安全性。我國古典哲學告訴我們,處理與安全性有關的事務應該采取“中庸偏保守”的原則。為了確保測量過程的安全性,測量不確定度在估計的范圍內應該在中庸位置盡可能取大一點的值。
  常見的6個包含因子,處在“中庸”位置的包含因子正是2和√3。因此,包含因子在分母時應取小一點的√3,包含因子在分子時應取大一點的2,這就是在標準和顧客對包含因子沒有規定,且我們又不知分布形式的情況下,進行評估標準不確定度時應取k=√3,在評估擴展不確定度時應取k=2的根本原因。也許老外并不明白我國的古典哲學,但在處理危險性事物時,因人類的本能,潛移默化卻得到了與我國古典哲學相同的處理結果。
  在這里我愿再次強調一下的仍然是,不確定的評定不是誤差分析,誤差分析也不是不確定度評定,盡管兩者的獲得都使用了相同的統計數學理論和方法,但在概念上卻是大相徑庭,并不相等,請千萬不要將誤差分析理論中的置信概率、置信因子與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中的包含概率、包含因子相混淆,劃等號。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3 07: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都成    時間: 2019-12-3 08:57
本帖最后由 都成 于 2019-12-3 09:01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9-12-2 23:15
  關于不確定的評定的解讀,我贊同都成老師的觀點,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時的分布形式有正態分布、三角分布、 ...


請您分別做誤差分析和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抱歉,發重了,用其中一個即可。

無標題.png (15.26 KB, 下載次數: 535)

無標題.png

無標題.png (15.26 KB, 下載次數: 507)

無標題.png

作者: moonkai    時間: 2019-12-3 11:26
都成 發表于 2019-12-3 08:57
請您分別做誤差分析和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抱歉,發重了,用其中一個即可。 ...

都成老師,我做了一下我的答案,請指教。

答案2.png (439.17 KB, 下載次數: 454)

答案2.png

作者: ruochenye    時間: 2019-12-3 12:27
這個看±0.04我就不選A了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3 13: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oonkai    時間: 2019-12-3 14:43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3 13:36
合成UC 你是不是忘記 UI UV平方了
電壓表與電流表的MPEV 也沒有考慮
SI 與SV 只是重復測量的實驗標準偏差 ...

是的,確實u(i)和u(v)忘記平方了,另外也沒有考慮MPEV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我也是拋磚引玉,希望您能把答案貼一下,我學習一下。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3 1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oonkai    時間: 2019-12-3 15:06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3 13:36
合成UC 你是不是忘記 UI UV平方了
電壓表與電流表的MPEV 也沒有考慮
SI 與SV 只是重復測量的實驗標準偏差 ...

我先貼一下我修改后的

答案3.png (470.72 KB, 下載次數: 530)

答案3.png

作者: moreface    時間: 2019-12-3 15:08
本帖最后由 moreface 于 2019-12-3 15:17 編輯
陳梅 發表于 2019-11-27 09:22
K取1的話,擴展不確定度U=0.04。k取2的話,擴展不確定度U=0.074,修約為一位為0.07。 ...


。。。。。。。。。。。。。。。。。。。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3 15: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oonkai    時間: 2019-12-3 15:59
本帖最后由 moonkai 于 2019-12-3 16:24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3 15:33
MPEV 最大允許誤差帶來不是應該是 均勻分布 根號3 嗎?
如果是 正態分布,應該給出k,否則 看95%k=2,99%k ...


您看題目的要求,直接告訴你是正態分布的,我現在看看k不應該取2,應該取3。MPV引入分量的半寬a=MPEV,u=a/k

答案4.png (425.19 KB, 下載次數: 474)

答案4.png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3 16: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oonkai    時間: 2019-12-3 16:25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3 16:09
正態分布不告訴 置信概率 ,你怎么知道k=幾?


不確定度B類評定,常用分布與k的關系,有表格的,背下來就可以了,概率99.73%。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3 16:33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3 07:46
蠢貨就是蠢貨,做過 計量比對或測量審核的人都知道,當碰到 測量結果與主導實驗室結果 達到 極限的時候, ...

蠢貨還好意思在這里大糞澆(教)屎。眾所周知,參加能力驗證的實驗室間比對,基本上都是對盲樣進行檢測,啥時候主導實驗室將他的檢測結果預先告知了所有參比實驗室啊?難怪你這個注水計量師參加實驗室間比對,都是先偷窺主導實驗室的標準答案,然后采取這種蹩腳的手段,往標準答案湊合格的吧。


作者: 都成    時間: 2019-12-3 16:44
本帖最后由 都成 于 2019-12-3 16:49 編輯
moonkai 發表于 2019-12-3 15:59
您看題目的要求,直接告訴你是正態分布的,我現在看看k不應該取2,應該取3。MPV引入分量的半寬a=MPEV,u=a ...


這次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處理的很好!237358527指導的很好!
請“規矩灣錦苑”先生作答測量結果的誤差分析
作者: njlyx    時間: 2019-12-3 19:40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9-12-3 19:46 編輯
都成 發表于 2019-12-3 08:57
請您分別做誤差分析和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抱歉,發重了,用其中一個即可。 ...


   用伏安法測量某“負載”上的功率(P=VI)時,“電壓測得值序列V1~Vn”與“電流測得值序列 I1~In”之間的“相關性”一般情況下也許不容忽視?.....不過,以您給出的“波動情況”-----"波動"主因“表”的“隨機”而起?可認為它們“不相關”??
作者: 13793825626    時間: 2019-12-3 21:11
擴展不確定度的k有選1的時候嗎?
如果有,那是直接用 合成UC表示,而不用U表示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3 22:47
都成 發表于 2019-12-3 16:44
這次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處理的很好!237358527指導的很好!
請“規矩灣錦苑”先生作答測量結果的誤差 ...

  32樓都成老師出了一道題,題目的已知條件是:被測電功率P的測量模型是P=VI,輸出量為P,輸入量有兩個,分別是電壓V和電流I。名義值分別是100V和5A,靈敏系數分別是C[sub]1[/sub]=5A,C[sub]2[/sub]=100V,最大允差絕對值分別為0.06V和0.003A。實際測量結果100.00V和5.000A,標準偏差分別是0.01V和0.001A。都成老師要求我分別做誤差分析和不確定度評定,本人斗膽作答如下,不對之處請都成老師指正。
  測量誤差分析:
  輸出量P的名義值是500W,如33樓的分析結果,實際測得值應介于最小值499.40018W至最大值500.60018W,即名義值500W測得值的系統誤差應介于-0.59982W至+0.60018W之間。但實際測得值為500.00000W,與名義值的差為0,因此其已知系統誤差(與名義值的差)應該為0.00000W。但因為輸入量V和I分別存在隨機誤差0.01V和0.001A,各乘以自己的靈敏系數可得造成的電功率隨機誤差分別為0.050W和0.100W。由于各自獨立,輸出量P的隨機誤差應為兩者平方和再開平方得0.112W。即測得值500.000W的系統誤差為0,隨機誤差是0.112W,電功率實際測得值500.000W應介于499.888W至500.112W之間。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3 22:56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名義值500W的電功率實際測得值為500.000W。測量模型P=VI,輸出量為P,輸入量有V和I兩個,應分別評估這兩個輸入量給輸出量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其中:
輸入量V給P引入的分量有兩個子項。其一是所用電壓表示值誤差給P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電壓表MPEV=0.06V,已知為正態分布,取k=3,得u[sub]v1[/sub]=0.06/3=0.02V,其二是測量結果重復性給P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sub]v2[/sub]=0.01V。兩項合成為0.0224V,乘以其靈敏系數得u[sub]v[/sub]=0.0224V×5A=0.112W。
  輸入量I給P引入的分量有兩個子項。其一是所用電流表示值誤差給P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電流表MPEV=0.003A,已知為正態分布,取k=3,得u[sub]a1[/sub]=0.003/3=0.001A,其二是測量結果重復性給P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sub]a2[/sub]=0.001A。兩項合成為0.0014A,乘以其靈敏系數得u[sub]a[/sub]=0.0014A×100V=0.14W。
  輸出量P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uc=√[(0.112W)[sup]2[/sup]+(0.14W)[sup]2[/sup]]=0.18W
在標準或顧客沒有規定包含因子的情況下,可按慣例設k=2,擴展不確定度為U=2×0.18W=0.36W。該被測電功率測量結果的完整表述可寫為:P=(500.00±0.36)W,k=2。
  將不確定的評定結果與上面誤差分析結果放在一起相比,可知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誤差的概念完全不同,分析和評估的結果也完全不同,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可能具有完全不同大小的分析結果,同時兩者也具有完全不同的用途,兩個概念萬萬不能混淆,更不能在兩個概念之間劃等號。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3 23:02
  在此我再次提醒路云先生,這里是計量技術論壇,不是罵人的擂臺,請你自重、自尊,學習一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收斂你的罵街行為。無論對錯,歡迎你發表任何有關計量技術和計量管理的觀點,別人也同樣可以發表任何計量技術和計量管理方面的觀點,別人的觀點即便與你不同,請你耐心聽認真看,請你不要罵人,請你不要對人惡意攻擊。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4 07: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4 12:24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4 07:44
你這個蠢貨要是聽得懂我的意思那才真叫神奇了
從你這些話中就可以知道,你這玩意根本沒有做過 計量比對  ...

拿不出證據,講不出道理,正表明被點中七寸要害之穴,于是啞口無言。參比實驗室在進行檢測時,根本就不知道主導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居然編出“當碰到測量結果與主導實驗室結果達到極限的時候,如果不確定度在規范評定的情況下,適當放大一點,就可以符合要求了。”這樣的蠢話。你那點自拍腦袋瞎編臆造整出來的臭玩意兒,怎好意思厚皮老臉地在這里大糞澆(教)屎兜售啊?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4 13: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ln    時間: 2019-12-4 15:4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9-12-3 22:47
  32樓都成老師出了一道題,題目的已知條件是:被測電功率P的測量模型是P=VI,輸出量為P,輸入量有兩 ...

真心感覺你規矩灣無比強大,居然知道名義值是500W,還能求出測量系統誤差!你太偉大了!
作者: 都成    時間: 2019-12-4 16:13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9-12-3 22:47
  32樓都成老師出了一道題,題目的已知條件是:被測電功率P的測量模型是P=VI,輸出量為P,輸入量有兩 ...

您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可以說做的很好,給出了被測電功率的測量結果及其不確定度(不可靠程度),完整表述為:P=(500.00±0.36)W,k=2。
您的測量誤差分析就不敢恭維了。“輸出量P的名義值是500W”,“名義值”是什么意思?
“實際測得值為500.00000W,與名義值的差為0,因此其已知系統誤差(與名義值的差)應該為0.00000W。即測得值500.000W的系統誤差為0。隨機誤差是0.112W,電功率實際測得值500.000W應介于499.888W至500.112W之間。”這個結論怎么這么別扭呢?測得值500.000W的系統誤差為什么是0?電功率實際測得值既然為500.000W,又怎么應介于499.888W至500.112W之間呢?
按照您的邏輯,本題當只知道所用儀器的MPEV,隨機誤差可以忽略不計,其它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時,您的誤差分析結論是不是很可笑啊!!!系統誤差為0、隨機誤差為0,即測量結果的誤差為0!那還分析什么?都為0!
您不確定度評定掌握的很好,但有時會很教條,在這方面的討論您遭到了不只一人的許多謾罵。您口口聲聲說不確定度和誤差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劃等號,這沒錯!但是,您恰恰不懂誤差理論,不會做誤差分析,看您是怎么分析的就知道了。其實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誤差分析一脈相傳,做的是同一件事,在沒有不確定度概念時的誤差分析,要根據相關信息得出測量結果的可能誤差[一般用極限誤差(相當于包含概率為100%的擴展不確定度)表示],現在用“不確定度”的概念發展了誤差理論,并將其標準化即GUM和我們的1059.1,根據相關信息得出的擴展不確定度就是測量結果可能誤差的度量[只是通常約定包含概率為95%]。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4 20:28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4 13:44
你這蠢貨少笑死人了。
      市場監管總局的回復放在你面前,你這個蠢貨都可以 胡說八道,矢口否認 , 還 ...

樓主的主題“k值取1,還是2”與市場監管總局的回復有什么屁關系呀?狗急亂咬人是不是?

計量比對有什么公式呀?把你那驚世之作曬出來呀。

誰告訴你這個蠢貨,非得知道 主導實驗室結果才行?

不知道主導實驗室的結果,你這個蠢貨怎么判定測量結果與主導實驗室結果達到極限的時候啊?

當你比對完成后,你知道不知道 你實驗室與主導實驗室的數據?

原來你這個蠢貨參加實驗室間比對,都是等到所有參比實驗室都完成了試驗,主導實驗室的《比對總結報告》都出來了,才來考慮是否要用你那對最終比對結果沒有屁影響的“只進不舍”修約規則來修約你這個蠢貨評出來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啊。奇葩!

以下是《JJF11172010計量比對實施指南》中的一段表述:

你這個蠢貨告訴大家,你那“當碰到測量結果與主導實驗室結果達到極限的時候,如果不確定度在規范評定的情況下,適當放大一點,就可以符合要求了。”是從哪陰間里搜來的?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4 20:50

52樓的規某人不要在此充當好好先生和文明居士,自己爬上各層樓去看看你那高徒的嘴是否干凈,是誰在本主題首先開罵的。你這副不受待見的老臉,是非不分對開罵高徒只字不提,居心何在?你有什么資格在這里大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啊?有能耐先把你那高卒調教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4 22:50
59樓的罵人磚家不聽好言相勸,那就繼續發泄你的罵街毒癮吧!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5 00:56
  首先非常感謝都成老師對我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做出的肯定,對都成老師在57樓要求我回答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1.第一個問題,被測電功率的名義值或公稱值來自何方?
  我的回答是來自你的題目已知條件。因為題目的被測參數是電功率,任何一個被測量總是要告訴測量者被測量的名義值和允差(測試例外),已知條件是為了測量電功率的大小給出了電壓的名義值是100V,電流的名義值是5A,因此很容易得出電功率的名義值是500W。又因為電壓的實測值是100.00V,電流的實測值是5.000A,因此得出電功率的實測值是500.000W。實測值與公稱值之差為0.000W,很容易得到電功率測得值的系統誤差是0。
  2.第二個問題,“電功率實際測得值500.000W應介于499.888W至500.112W之間”這個結論怎么這么別扭呢?測得值500.000W的系統誤差為什么是0?電功率實際測得值既然為500.000W,又怎么應介于499.888W至500.112W之間呢?
  答:測得值500.000W的系統誤差為什么是0,在第一個問題中我已經回答,就不再重復了。為什么電功率實際測得值500.000W應介于499.888W至500.112W之間,我在48樓說過“如33樓的分析結果”,即我贊成33樓的分析。我現在詳細回答如下:
  由已知條件知,電壓表允差±0.06V,最大可能值為100.06V,最小可能值為99.94V;電流表允差±0.003A,最大可能值為5.003A,最小可能值為4.997A;所以電功率最大可能值為500.60018W,最小可能值為499.40018W。電功率這種可能的測得值屬于系統誤差性質,也就是說電功率的測得值系統誤差可能值最大為+0.600W,最小為-0.600W(注:經修約后的值)。但因為題目給出的實際測量結果是500.000W,因此這個測量結果的實際系統誤差只能是0.000W。
  我分析的“隨機誤差”是:電壓和電流的隨機誤差分別是0.01V和0.001A,各乘以自己的靈敏系數5A和100V,可得電壓測量和電流測量給電功率測得值帶來的隨機誤差分別為0.050W和0.100W。由于電壓測量與電流測量各自獨立,輸出量P的隨機誤差應為兩個隨機誤差通過平方和再開平方得到,即:√(0.0502+0.1002)=0.112W。
  綜上所述可知,測量結果500.000W的系統誤差為0,隨機誤差是0.112W,即被測量名義值500W的電功率,實際測量結果為500.000W,系統誤差為0,但因存在電壓和電流測量帶來的隨機誤差±0.112W,所以該測量結果應介于499.888W至500.112W之間。
  3.我的確如都成老師所說,“口口聲聲說不確定度和誤差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劃等號”,至今仍然堅持。無論別人如何罵,我自始至終認為謾罵者絕不是一個正常的科技工作者,謾罵絕對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謾罵越兇越證明罵人者無理。但恕我直言,我不贊同都成老師所說的“其實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誤差分析一脈相傳,做的是同一件事”,“一脈相傳”也許說得過去,但我認為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誤差分析做的絕對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對測量過程或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做的是可信性評價,是人們憑已知的可靠信息進行的主觀評估,因此只能叫“評定”。誤差分析做的是準確性分析,是通過“計算”得到,不能稱為“測量誤差評定”,只能叫“誤差分析”或“誤差計算”。以都成老師出的題為例,被測量值是名義值500W的電功率,實際測量結果是500.000W,因此系統誤差是0,因電壓測量和電流測量帶來的隨機誤差為±0.112W,測量結果500.000W的擴展不確定度為0.36W,包含因子k=2。因擴展不確定度為0.36W,測量結果應修約為500.00W,末位數與不確定度末位數應該對齊。這道題充分證明測量結果500.00W的擴展不確定度0.36W與其系統誤差0.000W,隨機誤差±0.112W,不僅概念不同,獲得方法不同,結果不同,用途也不相同(分別為對測得值的可信性與準確性的評判,可信性與準確性是測量結果作為測量者的產品質量判定的兩大不同參數),因此這兩件事不能說成是“同一件事”。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5 07: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5 07: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ln    時間: 2019-12-5 08:50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9-12-5 08:53 編輯

我的回答是來自你的題目已知條件。因為題目的被測參數是電功率,任何一個被測量總是要告訴測量者被測量的名義值和允差(測試例外),已知條件是為了測量電功率的大小給出了電壓的名義值是100V,電流的名義值是5A,因此很容易得出電功率的名義值是500W。又因為電壓的實測值是100.00V,電流的實測值是5.000A,因此得出電功率的實測值是500.000W。實測值與公稱值之差為0.000W,很容易得到電功率測得值的系統誤差是0。

這無中生有的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強大

請問規矩灣先生到醫院休檢,醫生測量規矩灣先生的身高、體重、血壓、心率時規矩灣先生是如何告訴醫生你這些被測量的名義值和允差的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5 09:22

60樓的“學術流氓”,你啥時候聽過別人的好言相勸啦?看看你那高徒是如何表演的吧。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5 09:29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5 07:43
論壇大路云神的奇葩言論:
1.     2級注冊計量師題目有問題,我做個0.5mm出來是對的
2.     市場監管總局 ...

無賴至極,想霸屏是不是?寫那么大的字造謠,你想干什么,無賴?我倒想看看你有多大的號召力。呵呵!


作者: 陳梅    時間: 2019-12-5 09:40
論壇的管理人員,你們該負起責任啦,別放任不管,有必要加強管理,規范用語,文明交流,倡導用事實和數據說話,給廣大量友提供一個清新的網絡空間。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5 09: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都成    時間: 2019-12-5 09:4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9-12-5 00:56
  首先非常感謝都成老師對我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做出的肯定,對都成老師在57樓要求我回答的問題,我的回答 ...

我說電壓的實測值是100.00V,電流的實測值是5.000A,電功率的名義值就是500W。那我又說電壓的實測值是50.02V,電流的實測值是2.000A,那電功率的名義值就成了100.04W。按照您的邏輯,任何測量測得值的系統誤差都是0。
正如csln所說:“這無中生有的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強大”。
對您的謾罵不是因為您的態度,是因為您在這方面的學識,對新人是誤導,忍無可忍了,所以才。。。。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5 10:16
陳梅 發表于 2019-12-5 09:40
論壇的管理人員,你們該負起責任啦,別放任不管,有必要加強管理,規范用語,文明交流,倡導用事實和數據說 ...

完全支持您提出的“用事實和數據說話”的倡導。大家可以看看,本主題討論到底是誰率先使用不文明用語。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5 10:51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5 09:40
造謠?你來說說 哪條造謠了?
量友的眼睛不瞎,分的清楚是非黑白

哪條不是造謠啊,將我的原話截圖出來對比一下給大家看看。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5 10: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5 13:54
csln 發表于 2019-12-5 08:50
我的回答是來自你的題目已知條件。因為題目的被測參數是電功率,任何一個被測量總是要告訴測量者被測量的名 ...

一個人到醫院休檢,醫生測量他的身高、體重、血壓、心率時,無需告訴醫生名義值和允差,人類的身高、體重、血壓、心率名義值和允差,每個醫生都清楚,超過正常名義值及其允差即可判定為非正常或病變。除非那個被體檢者并非人類,被測量的名義值和允差就是另外的值。
作者: csln    時間: 2019-12-5 14:10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9-12-5 13:54
一個人到醫院休檢,醫生測量他的身高、體重、血壓、心率時,無需告訴醫生名義值和允差,人類的身高、體重 ...

你可真無敵!

那就請你簡單直接點說出來,規矩灣先生的心率的名義值和允差是多少?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5 15:32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5 10:56
你這種人,就是曬出圖也可以狡辯的。

2級注冊計量師題目 你做個0.5mm是事實嗎?

不要在這里斷章取義瞎編臆造。2級注冊計量師題目表述不嚴謹,產生不同的理解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你師爺的理解也與眾不同,你怎么選擇性眼瞎不去評說呀?承心找茬吧。

是我不承認國家市場總局權威性,還是你一口否定CNAS的權威性啊?

問你計量法哪一條哪一款對校準進行了約束,你理屈詞窮無言以對是不是事實?當下CNAS依照國際標準和通行做法對國內校準領域實施監督管理是不是事實?

檢定可以不按照檢定規程出具證書”,這是徹頭徹尾的造謠。你不分“檢定結果”與“檢定結論”,籠統地說按檢定規程出證書是不是事實?讓你曬出你們家的壓力表的《檢定證書》你不曬是不是事實?

江蘇省可以檢定浙江省內的計量器具是你說的嗎?

斷章取義歪曲事實。我的原意是當地沒有能力檢定的計量器具,根據《計量法》第十一條“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的規定,可以選擇臨近地域具有檢定能力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授權的計量技術機構檢定。《計量法條文解釋》對該條款的解釋如下:

請問,這違反了計量法嗎?那你解釋一下,何謂“不受行政區劃和部門管轄的限制”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5 15: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5 18:02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5 15:42
1.   簡直可笑至極 , 自己做個0.5mm出來就抱怨 2級注冊計量師題目不嚴謹,這不是狡辯是什么?
   還有請 ...

1、還有請你說話注意點,我完全不認識規矩灣,我在取笑你的同時,也指出了他解答這題的錯誤。

我想這就是導致我罵你的原因,但是也是你的嘴巴不放尊重在先。

大家看看,這是不是厚顏無恥的不打自招,取笑我還說我嘴巴不放尊重在先。自己爬上原主題去看看清楚,我5樓的首次發言不針對任何人,表達我自己的觀點,直到22樓我都一言未發,22樓是誰的臭嘴不放尊重啊?

我的發言哪句話不放尊重啦?你不要臉已經到了如此下流的地步,你那張臉還是人臉嗎?

2、市場監管總局的回復啥時候說了他要管當下所有的校準啊?我啥時候說過企業內部的合格證明不是忽悠就是造假呀?企業的合規、規范的培訓證明當然可以,你的耳朵被狗啃了聽不見嗎?你不無恥,怎么問你企業的忽悠“培訓證明”行不行,像鬼掐了喉嚨似的閉口不答呀?

3、計量檢定都是有計量標準證書及授權證書的,上面都蓋著發證機關。代表授權范圍,如果你這也要否認,那還有什么好說的,你懂什么?

你這么懂,你怎么不把江蘇省計量院的《計量標準證書》曬出來看看,看看他的授權范圍是什么?你這么懂怎么回答不了“不受行政區劃和部門管轄的限制”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呀?你除了拿不出證據耍這種低級下三濫的無賴,還有啥本事?

4、別扯什么檢定結果還是檢定結論,就問你檢定證書中給出的等級或MPE或不確定度到底是按照檢定規程給出,還是按照你的嘴給出?

啥叫不要扯呀?“檢定結果”和“檢定結論”是《檢定證書》必須給出的兩項內容,根據業內專業的共識,“檢定結果”可以給出“示值誤差(或修正值)”和(或)“不確定度”,“檢定結論”可以給出“準確度等級”信息。不對嗎蠢貨,你們家的壓力表的《檢定證書》不是這么給的嗎?你們家的砝碼的《檢定證書》不是這么給的嗎?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6 01:07
都成 發表于 2019-12-5 09:46
我說電壓的實測值是100.00V,電流的實測值是5.000A,電功率的名義值就是500W。那我又說電壓的實測值是50. ...

  無論檢定規程、校準規范還是檢驗規范、圖紙、工藝,對擬測量都會給出名義值及其最大允差,不給出名義值及允差的測量只能叫測試,不能稱為檢定、校準和檢驗。我得出電功率的名義值為500W的依據,是都成老師在32樓給出的題目已知條件,“所用電壓表100V讀數時的MPEV=0.06V,……所用電流表5A讀數時的MPEV=0.003A,……”,題目這是在告訴測量者電壓和電流的名義值是100V和5A,這也就側面告知測量者被測量電功率的名義值是500W。依據都成老師說“電壓的實測值是100.00V,電流的實測值是5.000A”,只能得出電功率的“實測值”,不能得到“電功率的名義值就是500W”。都成老師在69樓“又說電壓的實測值是50.02V,電流的實測值是2.000A”,同樣只能得到電功率的“實測值”100.04W,得不到電功率的“名義值”,恕我直言,都成老師推理出“名義值”是100.04W,是對我的意思的曲解。
  都成老師說“按照您的邏輯,任何測量測得值的系統誤差都是0”,同樣也曲解了我的意思。如果都成老師32樓的已知條件改為“所用電壓表50V讀數時的MPEV=0.06V,……所用電流表2A讀數時的MPEV=0.003A,……,電壓和電流的實測值分別為50.02V和2.000A”,那么電功率的“名義值”就應該是100W,“實測值”是100.04W,其系統誤差就應該是0.04W,而不應該是0,“按照您的邏輯,任何測量測得值的系統誤差都是0”的推論并不成立,推論成立并非我的意思。我認為之所以產生這種錯誤推論的根本原因,就是用“實測值”偷換成了“名義值”。輸入量的名義值只能推導出輸出量的名義值,輸入量的實測值也只能計算出輸出量的實測值,相互不能“代勞”。
  關于技術討論中的謾罵行為,請恕我直言,的的確確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違背中國傳統道德和文明禮貌,不論罵街者是誰,也不論他的觀點與別人的觀點如何相悖,說別人“無中生有”,別人并不一定就是“無中生有”,也許正是自己并沒有看懂別人說的意思,即便是別人說錯了,也是別人的一種觀點,也應該允許別人講話,技術討論不是標準或官方決策,壓根就不存在誰誤導誰的問題。在技術討論中應該嚴禁謾罵和惡意攻擊,何況對于極個別本行業的所謂“專家”、“教授”、“學者”、“資深人士”,謾罵行為更是與他的身份格格不入。我認為,樓主在67樓的批評是完全正確的,是誠懇的,本人表示完全支持。在此希望罵街者能夠自律、自尊,也希望廣大量友們對罵街者的謾罵行為抱著批評、幫助的態度,而不能給予諒解,甚至鼓勵。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6 01:42
csln 發表于 2019-12-5 14:10
你可真無敵!

那就請你簡單直接點說出來,規矩灣先生的心率的名義值和允差是多少? ...

  我認為,你所謂“無敵”的贊美只不過是對我的諷刺,你的提問方式也并不禮貌,你的問題我可以說沒有必要回答。但是,既然我們是計量同行,同是計量論壇的量友,你問我了,出于禮貌,我還是應該好心好意,誠心誠意地做如下回答:
  你我都不是醫生,都不是人類心率的測量者,如果你對人類心率測量真的很感興趣,可以去問問你身邊的任何一個醫生,沒有一個醫生不知道人類心率名義值和上下極限值(通過上下極限值很容易得到允差)的,他們一定會告訴你嬰幼兒、成年人的心率應該是多少,即人類的心率“名義值”和“允差”各是多少。他們會告訴你心率低于最小極限值是心率過緩,高于最大極限值就是心率過速,過緩和過速都不好,或者說都“不合格”。
  醫生告訴你的心率正常值的最大極限值與最小極限值的平均值就是心率“名義值”,最大最小極限值之差的一半前面加正負號就是“允許誤差”。你也可以用心率最小極限值作“名義值”,允許誤差的下極限值為0,兩者之差為允許誤差的上極限值。還可以用心率最大極限值作“名義值”,允許誤差的上極限值為0,兩者之差前面加負號為允許誤差的下極限值。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6 07: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aul1983    時間: 2019-12-6 08:34
按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取95%可信度區間,就是大約取2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6 15:46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6 07:43
1.
是你先 誣蔑 我 ,說什么是 規矩灣的徒子徒孫 ,這不是 罵人是什么? 你來解釋解釋?

1、我什么時候先污蔑你呀?原主題5樓我哪句話說你是規矩灣的徒子徒孫啦?你22樓那是指出錯誤嗎?油腔滑調就沒一副正經相,通篇都是鄙視、嘲笑、甚至挑釁的口吻在說話,你以為你是個什么好東西呀。說你是規矩灣的徒子徒孫是哪個主題的事呀?也搬到這個主題來狡辯嚼舌,我說這話之前你說了什么?沒得健忘癥吧。你與他是不是一個德性,大家心里都有數,你不認他為師,他卻無時無刻護著你這位愛徒。瞧,這不又伺機跳出來指責我為你打抱不平嗎。你這張不干不凈的嘴,他有過半句評說嗎?好不容易遇到你這么一位千載難逢志同道合的高徒,豈有不得意忘形之理呀。他在本論壇是否受待見,用不著我來評說,大家有目共睹。

2、本主題是討論“k值取1,還是2”,我的臉在哪層樓被打啦?我貼出來的證據打誰的臉還用說嗎。

3、讓你回答“不受行政區劃和部門管轄的限制”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無非就是理屈詞窮無言以對,采取這種低級無賴的下三濫伎倆回避。有授權范圍計量法還要說“不受行政區劃和部門管轄的限制”干什么?當地沒能力檢的,送臨近地區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違什么法啦?還好意思問我做過檢定嗎,你懂個屁!

4、搞搞清楚,那兩份《計量標準考核證書》分別是開封市質監局和常州市質監局出具的,你是不是吃錯藥啦,把罪名往我頭上扣。我的表述中還有一句“專業領域的共識”,你瞎了眼看不見嗎。幾何量專業有千分尺按準確度等級表述的共識嗎,蠢貨?

夠了,通篇都是東扯西繞搬出些與本主題沒有屁關系的陳年狗肉流水賬在這里閑扯,還有啥屁能耐?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9-12-6 16: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9-12-6 21:59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9-12-6 22:21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2-6 16:36
1.   這不叫誣蔑是什么 ?  他看不慣你,是他的事情,管我屁事, 自己說過什么心理清楚,就你這種人,曬 ...

1、一道2級計量師的題目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如果都沒有歧義,那樓主也用不著在這里發求助了。各人表達的自己的觀點,給出了理由、提供了證據足矣。你有理由你提供你的證據,反駁對方舉證駁對方的證據足矣。最終在證據事實面前誰無理誰人錯就夠了。說不出理由,舉不出證據,也用不著采用這種鄙視、嘲笑、挑釁的口氣來參與辯論,你不做初一,我也不會做十五。我否認我有沒拿出證據嗎,你否認什么時候拿出過證據?到底誰要臉,誰不要臉?

2、你讓樓主擴展不確定度只進不舍沒有問題嗎?標準規范上是怎么表述的?我發現你這是以偏概全誤導他人怎么就不能說啦?說你誤導沒有提供證據嗎?說你“誤導”不文明不禮貌了嗎?你說你沒誤導拿出你沒誤導的證據呀,拍腦袋編一套說辭也算是證據?你是大麻風嗎,明顯誤導別人的說法別人都不能說是不是?

3、你自己去問問做檢定的人,計量所,計量院都可以,看看他們可以跨區域做檢定不?

不可以跨區域檢定的項目,是那個地域已具備檢定能力的檢定項目。那個區域不具備檢定能力的檢定項目,誰規定了不允許跨區域檢定啊?計量法第十一條規定得清清楚楚,你算是哪門子神仙啊,竟敢違反計量法。

市場監管總局的回復中,企業可以采用內部培訓證明這是什么意思?你裝什么犢子,不回答?

是我沒回答還是你沒回答呀?我回答得清清楚楚,合規、規范的企業內部培訓證明可以,忽悠的企業內部培訓證明不行。問你企業忽悠的內部培訓證明可不可以?是你裝傻還是我裝傻呀?你回答了嗎?

4、罪名?真是可笑,你曬出來的玩意,我說,證書單位出具的證書有問題,這是把罪名按在你身上?流量裝置有按照準確度等級表述的共識嗎?規程中有嗎?

沒有共識兩地專家怎么都不約而同地用“準確度等級”來出具《計量標準考核證書》啊?沒有共識JJG1113-2015《水表檢定裝置檢定規程》怎么就憑空冒出個“準確度等級”啦?依據JJG6432003檢定的水表檢定裝置,可不可以下“準確度等級”的檢定結論呀?

5、二級計量師的題目有標準答案嗎?有標準答案樓主吃飽了撐著上論壇來求助干什么?你以為你是神仙百曉啊,什么玩意兒。除了你這個傻叉,還有誰笑啊?

6、市場監管總局的回復,除了你還在狡辯不承認之外,我看這論壇沒有量友會不認同了。

睜大你的眼睛看看清楚,有沒有人會認同啊?問你企業出具的忽悠培訓證明是否可以,你到現在為止,不照樣一副死相不敢張口嗎。你有能耐回答一下最后那副截圖xinz117量友的問題呀。

跨區域檢定的問題,不懂就謙虛一點,奉勸你去問一下你周圍的同事,當地不能檢的是否可以送異地?計量法第十一條作何解?


作者: csln    時間: 2019-12-7 10:4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9-12-5 13:54
一個人到醫院休檢,醫生測量他的身高、體重、血壓、心率時,無需告訴醫生名義值和允差,人類的身高、體重 ...

說啊,怎么又想玩失聯了嗎?

簡單直接點告訴大家,規矩灣先生的心率的名義值和允差是多少?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7 13:48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9-12-7 14:02 編輯
csln 發表于 2019-12-7 10:48
說啊,怎么又想玩失聯了嗎?

簡單直接點告訴大家,規矩灣先生的心率的名義值和允差是多少? ...


  我說的夠清楚,夠簡單直接了,如果你在討論技術問題中仍然對人沒有禮貌,我對你也就沒必要那么禮貌了。你的問題已經偏離樓主的帖子核心,我已告訴你,關于人的心率名義值和允差問題是一個常識,請你請教你附近的任何一個醫生,也可以去查一下健康衛生常識宣傳品。只要是人類的一員,心率名義值和允差都相同,我沒必要詳細告訴你。你的心率名義值和允差應該和規矩灣以及所有的量友相同,如果不同就不屬于人類了。因此,和測量任何產品的合格性一樣,如果你想測量你的心率有否病變,你就必須知道人類心率的名義值和允差,你摸著你的心測量一下(數一數),與醫生說的人類的心率名義值和允差相對照,就可以判定你的心率是否合格,是否正常了。測量電功率,測量尺寸,測量測量設備的示值誤差,測量任何參數,同樣都是這個道理。
作者: csln    時間: 2019-12-7 15:45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9-12-7 15:54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9-12-7 13:48
  我說的夠清楚,夠簡單直接了,如果你在討論技術問題中仍然對人沒有禮貌,我對你也就沒必要那么禮貌了 ...


規矩灣先生,我那一句話對你沒有禮貌了還是對那個量友沒有禮貌了?

理屈詞窮了就說偏離了樓主帖子的核心,你在50樓的發言可與樓主帖子的核心有絲毫關系?

你整天喋喋不休象祥林嫂一樣說別人概念不清,其實不管是誤差理論還是不確定度,你都是這個論壇里概念最糊涂的人,沒有之一

你把名義值的定義貼上來,讓大家看看你規矩灣心率的名義值是多少?允差又是什么?

通常意義上,名義值是標稱值,是只有實物量具、信號發生器之類源類設備或量才有的

不管是都成先生是題目功率測量還是你規矩灣先生的心率測量,都是對特定量的測量,根本不存在什么名義值,被測量真值不知道,誤差也不知道

還什么:任何一個被測量總是要告訴測量者被測量的名義值和允差(測試例外)

幾十年的計量是白干了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9-12-8 00:38
csln 發表于 2019-12-7 15:45
規矩灣先生,我那一句話對你沒有禮貌了還是對那個量友沒有禮貌了?

理屈詞窮了就說偏離了樓主帖子的核心 ...

  有沒有禮貌我不與你計較,畢竟每個人的帖子白紙黑字都在論壇中,人人可查。
  關于概念是否清楚,各人可以發表各人的解讀。你認為我“不管是誤差理論還是不確定度,你都是這個論壇里概念最糊涂的人”,同樣,我也認為你“不管是誤差理論還是不確定度,你都是這個論壇里概念最糊涂的人”,只不過這里是計量技術討論的平臺,我不會像你這樣說你罷了。觀點不同,理解不同,本來就完全是正常現象。對也好錯也罷,我從不反對你發表你的任何觀點,同樣你也無法阻擋我發表我的觀點。我認為,不同觀點發表出來,喋喋不休地講解也好,靜靜分析一言不發也罷,都有百利而無一害,大到對計量技術的發展,小到對個人的學習和提高。
  “名義值是標稱值,是只有實物量具、信號發生器之類源類設備或量才有”的論點肯定錯誤,因為不屬于“實物量具、信號發生器之類源類設備”的測量儀器太多太多了,千分尺就是最常見的一種。JJG21-2008雖然沒明說“名義值”或“標稱值”,但卻規定“千分尺的受檢點應均勻分布于測量范圍測量范圍的5點上”,你應該能計算出測量范圍0到25mm的千分尺均勻分布5點是什么,如果不會計算還可以查表8,例如表8就規定了5.12、10.25、……,這就是5個受檢點的“名義值”或“標稱值”。表2規定了示值允差±0.004mm,就是這5個名義值的示值最大允許誤差。其它檢定規程對受檢點的名義值及其最大允許誤差無一例外都有規定。對產品或零部件的各被測參數,檢驗規范、化驗規范、圖紙、工藝等同樣無一例外都會對被測參數的名義值或公稱值及其允許誤差做出規定。
  至于你是否“幾十年的計量白干了”,不是本論壇要討論的問題,因此我不做任何評價,但我說的“任何一個被測量總是要告訴測量者被測量的名義值和允差(測試例外)”,這是不爭的事實。不告訴測量者被測量的名義值和允差,測量者就無法設計正確的測量方案,無法正確選擇測量設備,更沒辦法判定被測對象是否合格。一個檢定員連被檢計量器具的受檢點名義值及其允差都一概不知,他如何進行檢定?同理,醫生對人的心率測量,卻不知道人類的心率名義值和允差,即不知道人的正常心率介于多大到多大之間,如何判定體檢者的心率正常還是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還有資格當醫生嗎?一個醫生如果連人的各項健康參數的指標名義值和允差范圍基本常識都不知道,還如何進一步查找病因和治療?所以,我建議關于你的心率名義值和允差問題,你應該去問醫生或查找健康常識方面的宣傳品,我沒有必要告訴你。
作者: csln    時間: 2019-12-8 08:3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9-12-6 01:42
  我認為,你所謂“無敵”的贊美只不過是對我的諷刺,你的提問方式也并不禮貌,你的問題我可以說沒有必 ...

倒是錯怪你了,原來不是玩失聯,因為你發貼太晚,被管理員屏蔽了,你說你接近凌晨2點玩這東西,有意思嗎?

正常人心率在60至100BPM間,按規矩灣的觀點,心率的名義值是80BPM,允差是正負20BPM,這什么亂七八糟玩意啊

60至100BPM是正常人心率范圍,不是什么名義值。

如果用來校準心電監護儀心率測量功能的心電信號模擬器輸出一80BPM的心率信號,給定指標是正負0.1%,這個時候80才是名義值,0.1%才是允許誤差

規矩灣的這觀點已經不是概念混亂了,這叫奇葩

給你一個忠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自已不懂的東西不要亂說了,自己丟人是小事,倒是也沒有人知道你是誰,誤導初學者就是大事了,畢竟還是有不少人來這里學習的
作者: admin    時間: 2019-12-8 10:15
陳梅 發表于 2019-12-5 09:40
論壇的管理人員,你們該負起責任啦,別放任不管,有必要加強管理,規范用語,文明交流,倡導用事實和數據說 ...

點擊右下角舉報
作者: yypei    時間: 2020-4-15 15:49
陳梅 發表于 2019-11-27 09:22
K取1的話,擴展不確定度U=0.04。k取2的話,擴展不確定度U=0.074,修約為一位為0.07。 ...

一般情況下取2,另外你的修約是不對的,0.074修約后應為0.08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张开腿等男人桶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幻女free性zozo交|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大全视频| 插插插综合视频| 合租屋第三部小雯怀孕第28章| 一级毛片看**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aaa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亚欧洲乱码专区视频| 香蕉大战欧美在线看黑人| 把女人的嗷嗷嗷叫视频软件| 又污又爽又黄的网站| h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图片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亚洲第一二三四区| 67pao强力打造国产免费| 欧美影院网站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久久久高清日本道免费观看| 美女扒开超粉嫩的尿口视频|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色| 亚洲欧美四级在线播放|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日本3p视频在线看高清| 免费观看黄a一级视频日本|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97|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ppx人交| 国产喷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