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 [打印本頁]
作者: 初學者灬小菜鳥 時間: 2016-9-26 13:51
標題: 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
老師你們好,有一個問題可以咨詢一下大家。我在做平板的不確定評定,其中一個不確定度分量為電子水平儀示值引入的:電子水平儀的MPE:±(1+A×2%),當檢定0級平板時,A≤50個字。 (此處為平板檢定規程不確定度評定中給出的數值) 我理解的是當電子水平儀分辨力為0.001mm/m時A≤50,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那么當分辨力為0.01mm/m時(也就是我檢1級、2級、3級平板時),A是多少呢?
作者: 初學者灬小菜鳥 時間: 2016-9-26 14:05
我們在做CNAS申報,需要做全量程全等級詳細CMC評定,可是規程中0級平板給出的例子,不適合0級以下的平板?相同的思路,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9-29 21:42
你帖子中給出的“電子水平儀的MPE:±(1+A×2%)”,應該講與JJG103-2005給出的測量范圍內:±(1十A×2%)Δ還是在形式上有所區別的。前者是按字(或數),而后者是按實測角值。JJG103-2005給出的±(1十A×2%)Δ應該是個敗筆,式子中的Δ按規程給出的注釋為“Δ值與電子水平儀相應量程檔的分辨力數值相同”,而在實際工作中,希臘語Δ(德爾塔)一般常用來表示準確度或誤差等,不會用來表示什么分辨力數值,但JJG103-2005修訂者為了突出所做的修訂工作,畫蛇添足的給出了一個“Δ”,并將JJG 712 - 1990中的“A/50”修訂為“A×2%”,這些都是為了突出修訂工作量而已。你的理解“當電子水平儀分辨力為0.001mm/m時,A≤50”,這是對的,其中“A≤50”是水平儀在實際使用時,估計A這個絕對值不會超出50個數。同樣的道理,當“當分辨力為0.01mm/m時”,估計A這個絕對值也不會超出50個數。這里需要說明一點:當電子水平儀的分辨力Ⅱ擋為0.001mm/m;Ⅰ擋為0.01mm/m時,一般Ⅱ擋為測量擋,Ⅰ擋為粗調擋,一般來講,計量技術機構并未對Ⅰ擋的示值誤差進行檢定。此問題在JJG103-2005的檢定方法及附錄中均是回避而沒有給以明示。這是使用者需要注意的事情。
樓主在2樓提出的問題,本人就不去細談了,畢竟JJG117-2013規程中給出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中錯誤多多,甚至錯至無法勘誤的程度,這就由編寫人員自己去擦屁股吧。
作者: 初學者灬小菜鳥 時間: 2016-10-9 13:08
謝謝老師,接觸的越多,感覺規程中確實有很多錯誤,工作也越來越不會做。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9 22:50
沒有3樓說得那么簡單,我也不贊成動不動就借發表技術觀點之機攻擊檢定規程的修訂人員,一個符號本來就可以賦予它任何含義,1/50和2%也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不至于上綱上線把一個規程的修改打成“敗筆”。而“計量技術機構并未對Ⅰ擋的示值誤差進行檢定”只檢定Ⅱ擋才真正是偷工減料或不負責任的技術機構。
JJG103-2005給出的電子水平儀示值允差是在測量范圍內:±(1十A×2%)Δ,這個公式沒有問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符號A和Δ的含義。A表示“檢定位置標稱值的絕對值”,電子水平儀的“標稱值”標稱的是格數,格數相對于0位可能順時針也可能逆時針讀,可正也可負,因此規程提到了術語“絕對值”。Δ則表示“相應量程檔的分辨力”,是末位數跳一個字代表的量值。
你的問題是,評定平板檢定的不確定度應如何確定所用電子水平儀允許誤差。電子水平儀的分辨力信息很容易確定,你選擇了電子水平儀的哪一個檔位,分辨力是多大也就隨之確定。比較困難的正是你的提問:標稱的格數A如何確定。你沒有講你的A≤50是怎么確定的,A需要根據實驗室能夠開展的平板檢定項目確定,確定方法應按如下步驟:
1.確定被檢平板的計量要求:以規格≤400×400的0級平板為例,允差0.0045mm,需有9個受檢點。
2.確定使用的測量設備:使用橋板跨距最大為400÷2=200mm,用水平儀檔位為分辨力0.001mm/m,水平儀與橋板組合形成的測量系統分度值為0.001mm/m×200mm=0.0001mm。
3.確定水平儀標稱格數A:平板允差0.0045mm÷測量系統分度值0.0001mm=45個格。考慮到平板不合格時仍可讀數,因此設定A≤50。
4.確定電子水平儀的允差:(1十A×2%)Δ=(1十50×2%)×0.001mm/m=0.002mm/m。
如果改變了被檢平板大小或準確度等級,允差就會隨之改變,A的大小也就必變。0級1600×1000的平板允差0.008mm,橋板跨距也發生了改變,還用A≤50行嗎?當計算出的A大于水平儀的讀數格數極限時,就無法使用分辨力0.001mm/m檔而必須使用分辨力0.01mm/m檔,有人竟然說“計量技術機構并未對Ⅰ擋的示值誤差進行檢定”,這樣的檢定機構對送檢單位負責任了嗎?您談到檢1級、2級、3級平板時使用分辨力0.01mm/m是非常正確的,特別是400mm以上的平板,允差均達微米的兩位數,甚至達三位數,仍使用分辨力0.001mm/m檔位檢定行嗎?
因此,我認為您提出的問題真的很重要,說明你是個細心的也是個負責任的計量工作者,這個問題給了大家一個非常有益的警示,我很贊!
作者: 初學者灬小菜鳥 時間: 2016-10-14 10:56
謝謝老師的老師的回答,讀了你所描述的我又查閱資料,感覺收益真的很大。本來一直以為A值與電子水平儀的分辨力(也就是平板的等級)有關,現在知道了與平板尺寸大小都有關系,對我的工作真的幫助很大。謝謝您...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4 14:30
不用客氣,我們大家共同探討。你提的問題的確觸及到了要害,你說“A值與電子水平儀的分辨力(也就是平板的等級)有關”也觸及到了本質。只不過這句話應該改為“A值與測量設備的分辨力有關”,當電子水平儀獨立完成水平傾斜度測量時,電子水平儀自身是個“測量設備”,但當檢測平直度時,電子水平儀就不是獨立的測量設備了,而是與橋板組合形成了另一個嶄新的測量設備,電子水平儀僅僅是該測量設備的“讀數裝置”,橋板僅僅是該測量設備采集數據的傳感器,它們都是同一個平直度誤差測量設備的不同零部件。
那么“A值與測量設備的分辨力有關”這句話的“測量設備”的分辨力是多大呢?JJG117-2013的公式(B.1)中就有,即c=τ·L,式中c為新平直度測量設備讀數裝置的分辨力,τ為新平直度測量設備讀數元件(電子水平儀)的分辨力,L是橋板跨距。
由上可知,組合的平直度測量設備分辨力由其讀數元件分辨力τ和橋板跨距L共同決定。而讀數元件分辨力就是電子水平儀分辨力τ,橋板跨距L則由被檢平板的大小確定(JJG117-2013的6.3.4.4條三個公式可取最大值公式4)。由此可得出結論:平直度測量設備的分辨力由電子水平儀分辨力τ和被檢平板尺寸大小共同決定,滿足你所說的“A值與測量設備的分辨力有關”的論斷。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7 22:00
某版主,你在本論壇各個版塊“流竄”,難道蓄意誤導對你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
既然“一個符號本來就可以賦予它任何含義”,那么為什么平面角一般使用希臘語α、β或θ來表示,而不使用L、π及Δ等來表示呢?高度一般為什么要使用h來表示,而不使用k或Q來表示呢?...........。你的“任何含義”能給出即使是胡扯瞎繞的任何理由嗎?你還胡言亂語“計量技術機構并未對Ⅰ擋的示值誤差進行檢定”只檢定Ⅱ擋才真正是偷工減料或不負責任的技術機構”,那你懂得檢定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時,有幾個示值點標準量塊要采用組合的尺寸嗎?JJG103規程審定時都提供了儀器那些個擋位的示值誤差實驗報告嗎?JJG103規程審定時待審稿中給出的檢定水平儀的示值誤差所用的標準量塊尺寸計算公式錯誤到什么程度嗎?........。又是一問三不知,那你就閉上那張從不靠譜的橫豎嘴,別動輒就仇恨并攻擊法定計量技術機構不好嗎?
某版主不懂裝懂的瞎講“電子水平儀的“標稱值”標稱的是格數,格數相對于0位可能順時針也可能逆時針讀,可正也可負”,電子水平儀一般為數顯的,哪來的什么“格數”啊?你又與合像水平儀混為一談了吧?!數顯電子水平儀哪來的什么“可能順時針也可能逆時針讀”啊?搞搞清楚,不管是模擬還是純數字線路的數顯電子水平儀,其只有調整旋鈕或調整觸摸鍵,數顯電子水平儀并沒有什么讀數鼓輪,哪來的什么“順時針也可能逆時針讀”啊?這里沒有同合像水平儀那樣的讀數鼓輪,讀數變化不是靠絲桿的角位移通過改變杠桿比由讀數盤“順時針也可能逆時針讀”,你津津有味的信口開河瞎講一氣,實在讓人無語了,難道這就是什么“四十余年”?或是得到了什么“手把手”的真傳?
樓主提出的“A≤50個字。 (此處為平板檢定規程不確定度評定中給出的數值)”,這樣的話你也看不懂?“A≤50個字”是根據大量的實際檢測數據的總結估計得出,與你胡言亂語的“平板允差0.0045mm÷測量系統分度值0.0001mm=45個格。考慮到平板不合格時仍可讀數,因此設定A≤50”,搞搞清楚,這里沒有也無需什么嚴格的計算,檢測經驗釋然。這個“A≤50個字”,樓主已經講清楚了,是“平板檢定規程不確定度評定中給出的數值”,對于這個“給出的數值”,在JJG117-2005中是XX省院黃X提供的范本;在JJG117-2013中是中國XX學院的趙X根據實測數據套用的。真的不知道,對如此無知的某版主怎樣才能將事情講清楚!
某版主胡言亂語的“檢1級、2級、3級平板時使用分辨力0.01mm/m是非常正確的”說辭,讓人實在不屑理睬,去JJG117-2013中的表7中睜開眼看一下吧,那里在主要檢定設備一欄所談及的“1級、2級平板:分度值為0.005mm/m的平直度檢查儀......”,以及“3級平板:分度值為0.02mm/m的水平儀......”,某版主依舊還是選擇性眼瞎而看不到?
某版主,你胡編亂造的“JJG117-2013的公式(B.1)中就有,即c=τ·L”在哪里?你敢把“JJG117-2013的公式(B.1)”粘貼過來讓大家見識一下嗎?規程中的“公式(B.1)”只有儀器分度值τ,而沒有你胡言亂語的儀器分度值“c”啊?莫非你與大家的規程版本或內容不一樣?國家局為了某版主又單獨搞出了一個JJG117-2013 的版本?你的頭大還是臉大?連大家都可以看到的JJG117-2013規程內容,你也敢編造瞎話?!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9 13:31
堅持不懈地罵街是某“專家”一貫德性,我們可以不予理睬,對于其技術觀點的錯誤則應該發表不同的看法。
1.關于“在本論壇各個版塊‘流竄’”的誣蔑誹謗之語,不值一駁,每個人對每個板塊都有自己的發言權,都應該積極參與,積極發表個人意見,這既是對論壇的支持,也是相互學習和相互幫助的具體體現,大家沒有必要受其誣蔑誹謗的影響。
2.符號的含義本來就是人們賦予的,因此“一個符號本來就可以賦予它任何含義”,這個基本常識也值得”專家“級的人物再三質疑,確實令人驚訝其”專家“的本事。“平面角一般使用希臘語α、β或θ來表示,……高度一般為什么要使用h來表示”之類的問題從“專家”口中提出,是不是太搞笑了?在我國,動物狗要用文字符號“狗”表示,但英國人使用的符號卻不是“狗”,而是“dog”,“著名專家”把為什么要用符號“狗”、“dog”,而不用文字符號“樹”或其它符號表示搞清楚了,他的問題自己也就回答清楚了。
3.某全國著名平直度檢測“專家”只見過數字顯示的電子水平儀,沒有見過表針指示格數的電子水平儀,認為電子水平儀只能顯示數字而不能用指針指示,我們也就原諒他的“知識淵博”吧。在討論儀器最小讀數能力時,人們一貫把分辨力(數字顯示式儀器)和分度值(包括機械、光學、電學等原理的帶有刻度標尺的儀器)放在一起討論的,但此人專攻罵街技術,缺乏這方面的常識不足為怪。
4.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作為全國著名的平直度檢測“專家”也許只要知道人為設定“A≤50個字”就足夠了,至于我說的“為什么”,他可以不用知道,更不用研究,對于此人只需要研究罵街技術就行了。
5.檢幾級的平板用什么樣的測量設備,要不要考慮被檢平板的規格,著名平直度檢測“專家”自己說了算,用不著考慮科學道理,如果要給他講“計量要求導出”方面的知識,他的腦袋就更裝不下了,對此人而言,別人告訴他用幾級水平儀他就用幾級即可。即便如此,此人也是按自己的意愿讀規程,不合自己意愿的文字一律假裝看不見。如其自己所說JJG117-2013中的表7中“睜開眼看一下吧”,不要遺漏了“1級、2級平板:……或0.01mm/m的電子水平儀或合像水平儀”,0.01mm/m的電子水平儀可用于1級、2級平板檢定,用于3級平板檢定行不行,正確與否,就不用我說了吧。
6.關于水平儀與橋板組合后形成的平直度檢測系統的分度值是多大,我說“JJG117-2013的公式(B.1)中就有,即c=τ·L”,全國著名的平直度檢測“專家”發問:“在哪里?”,我相信人人都看到了。如果一個人一心只研究罵街技術,公式在哪里,他就的確是看不見了。“公式(B.1)只有儀器分度值τ,而沒有你胡言亂語的儀器分度值c啊?”,我告訴你了公式的來源,難道你作為著名專家就不能稍微動動手寫一下嗎,這么簡單的事也需要我手把手教你嗎?還是那句話要想學習新知識首先要學會懂禮貌,要知羞知恥,不要天天只會罵街。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9 22:20
毫無任何實質性內容的帖子,有的僅是“不值一駁”、“狗”與“dog”、“就不用我說了吧”、“相信人人都看到了”,如此毫無新意的的帖子,也好意思發上來!某版主實在是理窮詞絕了吧?!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19 23:10
小學生都能看明白的比喻,對專研罵街技術的著名專家當然看不明白,在他的眼中“毫無新意”是必然的,也是預料之中的。我沒有必要為了讓一個罵人專家的明白浪費眾人的眼球,讓他自己慢慢品味去吧。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19 23:37
既然懂得“浪費眾人的眼球”不好,那就不要信口開河瞎講一氣了!總是胡言亂語“浪費”某版主的吐沫星子,且只是為碼字而碼字的湊帖確實“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0 01:29
12樓使用的“激將法”實在是太笨拙,在9樓我已經點出了你的謬誤,在11樓我也已經告訴你“自己慢慢品味”,無論你如何“激將”,本人也不會為了你這個只對罵街興奮,并不對技術感興趣的一個人再重復講一遍的。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0 09:44
某版主實在可笑之極,哪來的什么“激將法”啊!到論壇來無需研究什么兵法吧?!至于你“并不.......再重復講一遍的”托辭。那是由于你已經理窮詞絕了吧?!再講,你老是“重復說;反復講”那些毫無新意的陳詞濫調,也是懼怕大家恥笑你吧?!你實在太可悲了,“隱私”、“技術機密”的托辭已被大家唾棄,又開始整出什么“激將法”,你在無幾多時日之時,永遠也不會靠譜了!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6-10-20 21:18
我只為量友們服務,和量友們一起探討,共同進步。對于不學無術,只會罵街的某磚家,不管你怎么“激將”,休想我給你半點技術指導,想套取其他同行和機構的“隱私”、“技術機密”更加沒門,你還是在哪個角落里研究你的謾罵技術去吧。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6-10-20 22:10
某版主愈發無聊了,一個“下里巴人”也能做什么“技術指導”?是“蓄意誤導”吧!呵呵,這個你在行,是你的專業,老本行。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7-11-6 16: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6 22:36
兩個人的觀點你可以都不聽,罵人的話當然與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到底是什么意思無關,就更不要聽了。“最大允許誤差”你可以參見JJF1001-2011的7.27條定義。搞清楚了最大允許誤差,那么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也就會很容易搞清楚。JJG103-2005的6.3.13專門講述了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的檢定方法,從中知道了示值誤差的檢定方法,就可以理解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是什么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7 07:39
廢話連篇,肚子空空如也,什么也講不出來,何必胡扯瞎掰的丟人現眼呢?!
作者: 237358527 時間: 2017-11-7 08: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7 14:58
我說的是大實話,不要管別人怎么說,解決問題是要使用相關標準的,以標準規定為準。如果不“套”用標準,就真的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即便表面上看似乎解決了問題,那也是一個錯誤的假象。有的人就是不看國家標準,不看國家規范,自己拿不出個像樣的方案不說,就想怎么弄就怎么弄,還要諷刺挖苦嚴格按標準行事的人“廢話連篇,肚子空空如也,什么也講不出來,何必胡扯瞎掰的丟人現眼”。因此,我歷來采取的辦法都是先帶領學員看標準規范,弄清楚名詞術語和要求,再研究采取什么辦法。
你的問題是“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到底是什么意思?”沒有具體計算要求,僅僅是概念就更需要閱讀國家標準和規范的定義與規定。不應該聽極個別只會罵人,講歪歪理的諷刺挖苦和罵街言語。我講的是關于回答問題的思路,JJF1001-2011的7.27條定義了“最大允許誤差”,為了搞清楚“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到底是什么意思?”必須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最大允許誤差”,JJG103-2005的6.3.13專門講述了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的檢定方法,我們可以從中知道示值誤差的檢定方法,正確理解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是什么也就水到渠成了。當然如果按這個思路仍然不能理解,我也可以直截了當講出答案,我認為這種回答問題的方法并不好,不到迫不得已,我一般不會直截了當回答,我認為直截了當回答似乎對對方有不尊重之嫌。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7 21:27
為老不尊之人的“大實話”就是“不會直截了當回答”,這就對其一貫性的所答非所問以及嗜好胡扯瞎繞的空談給出了最恰當也最無聊的辯解!死不要臉的人竟然能講出“直截了當回答似乎對對方有不尊重之嫌”的話來,廢話連篇,空空如也的人,你還能再不要臉些嗎?其來論壇難道就是為了東扯葫蘆西扯瓢而來?戲耍他人愚弄量友不僅是對量友的極不尊重,難道不也是拿其自己不當人待嗎!這故弄玄虛、不懂裝懂、胡扯瞎繞、一無所知的惡劣學風今生今世不可能改過從新了吧!
既然敢于講大話“可以直截了當講出答案”,那就不要繞圈子,直接講出為什么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的公式為±(1+A/50)或±(1十A×2%)Δ?這兩個公式中的“1”表示什么?前一個公式是由誰提出并經審定會確認的?又是為什么被改為了后一個公式?這兩個公式有什么不同?這兩個公式適合于所有的不同原理結構形式的電子水平儀嗎?為什么?倚老賣老之人大話已經吹出,呵呵,大家就靜觀這個大忽悠是如何“直截了當講出答案”的吧!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7 22:54
你一心想把量友們都當阿斗,認為別人都看不懂國家標準和規范,你可以采取諷刺挖苦和罵街的形式罵罵這個,訓訓那個,你盡管做你的,罵你的,但你無法左右別人的想法和做法,無法阻擋計量論壇中正常的技術討論活動。
關于A≤50是怎么確定的,我已經講的夠清楚了,如果哪位量友沒有看明白,只要提出來,我會再給他講詳細一點的。對于你這種不安好心的罵人磚家,要求我給你講解的問題偏離了樓主的問題,且就你這種心懷叵測的問法,本人也不會伺候你。雖然你現在是聞名世界的罵街磚家,但你終歸曾經是全國著名的平直度檢測“專家”,自己去回答自己的問題吧。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9 12:09
改不了吃屎嗜好的指名道姓回復,依然給人無比惡心的感受。
一無所知也就罷了,非要狡辯為什么“不會伺候”,老不正經變身“菲傭”了嗎?!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9 13:35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7-11-9 13:42 編輯
你對信口開河瞎講一氣帖子的評價是“回復沒有任何意義,老是套用標準。實際卻解決不了問題”,由此可見量友們都是有識別能力的。點個贊!
你可以看一下JJG 712 、JJG103這兩個與電子水平儀檢定相關的法規性技術文件(規程。且前者已經廢止),其中均沒有“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這樣的文字描述,而是使用了“示值誤差”及“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這樣的文字描述。由此可見,某個大忽悠信口開河瞎講一氣的“老是套用標準,實際卻解決不了問題”的廢話連篇胡言亂語的東西,無非是其嘴賤蓄意誤導罷了!由JJG103規程可以看出,對不同結構形式也就是不同傳感器原理的電子水平儀,其“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是不同的。由樓主提出的問題看出,給出的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公式為“±(1十A×2%)Δ”,這個公式是由JJG 712 公式“±(1十A/50)”套改而來,前者電子水平儀的MPE是按實測角值,而后者電子水平儀的MPE是按字(或數),這樣的修訂是不是畫蛇添足我們先不去談。起碼可以看出,作為主流的電容式數顯電子水平儀,其示值誤差的線性比較好(有大量的實驗報告得出的結論)。正是基于電容式數顯電子水平儀這一特性,規程給出了“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的公式,這個公式考慮到了數顯電子儀器本身的特性(“1”),也考慮到了電容式角度傳感器示值誤差的線性比較好,所以在檢定電子水平儀的示值誤差時,無需檢定過多的受檢點,同時也考慮到組成標準角的量塊尺寸和尺寸差,而選擇了檢定11個點。這樣由公式“±(1十A×2%)Δ”可以看出,電子水平儀測量范圍內各個受檢點(11點)檢定所得的示值誤差均需符合公式中不同的A(檢定位置標稱值的絕對值)計算所得的“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9 13:50
這里是計量技術討論平臺,不是隨意侮辱人的地方。“菲傭”沒有招你惹你,少在公眾媒體上侮辱和貶低菲傭。菲傭比你懂禮貌得多,比你的道德品質高得多。
你歷來自以為在一個經濟發達的省份省級計量院工作,有計量專家的名頭,似乎出人頭地了不得了,自以為自己高高在上比企業基層計量工作者高貴得上了天,其實你除了諷刺挖苦之能事,會天天罵街,會侮辱他人人格,你還懂什么呢?正如你自己所罵的,你無非“改不了吃屎嗜好”,你滿嘴的那些污言穢語的確只能“給人無比惡心的感受”!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9 14:49
還要指名道姓的回帖,難怪被大家怒斥為招罵、找罵、欠罵。看來,七十多的老不正經還真是變身老菲傭了,呵呵,這是老有所為嗎?!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9 15:46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7-11-9 15:48 編輯
一個測量設備的計量特性使用了“示值誤差”,檢定規程就必規定這種測量設備的示值誤差允許值的計量要求,簡稱“示值允差”,全稱“某某測量設備的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或“某某測量設備的最大允許誤差”,因此樓主提出“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這樣的文字描述并無原則性錯誤。
已經廢止的規程JJG712就不要作什么證據了,還是依據現行有效JJG103-2005《電子水平儀和合像水平儀》檢定規程吧。其4.1.9條明確提出了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應符合表7的規定”要求。關于“電子水平儀的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大小與水平儀的“結構形式也就是不同傳感器原理”沒有一毛錢的關系,檢定規程規定數顯式電子水平儀一律是“±(1十A×2%)Δ”。其中A為檢定位置標稱值的絕對值,Δ為電子水平儀相應量程檔的分辨力。
所謂“前者電子水平儀的MPE是按實測角值,而后者電子水平儀的MPE是按字(或數),這樣的修訂是不是畫蛇添足我們先不去談”純屬奇談怪論,對新版檢定規程的不實攻擊。對于數顯式的電子水平儀,A是“檢定位置標稱值的絕對值”,檢定位置A是沒有計量單位的數字,而分辨力Δ是與水平儀測得值有完全相同計量單位(一般是mm/m)的,因此計算出來的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MPE的計量單位一般也是mm/m。對于指針式電子水平儀的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MPE,指示器為一個分度值,測微器為量程的1%,分度值和量程的計量單位一般是mm/m,因此指針式電子水平儀的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的計量單位一般也是mm/m。計量單位也和電子水平儀的“結構形式也就是不同傳感器原理”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10 11:34
什么叫做“文字描述并無原則性錯誤”啊?難道計量器具電子水平儀的“示值誤差”或“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與不知其某個受檢項目而籠統的提及“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是相同事情嗎?胡言亂語的“無原則性錯誤”或“無顛覆性錯誤”難道就是老東西胡扯瞎繞所謂的正確理由嗎?老不正經分明又在“搗糨糊”、攪混水吧?!莫非電子水平儀的零值誤差、工作面的平面度誤差等,是不是也可以被稱作“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呢?規程有規程的側重點,其文字描述要符合量值傳遞計量檢定工作的認知和需要。所以規程的編制不會照搬其它法規性技術文件什么“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以及什么“底工作面與V型工作面的平行度”等等文字描述,包括不會像某個法規性技術文件那樣,不設“零值誤差”受檢項目而以什么“........平行度”來替代,不設示值誤差項目而以什么“最大允許誤差”來替代。搞搞清楚,具體到水平儀是先有規程后有的標準,目前許多術語及技術項目的設立包括技術指標是標準在往規程/規范上靠(氣泡式水平儀的國家現行標準是用“分度值誤差”代替了原來的“示值誤差”;用“零位誤差”代替了原來的工作面間的“位置誤差”,這就與原來的JJG38及現在的JJF1084一致了)。
并沒人用“廢止的規程JJG712”來“作什么證據”,但電子水平儀的示值誤差公式“±(1十A×2%)Δ”的來源及歷史演變還是應該搞清楚些吧,包括某法規性技術文件什么電子水平儀“最大允許誤差”公式““±(1十|A|×2%)”,不都是源自廢止的JJG712規程中的公式“±(1十A/50)”而進行的“改頭換面”修訂嗎!此公式的提出,包含了國家計量前輩們大量的科學實驗工作付出的辛勤勞動和嚴格的科學態度,動輒吹噓什么“四十余年”之人,你空空如也、一無所知,連為什么電子水平儀的示值誤差要撿11個受檢點都搞不懂,就閉上那張只會鸚鵡學舌“套用標準。實際卻解決不了問題”的臭嘴吧!上述歷史演變及某些不正常事情的發生,已經導致了全國幾何量角度參量技委會(MTC3)的失聯,老不正經盡管已無幾多時日了莫非也準備即刻去“失聯”?!
既然“電子水平儀的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大小與水平儀的結構形式也就是不同傳感器原理沒有一毛錢的關系”,那么非電容式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為什么不采用公式“±(1十A×2%)Δ”呢?這些,你懂嗎?你不就是不懂裝懂,但敢于信口開河瞎講一氣嗎?不就是嘴不由己嗎?一無所知的人也要將電子水平儀簡單的分為數顯式或指針式,那么不懂裝懂的人請告知大家,棘輪蹦字的電子水平儀是應該歸類至數顯式還是歸類至指針式?所以,數顯式或指針式并包括不了所有結構形式不同傳感器原理的電子水平儀,而電容式、電感式、電阻式就可以包括了所有結構形式不同傳感器原理的電子水平儀。上述談及的這些是讓大家多了解一點電子水平儀的基礎知識,對于“撞南墻”做“擰種”的“下里巴人”就當作是對牛彈琴好了。
“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MPE的計量單位一般也是mm/m”,這些歪理邪說、陳詞濫調早已被駁斥的體無完膚了,理窮詞絕之人還要在此重復濫調胡攪蠻纏,只可惜大家都能領的清平面角的法定計量單位是什么,也都清楚平面角的非SI單位是什么,至于“mm/m”大家也都懂得JJF1001中3.26“單位間換算因子”一詞一義嚴格定義,大忽悠的蓄意誤導已經沒有任何市場了。呵呵,老東西就壽終正寢閉上其那張腥臊爛臭的橫豎嘴吧。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10 21:54
人人都看明白了樓主所說的“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就是指“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示值誤差”,簡稱電子水平儀的示值“允差”,唯有曾經聞名全國的平直度檢測專家看不懂,在這里鉆牛角尖,尋機罵人。
“搞搞清楚,具體到水平儀是先有規程后有的標準”的胡說八道令人可笑。沒有生產標準就沒有產品,沒有產品就不可能有檢定規程,一個測量設備新產品,先有企業的內部生產標準,才有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這個道理沒有人不知道。某著名平直度檢測專家還是自己先“搞搞清楚”吧。
標準和規范的修訂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本著持續改進的原則不斷完善和進步的,不像你所說的只是“改頭換面”,這個道理還需要我給你講解嗎?
首先,你的所謂“水平儀的結構形式也就是不同傳感器原理”這個論斷本身就存在著嚴重錯誤。你所說的亂七八糟的東西本人懂與不懂也與你沒有一毛錢的關系,用不著你操心。其次,電子水平儀的示值允差由檢定規程JJG103-2005的表7做出了規定,規定只按指針式和數顯式分別規定,明明白白證明了與你說的不同傳感器原理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人人都知道“mm/m”是水平儀分度值或分辨力的計量單位之一,唯有曾經全國聞名的平直度檢測專家才堅持認為“mm/m”僅僅是一個“單位間換算因子”,這個人甚至連“因子”是數,是符號,是文字還是計算公式都不明白,如果他真的明白“因子”只是一個數,他就絕不會還傻乎乎地認為“mm/m”是什么什么“因子”了。
你除了會罵街,還會什么?“壽終正寢閉上其那張腥臊爛臭的橫豎嘴”不正是你自己嗎?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11 12:02
“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就是指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示值誤差”,如此不靠譜的字面理解,不是“搗糨糊”、攪混水還能是什么?!老不正經的“語文基礎知識”難道是體育老師教的嗎?其太需要惡補了。按老東西的文字描述邏輯,是不是“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也可以是指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零值誤差”呢?由此可見,國家規程JJG103沒有照搬某個法規性技術文件“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設立的技術項目,而做的“示值誤差”或“示值誤差最大允許值”文字描述是完全正確的!以“無原則性錯誤”或“無顛覆性錯誤”做理由在這個問題上胡攪蠻纏瞎講一氣,只能展示老不正經“下里巴人、擰種”的先天性惡劣學風,而被大家所怒斥!
本人談及的具體到水平儀是先有規程后有的標準,這是指國家層面上的法規性技術文件,老東西竟能扯到企業的“生產標準”上去,請問企業的“生產標準”是國家層面上的法規性技術文件嗎?難道編制國家規程還要引用企業的“生產標準”?企業的“生產標準”法規性在哪里?企業難道是執法機構?老不正經一貫性的轉移話題、斷章取義、胡扯瞎繞、蓄意誤導,這不正是其所說的“胡說八道令人可笑”嗎!,大家看,這個為老不尊的老東西是不是“不要臉”?!
老不正經在基本常識方面的“懂與不懂”確實與本人“沒有一毛錢的關系”,本人既不是從事的幼兒教育,也對這個老“小孫子”不存在什么教育的義務,只要為老不尊之人不要到論壇來一無所知的信口開河瞎講一氣誤導公眾,本人不會對一個目前還有自理能力且已七十多的老東西“操心”的,其自生自滅吧!
老東西這個“罵街的始作俑者”,其的確“除了會罵街,還會什么”?還要展示其大篇幅藍色字面的“精神文明用語”嗎?反正其已無幾多時日了,就無聊至極的在論壇瞎混吧!這樣的“下里巴人、擰種”壽終正寢之時,還要被眾人怒斥、痛打,實在是咎由自取,活該!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11 12:49
有的人前面剛剛否決樓主說的“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就是指“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示值誤差”,理由是省略了“示值”一詞,誤差范圍很廣,不單指示值誤差,掉過頭來馬上就強調自己同樣省略了定語的“標準”單指“國家層面上的法規性技術文件”,不包括企業的“生產標準”,企業的“生產標準”不是國家層面上的法規性技術文件。樓主說的“誤差”和他說的“標準”同樣因為省略定語,他說的就有理,樓主說的就是體育老師教的語文需要惡補,真乃豈有此理也。此人除了會罵人還懂什么呢?誰在罵人,誰一連罵了十來年,誰還在持續不斷地罵街,并在公眾媒體上誓言死了也要罵到底,用罵街的形式“無聊至極的在論壇瞎混”?人人皆知。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11 13:07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7-11-11 13:34 編輯
大家都清楚,本人帖子中明明寫明的是“法規性技術文件、國家現行標準”,老東西選擇性眼瞎卻視而不見,非要往“企業標準”上扯繞,所以也只有七十余的老東西才是“體育老師教的語文需要惡補”,還居心叵測的非要往樓主身上扯,選擇性眼瞎的老不正經睜大眼看一下,樓主問題的題目就是“ 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而不是什么“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再講,樓主在哪些方面招你惹你了?這不就是無事生非挑起事端的指桑罵槐嗎!老不正經你確實太“不要臉”了!你這不就是回頭就偷著笑的“招罵”、“找罵”、“欠罵”嗎?!呵呵,這嗜好實在是夠奇葩的!
所謂的老東西已無幾多時日,也就是其自己所言的“死了”,那樣將會人心大快,論壇將恢復藍天白云,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的期盼著這一天呢。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11 14:02
大家看一下樓主提出問題的帖子,其題目就是“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而根本沒有“樓主說的電子水平儀的最大允許誤差”這樣的字樣,所以還是老不正經大庭廣眾之下公然在編造謊言,貶低栽贓于樓主,還要無事生非的挑起事端指桑罵槐,這是一個版主應該干的缺德事嗎?這樣說實話臉紅的胡編亂造之惡劣行徑實在讓人不齒!
最大.jpg (96.43 KB, 下載次數: 489)
下載附件
2017-11-11 13:54 上傳
老不正經在28樓編造謊言,嫁禍于樓主的帖子。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12 11:23
樓主的問題自然由樓主提出和說明,對于34樓這種人純屬不懷好意的挑釁和謾罵,無論他罵得多么惡毒,無論他如何拙劣挑釁,恕本人拒絕回復。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12 12:20
哪來的什么“樓主的問題”啊?樓主的表述完全正確合理的。是老不正經造謠惑眾對樓主的惡意中傷吧?!如此的無中生有、四處樹敵、貶低他人、抬高自己、推卸責任、缺乏擔當,難怪當下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呵呵,這不是咎由自取自作孽不可活還能是什么?!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12 12:56
你自己對著鏡子里的人慢慢罵著玩吧,沒有人陪你,呵呵。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12 17:22
大家都清楚,為老不尊之人明顯就是企圖溜之乎也的托詞,那就快些滾吧,滾的越遠越好!其可以躲在陰暗的角落,撒泡尿照著其七十多滿是褶子的老臉“自操”(自行操作)即可。畢竟老東西早已揚言“罵自己不算罵人”的,“始作俑者”的規氏理倫依舊有其實踐“潑婦、罵街”的機會。只是論壇失去了這樣一個動輒頻頻爆出笑料的奇葩之人,大家難得看到老戲骨、老活寶滑天下之大稽的精彩且下作的演出了,呵呵,老不正經的絕唱被喊倒好而砸鍋了,灰頭土臉的真可悲!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12 20:48
樓上某人驗證了全國著名教授的一個理論:教育不等于教養,有的人受到的教育很高,但沒有教養,有的人雖然沒文化,卻并不是沒教養。有的人很有文化,卻不懂文明,隨便插隊,隨地吐痰,甚至隨地大小便,滿口污言穢語散發著惡臭。習主席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我國從貧窮經過40年改革開放變成為第二經濟大國,是到了恢復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明的時候了,我黨也提出了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號召。就樓上38樓這一個帖子就可以看出,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的人卻在公眾媒體上偏偏“老東西”、“老不死”、“滿是褶子的老臉”、“老戲骨”、“老不正經”掛在嘴上天天罵。這位全國聞名計量專家不能說名望不大,受到的教育也不能說低,工作單位在計量院不能說文明環境差,論年齡幾十歲也不能說還在幼兒期,但其教養如何,在計量界可謂是聞名全球。用不著查他近十來年的罵街歷史,只需看一下本主題帖他所有的帖子,鐵證如山,也就一清二楚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13 12:25
對“其媽”都惡語相向的社會痞子也配來談什么“教養”?這臉皮該有多厚啊?忘記了那些大篇幅藍色字面的“精神文明用語”了嗎?正是為老不尊之人“不懂文明,隨便插隊,隨地吐痰,甚至隨地大小便,滿口污言穢語散發著惡臭”,導致其在本論壇被眾多量友人人喊打、灰頭土臉、狼狽不堪。
大家都清楚,沒皮沒臉、沒羞沒臊之人在本論壇長期以“下里巴人”、“擰種”、“帕金森”.....自譽,如此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在本論壇應該不會有第二人了,但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現今,七十多的人又自譽其自己為“老不死”,想什么呢?莫非,為老不尊之人妄圖違背生老病死的自然發展規律?不是叫囂要“為真理而獻身嗎”?怎么又“老不死”了呢?是嫌丑陋無比的頭銜還不夠多嗎?大家可以尊重這個“老不死”的個人自譽,但自然發展規律是否會滿足其夢寢以求的個人愿望呢?這就不是為老不尊之人能夠把控的了。畢竟愿望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呵呵,無可奈何花落去,七十多的“老不死”已無幾多時日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13 15:20
既然老不正經違背了其自己“沒有人陪你”的屁話,且當下已由陰間還陽,那就不要胡扯瞎繞、轉移話題,先將其編造謊言,貶低、栽贓、嫁禍、惡意中傷樓主的不良企圖扯繞清楚,何必給臉不要臉的以什么“尊老愛幼、傳統文明.......”做幌子,而為老不尊、“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拒絕回復”呢?!理窮詞絕之人,敢做不敢當的炕頭漢子,因其毫無擔當的下作行為,而被大家怒斥為謊話連篇的“牛逼無賴”,完全是其咎由自取、實屬活該!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7-11-13 15:37
對40和41樓的帖子本人決不回復,只因忍不住對世界上居然還存在這種人的現實笑一笑,好了,讓我們繼續靜觀這種人的精彩表演。呵呵。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7-11-13 16:29
所謂的“決不回復”,也就是其人對被戳穿的謊言——貶低、栽贓、嫁禍、惡意中傷樓主的事實無力狡辯、惱羞成怒又死要面子活受罪,無奈之舉只能“煮熟的鴨子嘴硬”死不認賬做“擰種”,既然如此,“下里巴人”還是陽轉陰吧,何必再三翻轉如同一個老幽靈似得禍害論壇呢?!呵呵,那害人且不利己的!
作者: renkai 時間: 2018-5-13 17:54
還有個疑問,JJG 103-2005中后續檢定為什么不要檢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了,我認為這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啊。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5-14 23:26
JJG 103-2005中后續檢定為什么不要檢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了?
答: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在首次檢定中已經檢定合格,在使用中工作面的磨損基本上是均勻的,如果與橋板組合使用測量平面度或直線度誤差,則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無關緊要與被檢平面接觸的是橋板的兩個支撐面(平面支撐)或支撐母線(圓柱形支撐),所以后續檢定可以用不著檢定水平儀的儀工作面的平面度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5-15 16:35
您談及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這樣的個人觀點是完全正確的。所以JJG 103-2005中后續檢定不再檢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在技術內容上是欠缺的,是不負責任的,是對前期兩個規程正確性內容缺乏繼承性的,故肯定是錯誤的。而且JJG 103-2005如此的規定,屬對JJG 712 - 1990及JJG103-1988兩個規程規定相關內容作出的重大修訂,但卻毫無道理的沒有給出任何解釋或說明(編寫說明中絲毫沒有提及),更談不上全國同專業圈子范圍中征求意見。另外,JJG 103-2005規程在2003年廈門審定會上經參審代表舉手表決通過的審定稿并不是這樣,所以這屬于審定會后的私下修改,這完全違背了規程修訂編寫的相關規定。現今,當年的直接責任人,也是MTC3付秘書長的陳XX不知是否還在,導致當年的MTC3失聯的陳X也已經退休,錯誤的合并以及JJG 103-2005中錯誤的規定,這些責任問題也就成了無頭案,當年不負責任瞎講的“如果事實證實合并是錯誤的話,再改回來就是”的話語也就成了假、大、空。
本來,JJG 712與JJG 103 的合并就是極不正常的私下行為,這導致了審定會上意見紛紛,也導致了審定會后在國家局召開的“五方協調會”不歡而散,惱羞成怒下,進一步導致了全國幾何量角度技委會(當年的MTC3)的徹底失聯。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的全國各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排序表是專業混亂的排序(出現了非幾何量專業的新MTC3參雜在幾何量專業MTC2~MTC4之間)。
“JJG 103-2005中后續檢定....不要檢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的規定,并沒有給量值傳遞檢定工作造成多大的混亂,因為大家都清楚,不管是對新制的還是使用中的水平儀,其工作面的平面度都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畢竟工作面的平面度是否符合要求,是水平儀是否合格的一項重要技術參數,這決定了水平儀的產品質量及使用時的準確可靠。以什么“首次檢定中已經檢定合格”;“使用中工作面的磨損基本上是均勻的”;“平面度無關緊要”等奇談怪論做幌子,胡講瞎扯“后續檢定可以用不著檢定水平儀的儀工作面的平面度”,這樣的歪理邪說不管從哪個角度都是站不住腳的,不值也不屑給以駁斥。畢竟,絕大多數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還是對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在后續檢定中給以了檢定,這也就說明了一切。
下面大家看一下JJG103-1988規程中對此的規定。沒有任何理由及解釋就做出了如此錯誤的重大內容修訂,這對某省其老前輩劉XX(89年JJG 712 - 1990規程青島審定會參會代表)的正確性技術內容的繼承性又在哪里???
工作面平面度.jpg (155.49 KB, 下載次數: 523)
下載附件
2018-5-15 15:04 上傳
附《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管理辦法》摘錄:
第十四條 起草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導則》有效版本的要求,在調查研究、試驗驗證的基礎上,提出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征求意見稿,以及“編寫說明”等有關附件,分送本技術委員會各委員﹑通訊單位成員﹑有關制造企業﹑省級計量行政管理部門、計量檢定機構﹑使用單位﹑相關標準的起草單位或個人廣泛征求意見。
第十五條 附件應當包括以下材料:(一)編寫說明。闡明任務來源、編寫依據、與“國際建議”﹑“國際文件”、“國際標準”﹑國內標準等技術文件的兼容情況,對所規定的某些技術條款﹑檢定條件﹑檢定方法的有關說明,對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結果和依據等;在修訂時,應當對新舊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的修改內容予以說明等。
第二十條 會議審查原則上應取得一致同意。如需投票(贊成﹑反對﹑棄權)表決,至少應獲得到會委員人數四分之三以上贊成方為通過,并以書面材料記錄在案;起草人不能參加表決。若有通訊單位成員、特邀代表參加會議,應將其意見記錄在案。函審時必須有四分之三回函贊成方為通過。會議審查必須有“審定意見書”(格式見附件4),審定意見需經與會代表通過。
第二十一條 審定通過的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由起草單位根據審定意見整理后,形成報批稿。報批稿和規定的有關上報材料報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審核。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報批稿的內容應與審查時審定的內容相一致。如對技術內容有改動,應當在“編寫說明”中說明。
第二十五條 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發布后,由國家質檢總局送出版社出版。在出版過程中,發現有疑點和錯誤時,出版單位應當及時與有關技術委員會聯系;如技術內容需要更改時,應當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起草人不得自行更改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的內容。
第二十七條 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發布實施后,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及法制計量監督管理的需要,由相關的技術委員會適時提出復審計劃,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五年。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的復審可采用會議審查或函審,一般應有原起草人參加。
第三十條 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屬于科技成果,應當納入國家或部門科技進步獎范圍,予以獎勵。
..........................................................................................................................................。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5-15 19:03
《JJG103-2005規程中關于檢定水平儀時使用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完全是錯誤的》
量塊尺寸計算.jpg (84.42 KB, 下載次數: 534)
下載附件
2018-5-15 17:48 上傳
按照規程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L=1+AH(mm),那么分辨力為0.001mm/m的電子水平儀檢定其100數(0.1mm/m或0.1/1000)位置的示值誤差,計算所得量塊尺寸為:
L=1+AH=1+0.5×0.1/1000=1+0.00005=1.00005(mm)
請問:到那兒能買到1.00005mm的量塊?這0.00005mm的量塊尺寸差,相對于500mm中心距的小角度檢查儀又會產生多大的小角度呢?還是0.1mm/m或0.1/1000位置嗎?
大家再看一下JJG712-1990規程中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量塊尺寸計算1.jpg (28.6 KB, 下載次數: 491)
下載附件
2018-5-15 18:10 上傳
按照JJG712-1990規程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H=1+500K(mm),那么分辨力為0.001mm/m的電子水平儀檢定其100數(0.1mm/m或0.1/1000)位置的示值誤差,計算所得量塊尺寸為:
H=1+500K =1+500×0.1/1000=1+0.05=1.05(mm)
大家把截然不同的兩個量塊尺寸計算公式計算所得結果比較一下,哪個是錯誤的?哪個是正確的?哪個與檢定其100數(0.1mm/m或0.1/1000)位置相符且正確?不就昭然若揭了嗎!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在2003年的廈門審定會上,JJG103-2005規程當時交付會議的報審稿中6.3.13.2中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為:
量塊尺寸計算2.jpg (40.99 KB, 下載次數: 525)
下載附件
2018-5-15 18:27 上傳
這個量塊尺寸計算公式,由于完全錯誤,并被參會代表強烈質疑,質疑為什么要將本來正確的東西修訂為誤導公眾的錯誤內容?規程的主要修訂者惱羞成怒的狡辯“現在沒有時間仔細推敲,為什么要抓住不放?什么意思嗎?.......”,為此,這個非常重要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并非是在審定會上“至少應獲得到會委員人數四分之三以上贊成方為通過”的相關規定,而是在審定會結束并返回各自單位后的私下修改,這種做法當然也就違背了“報批稿的內容應與審查時審定的內容相一致”,以及“起草人不得自行更改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的內容”的相關規定。
大家不妨將現行JJG103-2005規程中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L=1+AH(mm),與2003年的廈門審定會上,交付會議的報審稿中6.3.13.2中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L=1+0.5H (mm)做一下比較,明顯前者就是后者換湯不換藥的堅持錯誤,這樣做的后果只能是誤導了公眾,又表明了當事者堅持錯誤,敗壞了其自己的聲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5-19 02:01
技術討論是歡迎的,哪怕是你的觀點是錯誤的,大家也會表示歡迎,但技術討論絕對禁止謾罵和惡意攻擊。某人以平直度檢測“專家”的身份惡意攻擊JJG 103-2005的編制班子,我認為是極其不道德的。對于JJG 103-2005的編制,我認為:
1關于檢定規程的整合
相同功能或相同結構的計量器具檢定規程進行整合,這是必然趨勢,是科學的。例如JJG 34- 1984百分表及JJG 231- 1980千分表整合為JJG34-1996指示表,又如JJG 30- 1992、 JJG 192-1979、JJG 400- 1985、JJG 526- 1988等游標卡尺 、電子數顯卡尺 、帶表卡尺 、深度游標卡尺、電子數顯深度卡尺等五個檢定規程整合為JJG 30- 2002《通用卡尺》檢定規程,
2關于JJG 103-2005的公式2
公式L=1 + AH (mm)是完全正確的。規程說的很清楚,式中: L— 依次放置的量塊尺寸,mm ;A— 兩指示計軸線的間距,m ;H — 檢定位置的標稱示值,mm /m 。
以47樓舉的例子為例,“分辨力為0.001mm/m的電子水平儀檢定其100數(0.1mm/m或0.1/1000)位置的示值誤差,相對于500mm中心距,計算所得量塊尺寸為”:因為A=500mm=0.5m,H=0.1mm/m,所以量塊尺寸應該是:
L=1+AH =1mm+0.5m×0.1mm/m=1.05mm,47樓計算出1.00005(mm)毫無道理,其錯誤與他主筆的平板檢定規程JJG117-2005一樣,犯了否定mm/m是計量單位的錯誤,因此JJG117-2005的格式6中冒出了一個系數1000這樣的低級錯誤。47樓根本就沒有理解檢定規程JJG103-2005公式2中每個代號的含義,就在這里大肆惡意攻擊該規程的編制班子。
JJG712-1990規程中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L=1+500K(mm),之所以不正確而必須修改,第一是把受檢位置標稱示值K的計量單位mm/m完全視若無物,否定其計量單位的地位,人人皆知mm/m是水平儀分度值或分辨力的計量單位;第二是看不見兩指示計軸線的間距在檢定中起到的作用,無論1000mm,800mm,還是500mm等,它都認為是唯一公式L=1+500K(mm)。例如當K=0.1mm/m時,不管兩個指示計間距是0.5m還是1m,都是L=1mm+500×0.1mm/m=1mm+50mm/m,且兩個不同計量單位的量無法相加。
將現行JJG103-2005規程中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L=1+AH(mm),與2003年的廈門審定會上報審稿中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L=1+0.5H (mm)做一下比較,L=1+0.5H (mm)與L=1+AH(mm),明顯堅持了正確,但顯然0.5不如符號A更有代表性,兩個指示計的間距A可以是0.5m,也可以是1m或其它間距。0.5則限死了這個間距的唯一性。攻擊別人“這樣做的后果只能是誤導了公眾,又表明了當事者堅持錯誤,敗壞了其自己的聲譽”,恰恰是他自己才真正誤導了公眾,堅持了錯誤,敗壞了自己的聲譽。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5-19 20:29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8-5-19 20:44 編輯
對于44樓量友renkai 提及的“JJG 103-2005中后續檢定為什么不要檢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的問題,本人已經在46樓從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角度,并結合歷史事實(JJG103-1988和JJG712-1990);應尊重XX省計量老前輩劉XX付出的辛勤勞動;以及修訂過程中發生的極不正常狀況等等諸多方面,談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而“學術流氓”這根“攪屎棍子”,在胡說八道什么“首次檢定中已經檢定合格”;“使用中工作面的磨損基本上是均勻的”;“平面度無關緊要”等奇談怪論后,竟然給出“后續檢定可以用不著檢定水平儀工作面的平面度”這樣的規氏歪理邪說。一通奮力“攪屎”后,“學術流氓”這根“棍子”就裝聾作啞悄然失聯多日,變身行尸走肉從人間蒸發。現今其又如同陰間還陽、打了雞血似的,跳將出來,在量塊尺寸計算公式問題上,大放厥詞、編造謊言、歪理正說,公然繼續忽悠誤導公眾,已無幾多時日七十二的“老不死”終身“攪屎”不已,以“攪屎”為樂,以忽悠、誤導為己任,到頭來只會如同其自己預言那樣“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這必是為老不尊、倚老賣老、倚老造過之老不正經的人生軌跡最后凄涼、可悲的結局。敬請大家拭目以待。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5-19 20:31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8-5-19 20:40 編輯
時間關系,量塊尺寸計算公式問題隨后再談。畢竟“下里巴人、擰種”毫無什么“聲譽”可敗壞,其無非就是個沒皮沒臉的“牛逼無賴”而已。
補充內容 (2018-5-19 23:46):
嗜好夜間“巡視”的“老不死”,實則就是患有“夜游癥”罷了,其被清理出版主群隊伍,夜游的權利也就不復存在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5-20 12:43
什么叫做“惡意攻擊JJG 103-2005的編制班子”啊?一貫嗜好無事生非、挑起事端的“學術流氓”就不能消停些嗎?其自己從國家標準到國家規程/規范肆意指責、污蔑、“攻擊”了一大片,就是有水平的善意嗎?別人具實指出了某個規程存有的某些不盡合理、正確的東西,怎么就成了“惡意攻擊”呢?倚老造過的“攪屎棍子”是“帽子公司”的總代理或打手嗎?!難怪其人被大家怒斥為“學術流氓”!
一、國家規程/規范從來不存在什么“整合”的說法,國家局對規程的編寫也只是有文件“能合并的盡量合并”的指示,“合并”與什么莫須有的“整合”差異甚遠。這樣的“指示”重要前提是一個“能”字。而早已失聯的XX技委會(原MTC3),卻以一個文字不通、錯別字連篇的桂林年會“會議紀要”(2000年),在60%以上的委員缺席,出于沾親帶故為基點,以什么“檢定方法、技術指標基本一致,只是置水平原理、讀數方式不同”狗屁不通的文字為理由,絲毫不征求原歸口單位的意見,就強行將JJG712與JJG103給以合并,兩種儀器在主要技術指標方面、結構原理、用途上的差異先不講,其嗎使用的標準器的準確度等級不同吧,為了編湊成所謂的“基本一致”,不惜將標準器的準確度等級以“3或4或5等量塊(或0、 1、2 級量塊)”這樣蹩腳的文字來描述,主要技術指標方面還要采用兩個完全不同的表格,并用▲區分列出,如此不堪的強詞奪理,是不是可以將自準直儀等小角度儀器都“合并”進來呢?所以起草的無奈和尷尬當事者最心知肚明。正是由于此事件造成的惡劣后果及影響,國家局專門下發了文件,強調“改變國家規程的歸口,必須首先征求原歸口單位的意見”,“在沒有征求原歸口單位的意見,或原歸口單位沒有明確表態放棄參與的情況下,不得私自改變規程的歸口單位”。后面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了,那就是XX技委會(原MTC3)的徹底失聯,這不就是其咎由自取嗎!在此順便奉勸“學術流氓”就不要無事生非、挑起事端的什么“惡意攻擊”了,如果其也志向“失聯”或消亡,那就悉聽尊便吧。
(后續)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5-20 15:12
什么叫做“惡意攻擊JJG 103-2005的編制班子”啊?答:自己看看自己的帖子吧,那里的白紙黑字就是鐵證。
國家規程/規范存不存在什么“整合”的說法無關緊要,只要你承認國家局對規程的編寫有文件“能合并的盡量合并”的指示就足夠了。
某人攻擊“強行將JJG712與JJG103給以合并”的理由是“使用的標準器的準確度等級不同”,遺憾的是許許多多的檢定規程使用了不同的標準器的準確度等級,例如量塊檢定規程、壓力表檢定規程等,不同準確度等級的被檢計量器具難道說要使用同一個準確度等級的計量標準嗎?或者說不同準確度等級的計量器具要分別發布不同的檢定規程嗎?只有某個全國知名的“磚家”才會如此。
計量技術委員會的設立和注銷、“失聯”是國家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研究的事,本主題帖討論的核心議題是“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的技術問題,少在這里轉移話題以達到惡意攻擊,發泄私憤,滿大街罵人,不可告人的目的。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5-20 16:42
什么叫做“整合的說法無關緊要”啊?動輒什么混了“四十余年”,不還是肚子空空如也、一無所知嗎。不必煞有其事、故弄玄虛的枉談莫須有的什么“整合”,一個“下里巴人”盡管瞎嘚瑟窮顯擺不還是個下賤且“不受待見”的“下里巴人”嗎!
使用的標準器的準確度等級不同僅是針對所謂“基本一致”這個幌子來講的一個理由,為此上報的“關于規程不宜合并的說明”等十余份文稿,“下里巴人”你懂嗎?你有資格見到過嗎?既然一無所知,何必不懂裝懂的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呢?!這樣的“牛逼無賴”局外人,其是不是裝腔作勢且缺乏自知之明呢?大家都會識別的!!!什么叫做“不同準確度等級的計量器具要分別發布不同的檢定規程”啊?搞搞清楚,量塊、壓力表分別都是各自一種計量器具,其不需要采用兩個完全不同的表格,并用▲區分列出,也只有“學術流氓”才會搞出什么一等量塊規程、二等量塊規程...........,畢竟其這個“帕金森”癥患者,嗜好“癡人說夢”且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大家看到JJG103規程中,一會兒電子....,一會兒合像.....,這樣的蹩腳文字描述且不講看者眼花繚亂,就是修訂編寫者不也無奈和尷尬嗎?!
“失聯是國家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研究的事”,可又“研究”了些啥呢?是“研究”在幾何量專業MTC2~MTC4之間無奈之舉參雜一個非幾何量專業的新MTC3嗎?這樣的排序專業性、合理性又在哪里?上述所談失聯事情,完全是為將某個歷史事件讓大家有所了解,這對于某位“學術流氓”、“下里巴人”,完全就是“對豬彈琴”吧,畢竟“豬、騾子、馬、dog”智商、情商都有限,況且倚老造過之人又豬狗不如呢!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5-20 21:40
53樓的罵人磚家除了會罵人,還會什么呢?呵呵,可恥,可笑。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5-21 12:26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8-5-21 12:40 編輯
(續51樓)
二、為什么說JJG103-2005規程中的量塊計算公式(2)是錯誤的?
①、L=1 + AH (mm) (2)
公式(2)中,已經給出了計算結果的單位(mm),也就是計算結果的單位一定,則計算過程中只需將各個參與計算的數字代入即可,而不必將數字的單位及換算因子(mm/m)給以代入,畢竟計算過程中單位與換算因子(mm/m)之間是不可能進行什么約分的。綜上所述,那么分辨力為0.001mm/m的電子水平儀檢定其100數(0.1mm/m即0.1/1000)位置的示值誤差,計算所得量塊尺寸應為:
L=1+AH=1+0.5×0.1/1000=1+0.00005=1.00005(mm)
刺眼的量塊尺寸1.00005mm,除了告訴我們世間并無這樣的量塊規格尺寸,還告訴我們mm/m(1/1000)應該也只能是個換算因子,畢竟JJF1001-2011中關于換算因子的定義是嚴格的一詞一義,某位“擰種”胡言亂語的“符號mm/m有兩種含義”,這是與“一詞一義”原則大相徑庭的,且是不自量力的“下里巴人”在明目張膽的質疑甚至挑釁JJF1001的權威性。。“L=1+AH =1mm+0.5m×0.1mm/m=1.05mm”這樣拙劣的代入方式,除了不應該將數與計量單位同時畫蛇添足的代入外,也是將計量單位與換算因子搗成了一鍋漿糊。由此可見,公式(2)L=1 + AH (mm)必定錯誤無疑。
②、JJG712-1990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L=1+500K(mm)為什么是正確的?
量塊尺寸計算公式L=1+500K (mm),與①同理,在計算結果的單位一定狀況下:
H=1+500K =1+500×0.1/1000=1+0.05=1.05(mm)
以上計算過程不存在將數字的單位及換算因子(mm/m)給以代入,也不存在單位與換算因子(mm/m)的荒唐約分問題,計算所得結果的數字準確無誤,絕不會出現結果為1.00005(mm)這樣貽笑大方的狀況,由此可見,公式 H=1+500K (mm)必定正確無疑,某位“攪屎棍子”關于“公式 L=1+500K(mm),之所以不正確而必須修改”的胡言亂語就是個蓄意誤導的屁話。
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L=1+500K(mm)的由來:
計算公式 L=1+500K(mm)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某個人拍著腦袋的臆想,它是可以溯源至XX省計量老前輩劉XX付出辛勤勞動成果的。大家看一下JJG103-1988規程(老前輩劉XX為第一起草人):
量塊尺寸計算3.jpg (16.04 KB, 下載次數: 538)
下載附件
2018-5-21 10:52 上傳
由以上圖片大家可以看到,JJG712-1990與JJG103-1988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是同一個,這是正確公式的繼承性所在。我們不得不在此質疑兩個規程合并后的JJG103-2005主要修訂者們:
⑴、你們認為JJG712-1990與JJG103-1988給出的公式錯了嗎?錯在哪里?
⑵、JJG712-1990與JJG103-1988給出的公式即使錯了“而必須修改”,如此重大修改內容為什么不在編寫說明中給出解釋?編寫說明及征求意見中有提及公式錯了的問題嗎? 這是心虛嗎?
⑶、如果你們并沒有認為JJG712-1990與JJG103-1988給出的公式是錯誤的,為什么要對公式進行修改?把正確的公式修訂為不倫不類甚至錯誤的公式,那是標新立異嗎?
⑷、審定會上當有人提出公式 L=1+0.5H (mm)的錯誤后,你們僅以“現在沒有時間仔細推敲”來搪塞,“為什么要抓住不放?什么意思嗎”的態度別人可以不計較,但為什么要在審定會結束返回單位后,堅持錯誤的己見,私下改頭換面又整出個依然錯誤的L=1 + AH (mm)來?如此固執的堅持錯誤是對國家規程的法規性、正確性負責嗎?
⑸、你們同省的計量老前輩劉XX是JJG103-1988、 JJG 38-1984規程的第一位起草人,也是JJG712-1990規程青島審定會的參與者與舉手表決者,應該是我們國家的水平儀類規程/規范的技術權威人士、老專家,這也是貴省當初做為歸口單位的榮耀啊,當你們要對量塊尺寸計算公式做重大內容修改時,征求過計量老前輩劉XX的意見嗎? 為什么要如此的無視呢?這還是對計量老前輩正確性技術理論的繼承及付出辛勤勞動成果的尊重嗎?
...............................................................................................................................................?
順帶講一句,對于54樓這樣“技術含量”極高的“攪屎”、“精神文明用語”帖子,本人就不屑于搭理了,任其“發酵”好了。
(后續)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5-21 14:37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8-5-21 14:59 編輯
測量設備的分辨力也好,分度值也好,都帶有自己的計量單位,水平儀分辨力或分度值的計量單位眾所周知是mm/m,分辨力為0.001mm/m的電子水平儀檢定其100數,100×0.001mm/m=0.1mm/m。兩個指示計的間距A可以是任意值,如果是500mm就是A=0.5m。那么:L=1+AH=1mm+0.5m×0.1mm/m=1.05mm,簡單而明了的計算人人都懂,唯有罵人磚家搞出來一個什么1/1000系數來。
其實1m=1000mm,此人將1mm=(1/1000)m進行了重復使用,因此才會得出1.00005(mm)這樣貽笑大方的莫名其妙的計算結果。無獨有偶,在其執筆的平板檢定規程JJG117-2005中公式6就是犯的同樣的低級錯誤錯誤,增加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系數1000,之所以如此,究其根本就在于此人對計量單位的定義理解錯誤,把水平儀分度值的計量單位mm/m不當計量單位看,錯誤的認為類似于mm/m這樣的無量綱單位只是一個“系數”,只是一個“換算系數”,不是計量單位。這么多年過去了,此人仍然頑固堅持錯誤觀點,因此國家局取消其平板檢定規程的執筆權力是完全正確的,否則這種低級錯誤仍然會貽害若干年,使國家檢定規程讓國內外業者所恥笑。
“審定會上當有人提出公式 L=1+0.5H (mm)的錯誤后”,“有人”是什么人,是不是你,請不要藏著掖著。非常明顯L和1的計量單位是mm,H的計量單位是mm/m,如果兩個指示計間距固定為0.5m,0.5m×XXmm/m,分子分母的計量單位m被約掉,剩下的單位就是mm,公式L=1+0.5H 并無本質上的錯誤,對計量單位糊涂的人才會說公式 L=1+0.5H 錯誤。如果一定說公式錯誤,只能說不該用0.5,該用符號H,因為兩個指示計的間距不一定只能是500mm,1000mm的準確度會更好。
公式 L=1+500K(mm)之所以不正確而必須修改,就以為L、1、500三者的計量單位都是mm,K(也就是前述公式的H)的計量單位是mm/m,公式人為強行抹殺了K的計量單位。仍以檢定分辨力為0.001mm/m的電子水平儀的100數,即0.1mm/m為例,L=1mm+500mm×0.1mm/m=1.05mm,如果不把mm/m看成是計量單位,都不帶計量單位計算,將mm加在計算結果上,就是L=1+500×0.1=51(mm)。這就是這個公式必須修改的原因。謾罵54樓帖子是“技術含量”極高的“攪屎”,其實“技術含量”極高的“攪屎”者,大家看看不正是罵人磚家自己嗎?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5-21 17:22
首先嚴正警告倚老造過之人,不要在公眾媒體上造謠惑眾,當心別有用心的編造謊言會吃到官司!
對于“攪屎棍子”多年來磨磨唧唧的陳詞濫調沒人屑于理會,對于莫須有的規氏計量單位mm/m,本人的論述將在后續中談及。
神志不清、嘴不由己的“學術流氓”又將“錯”說“話”了吧?既然“公式錯誤只能說不應該用0.5,而應該用符號H”,那是否應將公式 L=1+0.5H (mm)改寫為 L=1+HH (mm)啊?!“學術流氓”氣急敗壞的沒個人樣也就罷了,還要將公式也整的沒個公式樣嗎?!請“攪屎棍子”告知大家,這規氏“HH ”是不是換算因子mm/m的平方呢?!這換算因子mm/m的平方又是個什么東東?莫非規氏理論現今成了包羅萬象“藏污納垢”的“雜貨鋪”了?!早已聽膩了的“不好意思”或“非常抱歉”的假惺惺俗話就不要再磨唧重復了,那實在是太多太多且俗的掉渣了!
“兩個指示計的間距A可以是任意值”、“兩個指示計的間距不一定只能是500mm,1000mm的準確度會更好”及“兩指示計軸線的間距......無論1000mm,800mm,還是500mm等”,再及“0.5則限死了這個間距的唯一性”......,多不勝數這樣的胡說八道還是人話嗎?本論壇從事幾何量角度計量工作的量友眾多,又有誰見過小角度檢查儀其“兩個指示計的間距..可以是任意值”的?“兩個指示計的間距為1000mm,800mm”的恐怕也只有“攪屎棍子”所處的陰曹地府才有吧?請陰間竄出的老魔頭把這些人間聞所未聞的計量器具圖片曬出來讓大家開開眼。告知一下,做為計量器具的小角度檢查儀的確只有“兩個指示計的間距500mm”這一個,所以其是“唯一性”的!試想,當“兩個指示計的間距可以是任意值”,達到了1000mm甚至1000mm以上,請問:1000mm甚至1000mm以上帶筋工作臺工作面的平面度,在工作臺中央60mm范圍內不大于1μm,并且不允許凹陷的技術要求又該如何來保證?太長工作臺的自然變形又如何來保證?是靠加工工藝來保證呢?還是靠“學術流氓”施展妖術來保證呢?1000mm甚至1000mm以上工作臺的小角度檢查儀又需要幾個人來操作使用呢?使用方便性、可行性又怎么保證?團隊使用的一致性又如何保證?如此這般,是不是要“兩撿一核”來進行檢定操作并出具證書呢?呵呵,倚老造過的老不正經的信口開河瞎講一氣無底線啊!大家敬請拭目以待,看看倚老造過的奇葩“學術流氓”,到底還能爆出多少驚天動地的笑話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5-22 12:37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8-5-22 12:40 編輯
(續55樓)
③、從另一個側面論述一下JJG712-1990給出的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L=1+500K(mm)為什么是正確的?
除了電子、合像水平儀需要使用量塊及小角度檢查儀檢定示值誤差外,自準直儀做為同類小角度測量儀器也是需要使用量塊及小角度檢查儀檢定示值誤差的。我們來看一下JJG202-2007自準直儀規程。
JJG202規程6.3.9 示值誤差一項中,有如下文字描述:
量塊計算公式(自準直儀).jpg (127.12 KB, 下載次數: 474)
下載附件
2018-5-22 12:40 上傳
由上圖中大家可以看出,文字表述沒有使用換算因子mm/m這一形式來進行表述,而是明確使用了可寫也可不寫的SI平面角計量單位弧度(rad)進行的表述(見綠框)。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平面角及水平儀類等角度儀器使用的角度計量單位是弧度(rad),而不像某位大忽悠“攪屎棍子”胡說八道的“人人皆知mm/m是水平儀分度值或分辨力的計量單位”,只是由于單位弧度(rad)可寫也可不寫,所以“攪屎棍子”鉆此空子近十年來在論壇散布了大量的歪理邪說。
水平儀的分度值或分辨力一般寫作:
0.001mm/m 或 0.001/1000 也可寫作 0.001mm/m(rad)或 0.001/1000 (rad)
不管前或后哪一種寫法,水平儀的分度值或分辨力的計量單位應該也只能是可寫也可不寫的弧度(rad),而mm/m的形式應該也只能是JJF1001中3.26定義的“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術語。
我們再將上面圖片中的式子摘出來單獨進行一下分析(從數、理角度的分析):
0.05/500=0.1/1000
上式中,左邊分子(ΔH、0.05)為所用量塊尺寸(L)與對零量塊尺寸(1mm)的差值;分母為小角度檢查儀兩個指示計間的間距(“唯一性”的500mm);右邊為電子水平儀受檢100數位置的標稱值K(0.1/1000或 0.1mm/m 注:單位rad可寫也可不寫)
根據上述分析:式子 0.05/500=0.1/1000 可恒等變形為 (L-1)/500=0.1/1000 或 ( L-1)/500=0.1mm/m
我們再將上面兩個綠色式子通過去分母、移項,并將K 代入,即可得到黃色的下式:(注:0.1/1000=0.1mm/m)
L=1+500K(mm)
由此,從另一個側面,通過對JJG202-2007規程中給出的式子,經分析、推導、恒等變形等諸多步驟,大家不難得出下述4點啟示:
⑴、平面角或水平儀的分度值、分辨力的SI計量單位應該也只能是弧度(rad);
⑵、水平儀的分度值、分辨力寫成0.001mm/m的形式,mm/m只能是JJF1001中3.26定義的“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術語;
⑶、將mm/m曲解為什么計量單位,只能是“極易引起歧義和錯誤理解”;
⑷、經對JJG202-2007自準直儀規程一個弧度值式子的分析、代入推導、恒等變形等諸多步驟,我們推導出了JJG712-1990與JJG103-1988給出的同一個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L=1+500K(mm) 或 L=1+500H(mm), 也從另一個側面驗證了這個計算公式正確無誤,其“師出有名”!
注: ⑶中的黑體字是國家計量院也是“中國計量”雜志社審稿的國家計量技術權威專家的評議意見,特此說明。
(后續)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5-23 18:01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8-5-23 18:46 編輯
(續58樓)
題外話:
下面列出JJG712-1990和JJG103-1988規程給出的同一個量塊尺寸計算公式:
L=1+500K(mm)
使用文字描述對上式給以解讀:
公式表明:所用量塊尺寸(L),它等于對零量塊尺寸1(mm),與兩個指示計間的間距500(mm)乘以受檢位置標稱值(K)乘積的代數和。
注:在計算公式的結果單位一定時,不需再將其各個數的單位代入,由于換算因子mm/m=1/1000,故換算因子(mm/m)只需以1/1000的數字形式代入即可。
我們國家較長時間以來,雖然在幾何量領域的角度專業清楚平面角的SI單位是弧度(rad),但在小角度領域,許多教科書,包括法規性技術文件及專業資料在角度的正確計量單位的使用及描述上,是有些模糊不清的(JJG202自準直儀及JJG300小角度檢查儀兩個規程當下有所好轉)。這里不存在大角度、小角度的什么特殊場合特殊單位特用、專用事情。記得近二十年前,德國PTB的角度計量專家在我們單位進行角度測量的法制計量專題講座,其論述談及并投影出了mrad、μrad、nrad這樣的內容和字樣,在場的有些專業計量人士(包括自己),似乎不好接受,甚至有人寫好了質疑的小條準備遞給講座的主持人,后來在奔去資料室查看了相關的國家強制性系列標準后,才明白德國角度計量專家講述的內容是完全正確的。幸虧寫好的質疑小條沒有遞上去,否則,是很不堪的。
上述講座出現的花絮,引起了本單位同行們的思考和爭論,可以說這也是我們與世界先進計量技術的差距所在。為什么會出現了上述花絮,主要是世代相傳的小角度測量技術墨守成規,在正確的使用角度計量單位問題上不甚講究,總是為了文字描述的方便或近似計算的方便,而自覺不自覺既不公開,又有某種程度暗示性的將mm/m誤作為了角度計量單位。當然,公眾場合公開喊出“人人皆知mm/m是水平儀分度值或分辨力的計量單位.....是平面角的SI計量單位”的,應該還是無知、寡聞的個例。在2011年之前,由于還沒有將“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術語定義增補進JJF1001中的3.26,自覺不自覺既不公開,又有某種程度的暗示性的做法,應該還是可以理解的,但在JJF1001-2011發布并宣貫實施后,對權威性的文件置若罔聞、不屑一顧,仍然頑固的堅持“mm/m是平面角的SI計量單位,是水平儀分度值或分辨力的計量單位”,那就有些不自量力了,甚至說其是在公開無視、對抗,甚至挑釁JJF1001也不為過。當然,這樣不知天高地厚、不識好歹的無視、對抗、挑釁,也很可能與某個奇葩“下里巴人、擰種”基因的特質,或所患“帕金森”癥有關聯,那就不是我們有能力涉及,而需其遵從醫囑了。
再一次談及某位“攪屎棍子”,在2014年第七期“中國計量”雜志刊登的“水平儀分度值符號mm/m解讀”一文,其胡扯瞎繞、渾水摸魚、蒙混過關的“攪屎”先不談。現今,當年的審稿人,中國計量院也是“中國計量”雜志社審稿的國家計量技術權威專家已經蓋棺論定:“角的計量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只定義為弧度(rad),沒有第二個計量單位”、“將10 -3弧度表示為mm/m,將10 -6弧度表示為μm/m極易引起歧義和錯誤理解”、“如:mm/m表示的是毫米/米呢,還是毫弧度呢,說不清楚”、“為此,我們要嚴格遵守法定計量單位的使用規定,糾正錯誤的習慣用法,才能避免誤解、誤導、誤用”.......。上述審稿人也是我們國家計量技術權威專家的“簡單闡述”,已經說明了爭論問題的一切。“解讀”一文,以及“mm/m是平面角的SI計量單位,是水平儀分度值或分辨力的計量單位”的規氏歪理邪說應該也必須壽終正寢,其可以休矣!
注:1、最后段落的黑體字為審稿的國家計量技術權威專家的部分原話摘錄引用。對“客觀評價”......“協商語氣”.......“效果是否會更好一些”......等內容未摘錄引用,特此說明。
2、有所關注且感興趣的量友可以在百度中輸入“水平儀分度值符號mm/m解讀”字樣,即可看到這篇自吹自擂“起指導作用的,或者說是起示范作用的”規氏歪理邪說,也正是由于不靠譜的規氏文章在網絡上被大量轉載,所以才非常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將歪理邪說的東西給以駁斥,避免“誤解、誤導、誤用”,以正視聽!呵呵,大家就奇文共欣賞吧。
3、德國PTB機構的地位及具體情況,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到,本人就不細談了。
(后續)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6-7 15:49
等待某人的“后續”十多天了,看來沒有什么后續的力氣了。連續三個樓層的長篇大論,其實除了臭不可聞的罵語外,技術上也是錯誤百出。把這個人的滿嘴惡臭罵街語言排除不予理睬,剩下尚存技術內容,讓我們剖析一下吧。
第一,本主題帖討論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檢定,檢定方法是正切原理,使用了兩個指示器,這兩個指示器的距離A是可以任意的,無論1000mm,800mm,還是500mm等均為常用間距,不能僅局限于0.5m,所以JJG103-2005規程中的量塊計算公式(2)L=1 + AH (mm) 完全正確,罵人磚家的批評毫無道理。
第二,罵人磚家一再堅持SI導出單位m/m及其十進分數單位mm/m不是計量單位,而是個“換算因子”的錯誤思維,請問mg/kg,mL/L這些單位是不是計量單位?為什么說弧度(rad)是具有專門名稱的SI導出單位,m/m是不是在給它專門名稱之前的SI單位?m/m加一個詞頭m,是不是SI導出單位的十進分數單位?“換算因子”是數字還是符號?mm/m是數字還是符號?罵人磚家還有沒有一丁點基本常識?
第三,罵人磚家的“題外話”,攻擊“許多教科書,包括法規性技術文件及專業資料在角度的正確計量單位的使用及描述上”模糊不清,以“近二十年前,德國PTB的角度計量專家”在其單位進行角度測量的法制計量專題講座,談及mrad、μrad、nrad這樣的內容他自己“似乎不好接受”,可見其對SI十進倍數單位和十進分數單位的理解何其膚淺!如果知道1rad的來源是1m/m,他就應該知道1mm/m=1mrad,1μrad=1μm/m。等號后是SI單位的導出單位原型,等號前是人們賦予了導出單位專有名詞。沒有人“將10 [sup]-3[/sup]弧度表示為mm/m,將10[sup] -6[/sup]弧度表示為μm/m極易引起歧義和錯誤理解”,引起歧義和錯誤理解的僅僅是戴著全國平直度檢測專家光環的罵人磚家自己。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8-6-10 08:23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6-9 12:50 編輯
樓上這位“混九規”一貫施展偷換概念的下三爛伎倆,企圖達到混淆概念魚目混珠忽悠眾人之目的。本主題涉及的符號“mm/m”與法定計量單位“rad(弧度)”完全是兩碼事兒。無論是從定義也好,從檢測方法也好,都不是說的同一種量,而是同類量,僅僅是具有相同的量綱而已。前者(mm/m)定義的是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之比(類似于角度的正切函數tan的意思,但兩直角邊長的計量單位不同);而后者(rad[弧度])定義則是弧長與半徑之比,且弧長與半徑的計量單位相同。此處的“mm/m”并非“mrad(毫弧度)”的概念,否則水平儀的計量單位為何不直接以“mrad”標識啊?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函數值都應該帶上“rad(弧度)”計量單位啊?還是應該帶上“mm/mm”或“m/m”的單位符號啊?“混九規”自己一丁點基本常識都沒有,還好意思厚著臉皮在這里充當“忽悠大師”。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6-10 11:50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8-6-10 11:55 編輯
“學術流氓”失聯或消亡近二十天后,現今又跳將出來繼續其一貫性的蓄意誤導、忽悠,這也就清楚的表明了其人還在心不死,純粹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電子水平儀示值誤差檢定,檢定方法是正切原理”的規氏歪理邪說,證實七十二的老不正經的確已經老糊涂了,一無所知偏要信口開河瞎講一氣。大家都清楚,小角度檢查儀設計及使用完全是基于正弦原理,這在JJG300-2002規程中講的非常清楚:
小角度檢查儀單位.jpg (41.81 KB, 下載次數: 485)
下載附件
2018-6-10 11:50 上傳
由上圖的原理公式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原理是正弦原理(sin),而非一竅不通之人胡言亂語的什么“正切原理”,單位也明確為弧度(rad),而非什么規角制的m/m,老琉球你倒是出于何種邪惡的目的,非要與國家規程唱反調,而蓄意誤導公眾、混淆視聽呢?展示你的“下里巴人、擰種”風范嗎?你有能耐,就把基于“正切原理”的小角度檢查儀曬出來讓大家見識一下,否則,你就只能是大家所怒斥的“攪屎棍子”!
小角度檢查儀“兩個指示器的距離A是可以任意的,無論1000mm,800mm,還是500mm等均為常用間距,不能僅局限于0.5m”,這又是 “學術流氓”在睜著眼說瞎話!對于小角度檢查儀大家都非常清楚,兩個指示器的距離只有500mm一種,“攪屎棍子”老年癡呆的磨磨唧唧的嘟囔無數遍又有何用,有能耐就將“1000mm,800mm........等均為常用間距”的小角度檢查儀曬出來讓大家見識一下啊,即使其曬出其所處的陰曹地府該類儀器也未嘗不可啊。否則,豈不表明“攪屎棍子”咬著屎橛子不松口,反而以臭為香嗎!倚老造過之人實在是太奇葩了。
只能是嚎叫著“JJG103-2005規程中的量塊計算公式(2)L=1 + AH (mm) 完全正確”,卻什么道理又都講不出,干嚎狂吠除了丟人現眼,展示“擰種”特質外,實在讓人不屑理喻,胡攪蠻纏之人就閉上你那橫豎嘴滾遠點涼快去吧。
“m/m加一個詞頭m”的歪理邪說早已被批駁的體無完膚了。如果按照“攪屎棍子”的胡言亂語,即“m/m是平面角的SI單位”,那么,為什么這樣的胡言亂語沒有任何國家強制性標準做支撐?為什么我們國家的法定計量單位沒有這個“m/m”?為什么“學術流氓”自己都不得不承認“至今為止還沒有找到m/m使用的地方”?為什么SI單位制中平面角的計量單位只有弧度(rad)一個?退一步講,就算“m/m是單位一的量”,那么這個奇葩的“單位一”能“加一個詞頭”來使用嗎?大家都清楚,《詞頭的正確使用規則》在GB3100系列強制性標準中是有明確規定的:
GB3100-93.jpg (17.93 KB, 下載次數: 526)
下載附件
2018-6-10 11:52 上傳
GB3100-93-1.jpg (117.89 KB, 下載次數: 473)
下載附件
2018-6-10 11:52 上傳
GB3102.1-93.jpg (60.92 KB, 下載次數: 446)
下載附件
2018-6-10 11:53 上傳
已經無需多講什么了,“學術流氓”盡可將攻擊的矛頭對準國家GB3100系列強制性標準,也可繼續堅持“下里巴人、擰種”的流氓特質,拒絕按照《詞頭的正確使用規則》來胡攪蠻纏,其還可以在平面角的“弧度制”與60進制的“角度制”之間,再強行塞入一個讓人恥笑的“規角制(m/m)”,將其一貫性的“學術流氓”惡劣學風進行到底。畢竟蚍蜉撼大樹談何易,反正其已無幾多時日了,何況沒人會被其誤導到。其熱衷于信口開河瞎講一氣,拼死拼活的要做個奇葩理論的反面教員,又與他人何干!
“將10 -3弧度表示為mm/m,將10 -6弧度表示為μm/m極易引起歧義和錯誤理解”,這是國家計量院也是“中國計量”雜志社審稿的國家計量技術權威專家對“解讀”一文的評議意見,“學術流氓”盡可將攻擊的矛頭再對準國家計量技術權威專家。其如果還知道點廉恥,就給大家講清楚,老不正經到底是“解讀”一文作者的“同仁”呢?還是“解讀”一文的作者呢?如果是同一個人,何來“同仁”之說呢?!換個馬甲就自己支持自己,倚老造過之人你該多不要臉啊!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6-10 14:46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8-6-10 14:47 編輯
大家看看下面的圖片,就知道“學術流氓”有多不要臉了:
圖片1:“學術流氓(匿名)”提出的問題:
1.jpg (98.98 KB, 下載次數: 508)
下載附件
2018-6-10 14:37 上傳
圖片2:“學術流氓(匿名)”的自問自答:
2.jpg (361.08 KB, 下載次數: 509)
下載附件
2018-6-10 14:38 上傳
圖片3:有識之士的觀點:
3.jpg (32.96 KB, 下載次數: 483)
下載附件
2018-6-10 14:41 上傳
請“學術流氓”告知大家:匿名、liuXX、流星、規矩灣 等網名是不是同一個“老不死”換穿了不同的馬甲???!!!這不斷換馬甲的老不正經還能再不要臉些嗎?!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6-11 20:18
我不得不再次奉勸樓上有罵人磚家稱霸于計量論壇的師徒二人,請你們把嘴巴擦干凈點。這里是計量技術討論的論壇,不是罵街的擂臺,請你們在這里不要罵街。有罵街惡習的人才是大家共認的社會流氓,滿口惡臭太有損于你們“專家”和“資深人士”形象了,請自重。
關于SI十進倍數單位和十進分數單位由詞頭加SI基本單位或導出單位,這是人人皆知的基本常識,mm、μF、MPa、GW、……,無量綱單位mrad、mm/m、μL/L,……,等帶有詞頭的SI單位數不勝數。把十進倍數單位和十進分數單位排除在SI單位之外的做法,是違背SI單位制基本規定的。
所謂“將10[sup] -3[/sup]弧度表示為mm/m,將10[sup] -6[/sup]弧度表示為μm/m極易引起歧義和錯誤理解”,這是說給專門罵人的師徒倆聽的,防止其施行“下三爛伎倆”。凡是從事平直度檢測和水平儀檢定的人,沒有不知道水平儀分度值的計量單位是角度單位的,沒有不知道其計量單位是mm/m的。這個mm/m中的m/m就是國際計量大會對它起的專有名詞“弧度”,并用rad表示。但給了它一個專有名詞,并不等于說就改變了它原有名稱m/m的含義,就否定了m/m作為SI導出單位的本性。
mm/m的第一個字母m就是SI詞頭,用10的冪表示為10[sup]-3[/sup]。因此,在水平儀分度值和平直度檢測中常用的計量單位mm/m,用賦予它的專有名詞表述就是mrad,所以:0.01mm/m=0.01mrad=10μrad。
角度和斜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參數,定義不同,大小也不同。但,在小角度測量中,角度、斜度、正弦、正切等近似相等,人們在推導公式中,往往會在它們之間用符號“≈”相連。這種相連并不是說它們概念相同,大小相等,僅僅是應用了它們的量值大小近似相等的特性。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8-6-12 16:42
我也再次奉勸以“學術流氓”著稱于計量論壇的獨孤丁,請你識相一點,這里是計量技術論壇,不是你“學術流氓”施展惡劣學風的演技場。毫無學術道德底線的“學術流氓”,才會成為一只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你的嘴里哪里不是滿嘴惡臭啊,就別在這里自臭不覺好了。
見到“m/m”就認為這是“rad(弧度)”,哪個標準這么規定的?貓有四條腿,見到四條腿就是貓啦?哪里的“斜度”、“坡度”、“錐度”是用“rad”作單位的?那三角函數的值是不是都應該帶“rad”單位啊?那這個值到底是表示“角度”還是“角度的函數”啊?
凡是從事平直度檢測和水平儀檢定的人,沒有不知道水平儀分度值的計量單位是角度單位的,沒有不知道其計量單位是mm/m的。這個mm/m中的m/m就是國際計量大會對它起的專有名詞“弧度”,并用rad表示。
哪個標準里規定了水平儀分度值單位“mm/m”中的“m/m”就是“rad(弧度)”啊?純粹就是胡說八道。就是“弧度”為什么不直接標示“mrad”啊?后者定義的是弧長與半徑之比,你水平儀定義的這個“m/m”是哪段弧長比哪段半徑啊?你又想發明一個“規氏定理”是不是?此處的符號“m/m”并不能視為具有專門名稱的單位“rad(弧度)”,它的計量單位符號就是“1”(通常不明確寫出)。如果不用符號“mm/m”表示,就只能用10的冪表示,或百分符號表示,不可能用“mrad”取而代之。
a.png (41.51 KB, 下載次數: 514)
下載附件
2018-6-12 16:40 上傳
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何止“rad”呀,功和能的計量單位同樣是具有專門名稱的“J(焦耳)”,用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時,都與扭矩的計量單位“Nm”相同,量綱也一樣,那是不是扭矩的計量單位也可以叫“J(焦耳)”呀?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6-13 11:55
一貫嗜好天南海北胡扯瞎繞的“學術流氓”,你無休無止的扯繞不就是惡劣學風的具體表現嗎!奉勸惡劣學風之人還是食人間煙火吧,見了光柱就要往上爬,關掉燈源其會狠狠摔下來的!
在此,有請“攪屎棍子”接點地氣,實事求是的給大家回復如下問題:
①、國家GB3100強制性系列標準中關于《詞頭的正確使用規則》,對一貫性信口開河胡說八道之人有沒有其碼的約束力?其需不需要同大家一樣嚴格遵守《規則》?視《詞頭的正確使用規則》為廢紙一張的人是不是對GB3100強制性系列標準的無視及抗拒?
②、“ m/m加一個詞頭m”的歪理邪說,是不是將詞頭m與規氏單位一 m/m 加寫在了一起?這樣得到的符號是m1呢?還是m呢?這“m1”或“m”與換算因子mm/m有何共同之處?你施展何種妖術才能將“m1”或“m”與換算因子mm/m搗成一鍋漿糊?
注:換算因子mm/m明顯是分子mm(毫米)與分母m(米)之比。
無需多講什么,如果“學術流氓”對其一貫性的惡劣學風有所認識,并準備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就應該具實面對上述質疑,正面給大家做出回復,而不是繼續回避主題要害,依然天南海北的胡扯瞎繞,有請大家拭目以待!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8-6-13 14:44
65樓GB 3101-93第2.3.3條截圖最后一段標紅部分寫得清清楚楚,“5 μg/g”和“4.2 ml/m[sup]3[/sup]”分別是指“質量分數”和“體積分數”。按照這位“混九規”的邏輯,它應該叫“質量濃度的計量單位”和“體積濃度的計量單位”,真可謂荒謬透頂。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6-13 20:31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8-6-13 20:32 編輯
國家標準GB 3101寫得何其清楚,作為計量專家和計量界資深人士的個別人卻就是看不懂,看不懂也就罷了,還要在公眾媒體上罵大街,自己不覺得恥辱,別人都替他臉紅。
標準指出,“如任何量綱一的量的SI一貫單位都是一,符號是1,在表示量值時,它們一般并不明確寫出。”,“單位一不能用符號1與詞頭結合,以構成其十進倍數或分數單位,而是用10的冪表示,有時用百分符號%代替數字0.01。”當然,眾所周知,有時也會有人用ppm代替數字0.000001。
這種純數字表示一個量綱為一的量值不能使用詞頭,這是GB 3101的明確規定。換言之,如果要使用SI詞頭表述無量綱單位的量值,詞頭一定要與計量單位連用,例如μrad、mm/m、nL/L等的表述都是SI單位制無量綱單位的十進分數單位正確的表述方法。無非人們給平面角的計量單位m/m了一個“專有名詞”弧度,給了它一個專用符號rad,如果恢復它的本質或本來面目,它就是SI一貫導出單位m/m。
m/m和L/L、g/kg等都是“單位一”的量的計量單位。“單位一”的量在自然界廣泛存在著,何止三個五個?雖然它們都是1,但卻有不同的含義,不能劃等號。詞頭必須與計量單位連用,這就是SI制度的強制規定,因此,當使用詞頭表示無量綱的量時,一定要寫出其計量單位μrad、mm/m、nL/L、g/kg等。
“5 μg/g”和“4.2 mL/m3”分別是指“質量分數”和“體積分數”,這沒有錯。意思是μg/g、mL/m3分別是量“質量分數”和量“體積分數”的計量單位。同樣,mm/m是角度這個量的計量單位。計量單位μg/g、mL/m3、mm/m、L/L等,它們單位名稱不同,含義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性就是量綱為一,或無量綱。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8-6-13 23:58
樓上這位“攪屎棍”的確是找罵欠罵,自己正經歪念還要說別人看不懂。65樓截圖最后一句話寫得清清楚楚“不得使用ppm”,這位不知羞恥的“學術流氓”還要說“當然,眾所周知,有時也會有人用ppm代替數字0.000001。”這腦袋估計是被驢踢了。
無非人們給平面角的計量單位m/m了一個“專有名詞”弧度,給了它一個專用符號rad,如果恢復它的本質或本來面目,它就是SI一貫導出單位m/m。
除了你們家的“規氏標準”,還有哪個標準里說了“m/m”是平面角的計量單位呀?純粹是胡說八道。“m/m”是導出單位嗎?哪里見到過用同一個基本單位相除的形式構成的導出單位呀?“rad(弧度)”這一導出單位原本的單位符號就是“1”,只不過專門為它取了一個名稱“rad(弧度)”而已。
2.png (72.88 KB, 下載次數: 524)
下載附件
2018-6-13 22:37 上傳
看清楚了沒有牛逼無賴,平面角用基本單位或導出單位表示到底是用“1”還是用“m/m”呀?還不明白就再往下看:
1.png (534.29 KB, 下載次數: 528)
下載附件
2018-6-13 22:37 上傳
用專門名稱“弧度(rad)”是代替數字“1”還是代替符號“m/m”呀?
m/m和L/L、g/kg等都是“單位一”的量的計量單位。
讓大家看看,此人連算術都不會算了,“g/kg”也叫“單位一”的量的計量單位?你這個“一”是怎么算出來的?mrad、μrad的詞頭“m”和“μ”原本的物理意義就是“m(m/m)”和“μ(m/m)”,可從你嘴里出來就曲解成等同于分子的詞頭(mm/m、μm/m)了。再從“弧度”的定義可知,只有弧長與半徑的比值表示角度時,才能用“rad(弧度)”作為計量單位,除此之外,要么用非國際單位制的度、分、秒,要么用“1”作為計量單位符號(不允許帶詞頭)。水平儀用“mm/m”表示角度,根本就不是什么“mrad”,按照GB 3101-1993第2.3.3條注2的說法,就只能稱其為“角度分數”了。或者按照JJF1001-2011第3.26條規范術語叫“單位間的換算因子”。“mm/m”無非就是一個人為約定的符號,談不上“計量單位”,因為沒有“m/m”這樣的計量單位符號。對于水平儀這樣的計量器具來說,它的計量單位符號就是“1”,所以它不能帶詞頭。但它又不是“rad(弧度)”,所以也不能以“mrad(毫弧度)”標識。
說句實在話,你“混九規”這點法定計量單位的常識,的確是又爛又臭。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6-14 02:23
69樓是不是“腦袋被驢踢了”不是大家關心的事。這種人除了會罵街,連最基本的計量單位都糊涂透頂。至于他說“不得使用ppm”,還是建議他去問問化學分析的人員吧。計量單位和法定計量單位是注冊計量師必考內容之一,建議大家不要被這種基本概念糊里糊涂,只會罵街的罵人磚家所誤導。SI單位只有七個基本單位,23個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平面角和球面角是這23個當中的兩個,它們也是量綱為一的計量單位,被國際計量大會給予了專門名稱,大量的SI導出單位沒有專門名稱。SI導出單位m/m、kg/kg、L/L等都是SI導出單位,凡SI單位均納入我國法定計量單位范圍,因此m/m、kg/kg、L/L等也都是我國法定計量單位。
69樓大篇幅復制粘貼GB/T3100的片段,請問他弄明白標準說的意思了嗎?標準給出了等式1rad=1m/m=1,清清楚楚地說明1m/m堂而皇之地在國家標準上,說明m/m是SI導出單位,它屬于無量綱單位,或量綱為一的導出單位,因此可以寫為1,國際計量大會給了它一個專有名詞叫“弧度”,專用符號為rad。所以可以寫成連等式1rad=1m/m=1。平面角是量綱為一的計量單位,也是僅有的給予了專有名詞后作為SI輔助單位的一個。難道說因為給了它專有名詞,其原來的真實身份m/m就可以被改變或抹殺了嗎?m/m、L/L、g/g等都是SI導出單位,誰都無法否認。有人試圖用惡毒謾罵的手段更是否認不了。
“g/kg”難道不叫“量綱為一”的量的計量單位嗎?這個單位是7個基本單位中的一個導出的,和角度單位m/m一樣由兩個相同基本單位相除導出,即kg/kg。因此這種單位叫“量綱為一”的計量單位,也叫無量綱單位,只不過g/kg是kg/kg的十進分數單位而已。同樣mm/m是SI導出單位m/m的十進分數單位。mm/m是水平儀分度值唯一使用的計量單位,也是平面度、直線度檢測中常用的計量單位。雖然一般來說專有名詞mrad比SI導出單位的本來面目mm/m使用方便,但在平直度檢測這個特殊領域中,SI導出單位原始狀態mm/m比給予它的專有名詞mrad,使用起來更為方便。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6-14 11:35
看到68樓的帖子,大家對某位“學術流氓”惡劣學風,也就是其一貫性的胡扯瞎繞,應該會認識的更加清楚了!
“攪屎棍子”橫嘴就說“表示一個量綱為一的量值不能使用詞頭”,豎嘴就胡言“表述無量綱單位的量值,詞頭一定要與計量單位連用”,前者是對強制性系列標準不得不表示假惺惺的認同,后者馬上給出實質性的對強制性系列標準的抗拒及否定,頑固的堅持“ m/m加一個詞頭m”的歪理邪說。下面對規氏歪理邪說給出“解讀”,規氏單位一就是“m/m”,“加一個詞頭m”,就是在規氏單位一“m/m”前面“加一個詞頭m”,構成了符號m[m/m],這就完全違背了強制性系列標準中“單位一不能用符號1與詞頭結合,構成其十進倍數或分數單位”的規定,況且“符號1與詞頭結合”,構成的“其十進倍數或分數單位”只會是“m1”或“m”,這樣的“m1”或“m”完全就是非人話了!而換算因子則是mm/m,其分子為毫米(mm),是詞頭與基本單位米(m)結合,而分母則是基本單位米(m),所以mm/m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之比”(毫米(mm)與基本單位米(m)之比)。根據JJF1001規范一詞一義的原則,mm/m(1/1000)只能是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術語,規氏歪理邪說“人人皆知mm/m是水平儀分度值或分辨力的計量單位.....是平面角的SI計量單位”,以及“符號mm/m有兩種含義”的胡言亂語,應該也只能是規氏屁話!規氏歪理邪說為了證實其理論“m/m是平面角的計量單位”正確性,還編造出了“角速度的單位也可以寫作m/m/s”的偽理論,甚至說“m/m/s”就是角速度單位“rad/s”的“本來面目”,由此可見,“學術流氓、攪屎棍子”就是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牛逼無賴”!!!
““單位一”的量在自然界廣泛存在著,何止三個五個”,那么請問,做為輔助單位的平面角SI單位也是“廣泛存在著,何止三個五個”嗎?輔助單位與一般性的““單位一”的量”有何區別?輔助單位與一般性的導出單位又有何不同?這些知識,一無所知的“攪屎棍子”你懂嗎?你除了“不撞南墻不回頭”做“擰種”外,的確是瞎活了七十二年,也“白披了張人皮”,其與飯囊衣架、行尸走肉沒有任何區別!
老不正經你是真爛!
作者: 王安 時間: 2018-6-14 12:05
學習了,感謝!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6-14 13:27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夠有所學習,也有所提高,這樣的話,規氏歪理邪說將永無市場,并臭氣熏天!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6-14 19:29
一年一度的注冊計量師全國統考在即,的確沒有時間聽罵人磚家“臭氣熏天”地胡謅八扯了。
考試中,關于計量單位請大家以JJF1001的定義和國務院命令為準,不能聽罵人磚家的。什么是“基本單位”,“導出單位”,“一貫導出單位”,“倍數單位”,“分數單位”,“量綱為一的量”,JJF1001的定義講得清清楚楚。m、kg等都是基本單位,m/m、kg/kg都是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基本單位導出的“一貫導出單位”,也是“量綱為一的量”的計量單位。只不過人們給了m/m一個專有名詞“弧度”,而沒有給kg/kg專有名詞。SI中有多少個具有專門名稱的計量單位,兩個輔助單位也屬于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中都明明白白地寫著。詞頭必須與計量單位聯合使用,不能單獨使用,所以mm/m等也是SI單位和法定計量單位,是SI詞頭m與導出單位m/m組合的SI十進分數單位。
GB3100已經寫清楚了,1rad=1m/m=1,1m/m是平面角的SI導出單位,給了它一個專有名詞弧度,所以1rad=1m/m。因為這個單位的導出分子分母量綱相同,因此稱為“量綱為一的量”,計量單位可以寫為1,因此1m/m=1,1rad=1,就可以連寫為1rad=1m/m=1。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8-6-15 11:15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6-14 15:19 編輯
m/m、kg/kg都是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基本單位導出的“一貫導出單位”,也是“量綱為一的量”的計量單位。
大家看看這位“撞了南墻不回頭”、“見了棺材不落淚”、“躺進棺材要伸手”的“擰種”,其學風有多么的惡劣。從來就談不出任何技術,卻仍然還要如此不知羞恥信口開河的施展這種無聊的下三爛伎倆,一貫拍腦袋自編謊言誤導大家。國家標準JJF1001-2011第3.11條術語“一貫導出單位”果真如這位“學術流氓”所說的這樣嗎,那么我們下面就以事實來印證吧:
a.png (755.38 KB, 下載次數: 619)
下載附件
2018-6-15 08:20 上傳
請這位“學術流氓”睜大眼睛看看清楚,“m/m”、“kg/kg”是不是“一貫導出單位”?是不是“量綱為一的量”的計量單位?連基本的常識都不懂,還好意思在這里唆泡,這不知羞恥的厚皮老臉,讓人得有多惡心啊。這一基本的原理就是錯的,后面的嚼舌也就根本不值一駁。人們是給了“m/m”一個專有名詞“弧度”嗎?人們是給“弧長與半徑之比的比值”專門命名了一個單位名稱“弧度”與符號“rad”,啥時候為三角函數正弦、正切給了專有名詞“弧度”啊?
詞頭必須與計量單位聯合使用,不能單獨使用,所以mm/m等也是SI單位和法定計量單位,是SI詞頭m與導出單位m/m組合的SI十進分數單位。
既然“m”是詞頭,那表達形式也應該是“m(m/m)”呀。如果“m/m”是“rad”,那水平儀上也應該標識成“mrad”呀。你“混九規”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GB3100已經寫清楚了,1rad=1m/m=1,1m/m是平面角的SI導出單位,給了它一個專有名詞弧度,所以1rad=1m/m。因為這個單位的導出分子分母量綱相同,因此稱為“量綱為一的量”,計量單位可以寫為1,因此1m/m=1,1rad=1,就可以連寫為1rad=1m/m=1。
這純粹就是正經歪念的曲解。GB3101明明說“rad”用SI基本單位和SI導出單位表示的形式時“1”,“1m/m”僅僅說的是導出過程,可這位木魚的腦袋就是看不懂。
b.png (39.26 KB, 下載次數: 513)
下載附件
2018-6-15 09:55 上傳
c.png (16.63 KB, 下載次數: 567)
下載附件
2018-6-15 09:56 上傳
看看清楚,量綱為一的量的導出單位,除了“1”以外,有沒有其他形式表示的?
補充內容 (2018-6-14 19:06):
更正:倒數第三段中“…。GB3101明明說‘rad’…”應更正為“…。GB3100明明說‘rad’…”。(注:可參閱69樓第一幅截圖。)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6-15 18:38
“一年一度的注冊計量師全國統考在即”,可這與七十二的“老不死”一分錢的關系也沒有啊,埋了多半截土的人了,還準備去考注冊計量師嗎?奇葩之人總能不斷爆出各式各樣的笑料,還是死心塌地的做其倚老賣老的忽悠大師吧!
空空如也的倚老造過之人,你也還有臉來談什么基本單位嗎?當年其橫豎嘴里都能講出“m/m也是基本單位”這樣的癡人說夢話了,那就有請“學術流氓”告知大家,基本單位到底是7個還是8個或更多個呢?如實在搞不清楚,那就由其“掰著腳趾頭數一數”,再來告知大家也行啊。本論壇有老不正經的存在,驚天的笑料肯定是一籮筐啊!
一無所知的倚老賣老之人,你也還有臉來談什么量綱一的量的導出單位嗎?其胡說八道的“m/m是量綱一的量的導出單位”,而強制性系列標準對此的規定是:量綱一的量的導出單位“在許多實際情況中,用專門名稱弧度(rad)......代替數字1是方便的”,人老眼花的老東西看清楚沒有啊?這里不是“用專門名稱弧度(rad)......代替m/m是方便的”,更不是“用(規角制)m/m......代替數字1是方便的”,由此可見,將角速度單位(rad/s)胡編亂造為什么“m/m/s”是多么的荒唐可笑!所謂的規角制(m/m)只能是茅廁里的石頭又臭又硬,也只能是倚老賣老之人“咬著屎橛子不松口”罷了!
既然當下恍然大悟“詞頭不能單獨使用”,那當初信口開河胡說八道“m=10 ∧-3、μ=10∧ -6”的又是哪個“攪屎棍子”?!對于狗屁不懂,卻又嗜好瞎嘚瑟窮顯擺的“帕金森”癥患者,說其什么好呢?
僅是一知半解“詞頭必須與計量單位聯合使用”,卻又對“單位一不能用符號1與詞頭結合,構成其十進倍數或分數單位”的規定一竅不通的半瓶醋或“撞南墻不回頭的擰種”,才能講出“mm/m等也是SI單位和法定計量單位,是SI詞頭m與導出單位m/m組合的SI十進分數單位”的規氏歪理邪說,這樣的半瓶醋或“擰種”在公眾場合做蓄意誤導的大忽悠,難怪“如此的不受待見”且令人厭惡、鄙視!
明明知曉“GB3100已經寫清楚了,1rad=1m/m=1”,這也就從物理意義上(1m/m是中間過程)清楚的表明了1rad=1m/m=1是一個不可拆分的連等式,而“學術流氓”出于胡扯瞎繞的嗜好或惡習,非要將物理意義上不可拆分的連等式拆分成“1rad=1m/m、1m/m=1、1rad=1”,大家不免要質疑某位大忽悠難道是“拆遷隊”的嗎?非要將一個完整的連等式掐頭去尾破壞其物理意義后搞成三個等式?莫非國家強制性系列標準水平不如某位“學術流氓”?由此可見,“學術流氓”的惡劣學風及“擰種”特質、思路,絕不是我們正常人能夠理解的。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6-16 03:13
再次聲明,上面樓層的惡毒謾罵不屬于技術討論,本人嗤之以鼻,不予理睬。
“通常”就是“禁止”嗎?“科普中國”百科科學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的詞條“弧度制”中有這樣一句話“弧度數也是一個與圓的半徑無關的量。角度以弧度給出時,通常不寫弧度單位。”,按照75樓的意思“量綱為一的量的導出單位,除了‘1’以外,沒有其他形式表示的”,那么角度單位除了SI導出單位的原形m/m不準用,連專有名詞rad也不準用了,只能用“1”。角度用1,酒精度用1,物質的化學成分分析含量也用1,許許多多數不清的量綱為一的量的計量單位都只能用1。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8-6-16 23:46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6-16 03:52 編輯
“弧度數也是一個與圓的半徑無關的量。角度以弧度給出時,通常不寫弧度單位。”
樓上這位計量界的“混九規”不懂還偏要裝懂,并且還不虛心,永不認錯,說上面這些話不知有何意義。特意用紅線和紅框標示的內容沒看懂嗎?沒看懂就再去75樓逐字逐句的仔細琢磨,再不懂就爬上65樓去研究一下那幅截圖中紅線標示的內容。內容已清清楚楚的表明,“1”是唯一的量綱為一的量的SI一貫導出單位。
誰說給了專門名稱的“rad(弧度)”單位不準用啦?除了“rad(弧度)”之外,非國際單位制的“度”、“[角]分”、“[角]秒”不能用嗎?為什么不用啊?除了這兩種方式外,其它符號那就不是角度單位。65樓GB3100-93第2.3.3條“單位一”的內容截圖里“注2”的內容,尤其是“注2”的最后一句的內容,以及JJF1001-2011第3.26條“單位間的換算因子”,估計像你這種腦殘恐怕猶如看天書,不可教也。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8-6-17 03:32
誰說給了專門名稱的“rad(弧度)”單位不準用啦?
答:自己再去75樓逐字逐句的仔細琢磨,再不知道誰說的就自己爬上65樓去看看,難道不是你說的“1”是唯一的量綱為一的量的SI一貫導出單位嗎,自己還在78樓再次進行了強調。
角度的SI單位使用了導出單位m/m及其專門名稱的rad,并沒有說“1是唯一的”可用單位。國家標準明明寫著1rad=1m/m=1,說明rad、m/m、1三個角度單位均可使用。當然還有非SI單位的度分秒也被我國選為法定計量單位,也允許合法使用。這無疑是打了某人“1是唯一的量綱為一的量的SI一貫導出單位”一記響亮的耳光。平面角是“量綱為一的量”,其計量單位是由兩個相同的基本單位m導出,m/m是SI一貫導出單位,人們給m/m一個專門名稱叫rad,因此rad也是SI一貫導出單位,是“具有專門名稱的SI一貫導出單位”,因為它是“量綱為一的量”,其計量單位又可以寫為1。
只有不學無術,罵人磚家的師傅才會把計量單位mm/m、g/kg、mL/L等視為“單位間的換算因子”,在他們看來“因子”不是數字,而僅僅是符號,是計量單位,后者是換算因子的求解計算式。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8-6-17 07:40
老“小孫子”還是知趣些,其“擰種”的矯情、任性、下作滾回家對“其媽”無賴去!
沒人說“通常就是禁止”,“通常”也就是指“任何量綱為一的量的SI一貫單位都是一,符號是1,在表示量值時,它們一般并不明確寫出”,而“在許多實際情況中,用專門名稱弧度(rad)......代替數字1是方便的”,規氏理論的“在許多實際情況中,用(規角制)m/m......代替數字1”則是“極易引起歧義和錯誤理解”的,比如講角速度單位(rad/s)就是“用專門名稱弧度(rad)......代替數字1是方便的”,也是正確的。而用“(規角制)m/m......代替數字1”,角速度單位就成了不倫不類的“m/m/s”,這就不僅不是“方便的”,而是完全錯誤且規氏理論臭氣熏天了!請問,“m/m/s”這個規氏角速度單位中出現了兩個除號“/”,這符合SI計量單位的正確使用規則嗎?由此可見,(規角制)的 m/m 根本就不是平面角的SI一貫導出單位!否則,平面角的“SI一貫導出單位m/m”為什么就不能與SI時間單位(s)導出角速度單位呢???“學術流氓、攪屎棍子”滿是折子的老臉又被掌摑了,告知大家,屢屢自我掌臉到底是疼還是不疼?老“小孫子”的自虐嗜好還要自始至終嗎?何時終呢?告知一下:“小孫子”任性的非要“穿開襠褲”這個可以有,但七十二的老“小孫子”還要“穿開襠褲”,那可就是傷風敗俗了!
呵呵,對于老不正經來說,的確是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夜夜揉|
96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看在线影院
|
久久精品人成免费|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欧洲a老妇女黄大片|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免费看黄色a级片|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欧美bbbbxxxx|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蜜桃成熟时2005|
欧欧美18videosex性哦欧美美|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
日本夫妇交换456高清|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
|
约会只c不y什么意思|
无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8|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一道本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成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