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平板規程附錄例子平面度計算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中秋之緣
時間:
2018-7-3 13:23
標題:
平板規程附錄例子平面度計算問題?
平板規程附錄C中,表1和表2 c3值為-1.8;表7 c3值為-2.26;表8 c3值為-1.4這是為什么?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7-3 17:50
JJG117-2013的附錄C中,注意測量儀器的分度值一定是高度,計量單位一定是μm,絕不是個別罵街磚家所說的角度單位弧度或度分秒,讀得的的格數一定要乘以新的組合測量設備的分度值,不再是水平儀的分度值。
表C.1 c3值為-1.8μm(是根據被測截面a1e5得到的,原理是將截面上各受檢點讀數值通過累積統一到以起始點a1為測量基準的高度差后,將兩端點通過計算(或旋轉)至高度相等得到。
表C.2 c3值為-1.8μm,是按表C.1相同的方法計算截面e1a5各受檢點高度,得到c3高度為+1.8μm后,因兩個c3是同一個受檢點,必須與-1.8μm相同,將整個e1a5截面的各受檢點的高度向下平移3.6μm(加-3.6μm)即可得到。
表C.7 c3值為-2.6μm,是按表C.1相同的方法計算截面a3e3各受檢點高度得到c3高度為-1.9μm后,因為受檢點a3、e3的高度分別在表C.3和C.5得到-0.3μm和-1.0μm,用解析法或旋轉法使a3、e3原有高度0計算或旋轉得到。
表C.8 c3值為-1.4μm,是按表C.1相同的方法計算截面c1c5各受檢點高度得到c3高度為-1.5μm后,因為受檢點c1、c5的高度分別在表C.6和C.4得到+1.0μm和-0.8μm,用解析法或旋轉法使c1、c5原有高度0計算或旋轉得到。
受檢點c3的高度在a3e3、c1c5二個截面中分別為-2.6μm、-1.4μm,與a1e5、e1a5交點的-1.8μm分別相差0.8μm和0.4μm,這個差值被稱為“重復測量變動量”。根據JJG117的4.3條規定,重復測量變動量不得大于被檢平板平面度允許限的1/6。本例被檢平板為630mm×400mm的0級平板,允差為5.0μm,5.0μm/6=0.83μm,重復測量變動量滿足要求,因此可以使用所有測得值進一步進行數據處理,否則就必須推倒重來,廢除所有測得的數據重新進行檢測。
在另一個主題帖我做了比較詳細的講解,雖然該主題帖受到了某聞名世界的罵人磚家嚴重干擾,仍然可以大致看明白。該罵人磚家曾經是我國知名平直度檢測專家,也是平板檢定舊版規程的主筆,只不過最近十年來墮落并墜入罵街磚家的深淵,你不必理睬此人骯臟的罵語,只看其含有技術內容的部分,然后與我說的內容進行比較。我不評價誰對誰錯,但我相信通過比較,一定會收獲頗豐。這個主題帖的鏈接地址是:
http://www.bkd208.com/forum.php?mo ... &extra=page%3D1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7-4 14:57
由樓主提出的問題可以看出,
中秋之緣
量友對對角線法評定平面度的相關規定還是不夠清楚,所以某位“
攪屎棍子
”就鉆空子趁虛而入,胡言亂語、瞎講一氣繼續在論壇散布其一貫性的偽理論,忽悠、誤導公眾,此人實在是可惡至極!
“
JJG117-2013的附錄C中,注意測量儀器的分度值一定是高度,計量單位一定是μm
”,為了忽悠公眾,學術流氓已經不講人話了。大家都清楚,以節距法進行的平直度測量,使用的主標準器是小角度測量儀器(水平儀或自準直儀),則小角度測量儀器的分度值(或分辨力)肯定是平面角(傾角),而絕不會是什么“......
高度,計量單位一定是μm
”,否則小角度測量儀器豈不成了線值測量儀器?那規程給出的角度換算為線值的兩個換算公式豈不成了多此一舉?由此可見,所謂的什么“
新的組合測量設備
”,以及“
水平儀也就不是水平儀了
”的
規氏
歪理邪說,完全就是“
帕金森
”癥患者的“
癡人說夢
”。呵呵,奉勸“
學術流氓
”還是遵從醫囑,該吃藥了。
表C.1 a1e5截面的c3點為-1.8μm,由于對角線法規定了該受檢截面誤差折線的兩端點連線
通過
理想平面(評定基準),所以該受檢截面誤差折線的各點對兩端點連線的偏差就是對理想平面的偏差(c3點-1.8既是如此)。什么“
累積統一到.....
測量基準的高度差
”、“
兩端點通過計算(或旋轉)至高度相等得到
”的胡言亂語完全就是屁話,測量過程結束了,測量基準做為儀器讀數時的
參考線
(或
參考面
)也就隨之結束了(這里不存在什么
參考
點),數據處理(評定)過程與測量基準毫無關聯,“
統一測量基準
”的胡言亂語完全就是“
癡人說夢
”,“
兩端點通過計算(或旋轉)
”的說辭更是胡說八道,受檢 a1e5截面的
兩端點在
理想平面上,所以這個
兩端點(δ0和δn)無需進行什么“
計算(或旋轉)
”,對于
a1e5截面
肯定δ0=δn=0,有請“
攪屎棍子
”告知大家,在
a1e5截面其“
旋轉
”了什么?是“
旋轉
”了a1e5截面的誤差折線呢?還是“
旋轉
”了a1e5截面的兩端點連線呢?大家不會被其誤導,反而是
“
攪屎棍子
”東扯西繞的胡說八道將其自己
“
旋轉
”的暈頭漲腦了吧!對于
規氏
偽理論胡言亂語的“
以起始點a1為測量基準
(僅一個)
”,這顯然與其多年來胡說八道的“
后一點為前一點的測量基準
”、“
點2為點3的測量基準.....(
前一點為后一點的測量基準
)
”、“
四個角點為測量基準
”、“
對角線交點為測量基準
”、“
兩端點連線為測量基準
”、“
測量基準是不斷變化的
”等這些奇談怪論,完全證實了“
學術流氓
”的語無倫次、癡人癡語、自我掌摑的滿腦子糨糊,不久的將來,“
攪屎棍子
”一定會持續不斷的創造性發展臭氣熏天的
規氏
偽理論,胡說八道出“
規氏
橫豎嘴就是測量基準
”的胡言亂語,敬請大家拭目以待!
表C.2 e1a5截面的c3點為-1.8μm,這是該截面c3點對理想平面的偏差。 e1a5截面的c3點對兩端點連線的偏差為+1.8μm,由于a1e5截面的c3點與e1a5截面的c3點為兩條對角線的交點,且對角線法規定了該e1a5受檢截面誤差折線的兩端點連線為
平行
于理想平面。所以規程給出了e1a5截面的
δ0=δn=C3(
a1e5
)-C3(
e1a5
),故:δ0=δn=
-1.8-(+1.8)
=
-3.6,將e1a5截面的各點對兩端點連線的偏差加上這個平移量-3.6,就是e1a5截面的各點對理想平面的偏差,由上所述, e1a5截面的c3點=(+1.8)+(-3.6)
=
-1.8,這 e1a5截面的c3點為-1.8μm的來由也就清清楚楚了。
表C.7 a3e3截面的c3點值為-2.6μm,這是該截面的該點對理想平面的偏差,a3e3截面的起、末點對理想平面的偏差分別為
δ0=-0.3μm、δn=-1.0μm(δ0=-0.3在a1a5截面的a3點查到,δn=-1.0μm在e1e5截面的e3點查到),則該
a3e3截面的旋轉量(也稱坐標轉移量)就是規程中給出的計算公式Ci
=i/n(δn-δ0),故
a3e3截面上各點對兩端點連線的偏差加上
δ0(
平移量
)再加上
旋轉量Ci,就是a3e3截面上各點對理想平面的偏差(
δi
,而非規程中8個表中錯誤給出的δn
)。所以,由表C.7可以看出,該 a3e3截面的c3點對兩端點連線的偏差為
-1.9,則該
a3e3截面的c3點對理想平面的偏差
=(-1.9對兩端點連線的偏差)+(-0.3平移量)+(-0.4旋轉量)=
-2.6μm。由此,a3e3截面的c3點值為-2.6μm的來由也就清清楚楚了,另外大家也就清楚的看到,上述這些與莫須有的什么
規氏
“
解析法
”一分錢關系都不存有,動輒什么“
解析法或旋轉法
”,實則就是學術流氓這個“
小孫子
”“
穿開襠褲
”的屁話!
表C.7 a3e3截面的c3點值為-2.6μm的事情搞清楚了,由于同理,表C.8 c1c5截面的c3點值為-1.4μm的事情也就無需重復細談了,相信樓主及大家會搞清楚的。
兩條對角線截面(a1e5截面與e1a5截面)與兩條中線截面( a3e3截面與c1c5截面),這其中C3點的數值不同,反應出的是測量誤差的存在(儀器的示值誤差、首尾銜接、方法的近似等諸多因素),由于規程已經明確給出了測量點重復測量變動量的要求,本人也就無需重復細講了,大家只需根據JJG117-2013規程中4.3條給出的規定,自行判斷處理即可。對于受檢平面各點的平面度數值,大家可以看一下JJG117-2013規程中圖C.2,就會看出,各個受檢截面的C3點取值只取對角線截面的C3點 -1.8μm,其余中線截面的C3點-2.6μm或-1.4μm,除用來判斷重復測量變動量外,也就被只作另一方面的參考判斷,而在取值方面則被棄用了。
對于老不正經胡言亂語的什么“
嚴重干擾、主筆、墮落并墜入
”等等攻擊性、污蔑性的無事生非、節外生枝的屁話,根本沒人會屑于搭理,畢竟正常人都不會理會“
帕金森
”患者的胡言亂語,對這樣的老琉球(實則
小流氓、壞孩子
),就當作其是躺進棺材還要伸手也就是了。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7-6 14:22
只要是從事過直線度誤差測量的,只要是搞過幾何量計量的,沒有人不知道直線度誤差的計量單位一定是μm,而不是什么角度單位rad或度分秒,只有一貫只知道罵街的人才會認為直線度誤差的單位是角度單位。因此,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水平儀一旦與橋板組合為直線度誤差的測量設備,水平儀就不再是水平儀,而是直線度誤差測量儀的顯示裝置了,其分度值的計量單位也不再是角度單位mm/m,而是長度單位μm,大小不再是τ,而是L·τ了。
節距法測量直線度,每個受檢點的高度都是以與其相鄰的前一個受檢點為測量基準讀得的。即點1的高度讀數相對于起始點0讀得(以起始點0為測量基準讀得),點2的高度以點1為測量基準讀得,點3的高度以點2為測量基準讀得,以此類推,點n的高度以點n-1為測量基準讀得,這就是節距法測量過程中測量基準在不停地變化根本所在,也是國家標準GB/T11336和GB/T11337將直線度檢測、平面的檢測的方法分為直接測量法與間接測量法,并把節距法劃入間接測量法的根本原因所在。這個原因我告訴罵街磚家有十年了,也許是點破了當時還名揚全國的知名平直度檢測專家的低級錯誤,傷及了“知名專家”的顏面,招致了罵街磚家十年來連續不斷的謾罵,截止2018年7月4日14:57 的本主題帖3樓仍然罵聲不跌,并且此人公開在公眾媒體上發誓還將謾罵繼續下去,直至其生命終結。
滿嘴惡臭的“攪屎棍子”一再追問:“告知大家,在a1e5截面其旋轉了什么?”,那就請這位只會罵街的“磚家”認認真真地看看表C.1的地6列數據的來源,以及第5列數據0(-),0,+2,+6,+8是如何變成第7列 0,-2,-2,0,0 的吧,不旋轉你變個戲法看看。這是不是正如其自己所罵的“實則就是學術流氓這個‘小孫子’‘穿開襠褲’的屁話!”?
3樓說:“表C.1 a1e5截面的c3點為-1.8μm,……該受檢截面誤差折線的各點對兩端點連線的偏差就是對理想平面的偏差(c3點-1.8既是如此)。”,“表C.2 e1a5截面的c3點對兩端點連線的偏差為+1.8μm”,“表C.7 a3e3截面的c3點值為-2.6μm,這是該截面的該點對理想平面的偏差”。請問何來“偏差”?同一個被檢平板受檢點c3只有一個點,同一個受檢點c3有多少個“偏差”?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7-6 19:33
“
學術流氓、攪屎棍子
”
橫嘴
胡言“
每個受檢點的高度都是以與其相鄰的前一個受檢點為測量基準讀得的。即點1的高度讀數相對于起始點0讀得(以起始點0為測量基準讀得),點2的高度以點1為測量基準讀得,點3的高度以點2為測量基準讀得
”; “
學術流氓、攪屎棍子
”
豎嘴
瞎講:①、“
后
一點是
前
一點的測量基準
”;②、“
起始點是測量基準
”;③、“
兩端點連線是測量基準
”;④、“
對角線起、末點是測量基準
”;⑤、“
兩條對角線的交點是
測量基準
.......;這里就有請
前后不分、點線混淆、語無倫次、顛三倒四
的“
攪屎棍子
”給大家講講清楚,這橫豎嘴沒完沒了的胡說八道,是不是橫豎嘴雨季受潮所致?這受潮的橫豎嘴在其已無幾多時日的殘年歲末里還會靠譜嗎?所謂“
測量基準是不斷變化
”的胡言亂語與“橫”、“豎”嘴的不斷變幻有何共性?是否可以用“
攪屎棍子
”獨特的橫豎嘴做測量基準呢?.........?
“
攪屎棍子
”老糊涂了吧!現今竟然連“
第5列數據0(-),0,+2,+6,+8是如何變成第7列 0,-2,-2,0,0 的
”,都搞不懂了,人老眼花的老不正經看看清楚,這里的“
第7列
”是“
第5列
(Ai)
”減去第六列(Bi),這不就是唯一且典型的兩端點連線計算公式嗎!連這個也搞不懂,還要到處胡言亂語的大糞澆屎,胡說八道是什么“
旋轉
”,那就有請一無所知的“
攪屎棍子
”告知大家,其“
旋轉
”了什么?兩端點連線計算與莫須有的什么“
旋轉
”存有一分錢的關系嗎?總是嘴不由己的胡言亂語,施展其故弄玄虛的
規氏
妖術,不是
學術流氓
這個“
小孫子
”“
穿開襠褲
”的屁話,還能是什么?!
“
同一個受檢點c3有多少個偏差
”的疑問,就由“
攪屎棍子
”自問自答好了,“
JJG117的4.3條規定,重復測量變動量不得大于被檢平板平面度允許限的1/6
”,這樣的引用已經說明了“
有多少個
”,挨X打呼嚕的“
帕金森
”何必裝癡賣傻呢?!遵從醫囑,滾回精神中心去吧!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7-6 20:27
既然那位天天罵街的“攪屎棍子”知道“第7列是第5列(Ai)減去第六列(Bi)”得到的,難道說5樓這么著名的全國平直度檢測“專家”就不明白第7列是第5列(Ai)以a1=0為支點,以單位旋轉量-2旋轉而得到的嗎?不明白第六列(Bi)的數據就是各受檢點的實際旋轉量嗎?這么簡單的事實非要我點明嗎?難道此人墮落到除了會罵人,對平直度檢測真的就一竅不通了嗎?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7-6 21:46
大家看一下JJG117-2013規程給出的唯一兩端點連線計算公式:
兩端點連線公式.jpg
(74.81 KB, 下載次數: 294)
下載附件
2018-7-6 21:20 上傳
上述兩端點連線計算公式紅框中就是規程數據處理的第5列(Ai),籃框中就是規程數據處理的第6列(Bi),其中紅框Ai就是受檢i點(任一點)對X軸的縱坐標距離(或稱縱坐標投影),籃框Bi就是受檢i點(任一點)的坐標轉移量(按比例內插即可),這樣[(紅框Ai)-(籃框Bi)=受檢i點(任一點)對兩端點連線的偏離量(也就是受檢i點在兩端點連線上的縱坐標投影)]。由上所述,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不管是受檢截面的誤差折線,還是做為評定基準的兩端點連線根本不存在什么“
以a1=0為支點,以單位旋轉量-2旋轉而得到
”的事情,也就是根本不存在什么莫須有的“
旋轉
”,只有老糊涂在那里吃飽了撐的“瞎
轉
”罷了,這里的“
a1=0
”絕非什么“
支點
”,那是坐標
原點
。連坐標
原點
都不懂,哪個SB“
一竅不通
”不就昭然若揭了嗎!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
青青青青手机在线观看
|
污软件app下载
|
国模杨依粉嫩蝴蝶150P
|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香港三的极不
|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中文字幕
|
蜜汁肉桃h全篇
|
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
99爱视频99爱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
免费观看美女用震蛋喷水的视频
|
日韩色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免费
|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
|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级毛片
|
看国产一级毛片
|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18禁美女裸体免费网站
|
机机对机机的30分钟免费软件
|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精品毛片免费看
|
大陆三级理论电影有哪些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丝袜另类
|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爽爽爽男女污污污网站
|
CHINESE熟女老女人HD视频
|
欧美亚洲国产第一页草草
|
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红片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
91av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