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166790 發表于 2016-9-23 17:37
首先要肯定老師的研究精神,這點是很令我佩服的。
其次說說我對這件事的看法:從過去的經驗表明,理論要想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9-29 16:29
就此圖而言,本人看法如下,不對的地方請海涵:
左圖中平差后測量結果與數學期望之差是隨機變化的、離散的 ...
jacksilver 發表于 2016-9-29 13:49
本人水平有限,沒完全看明白樓主的主張,但如果像樓主圖1所主張的,用不確定度來替代誤差,確實是顛覆了我 ...
何必 發表于 2016-9-29 11:46
在中國辦事,首先這“事‘必須得有”賣點“,能”打動“評審人;其次,還必須得有“中國式智慧”;最后,還 ...
yeses 發表于 2016-9-29 22:56
我先提示您:所謂系統誤差也是測量出來的,也是它的上游的測量者經過一番平差處理后剩下的殘差(恒差),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9-30 08:45
您混淆了兩類問題,理論與實踐的問題:
1、理論上,系統誤差的定義非常明確,就是期望與真值的差;隨機 ...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9-30 11:26
葉老師不如舉些列子,完整的寫出現有的一些測量結果如果用這個新概念理論該怎么表達? ...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9-30 11:26
葉老師不如舉些列子,完整的寫出現有的一些測量結果如果用這個新概念理論該怎么表達? ...
yeses 發表于 2016-10-3 07:27
例子:某數顯卡尺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02mm,用于測量某鋼球直徑,連續重復測量了100次,每次都是同樣的讀 ...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8 14:50
我對您這個案例有點疑問:分類的例子給出的是精密度,下面不分類的解決方案又給出了不確定度,您不覺得有 ...
yeses 發表于 2016-10-3 07:27
例子:某數顯卡尺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02mm,用于測量某鋼球直徑,連續重復測量了100次,每次都是同樣的讀 ...
yeses 發表于 2016-10-8 15:10
我不覺得有問題,希望您明示問題所在。
測繪領域目前就用精密度(精度)。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8 17:18
精密度(精度)這些概念在我們專業計量領域已經是不用的,準確度也只是一個定性不定量的術語,不 ...
機械工程 發表于 2016-10-8 18:45
為什么要在“涉及測量的方面測繪領域應當向計量領域的標準看齊”呢?本來就是兩個專業、兩個 ...
機械工程 發表于 2016-10-8 18:45
為什么要在“涉及測量的方面測繪領域應當向計量領域的標準看齊”呢?本來就是兩個專業、兩個 ...
csln 發表于 2016-10-8 16:04
例子:某數顯卡尺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02mm,用于測量某鋼球直徑,連續重復測量了100次,每次都是同樣的讀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10-8 16:01
您的如下說法:
例子:某數顯卡尺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02mm,用于測量某鋼球直徑,連續重復測量了100次, ...
yeses 發表于 2016-10-8 22:31
你把標準差0.00改成多少都不影響這個結論!另外注意:0.00和你的0不是同一個東西!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10-8 16:01
您的如下說法:
例子:某數顯卡尺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02mm,用于測量某鋼球直徑,連續重復測量了100次, ...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8 21:58
JJF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中,在"計量學"、"測量"詞目外,另增了"計量"(metrology)詞條,定義為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10-9 10:36
-0.02
yeses 發表于 2016-10-9 11:29
您就說了一個區別是我認同的:結果與數學期望之差是當前測量引入的,數學期望之差是歷史測量引入的,區別 ...
cdsjmcl 發表于 2016-10-9 11:22
你搞清楚些,武測、武大的測繪專業與天大、浙大的精密儀器專業不是一個專業。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10-9 16:11
先出生的叫先生,后出生的叫后生。
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的數學定義很明確:就是 期望-真值 ,測得值-期 ...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9 17:18
計量學并不是某個學校的一門專業,屬于基礎性內容,機械,電子,土木工程,測繪等理工學科專業都會涉及到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10-9 16:11
先出生的叫先生,后出生的叫后生。
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的數學定義很明確:就是 期望-真值 ,測得值-期 ...
yeses 發表于 2016-10-10 07:30
對于誤差方程z=u+v來說,當前的測量者習慣認為u是期望-真值 ,v是測得值-期望。但歷史的測量者(卡尺的制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10-10 09:15
對于同一個男人,有人叫他為爸爸,有人叫他為兒子,而也有人站出來說,叫爸爸與叫兒子矛盾,這個人只是個 ...
yeses 發表于 2016-10-10 10:19
很好, “若定義”。
這個相對性解釋是可以成立的,但您這個解釋不是現有測量理論。因為現有理論(以VIM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10-10 10:41
雖然在VIM中有定義,但就目前的不確定度理論而言, 都不再提準確度、精密度,也避免談誤差,里面只規定A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10-10 10:41
雖然在VIM中有定義,但就目前的不確定度理論而言, 都不再提準確度、精密度,也避免談誤差,里面只規定A ...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12 09:08
我很贊同“不分類早就被不確定度的推廣者實現了”這個說法。不確定度具有溯源性,不存在案例中光求重復性 ...
njlyx 發表于 2016-10-12 16:30
任何“分類”都是相對的,只要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適當“分類”便是有益的。
所謂“系統誤差”、“隨機誤 ...
yeses 發表于 2016-10-13 09:01
當然,誤差源的影響性質是需要區分的,但這不是對誤差類別的區分。就如同水具有汽化性質、液化性質、固化性 ...
njlyx 發表于 2016-10-13 14:30
【仍就卡尺測量案例而言。本次采用了固定量程的靜態重復讀數測量方法,分度誤差不會發生改變,自然產生系 ...
yeses 發表于 2016-10-12 18:12
如果VIM認為精密度和正確度是相對的,正確度也可以用標準差定量給出,那就不用再在這里爭論什么了。現在 ...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13 15:04
如果所有誤差都遵循隨機誤差就沒有相關性了,相關性正是由于誤差的變化存在某種規律(不一定是周 ...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13 15:04
如果所有誤差都遵循隨機誤差就沒有相關性了,相關性正是由于誤差的變化存在某種規律(不一定是周 ...
njlyx 發表于 2016-10-28 14:40
對于單個孤立的事件(如某個因素在某次具體測量中引起的“測量誤差”值)而言,"隨機"的“含義”可能是確 ...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