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lgs2004 發表于 2015-11-19 11:51
這些大家都知道,你想說什么?
hblgs2004 發表于 2015-11-19 11:51
這些大家都知道,你想說什么?
chuxp 發表于 2015-11-19 14:51
“都知道”這個結論下得太早,至少現在還不是這樣。
極其贊同樓主的第一條觀點!---測量不確定度:是與測 ...
zhanghui6540 發表于 2015-11-19 14:22
崔老師是中國計量院軟件技術專家,《中國計量》雜志特邀審稿專家。編寫了《測量誤差與不確定度數學原理》 ...
chuxp 發表于 2015-11-19 14:51
“都知道”這個結論下得太早,至少現在還不是這樣。
極其贊同樓主的第一條觀點!---測量不確定度:是與測 ...
285166790 發表于 2015-11-19 16:23
我認為“不可校正之系統誤差”是想表述計量標準的“誤差范圍”吧。其實這個定義的前提是計量標準拿到的是檢 ...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19 18:31
自己的觀點是應該多提的,便于一起學習或討論!
第 1個有點問題,“測量誤差的分散性”,測量 ...
516790405 發表于 2015-11-20 09:13
不確定度有分A類和B類嗎?只知道不確定度有A類評定方法和B類評定方法呀。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19 18:34
1、校準作為一種特殊的測量,要正確去理解。像樓上的校準例子,換一種說法就沒爭議了:
a\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0 15:39
這個例子我是如下理解的(手機回復,可能表述不當)
數學模型:V測=V標
誤差模型:V測=V標+測量系統誤差+ ...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20 16:06
V測=V標 是可以正確解釋的。
這樣吧,你的模型是在標準源校電壓表時是很好理解的,但用標定過的電子天平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0 17:17
上個問題是用源校標,你說的電子天平是用表校源。所以兩個例子可能會有差異。
并且不同的已知信息和測量 ...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20 18:37
例子:1kg被校砝碼(M1級,MPE:50ug),標準電子天平的示值(測量結果)是1.000022kg,不確定度評定結果 ...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20 18:37
例子:1kg被校砝碼(M1級,MPE:50ug),標準電子天平的示值(測量結果)是1.000022kg,不確定度評定結果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0 19:50
盡管在不確定度理論方面我和崔老師有很多共同觀點,但恕我直言,對崔老師1樓總結的三點,我有不同看法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0 21:37
1.測量不確定度:是與測量結果關聯的一個參數,用于表征合理賦予測量誤差之值的分散性。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0 23:55
謝謝崔老師回復,我同意崔老師關于暫時擱置“A類、B類標準測量不確定度還是不確定度的A類、B類評定方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0 20:17
例子:1kg被校砝碼(M1級,MPE:50ug),標準電子天平的示值(測量結果)是1.000022kg,不確定度評定結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0 20:44
例子:1kg被校砝碼(M1級,MPE:50μg),標準電子天平的示值(測量結果)是1.000022kg,不確定度評 ...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21 08:29
1、您的解釋1:“”“誤差模型:m測=砝碼真值+標準電子天平的示值誤差+測量的隨機誤差”,正好說明“開始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08:44
接受你指出的第二點錯誤。
但是你混淆了源校標和表校源的本質不同。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21 08:52
源校標和表校源:測量結果如果只取“表面讀取的值”確實會不同,誤差模型用“測量誤差=測得的量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09:23
先修正一下:
子:1kg被校砝碼(M1級,MPE:50ug),標準電子天平的示值(測量結果)是1.000022kg,不確 ...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21 09:31
1、《結論:在本例中,砝碼質量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與示值誤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相同。》
這就對了,都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09:36
不同的 原因:當源校表時,表給出的測得值受源的不確定度、表引入的不確定度和隨機因素引入的影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09:36
不同的 原因:當源校表時,表給出的測得值受源的不確定度、表引入的不確定度和隨機因素引入的影 ...
njlyx 發表于 2015-11-21 09:53
有關“測量誤差”表述方面的一些含糊,可能都與“測量誤差”定義的“改善”——從【定義1:(量的)測量誤差 ...
njlyx 發表于 2015-11-21 10:11
如果要讓“測量者”去揣測被測對象的可能散布,就永遠有扯不清的纏繞。如果將“測量者”的責任還原為【合 ...
njlyx 發表于 2015-11-21 10:11
如果要讓“測量者”去揣測被測對象的可能散布,就永遠有扯不清的纏繞。如果將“測量者”的責任還原為【合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00:53
相互討論,互相進步!
1. 我們從標準中看不到“被測量之值"的任何明確定義。同意您的被測量之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1 11:01
1如崔老師所說,從標準中的確看不到“被測量之值"的任何明確定義,但GUM和相關文件采用的方法是被測 ...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21 08:41
您的說法是正確的,但不便于理解。在一開始我自己學習,或給人講解或培訓時,用“測量誤差=測得的 ...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21 10:33
如果不明確測量結果或校準結果或校準時的誤差的概念,有些問題難說清楚。您的誤差模型“測量誤差=測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11:41
1.關于不確定度的定義的理解我們是一致的。
2崔老師關于“不確定度能夠表征計量人員合理賦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1 12:19
好,我們又有一個觀點取得一致。對還不能取得一致的問題我非常感謝崔老師40樓的耐心做的三點通俗的解 ...
njlyx 發表于 2015-11-21 12:19
我沒有用【“測量誤差=測得量值-參考量值 ”】的所謂“誤差模型”解釋問題。
我對“測量誤差”的理解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12:24
不好意思,中間孩子問問題,中斷了,給出您這一解釋
2)我們以概率p合理將(A-ku,A+ku)之間的值賦予了T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12:24
不好意思,中間孩子問問題,中斷了,給出您這一解釋
2)我們以概率p合理將(A-ku,A+ku)之間的值賦予了T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1 14:23
但,標準定義的不確定度含意是“表征合理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這一點我們已經取得一致。因此我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13:54
中文上不確定度的定義有兩種理解:
理解1:是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該分散性被合理賦予;
理解2:是所有合理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1 14:51
中文上不確定度的定義有兩種理解:
理解1:是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該分散性被合理賦予;
理解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1 14:51
中文上不確定度的定義有兩種理解:
理解1:是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該分散性被合理賦予;
理解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14:40
但,標準定義的不確定度含意是“表征合理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這一點我們已經取得一致。因此我說用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1 12:37
不能要求“校準”者在校準報告中給出【(被校)測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被校)測量器具在“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1 15:49
“測量誤差”與“被測量”不是同一個概念,不同的概念不能相互替代,因此不能用“測量誤差”替代“被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15:10
中文上不確定度的定義有兩種理解:
理解1:是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該分散性被合理賦予;
理解2: ...
njlyx 發表于 2015-11-21 16:11
在本論壇上被您“強迫”說【將“測量誤差”與“測量不確定度”混淆了】的人,沒有一個是真混淆了的! 您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1 16:55
我一直反對“被測量恒定時有唯一真值”的前提下,恒定唯一的真值有分散性。但為什么標準還要說“被測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1 16:58
雖然口頭上不承認將不確定度與誤差混淆了,但實際做法卻是將兩者混淆的做法。 ...
njlyx 發表于 2015-11-21 12:19
我沒有用【“測量誤差=測得量值-參考量值 ”】的所謂“誤差模型”解釋問題。
我對“測量誤差”的理解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1 11:50
用“測量誤差=測得的量值-參考量值”來計算校準的誤差,這是誤差的定義,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在解 ...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21 18:34
好吧。您的說法都有道理,只是我們說的東西重點不一樣。提示:“測量誤差”與“示值誤差”分別都在JJF100 ...
njlyx 發表于 2015-11-21 19:33
我手頭只有JJF1001-2011,它的7.32關于“測量儀器”的“示值誤差”,與其5.3關于“測量結果”的“測量誤 ...
njlyx 發表于 2015-11-21 19:33
我手頭只有JJF1001-2011,它的7.32關于“測量儀器”的“示值誤差”,與其5.3關于“測量結果”的“測量誤 ...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1-21 18:59
謝謝回復。提示一下,示值誤差與測量誤差作為兩個術語在JJF1001中都有定義。詳細回復見59#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1 17:05
您的這個問題,在于分析英文語法。
parameter that characterizes the dispersion of the quantity value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2 00:12
這不是一句話,只是一段英文短語,崔老師所說的語法關系是對的。
the quantity values that are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2 09:13
辛苦,您昨晚零點以后才睡,要注意身體健康
您說: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2 13:59
但我覺得“量值”用單數 the quantity value,還是用復數 the quantity values ,與真值唯一還是許多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2 18:43
就目前而言,您還堅持您以下發言中畫紅線的觀點嗎?
中文上不確定度的定義有兩種理解: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22 19:37
是的崔老師,我仍然堅持GUM研究的是前者,不是后者。因為JJF1001-2011的3.21條注3說清楚了:GUM和相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2 19:49
堅持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希望您能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
如果時間充裕,希望咱兩還能如此愉快的交流。可惜 ...
hangyuanhu 發表于 2015-11-26 16:51
我不否認學術達人具備的超高技術知識水平,也不否認科學技術知識領域的嚴謹性和科學性。但看到以上諸多技術 ...
崔偉群 發表于 2015-11-26 17:27
感覺你說的有一定道理,如果不喜歡專業術語,建議看看《測量誤差與不確定度數學原理》,術語非常少,都是 ...
csln 發表于 2015-11-26 17:44
說的天花亂墜,還什么偏差與誤差符號相反什么的,這又是基于什么理論呢。 偏差和誤差符號相反?這也可以存 ...
hangyuanhu 發表于 2015-11-27 09:36
我看了JJF1094,里面講了實物量具的偏差的定義。這種定義的偏差,真是讓人瞠目結舌無言以對。但是我覺得 ...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