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角度值如何換算長度值? [打印本頁]
作者: zhuxiaoting 時間: 2016-10-12 12:32
標題: 角度值如何換算長度值?
求教大神:
產品測量出角度偏差值如何計算出具體偏差um值?
求大神指教,謝謝!
作者: 機械工程 時間: 2016-10-14 07:58
你講的多少具體些,別人才能與你交流溝通啊。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16-10-14 08:52
一般是通過角度的正切值將角度與長度單位聯系起來。角值1″對應的線值為0.005mm/m,你將角度換算至秒,乘以0.005mm/m,再乘以被測的長度值,就可以得到想要的長度值了。
作者: zhuxiaoting 時間: 2016-10-14 17:34
怎么覺得自己學的高數全書還給老師了呢。。。。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4 23:09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10-14 23:45 編輯
你談到的觀點是正確的!但如果對你觀點的原話略作如下改動,語義將表達的更加嚴謹、完整:
“一般是通過角度的正切值(或正弦值)將角度與長度單位聯系起來。角值1″對應的線值(約)為0.005mm/m”。從原理上講,“正切值”與正弦值是有區別的,樓主提及的“角度偏差值”是有大、小角度之分的,當為較大角度時,“正切值”與正弦值的區別會變大。“1″對應的線值(約)為0.005mm/m”的表述更為嚴謹、完整,畢竟“0.005mm/m”是由0.004848mm/m近似而來,雖然兩個數(0.005與0.004848)都屬近似而來,但近似程度不同,當角度偏差值相對較大時,兩個數導致的差異也會變大,不可忽略。上面談及的個人意見,并非“雞蛋里挑骨頭”,供你參考吧。
你談及的“角值1″對應的線值(約)為0.005mm/m”的話完全正確!就“線值”兩個文字的表述,完全否定了“mm/m就是平面角的SI單位”這樣的錯誤觀點。下面使用“解讀”一文作者的原話對“線值”二字給出“解讀”。“圖紙上常標注為0.005mm/1000mm或0.005mm/m,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線性值的......分子、分母各自表達不同的對象,計量單位各自獨立,不能組合成一個計量單位......。線性值不會成為角度值”;上述原話,先不考慮是否為竊用他人在本論壇談及過觀點的文字表述,其碼相對于其多年胡言亂語的“mm/m就是平面角的SI單位”來講,就是自虐式的“啪”、“啪”掌嘴!
不多講什么,你敢于談出自己正確的觀點,否定某個錯誤的“偽理論”,大家給你點贊!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16-10-15 07:25
這里可沒用到高等數學的知識,應該是初中的幾何知識。只是你沒有往那上面考慮,你再仔細想想,應該能想明白的。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16-10-15 08:28
謝謝您的講解!受教了。開始想寫近似為0.005mm/m的,后來省略了就不嚴謹了,下次我注意,呵呵。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5 15:11
再來細談所謂的“線值”
之所以講“線值”兩個文字的表述”完全正確,這是相對于“mm/m就是平面角的SI單位”這樣的錯誤觀點來講的。實際上“線值”兩個文字表述的正確性與①. 歷史年代、②. 某個領域以及③. 人們認知水平不斷的提升相關。
所謂的“線值”應該就是“線性值”的簡稱,按照一般的理解,“線值”應該就是“圖紙上常標注為0.005mm/1000mm或0.005mm/m,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下面的分析結論:
①. 歷史年代
對于形位公差,“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為0.005mm/1000mm或0.005mm/m”,這是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而“線值”的稱謂,應該講并不是一個規范、明確的術語,一般人們對“線值”的認知,基本就是停留在對長度基本單位米(m)及其十進分數單位上。這就如同我們通常所講的“絲”或“道”,是用來表示毫米(mm)的十進分數單位的“土語”。所以,幾何量專業在某個很窄領域談及的所謂“線值”,實際上是借用了“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的東西,出于近似計算的方便,而一直不甚規范的使用著這個“借來”的“土語”。“線值”的稱謂在2011年前,一般就如同3樓長度室量友所講的那樣。再比如講JJG117平板規程,在2011年前,對于儀器的分度值一般是按照規程中的提法“線值(mm/m)”來認知,但是在2011年后,也就是有了JJF1001-2011中3.26“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術語定義后,再在規程中提“線值(mm/m)”顯然就是不恰當了,如果再將一般用來表示“線值”的“0.005mm/1000mm或0.005mm/m”與平面角的計量單位混為一談,那就是更為明顯且帶有誤導性質的錯誤了。由此可見,JJG117-2013平板規程在JJF1001-2011頒發、實施兩年后依然使用“線值(mm/m)”來描述水平儀的分度值單位,明顯就是違背了JJF1001,按照國家局對規程、規范的編寫不得違背JJF1001-2011等法規性技術文件的明文規定,JJG117-2005是不應該被通過且頒發實施的。
JJF1001中3.26“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術語定義是在2011年新增加的一個術語,本人實際上在2009年就提到了“換算因子”的概念(見下圖),當然這也是在2010年看到 JJF1001《征求意見稿》后更加堅定了對這個新增加的術語的認知。盡管起初對“換算因子”概念的認知是相對模糊且膚淺的,但畢竟相對于JJF1001-2011還是早了2年。畢竟在那個還沒有JJF1001-2011的年代,自己就已同某些計量前輩及同行對此概念有過多次長時間的討論及學習。
換算因子.jpg (47.45 KB, 下載次數: 572)
下載附件
2016-10-15 14:37 上傳
②. 某個領域
“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為0.005mm/1000mm或0.005mm/m,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以及3樓長度室量友所談及的所謂“線值”,比如講,由于有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在“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的東西不會引起歧義,也如同在機械行業,“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的數字300,一般應該就按300mm來認知,但是超越了“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的領域,比如來到了論文及技術資料的文字領域,你仍然寫“0.005mm/1000mm或0.005mm/m”或數字300,那別人也就看不懂或極易引起歧義了。這樣的歧義極易產生非預期的誤導。所以,某些術語也罷,記做格式也罷,通常還要與某個領域相關聯,超出了這個領域,就可能是錯誤的甚至是誤導性的。
③. 人們認知水平不斷的提升
對某些自創的非規范術語的認知,往往隨著人們認知水平不斷的提升而改變著,比如講“代數差”術語,就是一個極不規范,帶有自創性質的術語,隨著人們認知水平不斷的提升,絕大多數計量人士已經不再使用這樣的術語。再比如“線值”術語,隨著JJF1001-2011中3.26“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術語定義逐漸為人們熟知并接受,一般也就不會再使用“線值(mm/m)”的文字描述了。當然這一切對于“撞南墻”做“擰種”的人物來講,“鉆牛角尖”秉性使然,其根本不會認知水平不斷提升的,另類人物及話題,這里不提也罷!
有感而發,歡迎指正。
補充內容 (2016-10-15 18:45):
將“JJG117-2005是不應該被通過且頒發實施的”修改為“JJG117-2013是不應該被通過且頒發實施的”.
補充內容 (2016-10-25 01:49):
將帖子中“是用來表示毫米(mm)的十進分數單位的“土語””,修改為“是用來表示米(m)的十進分數單位的“土語””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5 21:11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0-15 21:25 編輯
要說兩個計量單位的換算,就需要使用一個叫“單位間的換算因子”的東西進行換算,能夠相互換算的量稱為“同類量”。“角度量”的計量單位是量綱為1或無量綱的量,線性值的計量單位是七個基本量計量單位之一的“米”(m),是完全不同于角度值的另一種量,兩者之間不是同類量,因此也就不存在換算問題。
但是,角度值的計量單位是兩個線性值相除導出的,是在單位圓中用弧長除以半徑定義了角度,因此用弧長的計量單位m除以半徑的計量單位m,角度值的計量單位m/m也稱為“一貫導出單位”。單位m/m與詞頭m組合即可得到其十進分數單位之一mm/m。因此單位mm/m是水平儀分度值常用的計量單位,也是平直度檢測中常用的計量單位。
人們給了SI導出單位1m/m一個專用名稱叫“弧度”,符號使用 rad,因此1m/m=1rad,因為1m/m=1,所以1rad=1,兩個等式連在一起寫就是1m/m=1rad=1。由此很容易推導出1mm/m=1mrad。
三角函數的正切值、余切值、正弦值、……等,以及斜度值和錐度值,這些“量”的計量單位全是用兩個線性值的量導出,導出的單位也都是m/m。m/m的分子分母相同被約除將只剩下純數字1,因此也都稱為量綱為1的計量單位或無量綱單位。JJF1001-2011的3.7條注2提醒我們,雖然它們都是數,“但是這樣的量比一個數表達了更多的信息”,注3還列舉了“以兩個同類量之比定義的”量綱為1的其它幾個量,告訴我們不要錯誤地認為斜度值、正切值和角度值,乃至折射率、摩擦系數等數值相等時,它們就一定相等。角度值1mm/m與正切值1mm/m不相等,角度值與正切值不是同類量連換算關系都沒有,角度值與線性值更不是“同類量”,更不存在換算關系。
長期以來,所謂角度值與線性值之間的“換算”說法被錯誤地宣教,造成了現在這種誤導計量工作者的狀況,是到了該糾正的時候了。3樓講角值1″(近似)對應的線值為0.005mm/m是正確的。這是因為0.005mm/m不是“線性值”,它和1″都是角度值,它們是同類量才存在著換算關系。0.005mm/m=0.005mrad=5×10[sup]-6[/sup]rad=5μrad。由360°=2πrad,1°=3600″,很容易推導出1″≈5×10[sup]-6[/sup]rad=5μrad。因此可推導出0.005mm/m=5μrad≈1″。這種換算是兩個角度值不同計量單位的換算,不是角度值與線性值之間的換算。
個別不學無術只會鉆研罵街技術的“專家”頑固堅稱計量單位mm/m是什么“換算因子”,其實他連什么是換算因子都搞不清。“換算因子”是兩個同類量相互換算時必須相乘的“因子”,因此“因子”是兩個同類量的比值,是個純數字,把mm/m稱為“換算因子”是非常可笑的。我們不禁要問mm/m是哪兩個同類量的換算因子?如果說兩個量相互換算,一個量是1mm,另一個量是1m,則1mm換算為1m的換算因子是0.001,1m換算為1mm的換算因子是1000。本人對那個罵街磚家在8樓對著鏡子中的影子的叫罵,一如既往不予回復和置評。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5 21:52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0-15 21:56 編輯
“線值”的稱謂,應該講并不是一個規范、明確的術語,這才是實際情況。一般人們對“線值”的認知,基本就是停留在對長度基本單位米(m)及其十進分數單位上,這種理解也是科學的,符合國家規定的。但“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為0.005mm/1000mm或0.005mm/m,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圖紙(或工藝)上標注的計量單位mm/m來看,它一定是由兩個“線性”量值的導出量。因此當我們遇到這種標注時,首要的是識別標注的參數是什么量,由哪兩個量導出。這種標注常見量有錐度、斜度、角度和形位公差中的傾斜度,同樣是0.005mm/m大小的角度、斜度、錐度和傾斜度無法相等。因為角度0.005mm/m其實就是5μrad,屬于“小角度”,眾所周知這種小角度的正切值、正弦值和角度值在數值大小上近似相等,但近似相等并不意味著它們的量值大小可以畫等號,概念上相差甚遠更不能畫等號。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5 22:29
關于產品測量出角度偏差值如何計算出具體偏差μm值?我的看法是:
首先應該確定圖紙工藝給出了角度偏差允許值的要求,角度是被測參數,尺寸偏差不是被測參數,我們必須給出角度偏差測量結果,而不能給出尺寸偏差測量結果。但是,因為角度允差太小,用直接測量角度的方法無法保證角度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因此我們才需要用“間接測量法”完成角度測量。
角度的間接測量方法常見的是測量角度的兩條邊長,計算出被測角度的三角函數值,常用的三角函數是正切與正弦,但其它三角函數值更容易實現時還是應該用其它三角函數。然后查出或利用反函數計算角度的實測值,角度實測值與其公稱值之差就是被測角度的實際偏差。
以使用正切函數為例,被測角度θ的對邊測得值a,鄰邊測得值為b,則tgθ=a/b,θ=arctg(a/b)。一般來說測量中為了確保測得值準確可靠,應該盡可能長地測得b,b盡可能大,相同的角度偏差值的a就會越大,相當于使用了一個放大鏡。大批量測量時,你可以固定一個B的長度,例如100mm、150mm或200mm等,根據被測角度的允差用上述公式計算出a的允差應該是多少μm,這就是我建議你的解決方案。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5 23:44
有人大言不慚地說:“本人實際上在2009年就提到了“換算因子”的概念(見下圖),……,畢竟相對于JJF1001-2011還是早了2年。畢竟在那個還沒有JJF1001-2011的年代,自己就已同某些計量前輩及同行對此概念有過多次長時間的討論及學習”。
豈不知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機械工業出版社就出版了李慎安老師編寫的《法定單位使用手冊》,在該書“第3章量值單位的換算”的3.1節就明確提出了:“兩個單位之比[Q]1/[Q]2=k為一個純數,在單位由[Q]1改變為[Q]2時,原來的數值{Q}1需乘以這個單位比值k。這樣的單位比值實際上是[Q]1與[Q]2兩個單位間的關系中的數值”,只是還沒有直接點明“純數”k就是兩個單位之間換算的“因子”。但在隨后一個自然段提到了“從量的不變原則來說,對任何一個量,改變它的單位時,不應當改變它的大小。因此,為改變單位而與之相乘的一個因子,……”,這說明李老師早于某人21年前就對單位間的換算因子有了思考,那時就已經鎖定[Q]1/[Q]2=k,這個“純數”k就是單位由[Q]1改變為[Q]2時的“換算因子”,并在JJF1001-2011中給予了確定。從李慎安老師提出至今差不多快30個年頭了,遺憾的是曾經聞名全國的某個計量“專家”,仍然在胡說什么mm/m是換算因子,實在是可悲可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6 11:46
從術語定義看,為什么mm/m(1/1000)是單位間的換算因子?
“單位間的換算因子”是JJF1001-2011中,相對于JJF1001-1998新增加的一個術語。該術語的定義共12個字,就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之比”,由術語定義的文字表述,我們可以看出,mm/m中的mm與m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而mm/m就是將“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寫成了“之比”的形式。由此可見,mm/m是完全且嚴格符合12字術語定義“單位間的換算因子”的。
某個人非要選擇性眼瞎,其一會兒瞎講“mm/m既是平面角的SI單位,也可以做單位間的換算因子”,這樣的自虐式掌嘴的胡說八道顯然違背了JJF1001“一詞一義”的原則;一會兒又在“之比”與“比值”包括什么“比的過程”與“比的結果”等諸多方面東扯西繞、胡攪蠻纏,從而得出“比的結果(比值)純數字1/1000才是換算因子”的結論。大家看一下,“純數字1/1000”總不能說“1”與“1000”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吧?這“1”與“1000”與12字的術語定義文字描述無法相關聯啊!之所以將換算因子寫作mm/m(1/1000),是因為mm/m=1/1000,這里mm/m就是“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而1/1000通常就是我們一般稱謂的換算系數。
大家都清楚,在JJF1001-2011《征求意見稿》中,“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術語定義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之比值”(13字),正式頒發的12字與13字術語定義從內容上來講,是差別很大的。“之比”說否定了“純數字1/1000才是換算因子”的胡言亂語,畢竟只有mm與m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而“1”與“1000”僅是兩個數字,并不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
附言:
“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為0.005mm/1000mm或0.005mm/m,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這是某版主在“解讀”一文中的原話,現今其自我又掌嘴并胡言“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既然某版主自己已經意識到了錯誤,那也就證實了其那張信口開河瞎講一氣的橫豎嘴從不靠譜!
某版主既然懂得“小角度的正切值、正弦值和角度值在數值大小上近似相等,但近似相等并不意味著它們的量值大小可以畫等號,概念上相差甚遠更不能畫等號”,那就不要在“角度、斜度、錐度和傾斜度”等之間無休無止的搗糨糊了,倒來倒去,胡扯瞎繞,竟然搗出了“斜度”與“角度”“等價”,并可“劃等號”,“解讀”一文中正是這樣搗的,本來意圖是想誤導他人,結果卻將其自己“扯繞”糊涂了,某版主實在是太可悲了!
與計量老前輩李慎安多次在一起參會,那時我們都還算年輕吧,彼此之間針對感興趣的計量技術問題相互交流溝通,這些事情,一無所知的某版主就不要“班門弄斧”了,丟人現眼還嫌不夠?!
一個同樣的帖子竟然發兩次,搶占樓層呢?!還是已經“癡呆”了呢?!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6 23:03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0-16 23:10 編輯
水平儀是小角度測量儀,其分度值自然是小角度的最小格值,因此其分度值的計量單位mm/m必為角度單位。因為角度單位是由兩個長度值(線性值)相除導出,mm/m也可以看作是長度計量單位mm與長度計量單位m相除(相比)。因此mm/m既可以表示平面角的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表示計量單位mm與計量單位m相除的表達式。
若將計量單位mm換算為計量單位m,按李老師早在1988年所說,“兩個單位之比[Q][sub]1[/sub]/[Q][sub]2[/sub]=k為一個純數,在單位由[Q][sub]1[/sub]改變為[Q][sub]2[/sub]時,原來的數值{Q}[sub]1[/sub]需乘以這個單位比值k。這樣的單位比值實際上是[Q][sub]1[/sub]與[Q][sub]2[/sub]兩個單位間的關系中的數值”,單位[Q][sub]1[/sub]=mm,單位[Q][sub]2[/sub]=m,1mm/1m=0.001,“在單位由[Q][sub]1[/sub]改變為[Q][sub]2[/sub]時,原來的數值{Q}[sub]1[/sub]需乘以這個單位比值k”,計算結果得到的純數k=0.001才是換算因子,兩個單位相除的形式mm/m只是計算換算因子0.001的計算式。
在JJF1001-2011《征求意見稿》中,“單位間的換算因子”定義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之比值”,說得再清楚不過了,與李老師28年前說得一模一樣。中文習慣于縮寫,標準和規范也要求文字盡可能簡練,一個多余的字都不允許。人們講述“A與B的比”時,指的就是A與B的比值,正式頒發的12字與13字的定義少了一個“值”字,意思并未改變。
我之所以多次重復講“角度、斜度、錐度和傾斜度”等,就是講給搗糨糊的人聽的,告訴他計量單位mm/m不僅僅是角度的計量單位,它還是其它許多量值的計量單位,同為一個mm/m,對不同的量值有完全不同的含義,目的是想請那位專攻罵街技術的所謂幾何量計量“專家”學習一點最基本的計量常識。
我已經強調再三,在小角度測量領域,小角度值與其正弦值、正切值,乃至斜度值是近似相等的,這個相等僅在數值上近似相等,在概念上則是完全的不同,在小角度測量領域之外,等式是不成立的。罵人磚家一心只顧罵街,他是不會認真領悟的,隨便他怎么理解去吧。
自稱“與計量老前輩李慎安多次在一起參會,那時我們都還算年輕吧”,大言不慚地說自己與李老師“計量技術問題相互交流溝通”,這種人竟然還能說出“本人實際上在2009年就提到了換算因子的概念”,“畢竟相對于JJF1001-2011還是早了2年”,豈不知李老師比他還早了21年!這些都算不上班門弄斧、丟人現眼吧!
由于網速太慢,點擊“發表回復”后,不見動靜,不得不再點擊一次。太晚了,因為白天還要講課,看到有動靜了沒有檢查就關機睡覺了,白天沒有時間上網,現在才發現。兩個重復的帖子請相關版主刪除一個,在這里先行謝過了。
作者: 量院老生滬 時間: 2016-10-17 09:15
不想看到除了學術討論以外的如“胡言亂語”,“自虐”等惡心的詞語,請還論壇一片靜土,否則就算您水平再高也不值得尊重。我們只想在這里學習,不想看到有人爭論,專業理論知識的辯論到也可以。不知各位同仁是否有同感。
作者: cdsjmcl 時間: 2016-10-17 09:58
不知道“其媽”“穿開襠褲”以及“你父母是否能活到古稀之年”這樣的“惡心”話題,你是否能感興趣?這樣的話題是“專業理論知識的辯論”嗎?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7 17:10
帶頭破壞“論壇一片靜土”的正是為老不尊的某版主,其開啟的“穿開襠褲”、“象狗一樣亂咬”、“其父母...他本來就不可能活到古稀之年”、“潑婦”、“婊子”、“臭婆娘的裹腳布”等等諸多骯臟話題,這些你真的看不到?貌似公允了吧?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7 19:10
“mm/m既可以表示平面角的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表示計量單位mm與計量單位m相除的表達式”,此話與“mm/m既是平面角的SI單位,也可以做單位間的換算因子”完全如出一轍,某版主懼怕JJF1001中“換算因子”術語定義竟然到了這種程度,以“表達式”來替而代之!“李老師早在1988年所說”,可那個年代并沒有ISO/IEC GUIDE99《國際計量學詞匯——基礎通用的概念和相關術語》啊,搞搞清楚,前者是1988年,而后者是2007年。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何況,某版主編造瞎話從不臉紅,計量老前輩李慎安所著《法定單位使用手冊》,本人及大家手中都有,該書中78頁 4.5平面角列表中,列出了所有平面角的單位(包括了德語),你能找到“mm/m”這樣的平面角單位嗎?所謂“純數k就是單位由[Q]1改變為[Q]2時的換算因子”的說辭只是你的原話,而與計量老前輩李慎安并無瓜葛,你編造瞎話是不分時間、場合及人物的!
本人曾經“與計量老前輩李慎安多次在一起參會,那時我們都還算年輕吧”的話怎么就是你攻擊的“大言不慚”呢?包括與國家局、院的金XX、胡XX、沈XX、張XX,上海院的顧XX、薛XX,以及304所的張XX等諸多計量老前輩多次在一起參會,也都是歷史事實啊。老前輩李慎安是從國家局退休的,但其也是做幾何量專業出身啊,其50~60年代曾分別任線紋室主任和角度光潔度室主任,你又是一無所知了吧!應該講,你的所謂“四十余年”才真正是“大言不慚”的!
JJF1001-2011中3.26“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術語定義,由征求意見稿的13字改為正式稿中12字,其原因你并不知道吧!這是“縮寫”、“簡練”能矯情的過去的嗎?!13字改為12字其中的解釋說明正是為了防止被像你這樣曲解、誤導而信口開河瞎講一氣的人所利用!你至今還在瞎講“純數k=0.001才是換算因子”,你告知大家,這個“純數0.001(1/1000)”如何與“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有所關聯?其中“1”和“1000”如何才能認知為測量單位?既然“人們講述“A與B的比”時,指的就是A與B的比值”,那你告知大家,這“A與B的比值”是多少?“A與B的比值”與術語定義“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之比”由可比性嗎?!你即使胡攪蠻纏也不能略微考究一下,而一點道理都不講吧?!!!
“白天還要講課”并不是“重復的發帖”理由,論壇混了,再到“中啟中心”去混,混來混去你還有幾多時日呢?快到頭了吧!再講,你發的帖子,就不審看一下?那屢屢為將“差”說“話”了而假惺惺的“不好意思”是不是過多過濫也就不難理解了!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7 22:39
對了,知道罵人,特別是罵老人是品德極其敗壞的表現就對了,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你就不會天天罵古稀之人了,我之所以把你罵街的語言還給你品嘗滋味,要的就是你的感受,要的就是你的自責,要的就是你自己感到罵街是一種羞恥。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7 22:47
倚老賣老且為老不尊的某版主如果懂得“感受”、“自責”以及“羞恥”,那“穿開襠褲”、“象狗一樣亂咬”、“其父母...他本來就不可能活到古稀之年”、“潑婦”、“婊子”、“臭婆娘的裹腳布”等等諸多骯臟話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7 23:19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0-17 23:39 編輯
對于18樓的某人而言,既然你與李老師以及那么多×××老師“多次”一起討論,就應該知道李老師早你20多年就在思考換算因子的問題,你就不該恬不知恥的說什么你比國家規范提出換算因子的概念還早2年,比你早10倍的年頭提出換算因子的事卻只字不提,臉都不紅一下。
兩個同類量,0.02mm和1.2m,如果求0.02mm換算為計量單位m表示應該是多少,就應該將其乘以計量單位mm與m之間的換算因子0.001,即:0.02×0.001=0.00002(m),如果要求把1.2m換算為用計量單位mm表示,就應該將其乘以計量單位m與mm之間的換算因子1000,即:1.2×1000=1200(mm)。
由此可見,0.001是計量單位mm換算成計量單位m的換算因子,1000是計量單位m換算成計量單位mm的換算因子,把兩個計量單位相除的計算表達式mm/m和m/mm稱為換算“因子”是極其錯誤的。你還可以去查一下辭海或新華字典,你看看“因子”是動詞還是名詞,是一個常數還是一個計算公式?作為全國著名計量“專家”,查個字典你總還會吧?不要一天到晚只研究罵街技術,只知道罵人,還是應該使用基本工具學習一點計量常識。就憑15樓好心好意苦口婆心那么相勸,你也不應該在其之后繼續肆無忌憚地罵大街。
另外再次提醒你,你侮辱和謾罵我一個人也就罷了,請你自重不要隨意誣蔑和謾罵其他人,更不要在技術論壇中誣蔑和謾罵其他機構,包括標準和規范的起草班子、國家標準和規范更新換版組織機構。乃至各級管理體系的認證或認可機構,你這種隨隨便便借技術討論之名胡亂罵人胡亂誣蔑機構的行為實在是與你的專家身份反差太大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7 23:39
對8樓帖子再來細談所謂的“線值”的一點補充:
大家都清楚,幾何量專業有“長度計量器具”稱謂,過去對此也稱作“線值計量器具”,還有一本書的名稱為“線值計量器具的檢定與修理”,聯想到“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為0.005mm/1000mm或0.005mm/m,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由此可見,“線值”二字在認知及使用上確有某些不夠規范的地方。正是這些不規范的認知及使用,才出現了“線值(mm/m)”的文字描述。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8 00:14
22樓的帖子總算是回到了技術討論的狀態,令人欣慰。幾何量計量的所有“量”都源自長度和角度兩個“量”,我們常說的“線紋”測量也是長度量,但線紋還是不能與線值相混淆。因此贊成“線值計量器具”的提法是極不規范的說法,作為文章正式發表或書籍正式出版應該加以杜絕。
但圖紙標注0.005mm/1000mm時并不違規,這種標注不是“線值”,是一種錐度或斜度的允差常見標注方法,表示在1000mm的長度下直徑的變化或高度的變化不超過0.005mm(具體是斜度還是錐度需看具體圖紙的標注)。當我們測量工件的長度不是1000mm時,就應該將測得的結果按圖紙的規定折算成1000mm時的誤差。
0.005mm/m的表示方法常用于水平儀的分度值或分辨力表示,是最小格值或末位數跳一個字代表的量值,也是合理合法的。因為水平儀是小角度測量儀,JJF1001-2011的3.20條告訴我們“用數和參照對象一起表示的量的大小”就稱為“量值”,0.005是一個數,mm/m是角度計量單位,因此0.005mm/m是水平儀分度值或分辨力代表的一個小角度量值。
出現了“線值(mm/m)”的文字描述則是極不規范的,如果按過去不規范的“長度量”稱為“線值”理解的話,mm/m也不能算線值,這是兩個“線值”相除,兩個長度值相除得到的量可以是平面角、平面角的三角函數值、斜度值、錐度值等等,唯獨不能是“線值”。
作者: hblgs2004 時間: 2016-10-18 09: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8 10:03
哪里有“線值計量器具的提法是極不規范”,包括“線紋......不能與線值相混淆”這樣的話題啊?某版主顯然又在開始東扯西繞、胡編亂造了!“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為0.005mm/1000mm或0.005mm/m”,這樣的“標注”或描述并無什么錯誤,且是國家標準規定允許采用的對零部件形位公差的一種“標注”或文字描述,但并不是某版主胡言的僅對“錐度或斜度的允差常見標注方法”。但如果像某版主“解讀”一文瞎講的那樣“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為0.005mm/1000mm或0.005mm/m,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那就是“極不規范”且容易引起歧義的錯誤了。現今某版主又改口“圖紙標注0.005mm/1000mm時并不違規,這種標注不是線值”,此話顯然與“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大相徑庭了。既然某版主有自虐掌嘴的嗜好,那也就由其去吧!或許到了某天,某版主還會回到“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的錯誤觀點,所以,始終不變的只能是其從不靠譜的“橫豎嘴”!
至于“0.005是一個數,mm/m是角度計量單位”的說辭,沒人屑于同某版主再去“重復說;反復講”的爭論了,畢竟大家都清楚“0.005是一個數”,寫成“0.005mm/m”的形式也依然還是一個“數值”(0.005/1000),而非什么胡言亂語的“量值”,只有寫成0.005mm/m(rad)或0.005/1000(rad)的形式才是“量值”!(當然平面角單位rad可寫也可不寫,但那只適合于不屑胡攪蠻纏的人)。所以,“mm/m是角度計量單位”的文字,在任何正確的法規性技術文件或技術書籍、資料以及教科書中都找不到,這樣錯誤的認知及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的文字描述屬于“規角制”的自創!!!呵呵,也算是一種獨出心裁的“創意”吧。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9 14:37
斜度必有兩條邊,如果把其中一條邊作為“基準要素”,另一條邊作為“被測要素”,它們之間的名義夾角作為“理論正確尺寸”,那么斜度的誤差也就是形位公差中的“傾斜度誤差”了。某專家能夠意識到“圖紙上(或工藝上)常標注為0.005mm/1000mm或0.005mm/m”是對零部件形位公差的一種“標注”,的確實屬不易。但其頑固堅持也是對“錐度或斜度的允差常見標注方法”的說法是“胡言”,也還是足見其孤陋寡。
有的人理解能力的確不敢恭維,我不得不再次重復我的觀點。0.005mm/m“這種標注不是線值”是我一貫的觀點,“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是我順著這名著名專家的所稱的說法說的那種情況,全文的意思是:0.005mm/m“這種標注不是線值”,但“圖紙標注0.005mm/1000mm時并不違規”,這種標注是錐度、斜度、傾斜度的一種規范標注,這種標注就是有的人“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
在水平儀的分度值標注0.005mm/m中,“0.005是一個數,mm/m是角度計量單位”,我的確講了不知多少次,但作為平直度檢測全國著名專家的某位仍然堅持水平儀的分度值0.005mm/m連“量值”一說都是只是“胡言亂語”了。在他看來水平儀分度值0.005mm/m只是0.005/1000這個“數”,水平儀不是“計量”器具而變成了個“計數”儀器,而且所計之數是小數點后第6位的小數,不是常見的自然數計數儀器。嗚呼哀哉,全國著名平直度檢測專家長期以來居然在使用一個計數器具檢測需計量單位μm量化表述的直線度誤差和平面度誤差,實乃一個世界級的大笑話。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9 22:50
既然“0.005mm/m這種標注不是線值是我一貫的觀點”,那“解讀”一文中“.....0.005mm/m,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如此大相徑庭的兩種說辭又都是從誰嘴里吐出的“象牙”呢?難道上述話語是你違心且“順著.....著名專家的所稱的說法說的那種情況”?????
某版主,你真是個炕頭漢子,自己在“解讀”一文中講過的話,竟然妄圖推脫文責自負的責任講出“順著....說”的胡攪蠻纏,可文章的署名只有你一個LiuXX啊,再講,稿費你也沒給“著名專家”而是獨吞了啊。還有,爭執的問題已經近8年了,你從不敢將“解讀”一文公之于論壇,其碼你是心懷鬼胎的心虛吧?!既然“解讀”一文是你“計量同仁”所寫,你又“完全贊同計量同仁的觀點”,“解讀”一文已經刊載兩年多了,你為什么就不敢在論壇將“解讀”一文公之于眾呢?這可以證實與你觀點一致的大量所謂“計量同仁”的存在,你又怕什么呢?!默認為膽小鬼了吧?!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9 23:20
關于“.....0.005mm/m,這就是通常稱為線性值的情況”,我已經在26樓說清楚了,不知道當事人自己揣著明白裝糊涂呢,還是語文沒學好真的不明白,自己再去認認真真地看看26樓的帖子吧,我沒有必要再重復。文章的核心內容我已經給你講了無數遍,量友們的耳朵都磨出老繭了,文章的版權屬于雜志社,著名“專家”感興趣就去買一本雜志自己看,沒有必要在論壇中再全文轉載。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9 23:51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10-19 23:53 編輯
“沒有必要在論壇中再全文轉載”的托辭是你心虛了吧?!如果將你或你的的“計量同仁”在“解讀”一文中的部分內容以圖片的形式上傳,請問:那屬不屬于對你或你的“計量同仁”的一種侵權呢???難道由你自己將“解讀”一文上傳,會暴露了你或你的“計量同仁”的某種“隱私”或“技術機密”???
某版主千萬不要氣急敗壞,“氣大傷身”的,何況本人已經給夠你自己都不屑顧及的面子了!你當做“逗你玩”也未嘗不可!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0 00:52
“心虛”也就不會在全國近5000種科技期刊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百強科技期刊”上發表了,讓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隨便怎么說去吧。正如其在29樓所說的:千萬不要氣急敗壞,“氣大傷身”的,何況本人已經給夠你自己都不屑顧及的面子了!你當做“逗你玩”也未嘗不可!
我唯一希望你的是,作為全國知名計量專家不要把全部精力都花在研究和提高罵街能力上,哪怕拿出1%的精力學習點專業內的新知識、新概念、新觀念,跟上計量科技發展的步伐,也不至于自毀名譽,墮落為不學無術,聞名世界的罵人磚家。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0 11:04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10-20 11:11 編輯
既然某版主不心虛,那又為何不敢承認自己就是“解讀”一文的作者,而去整出“完全同意計量同仁的觀點”這樣的“彌天大謊”呢?“七十”之人已經“老氣橫秋”了,哪來的什么“脫穎而出”啊?沒人像你那樣“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看看“審稿人”的意見,大家就都清楚“解讀”一文并非是什么“葡萄酸”,而是某版主手中一個扔不掉的“燙手的山藥”,文責自負的道理某版主不會不懂吧?!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
奉勸某版主搞搞清楚,處于當今社會最底層的“下里巴人”,你也只能是“撞南墻”做“擰種”罷了,哪里還配談什么“名譽”?!
“解讀”一文誤導的范圍之大,大家去百度搜一下也就清楚了,搜一下“水平儀分度值符號mm/m解讀”字樣(答案49頁),一切就都水落石出了。另外大家也可輸入“mm/m是什么單位?”的字樣,某版主匿名且自問自答的蹩腳演繹“蓄意誤導”獨角戲也就赫然在目了,某版主如此“熱心”、“不辭辛苦”的誤導公眾,確實有必要讓其“洗洗澡”,“見見陽光”,將其丑陋的面目公示于眾!
解讀圖片1.jpg (13.75 KB, 下載次數: 325)
下載附件
2016-10-20 11:01 上傳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0 21:29
謝謝全國著名“專家”協助宣傳了關于計量單位的科普文章!盡管此人并非情愿,但客觀上還是宣傳了“mm/m是什么單位?”。文章批駁的正是此人長期堅持的水平儀分度值0.01mm/m只是個“數”,而沒有“計量單位”的錯誤。樓上罵街的語言是其道德品質淪喪的具體表現,與計量技術無關,扔到垃圾箱里就不用理睬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1 08:17
對“解讀”一文的批駁,竟然被某版主說成是對“科普文章的協助宣傳”,其還裝癡賣傻的表示“謝謝”,大家就想知道:某版主的臉皮究竟有多厚?某版主你還能再無恥些嗎?
某版主無聊至極,竟然編造出瞎話“水平儀分度值0.01mm/m只是個數,而沒有計量單位”,如此的“無風撲影”、“胡編瞎造”,某版主在論壇“如此的不受待見”還不是其錯有應得嗎!這又讓某些為其出過頭的量友情何以堪呢?!某版主諸多方面“道德品質淪喪”,正在加速其已無幾多時日的進程,這不就是“不作X也就不會X”的節奏嗎!
不管如何,某版主對“解讀”一文隱瞞兩年多的情景已被大家所了解,其骯臟的所謂個人“隱私”已經被“公示”,某版主還有臉在論壇繼續混下去嗎?下面將“審稿人”的意見重復上傳如下,以供大家結合“解讀”一文來加深理解:
①. 通過審稿再次學習了法定計量單位,借此簡單闡述我對角的計量單位的認識。
②. 弧度(rad)是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因此,它的倍數單位和分數單位的SI詞頭使用,應遵守國際單位制中的相關規定,如:10-3弧度表示為mrad,10-6弧度表示為μrad。將10-3弧度表示為mm/m,10-6弧度表示為μm/m極易引起歧義和錯誤理解,如:mm/m表示的是毫米/米呢還是毫弧度呢?說不清楚,當表示的是毫米/米就不是角的計量單位,因為角的計量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只定義為米/米(rad),沒有第二個計量單位!
③. 我們要嚴格遵守法定計量單位的使用規定,糾正錯誤的習慣用法,才能避免誤解、誤導、誤用。
說明:“審稿人意見”中的①、②、③序號及字體的紅色是本人所加。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1 14:12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0-21 14:20 編輯
你以為大家相信你的編的鬼話?你以為“審稿人”像你一樣那么品德低下?“審稿人”的所謂“意見”不發給聘他為審稿人的國家級雜志編輯部,讓這個著名雜志發表一篇原則性錯誤的文章在全世界丟盡臉面,審稿人的修改意見也不發給投稿人,建議投稿人加以修改,偏偏發給一個毫不相干的世界聞名的罵街磚家,讓其肆意在網絡媒體上罵破天。這種缺少“審稿人”基本工作準則的做法只有罵街磚家才具有的道德品質。
誠然投稿人的文章不一定完全正確,審稿人的審稿結論也未必完全正確,因此雜志社刊登的文章仍然歡迎不同意見的發表和討論,甚至是相互對立的觀點都可以在同一個雜志的同一個專欄上刊登。假設謾罵磚家所說的“審稿人”意見是真的,審稿人也會明確向雜志社明確表態不同意刊登,或者建議修改后刊登,雜志社如果不顧審稿人的意見執意刊登,審稿人還可以在雜志上發表自己的“正確”觀點。那位專攻罵街技術的磚家對文章有自己的截然相反的“高見”,同樣也可以寫出來投到雜志社予以發表。類似于本論壇這個謾罵磚家及其編造的“審稿人”的做法,全世界的雜志尚屬特例。
順帶提一句,這個謾罵磚家在其它若干個類似主題帖中純罵街帖子,我都將不予答復和理睬,就讓那些謾罵帖充當主題帖的結尾吧,垃圾化為肥料是最好的測量方法,對于罵街者圓了他的罵街夢,對于本論壇的環保也起到一個警示作用。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1 18:57
我們再來認真分析一下謾罵磚家編造的“審稿人”意見:“因為角的計量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只定義為米/米(rad)”,米/米(m/m)和弧度(rad)是國際單位制中定義的平面角計量單位,這應該正是我的觀點,也是國務院命令規定的平面角計量單位。計量單位m/m是平面角的SI導出單位,rad是國際計量大會給平面角SI導出單位m/m的專用名稱,因此m/m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原始導出單位,rad“是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它們都是SI單位。
那么rad十進分數單位包含有mrad和μrad,與mrad和μrad對應未賦予專用名稱前的SI導出單位m/m的十進分數單位就是mm/m和μm/m,這還值得大驚小怪嗎?同時詞頭m和μ的使用也絲毫不違反SI詞頭使用規則。
“角的計量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只定義為米/米(rad)”不等于平面角“沒有第二個計量單位”。m/m是SI導出單位的原始單位,rad是人們賦予了專用名稱的單位,m/m和rad都是SI角度單位,它們都分別還有一系列十進分數單位和十進倍數單位,怎么可以說“沒有第二個計量單位”?如果在法定計量單位范圍內,則還有60進制的度分秒等單位,更不能說“沒有第二個計量單位”。
“嚴格遵守法定計量單位的使用規定,糾正錯誤的習慣用法,才能避免誤解、誤導、誤用”,這才是正確的科學態度,人們不能僅憑個人的喜惡否定某個計量單位的地位。幾乎人人都知道水平儀分度值采用了角度計量單位mm/m。如果水平儀分度值標注0.01mm/m,0.01是“數”,mm/m就是計量單位,它表示相鄰兩刻線或末位數數字顯示一個字所代表的量值是角度量值0.01mm/m,也等同于10μm/m,用平面角SI專用單位名稱表述就是0.01mrad,或10μrad。
作者: cdsjmcl 時間: 2016-10-23 20:15
從事計量工作十余年,主要做了有關統一和正確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事情。對國務院《命令》、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國家強制性系列標準以及SI國際單位制應該講還是有所了解的。像“基本單位”、“輔助單位”、“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制外單位”、“組合形式的單位”、“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等等基本概念和內容還是很清晰的。現今聽到樓上版主突然間冒出的“原始單位”、“原始導出單位”說辭,再聯想到其曾經胡說八道的“8個基本單位”以及“角速度單位m/m/s”等等諸多的言論,本人及大家確實被極大的震撼到了!難道這是在傳遞一個國務院《命令》、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國家強制性系列標準以及SI國際單位制等法律法規將要被修訂,即將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信號?“原始單位”、“原始導出單位”、8個基本單位”以及“角速度單位m/m/s”等等又將是什么樣的“新內容”呢?
做為一個社會民間的“計量論壇”,“不管是正確的、錯誤的、菜鳥式的、甚至是明顯錯誤的觀點都可以發表”,但是,以上述理由發表明顯有駁于現行有效法律法規的言論是絕對不能被允許的!什么“原始單位”、“原始導出單位”、“8個基本單位”以及“角速度單位m/m/s”等等諸多的言論完全就是游離于我們國家現行有效法律法規之外,甚至與國家現行有效法律法規唱異調、唱反調的內容,這樣信口開河、胡說八道的言論在本論壇應該是被嚴格禁止的!
一直感覺本論壇還是一個公眾口碑不錯的技術交流平臺。但是,如果現今論壇默許所謂管理團隊成員的樓上版主總是發表一些明顯有駁于現行有效法律法規的言論,那本論壇的聲譽毀于一旦的始作俑者將是樓上版主及默許、縱容者!失去“人氣爆棚”的計量論壇,受到傷害最大的將是本論壇廣大熱情、踴躍的量友們!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3 21:22
既然“審稿人的意見”被某版主污蔑為“編的鬼話”,那“鬼話”不作數,也經不得事實的驗證,另外某版主即做“鬼”也就不怕“鬼話”,某版主你又何必如此緊張、忌憚而惶惶不可終日呢?你心虛了吧?不就是個文責自負的事情嗎!何況你又不怕“開水燙”,某版主站直了別趴下!你換多個不同的“馬甲”,將會出現你的許多“計量同仁”來挺你,至于將你挺至何方死地你自己最清楚!你的“讓這個著名雜志發表一篇原則性錯誤的文章在全世界丟盡臉面”的話算是說對了,“著名雜志”正在因你這個“始作俑者”而蒙羞,不久的將來,你會看到已經被采用的“正確觀點”文章,被“雜志社予以發表”,“解讀”一文將“垃圾化為肥料”!在此希望你已無幾多時日的人生能夠挺過盡可能多的一個時間段。祝愿你了!
“誠然投稿人的文章不一定完全正確”,可悲的某版主,你(投稿人)的文章不必使用“不一定”的含糊其辭,文章肯定100%“完全正確”,不要有打“退堂鼓”的念頭!實話告之,8年前一開始爭論,就把你所有退路都給死死的封堵嚴實了,你既做不了“浪子”,也無“回頭金不換”之路可走,已經是“關門打X”了!唯一可行之路就是你一條道走到黑!當前,大家就想知道“投稿人”是否就是你?某版主“七十”也算是“老大不小的人了”,你敢講句實話嗎?
既然“審稿人的審稿結論也未必完全正確”,可悲的某版主,你又太缺乏“自信”了,應該牢牢樹立“審稿人意見”是“編的鬼話”,是“完全”錯誤的信念,缺乏了此信念你還能頑固堅持近8年來的胡攪蠻纏嗎?!下面“認真分析一下.....編造的審稿人意見”:
①. 既然“米/米(m/m)和弧度(rad)是國際單位制中定義的平面角計量單位,這應該正是我的觀點,也是國務院命令規定的平面角計量單位”,那你就告知大家,國際單位制中平面角的單位(輔助單位)是只一個“弧度(rad)”呢?還是“米/米(m/m)和弧度(rad)”兩個呢?記得,可不要將1rad=1m/m=1 再給以曲解拆分來胡攪蠻纏啊!你既然有膽量將瞎話編造至國務院《命令》的頭上,就將《命令》中的與“平面角計量單位”相關原文上傳讓大家見識一下!大家都斷定:你暫時為了“茍延殘喘”繼續混跡論壇,還沒有如此膽大妄為編瞎話的膽量!!!
②. 你的“與mrad和μrad對應未賦予專用名稱前的SI導出單位m/m的十進分數單位就是mm/m和μm/m”意見,與“審稿人意見”,“弧度(rad)是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因此,它的倍數單位和分數單位的SI詞頭使用,應遵守國際單位制中的相關規定,如:10-3弧度表示為mrad,10-6弧度表示為μrad。將10-3弧度表示為mm/m,10-6弧度表示為μm/m極易引起歧義和錯誤理解,如:mm/m表示的是毫米/米呢還是毫弧度呢?說不清楚,當表示的是毫米/米就不是角的計量單位”。兩種大相徑庭的意見放在這里,由大家公開發表見解或內心去認知,你的胡言亂語能站得住腳并得到大家的認可嗎?!“詞頭m和μ的使用也絲毫不違反SI詞頭使用規則”的胡言亂語,本人已經不屑于像你那樣“重復說;反復講”的去批駁了,“絲毫不違反SI詞頭使用規則”的話,應改為“絲毫不違反”“規角制”“詞頭使用規則”吧?!如此明顯的道理,某版主也要“煮熟的鴨子嘴硬”!你不怕熟知國家強制性標準中“SI詞頭使用規則”的量友們恥笑你嗎?!
③. 既然某版主胡言亂語““角的計量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只定義為米/米(rad)”不等于平面角“沒有第二個計量單位””,那某版主不要隱藏“國際單位制中”這個前提,也不要轉移話題至“法定計量單位范圍內”去,你就告知大家,這“第二個計量單位”到底是什么?國務院《命令》、國家強制性系列標準、SI國際單位制中關于平面角的“第二個計量單位”的文字規定在哪里?如何使用文字描述的?你敢上傳至論壇讓大家見識一下嗎?為了堅持錯誤,你又編造出“原始單位”的“規氏術語”,搞搞清楚:有“基本單位”、“導出單位”、“輔助單位”等明確、規范的術語,開天辟地還真沒有“原始單位”的術語,難道當下還會有“現代單位”的術語嗎?這“原始單位”的胡說八道與“8個基本單位”、“角速度單位m/m/s” 大概、可能是“同類量”貨色吧?某版主你究竟還要在論壇中爆出多少笑料呢?你實在讓人不可理喻!
④. 某版主還在無聊的“重復說;反復講”,那你就將胡言亂語的“水平儀分度值標注0.01mm/m,0.01是“數”,mm/m就是計量單位”的話,給大家再“解讀”一次,重點“解讀”“mm/m就是計量單位”的說辭。難道“0.01是“數””,“mm/m”≠1/1000? 這“1/1000”不是“數”?其數字“1”與數字“1000”難道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這里質疑某版主:你懂得“導出單位”都包括哪些內容嗎?你懂得“組合單位”與“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二者之間的區別嗎?你懂得何謂“SI輔助單位”嗎?你懂得為什么“用專門名稱弧度(rad)......代替數字1是方便的”嗎?你懂得為什么“角速度的SI單位可寫成弧度每秒(rad/s)”,而不能寫作“m/m/s”嗎?你懂得單位名稱“弧度每米”為什么可寫成(rad/m),而不能寫作“m/m/m”嗎?你看的懂強制性標準GB3100中的注釋 1):“這里的單位符號一詞僅指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而不是組合單位整體”的文字描述嗎?你懂得強制性標準中如何“便于識別量綱相同而性質不同的量”的論述嗎?..................?鑒于帖子的篇幅已經太長了,上述質疑的問題將在今后的帖子中陸續與大家詳談,而這樣有益的交流溝通與“撞南墻”做“擰種”的某版主沒有一分錢的關系!其還是知趣些一邊呆著去!免得其再不要臉皮的胡言是他“啟發并指導了別人”。
某版主搞搞清楚,你的“解讀”一文題目中使用了“符號mm/m”的字樣,就算你還懂得“單位名稱”與其“符號”不可混為一談!你翻遍強制性標準GB3100長達30余頁的表格內容,能找到“符號mm/m”的字樣嗎?某版主,你能看懂GB3101如下的圖片嗎:
單位的符號.jpg (10.16 KB, 下載次數: 356)
下載附件
2016-10-23 20:59 上傳
“本標準只推薦使用GB3100中所規定的符號”這樣的規定,某版主你還是一貫性的一無所知吧! GB3100長達30余頁的表格中內容,找不到“符號mm/m”的字樣,那“符號mm/m” 肯定不是“GB3100中所規定的符號”,所以“符號mm/m”其碼不被強制性標準“推薦”使用,而某版主卻在多個帖子里胡說八道“mm/m”在“水平儀分度值”以及什么“小角度領域”以及莫須有的“廣泛的領域里使用著”。這“符號mm/m”難道是某版主違背GB3101強制性標準的規定“推薦”而被使用的嗎?某版主“穿開襠褲”的屁話臭氣熏天!其依舊讓人不可理喻!
寫這個帖子查了許多資料,也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并修改了多次,歡迎對此爭論有興趣、有研究并有擔當的量友對存有不妥的論述給以指正。在此表示感謝了。
(后續)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3 22:58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0-23 22:59 編輯
如果有人不明白“原始”的SI導出單位,我可以告訴他。那些賦予了“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在未賦予專門名稱前,就是“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的原始SI導出單位,包括兩個輔助單位在內共有21個。例如平面角弧度rad的原始單位是m/m,電壓伏特V的原始單位是W/A,功率瓦特W的原始單位是J/s,能量焦耳J的原始單位是N·m,壓力帕斯卡Pa的原始單位則是N/m[sup]2[/sup],……。
這些未賦予專門名稱前的SI導出單位與賦予了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一樣,都屬于國際單位制單位(SI單位)。因為使用中稱呼不便,人們更多地使用賦予了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但在計量單位導出過程中,和某些實際工作使用專門名稱反而不方便時,人們仍然喜歡使用賦予專門名稱前的原始名稱。平面度和直線度誤差的計量單位是線性值(長度值)而不是角度值,因此平直度檢測和水平儀的分度值,人們更喜歡使用平面角的SI原始導出單位m/m,而不使用專門名稱rad。因為平直度誤差非常小,所以常常使用計量單位m/m的十進分數單位mm/m,也就不足為怪了。
需要順帶說明的是,37樓的那個不學無術,專事罵街的所謂全國知名“專家”,帖子除了重復36樓的意思并無新意,罵街的嘴臉也仍然依舊,也就不值得本人理睬了,其“后續”的內容我們可以拭目以待,相信他除了罵街也不會有什么值得理睬的新鮮內容。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4 21:14
“基本單位”、“輔助單位”、“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制外單位”、“組合形式的單位”、“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等等基本概念術語大家都是很熟悉也很清楚的。而某版主胡編瞎造的“原始單位”術語,以及“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的原始SI導出單位”說辭,其磕磕巴巴的胡言亂語則是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規文件(或書籍、資料及教科書)所提及的不規范且錯誤的“規氏術語”或“規氏理論”!如此熱衷于信口開河瞎講一氣的“自創”,顯然是與國家現行有效法律法規唱異調、唱反調的內容!這應屬典型的錯誤認知及錯誤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的行為!所以,莫須有的“原始單位”術語,只能出自“猿始人”,呵呵,某版主“七十”年了,還依然沒有“進化”完畢!
某版主對“原始單位”的例舉,是既荒唐又可笑的,“m/m”與“W/A、J/s、N·m、N/m2......”都屬于“用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的導出過程。其中前者“m/m”(弧長/半徑)更是屬于由兩個相同的SI基本單位給以的導出過程,正是由于其的特殊性,而被SI列入了“輔助單位”中平面角單位弧度(rad)的位置,而后者則是由不同的SI基本單位和不同的SI導出單位表示,這“前”與“后”二者間還是有所區別的,此區別容不得某版主在這里胡說八道的搗糨糊!畢竟平面角的SI輔助單位只有弧度(rad)這一個,而“沒有第二個計量單位”!這樣的道理是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公知。另外,大家也都看到了,在強制性系列標準GB3100長達30余頁的表格內容“名稱”及“符號”這兩欄中,像“符號m/m、W/A、J/s、N·m、N/m2......”是根本找不到的!我們再聯系到強制性標準GB3101的明文規定“本標準只推薦使用GB3100中所規定的符號”,那某版主胡扯瞎繞、胡說八道的“原始單位”(符號m/m、W/A、J/s、N·m、N/m2......)則肯定是根本就不存在更不被“推薦”的所謂“SI單位”!
某版主剛剛將其所搗糨糊得出的諸多莫須有的“原始單位”,橫嘴胡言“使用中稱呼不便”,瞬間又豎嘴瞎講“實際工作使用專門名稱反而不方便”,其兩個“不便”的如此自虐的啪啪打嘴,除表明其腦腔滿滿的一腔糨糊外,也純屬老年癡呆的語無倫次!實際上,其正是假借“癡人說夢”而實質是在攻擊我國現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實行,以及蓄意誤導論壇中廣大量友,并挑唆廣大量友對法定計量單位及SI單位制實行所謂“不便”的不滿!這樣的人確實“用心險惡”!由此可見,36樓量友談及的“信口開河、胡說八道的言論在本論壇應該是被嚴格禁止的”!上述話語,完全正確!且應該引起本論壇管理者“上帝”的足夠警覺!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4 23:33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0-24 23:34 編輯
什么叫“導出過程”,什么叫“導出單位”都搞不清,不學無術的著名磚家,除了會罵街,還能干啥?!
賦予專門名稱“前”的計量單位與賦予專門名稱“后”的計量單位,二者間當然是有區別,但區別僅在于單位的名稱和符號,它們本質上卻仍是同一個計量單位。
對于只知道罵街的磚家來說,的確“符號m/m、W/A、J/s、N·m、N/m2......是根本找不到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只研究罵街,不斷提升罵街能力,這個人連國務院命令都不愿意細看,6種法定單位最多他只知道前3種,更不用說去認真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等附件,看法定計量單位實用手冊等資料。平面角單位“只有弧度(rad)這一個”,“沒有第二個計量單位”!只要這位磚家口一張,計量單位mm/m就被他“嚴格禁止”了,誰用就砸誰,誰用就罵誰。但偏偏有那么多人和水平儀生產廠就都不怕砸,不怕罵,計量單位mm/m在平直度檢測中廣泛使用著,在水平儀分度值標注中也照樣刻寫或印制,就讓罵街磚家喊破嗓子罵去吧。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4 23:53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10-24 23:58 編輯
某版主你什么道理或新的內容都講不出,已經理窮詞絕了,還要在那里喋喋不休的胡攪蠻纏,就不怕大家恥笑你嗎?
我的原話是“在強制性系列標準GB3100長達30余頁的表格內容“名稱”及“符號”這兩欄中,像“符號m/m、W/A、J/s、N·m、N/m2......”是根本找不到的”!竟然被你斷章取義為“的確符號m/m、W/A、J/s、N·m、N/m2......是根本找不到的!”;原話“平面角的SI輔助單位只有弧度(rad)這一個,而沒有第二個計量單位”!,也被你斷章取義為“平面角單位只有弧度(rad)這一個,沒有第二個計量單位”!你這樣的胡攪蠻纏、小人做法不怕被大家識別出來嗎?!我論述的那些“前提條件”及完整且重要的文字,都被你吞掉了嗎?你如此厚臉皮,還要責怪大家不屑于“待見”你嗎?所以,沒人會不鄙視你的!!!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5 16:28
GB3100-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
引言
GB3100引言.jpg (65.63 KB, 下載次數: 369)
下載附件
2016-10-25 16:27 上傳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5 23:31
有的人看標準從來不認真看,只看與自己主觀意愿一致的內容,不一致的內容從來看不見。以GB3100為例,第2條講“國際單位制的構成”時就講到了國際單位制的構成包括SI基本單位、包括SI輔助單位在內的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SI單位的倍數單位,其中“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太多太多了,m/m、W/A、J/s、N·m、N/m[sup]2[/sup]......等僅僅是九牛一毛的例子,因為與其意愿有違,這個人看不見不足為奇。
什么叫“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3.2條的定義是:“導出單位是用基本單位以代數形式表示的單位。這種單位符號中的乘和除采用數學符號。例如速度的sl單位為米每秒(m/s),屬于這種形式的單位稱為組合單位”,因此稱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標準還講到,“某些 SI 導出單位具有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專門名稱和符號,見表2和表3”,這說明21個具有“專門名稱和符號”的單位是數不勝數的“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的鳳毛麟角。
但標準又說,“使用這些專門名稱并用它們表示其他導出單位,往往更為方便、準確。如熱和能量的單位通常用焦耳(J)代替牛頓米(N·m),……”。這句話說明能量單位 N·m 賦予了專門名稱焦耳(J), N·m 是沒賦予專門名稱 J 之前“原始的”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只是為了方便,盡可能“使用這些專門名稱”,但賦予了專門名稱后,標準并沒否定其原始的導出單位的SI單位地位,只是說這些專門名稱可被用來“表示其他導出單位”。J 和 N·m 仍然都是能量的SI單位。
在GB3103中更加詳細講解了什么是導出單位,什么是導出方程,導出過程是通過對導出方程的演算得到導出單位,并告訴我們力的導出單位符號是kg·m/s[sup]2[/sup],賦予了專門名稱叫牛頓(N)。一般情況下使用N比使用kg·m/s[sup]2[/sup]方便,但也有的時候使用kg·m/s[sup]2[/sup]比使用N更簡便明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6 13:19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10-26 13:26 編輯
“看標準從來不認真看,只看與自己主觀意愿一致的內容,不一致的內容從來看不見”,上述話語,表明某版主對其自己的不端學風有了那么一點點膚淺的認識?看來其已經意識到“撞南墻”做“擰種”之路已經走不下去了!
由某版主談及的“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太多太多了,m/m、W/A、J/s、N·m、N/m2......等僅僅是九牛一毛的例子”,大家不難看出,爭論了數年,某版主竟然連何謂“SI導出單位”?何謂“用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都還沒有搞清楚,其頭腦中滿腔的糨糊才會將“m/m、W/A、J/s、N·m、N/m2......”認作了“SI導出單位”,這確實非常可笑的!大家看一下強制性標準GB3100的表2中部分內容:
導出單位.jpg (40.44 KB, 下載次數: 395)
下載附件
2016-10-26 11:28 上傳
...........................................................................
由上面表2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除“量的名稱”一欄外,在“SI導出單位”一欄中共有三欄,它們分別是①. 名稱(導出單位的名稱);②. 符號(導出單位的符號);③. 用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導出過程的表示)。現以具有專門名稱的SI“輔助單位”為例,大家可以看出,導出單位的“名稱”是“弧度”,其單位的“符號”是“rad”,用兩個相同的基本單位表示的導出過程是“1rad=1m/m=1”。我們再以具有專門名稱的“能[量]”為例,大家可以看出,導出單位的“名稱”是“焦[耳]”,其單位的“符號”是“J”,用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導出的過程是 1J=1N·m。由上面的兩個例子,大家可以看出,某版主胡說八道的“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太多太多了,m/m、W/A、J/s、N·m、N/m2......等”,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指鹿為馬,其無視SI導出單位是“弧度(rad)、伏[特](V)、瓦[特](W)、焦[耳](J)、帕[斯卡](Pa)......”,而將表示導出過程的“代數形式”“m/m、W/A、J/s、N·m、N/m2......”本末倒置、指鹿為馬為什么“SI導出單位太多太多了”,并胡言亂語這樣的“太多太多”是其“自創”的什么“原始單位”,一腔糨糊的某版主竟然連何謂“SI導出單位”與何謂“用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導出過程)”的“代數形式”都搞不清楚,則其對GB3100的表2中“符號”一欄中根本找不到“m/m、W/A、J/s、N·m、N/m2.....”這些的“符號”,而只能胡說八道是游離于“基本單位”、“輔助單位”、“導出單位”之外的莫須有的“原始單位”,如此“猿始人”的“規氏理論”荒唐透頂也就不足為怪了!
某版主非常嗜好不靠譜的“比喻”,我們就在此“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是“擰種”,其單位的“符號”是“NZ”,用SI基本單位(其爹)和SI導出單位(其媽)表示導出的過程是[ 1NZ=“其爹”(SI基本單位)/“其媽”(SI導出單位)],現由某版主來給以“解讀”,到底是“NZ”為具有專門名稱(擰種)的SI導出單位呢?還是表示導出過程的“代數形式”[ “其爹”(SI基本單位)/“其媽”(SI導出單位)]是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呢?難道[ “其爹”(SI基本單位)/“其媽”(SI導出單位)]這樣的“代數形式”可以“解讀”為“原始單位”?上述話糙理不糙的“比喻”,對某版主將SI導出單位與“用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導出過程)”的搗糨糊行為給以了有力的揭露,“話糙”的枝節也就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
對于某版主胡說八道的“J 和 N·m 仍然都是能量的SI單位”話語,已經不需要再去批駁了,畢竟大家都看到了GB3100的表2中SI導出單位“符號”一欄中,只有“J ”,而沒有“N·m”,要想找到“N·m”這個非“SI單位”的“符號”,則需要跑到“.......表示”一欄中去,像符號“m/m、W/A、J/s、N/m2......等”都是同樣的道理,也就無需贅言了!
對于某版主“一般情況下使用N比使用kg·m/s2方便,但也有的時候使用kg·m/s2比使用N更簡便”這樣自虐式掌嘴的胡說八道,就由其一個人繼續胡扯瞎繞、信口開河瞎講一氣去吧,大家完全不必理會這樣“穿開襠褲”的屁話!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6 17:18
請問有的人弄明白什么是“非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了嗎?1rad=1m/m=1表示1rad是“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1m/m屬于“非SI基本單位”,也是“SI導出單位”,其中“1”在SI中也是量綱為1或無量綱計量單位,1rad、1m/m、1表示的平面角是等價的量值。同樣1N=1kg·m/s2表示這兩個量值相等,前者使用了“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牛頓(N),后者使用了沒有賦予專門名稱的“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rad和m/m,N和kg·m/s2都是SI單位,因此它們與數組合的量值才能夠用等號相連,不是同類量,大小不一樣的量都不能用等號相連,這個基本道理說一百遍,罵街的磚家也是不會明白的。
平面角計量單位的專門名稱rad在絕大多數場合使用是方便的,但在平直度誤差檢測領域,因為測量的是各受檢點高度差,不是傾斜角,計量單位mm/m反而比計量單位mrad方便且直觀,因此計量單位mm/m廣泛應用于平直度檢測領域和水平儀制造分度值的刻畫之中,而不使用具有專門名稱的單位rad及其十進分數單位mrad,這是鐵的事實,罵人專家除了跳著腳罵街,他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6 21:14
選擇性眼瞎的某版主,你又開始胡編瞎造了。在本主題版塊有“非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的話題嗎?搞搞清楚,本主題版塊的話題內容,以及強制性標準GB3100的表2中,都是“用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導出過程)”的內容,“非”與“用”這一字之差,表明了某版主為了將胡扯瞎繞、胡攪蠻纏進行到底,不惜將瞎話編造至強制性標準GB3100的頭上,“七十”之為老不尊的人,已經絲毫不顧及其極厚的老臉皮了!
既然某版主胡說八道“rad和m/m,N和kg·m/s2都是SI單位”,那么就由某版主告知大家,為什么在強制性標準GB3100的表2中①. 名稱(導出單位的名稱);②. 符號(導出單位的符號)這兩欄中,“名稱”一欄中只有“弧度”和“力”?而在“符號”一欄中只有“rad”與“N”,而沒有“m/m”與“kg·m/s2”呢?莫非是,“符號”“m/m”與“kg·m/s2”只出現在“規氏理論”中?難道“規氏理論”的“級別”要高于強制性標準GB3100及國務院《命令》?某版主,你還敢實事求是的來談論爭執的問題嗎?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6-10-26 23:28
我個人對“mm/m”計量單位的理解如下,但未必正確,希望大家指正:
1、它是法定計量單位;
2、它是導出單位;
3、它是量綱為1的單位;
4、它是沒有專門名稱的微小角度單位(或“沒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7 01:35
我完全贊同47樓路云老師的觀點。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6-10-27 07:53
完全贊同你的觀點。J和Nm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單位,所表示的物理參量完全不同,盡管兩者的量綱一致,在國際單位制中,前者是功和能的計量單位,后者是扭矩的計量單位,不存在規版所說的:“N·m 是沒賦予專門名稱J之前‘原始的’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只是為了方便,盡可能‘使用這些專門名稱’,但賦予了專門名稱后,標準并沒否定其原始的導出單位的SI單位地位,只是說這些專門名稱可被用來‘表示其他導出單位’。J和N·m仍然都是能量的SI單位。”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7 20:58
①. “mm/m是法定計量單位;”
國務院《命令》以及GB3100系列強制性標準中,所有的計量單位“符號”一欄中,均沒有“mm/m”這個“符號”;
②.“mm/m是導出單位;”
“導出單位”其中之一的內容是“用SI基本單位和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或和SI輔助單位以代數形式表示的單位稱為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而符號“mm/m”中,其分母是SI基本單位m,分子是非SI導出單位的SI基本單位的十進分數單位的mm,所以符號“mm/m”并不符合“組合形式的SI導出單位”的文字描述,其只能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mm與m)之比”,所以,“mm/m”就是JJF1001中術語定義的“單位間的換算因子”。再講,根據JJF1001中“一詞一義”的原則,符號“mm/m”不可能即做“單位間的換算因子”,又做平面角的“導出單位”來認知并使用。
③.“mm/m是量綱為1的單位;”
大家都清楚,“mm/m”=1/1000,所以“mm/m”不可能是“量綱一的量”。
④.“mm/m是沒有專門名稱的微小角度單位;”
平面角的范圍是0~±∞,小角度的領域為0°~5°的范圍。不管是SI單位還是制外單位的平面角計量單位,都可以適用于0~±∞的大或小平面角范圍,而沒有僅能適用于“微小角度”領域的平面角單位!
簡單說明如上,不再細談。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7 21:10
N·m是不是功和能的計量單位,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說了算,還是要拿出標準作證據。
在過去中學物理就講過,1公斤的力將物體提升1米的高度,這個力就做了1公斤米的功,或物體增加了1公斤米的勢能。用計量學的概念這個公斤米就是“公斤米秒制”下的功和能的單位。對于SI單位制來說,力的單位是牛頓(N),因此與其相對應的SI制功和能的計量單位就是牛頓米(Nm)。1公斤的力與1牛頓的力換算關系為:1 kgf=9.806 65 N,因此1 kgf·m=9.806 65 N·m。
在1988年10月由李慎安先生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法定計量單位實用手冊》201頁給出了19個“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的說明表格,第4香就是“能、功、熱”,指出“能、功、熱”三個量的導出單位專門名稱是焦耳,單位符號 J ,對應的“SI單位”有兩個,一個是“用SI基本單位表示式”表示的SI單位 m2kgs-1,另一個是“用其它SI導出單位表示”的 N·m。說明J、m2kgs-1、N·m三個單位都是“能、功、熱”的SI制單位,只不過 J 是“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其它兩個SI單位保持著原有的名稱和名稱讀法。
當然,力矩的SI導出單位也是N·m,只不過國際計量大會沒有賦予它“專門名稱”,仍然保留“牛頓米”的書寫方式和讀法。盡管“力矩”和“能、功、熱”的計量單位具有相同的量綱,有時候計量單位的寫法也完全相同,但它們的物理意義則完全不同。這種量綱相同而量不同的情況在自然界比比皆是,例如錐度、平面角度的量綱都是1,計量單位都可以使用m/m,但含義卻大相徑庭。正像力矩和能都可以使用計量單位N·m,而力矩不能使用計量單位的專門名稱焦耳(J)一樣,錐度和平面角也都可以使用計量單位m/m,但錐度不能使用計量單位的專門名稱弧度(rad)。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7 21:42
歡迎50樓參與技術問題探討,而不再謾罵,希望能夠長期保持。在這個技術問題上,我仍然贊成47樓的觀點,對50樓的觀點我的看法如下:
①. “mm/m是法定計量單位”
國務院《命令》中的法定單位給出了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由以上單位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單位;由詞頭和以上單位所構成的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共6個方面,前4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列舉,由以上單位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單位及由詞頭和以上單位所構成的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多得數也數不清,命令不可能一一列舉。這個道理人人都清楚,就看“專家”自己的悟性如何了。
②.“mm/m是導出單位”
當某個量由兩個長度量相除得到,那兩個量的計量單位分別是mm和m,那么該量的SI導出單位就是mm/m。
③.“mm/m是量綱為1的單位”
準確地說,mm/m是量綱為1的單位m/m的十進分數單位,使用了詞頭m和一貫制導出單位m/m加以組合,形成了一個新的計量單位。而SI導出單位m/m的量綱為1,1/1000僅僅是詞頭m的含義。這種單位就是國務院命令中所說的:由以上單位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單位及由詞頭和以上單位所構成的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
④.“mm/m是沒有專門名稱的微小角度單位”
因為mm/m是m/m的十進分數單位,是計量單位m/m的1/1000。而平面角單位m/m和單位rad等價,因此1mm/m=1mrad,這種角度量值是很微小了,事實上SI單位mm/m也只是在平面度和直線度誤差檢測領域和小角度測量儀水平儀的分度值標注中使用,因此說“mm/m是沒有專門名稱的微小角度單位”并不過分,是站得住腳的。
作者: cdsjmcl 時間: 2016-10-28 08:16
你的四條意見講得很清楚,但沒有講出任何理由。希望你能補齊理由。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8 10:50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10-28 11:09 編輯
所謂的“悟性如何”,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的“智商”及“理解能力如何”,而當這個人嗜好“撞南墻”做“擰種”了,那其“智商”及“悟性如何”也就無需贅言了。
“mm/m是量綱為1的單位”,由于mm/m=1/1000,所以此話是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由于“m/m的量綱為1(一)”所以其單位符號記作“1”,我們來看一下GB3100強制性系列標準中的諸多標準對“單位名稱為“一”的量”其“符號”及“備注”是如何規定的:
單位名稱一.jpg (22.59 KB, 下載次數: 234)
下載附件
2016-10-28 10:05 上傳
由上面圖片大家可以看出:單位名稱:一(one);符號:“1”;備注:“參閱引言”。由此可見,如果“m/m的量綱為1(一)”,則其單位符號應記作“1”,而不是什么“m/m”!另外,所有的GB3100強制性系列標準中均沒有單位符號“m/m”的字樣,有的只是單位符號“rad”的字樣!由此可見“mm/m是量綱為1的單位”的說辭,是沒有任何法律法規做依據的。大家再看一下GB3100強制性系列標準中的諸多標準共有的“引言”部分內容:
GB3102.3關于量綱一的量的單位說明.jpg (52.84 KB, 下載次數: 257)
下載附件
2016-10-28 10:11 上傳
由上面GB3100強制性系列標準中的諸多標準共有的“引言”部分內容圖片可以看出:“在國際單位制中弧度為無量綱的導出單位,任何量綱一的量的一貫單位都是數字一(1)”。而不能寫作“m/m”!“詞頭不應加在數字1上構成此單位的十進倍數或分數單位.詞頭可用10的乘方代替”。某版主胡說八道的“使用了詞頭m和一貫制導出單位m/m加以組合,形成了一個新的計量單位”的胡言亂語,純屬“屁話”?此“屁話”明顯違背了GB3100強制性系列標準的規定。
“說mm/m是沒有專門名稱的微小角度單位,并不過分,是站得住腳的”胡言亂語,讓人無法理解明顯有駁于現行有效法律法規的錯誤言論,怎樣才算“并不過分?”又怎樣才算“是站得住腳的”?如此的強詞奪理、胡攪蠻纏在現行有效法律法規面前不是明顯的“屁話”,還能是什么?!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8 20:59
唉,人們的愿望終歸只是期望,一個人如果罵街罵成癮了,要他改,其實真的很難,這不,剛剛表揚過,54樓的那個人罵街老毛病就又犯了。
先不管他的罵街嗜好能不能改的問題,還是給這位全國知名的計量專家講一點什么是SI詞頭,什么是SI基本單位,什么是SI的一貫導出單位,什么是SI十進分數單位基本常識吧。
SI詞頭在國務院命令中,在JJF1001-2011的3.13條注5中均詳細列出,詞頭中就有一個名稱叫“毫”,符號為m,大小為10[sup]-3[/sup],即1/1000。SI的基本單位有七個,其中包含有長度單位為米,符號m。這兩個基本知識眾人皆知,可以不用多講了。
SI導出單位是什么我前面已經講過,“一貫導出單位”在JJF1001的3.11條給的定義是對于給定SI量制,“由比例因子為1的基本單位的冪的乘積表示的導出單位”。弧長和半徑的基本單位都是米(m),用弧長和半徑導出平面角的單位m/m,因為單位m/m的比例因子為1,因此m/m是“SI一貫導出單位”。這個“SI一貫導出單位”被授予了“輔助單位”的地位,并給予了“專門名稱”弧度和專門名稱的符號rad。因此平面角單位rad與m/m等價,又因為其量綱為1,因此標準用連等號寫為:1rad=1m/m=1。比喻為人的名字,一個乳名,一個學名,不能因為起了學名,再喊乳名就不是他了,只不過喊學名的人更多,更正式。
JJF1001的3.18和3.19條規定,給定測量單位乘以/除以“大于1的整數得到的測量單位”就是倍數單位和分數單位。但,“SI詞頭僅指10的冪”,因此用詞頭m(10[sup]-3[/sup])和SI導出單位m/m組合,就得到m/m的十進分數單位mm/m。
再看標準GB3100“引言”的內容(見54樓紅字),特別指出“考慮到一般是將平面角表示為兩長度之比”,國際計量大會給予了它專門名稱弧度和專用符號rad,因平面角“作為無量綱的導出量”,“為了便于識別量綱相同而性質不同的量,在導出單位的表示式中可以使用單位弧度”。這句話最需注意的是,使用了“可以使用”,而沒使用“必須使用rad”或“禁止使用原有導出單位m/m”。54樓的“而不能寫作‘m/m’!”純屬肆意編造。標準之所以用“可以使用”而回避“必須使用”,目的就是告訴我們,必要時可以不用rad,而用m/m、mm/m、μm/m、度、分、秒及其它計量單位。
量值1mN,1是數,N是一貫導出單位,但賦予了專門名稱,m是詞頭,詞頭m大小是0.001,單位mN是N的十進分數單位。同樣,量值1mm/m,1是數,m/m是一貫導出單位,m是詞頭,詞頭m大小是0.001,單位mm/m是m/m的十進分數單位。只不過m/m是賦予專門名稱rad前的單位名稱。我們只能說詞頭m是數1/1000,不能說量值1mN是1/1000,同樣我們也只能說詞頭m是數1/1000,不能說量值1mm/m也是1/1000,盡管平面角是量綱為一的量,1mm/m=1mrad=0.001與純數0.001相比有更多的含義,把量值1mm/m說成是純數1/1000,或把一個量值1mm/m僅說成是詞頭m的數值1/1000,都是錯誤的。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6-10-28 21:25
大家都清楚,“mm/m”=1/1000,所以“mm/m”不可能是“量綱一的量”。
查了一下相關資料,根據量綱的定義,它是由基本量的量綱的冪的乘積所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式子,它只是定性的表示了導出量和基本量之間的關系,與詞頭、十進倍數與分數沒有關系。根據該導出量的函數關系,其量綱表達式為L/L=L×L[sup]-1[/sup]=1。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8 22:20
我之所以講““mm/m”不可能是“量綱一的量””,那是因為“mm/m”并不是平面角這個物理量。由于mm與m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將其寫成“之比”的形式“mm/m”,就應該是單位間的換算因子;另外由于“任何量綱一的量一貫單位都是一,符號是1”,而“mm/m”=1/1000,前面這些與“mm/m是量綱為1的單位”的說法是相矛盾的。這也是我個人的理解
。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9 00:17
說來說去,只不過57樓仍然否定平面角的定義,否定平面角計量單位是如何導出的這個事實。
由于mm與m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可以將其寫成“之比”的形式“mm/m”,這就對了。但這個形式的含義有兩個:
第一,是在導出另一個計量單位,例如平面角、錐度、斜度、三角函數值等,很多“量”的計量單位都是這樣導出的。
第二,這個形式也可以說是在計算計量單位mm換算成計量單位m的換算因子,這是一個換算因子的計算過程。換算因子只能是個“因子”,因子只能是個純數。mm/m的計算結果是0.001,純數0.001才是單位mm換算成單位m的換算因子。如果問13.5mm換算成以m為計量單位是多少,應該是將13.5mm乘以換算因子0.001,3.5mm×0.001=0.0035m,試想乘以mm/m像什么話?
在JJF1001的3.11條給“一貫導出單位”的定義是對于給定量制,“由比例因子為1的基本單位的冪的乘積表示的導出單位”。計量單位mm/m就是由比例因子為1的 SI 制兩個基本單位m和m導出,這兩個基本單位的冪均為1,因此m/m是 SI 制的“一貫導出單位”。所以,路云老師說“根據量綱的定義,它是由基本量的量綱的冪的乘積所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式子,它只是定性的表示了導出量和基本量之間的關系,與詞頭、十進倍數與分數沒有關系”,這是正確的。
計量單位mm/m無非是在一貫導出單位m/m前增加了一個詞頭m,詞頭m就是1/1000。不應該把詞頭m的1/1000與計量單位mm/m畫等號。m是“詞頭”,m/m是“單位”,兩者都不是“量值”,量值必須是一個數乘以單位。
計量單位只是名稱和符號,沒有大小,詞頭有大小沒有計量單位。可以說量值1mm/m換算為量值1m/m時是1m/m的1/1000,可以說詞頭的大小是1/1000,也可以說量值1mm/m=1mrad=1/1000,但絕不能說計量單位mm/m是1/1000。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9 11:28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10-29 11:33 編輯
某版主,詞頭的名稱是什么?表示的又是什么?以及SI的基本單位到底是7個還是“8個”?你就不要窮嘚瑟了,能認識到你“m=10-3”、“μ=10-6”詞頭單獨使用是錯誤的,以及SI的基本單位是7個而不是“8個”,就算你有長進了,大家也就會為你的長進點贊了!“用弧長和半徑導出平面角的單位m/m”以及“m/m是SI一貫導出單位。這個SI一貫導出單位被授予了輔助單位的地位”,上述話語又是你胡編亂造的吧?!你有膽量,就將法律法規與上述胡說八道言辭相關的規定上傳給大家見識一下,大家會感謝你的。
某版主繼續胡言亂語“用詞頭m(10-3)和SI導出單位m/m組合,就得到m/m的十進分數單位mm/m”,這“m/m”不是量綱一?你見過將量綱一符號1與詞頭寫在一起的使用方式嗎?國家強制性系列標準有關“詞頭正確使用規則”,你又要選擇性眼瞎?GB3100“引言”中的“可以使用,而沒使用必須使用rad”的話語,某版主又感受到有空子可鉆了,搞搞清楚,GB3100強制性系列標準中從未提及“符號mm/m”,并特別強調“在許多實際情況中,用專門名稱弧度(rad)代替數字1是方便的”,否則,角速度的單位豈不又要被你胡編亂造的寫作“m/m/s” ! “mm/m、μm/m”都是單位間的換算因子。不可能做為平面角的SI單位使用,那樣“極易引起歧義和錯誤理解,如:mm/m表示的是毫米/米呢還是毫弧度呢?說不清楚,當表示的是毫米/米就不是角的計量單位”,這些“審稿人的意見”你又裝作看不見了?!
某版主不要將“平面角”與“錐度、斜度、三角函數值等”放在一起搗糨糊,前者“平面角”是角度的度量,后者“錐度、斜度、三角函數值等”不是平面角,后者的反函數才是平面角。“因子只能是個純數”,那“因數”又是什么?難道“因數”是“因子”?某版主能夠寫出“3.5mm×0.001=0.0035m”的式子,也是讓大家笑噴了,明明乘數的單位是“mm”,其能告知大家乘積中的單位“m”是如何“空降”的嗎?
“詞頭m就是1/1000”,這與“詞頭m表示的是10-3”還是區別很大的,前者與“m=1/1000”的詞頭單獨使用錯誤并無什么區別,難道單位mm要寫作“1/1000m”?某版主總嗜好東扯西繞,這不又在什么“量值1mm/m換算為量值1m/m時是1m/m的1/1000,可以說詞頭的大小是1/1000,也可以說量值1mm/m=1mrad=1/1000”扯繞的興致勃勃,只要其不被其自己的胡扯瞎繞搞糊涂了就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9 17:15
詞頭的名稱是什么?表示的又是什么?SI基本單位有幾個?自己去看國務院命令,這種簡單的問題,人人都知道,勿需我回答。“用弧長和半徑導出平面角的單位m/m”以及“m/m是SI一貫導出單位。這個SI一貫導出單位被授予了輔助單位的地位”,這些話是板上釘釘的客觀事實,上述話語,不是你罵它是“胡編亂造”就可以改變的。
我已經告訴過你,用詞頭和一貫單位組合的SI單位多得數不勝數,GB3100不可能一一列舉,提及“符號mm/m”更是你個人的奢望,沒有提及的SI組合單位不代表就不是SI單位。m/m是SI一貫導出單位。國際計量大會給予這個SI一貫導出單位了一個專門名稱叫弧度,并給予了專用符號rad,授予了它輔助單位的地位,你也可以去查國務院命令或相關輔導資料,我給你講過多少遍,沒必要再費口舌浪費眾人的眼球。
計量單位“m/m”的量綱是一,但量綱一的這個單位并非純數,這個道理你明白嗎?再次提醒著名的計量“專家”,請不要將量綱為一的量與純數混為一談。量綱一的量單位符號與詞頭寫在一起的使用方式數不勝數,水平儀分度值0.02mm/m,角度0.01rad,雜質含量0.001mL/L,以及白酒酒精度等等,隨處可見,只不過你只顧研究罵街技術看不見罷了。你編造的“審稿人的意見”,“mm/m表示的是毫米/米呢還是毫弧度呢?說不清楚”,有何說不清?水平儀分度值標示是毫米/米也是毫弧度,斜度值標示中是毫米/米卻不是毫弧度,計量單位屬于量值,你只看單位不看與它一起的量,你知道N·m表示扭矩還是能量嗎?量綱相同而量不同,計量單位寫法一樣含義卻不同的何止一個兩個?
將“平面角”與“錐度、斜度、三角函數值等”放在一起,是告訴你相同的量綱,計量單位寫法相同,但卻代表著不同的量,是告訴你你千萬不要“搗糨糊”。平面角這個量,以及平面角的三角函數這個量與反三角函數這個量,計量單位的量綱都是1,也請你不要因為量綱相同而“搗糨糊”。
我不知道你怎么學習語文的,兩個同類量相互換算的“換算因子”與“換算因素”,這兩個詞有沒有區別,其中的“因子”和“因素”有沒有區別,它們是數還是計算過程或計算公式?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我建議你還是問問你的語文老師吧,要不自己去查查字典,是很容易得到答案的。
在“專家”看來,1/1000和10-3還是區別很大的,對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基層計量工作者來說沒什么兩樣。單位mm要寫作“1/1000m”是棄易就煩,沒有人會像你一樣這么干,但在計算過程中特別是計量單位導出過程中需要將mm化作m時,寫成1/1000m或0.001m則是必須的。你認為詞頭m的含義不是1/1000是你的事,沒有人要求你必須這么辦,但事實是無法否定的。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9 21:56
某版主“煮熟的鴨子嘴硬”,明明國家強制性系列標準GB3100及相關法律法規文件中,只有符號“rad”,而沒有符號“m/m”,其還要瞎講“m/m是SI一貫導出單位。這個SI一貫導出單位被授予了輔助單位的地位”,這“授予”二字是“授”“擰種”稱號嗎?其還胡言這是“板上釘釘的客觀事實”,那你就將這“客觀事實”上傳讓大家見識一下啊,某版主沒那個編瞎話的膽量,就不要去“查國務院命令或相關輔導資料”了,在那些法律法規文件、資料面前,還是不會有符號“m/m”的!
某版主老糊涂了吧?竟然講出“計量單位屬于量值”的胡言亂語,那數值與“計量單位”寫在一起,又是什么?難道就不是“量值”了?眼花耳聾的某版主,你的思路堵塞,嘴不由己了吧?!還是少報點笑料出來吧,你已經顛三倒四了!
某版主的自創術語實在是太多了,能給大家“解讀”一下,你最新的自創術語“換算因素”是何種技術含義嗎?““因子”和“因素”有沒有區別”?你憑空整出個“因素”的自創術語,到底是想描述或表達何種事物呢?莫非是陰天下雨導致某版主的橫豎嘴受潮?!!!大家確實都無語了!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31 00:17
GB3100及相關法律法規文件中,沒有的計量單位和符號多得數不勝數,特別是SI導出單位和SI組合單位不計其數,這些板上釘釘的客觀事實,在“磚家”眼中當然都不是計量單位。計量單位不是屬于量值d的,難道屬于某個磚家的私產?數值與“計量單位”寫在一起表示什么也要問,我告訴你吧,是表示量值的大小,這也再次證明計量單位是屬于量值的,沒要量值就沒有計量單位,有一個量值必有一個計量單位。
換算因子和換算因素隨便你怎么理解吧,我不與你爭論,有語無語都是你的自由。總之它是一個純數,不是計算過程,也不是計算公式。
順帶提一句,你在http://www.bkd208.com/forum.php?mo ... mp;extra=page%3D140樓的帖子因為是純罵街的帖子,恕我就不回復了,就讓那個帖子作該主題帖的結尾帖吧,以顯示你的罵街能力不弱。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舔|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67pao强力打造高清免费|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www色|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欧洲吸奶大片在线看|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瑟瑟网站免费网站入口|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一级毛片|
美女被到爽羞羞漫画|
久久综合色88|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
高清中文字幕免费观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美女胸又大又黄又www的网站|
中国黄色a级片|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国产又色又爽在线观看|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你懂的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黄色永久免费网站|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网|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巨大黑人极品hdvideo|
欧美多人换爱交换乱理伦片|
羞羞视频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