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如何用旋轉法求平板平面度 [打印本頁]

作者: zhizhi929    時間: 2015-9-21 19:26
標題: 如何用旋轉法求平板平面度
按對角線法測量平板得出一組數據

0        -5       -15

+20    +60    -20

0        +10     -5


如何用旋轉法求平面度。

求詳細的解題步驟。
作者: 綠如藍    時間: 2015-9-22 08:29
用左側兩個0值的連線作為旋轉軸線,把旋轉軸線右側的所有
數據沿著旋轉軸線往上旋轉0.2,旋轉后的數據見下:
0        5        5


20        70        0


0        20        15

這個時候可以看見三個最低值0,把最高值70包在中間,符合
三低一高的最小條件,所以這個平板的平面度是70。
作者: yushiping    時間: 2015-9-23 17:41
完全正確!
作者: zhizhi929    時間: 2015-9-23 19:12
謝謝,非常感謝。下次有問題再來問大家 哦!
作者: 老是    時間: 2015-10-3 09:41
請問2樓綠如藍,旋轉后如何得值?畫坐標軸嗎?還有沒有更快的計算方法?望賜教,謝謝!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6 01:31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5-10-6 01:32 編輯

  這道題剛好左側上下兩個點都是0,為旋轉法提供了方便,大多數情況這兩個點高度并不相等,旋轉法并不方便。
  解析法評定平面度誤差可適用于一切情況且便于計算機自動計算。各點序號為平面坐標X、Y,高度為Z坐標,可以看出Z11=60為最高點,Z12=-20為最低點,明顯屬于三個最低點包含一個最高點的三角形評定原則,必須使另一方向的兩個次低點Z00、Z02與最低點Z12三點等高,初步判定了等高點即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0+0X+0Y=-20+2X+Y;0+0X+2Y=-20+2X+Y    可解得:X=10,Y=0,從而得到一個增量矩陣:
     0    10  20                                               0    5    5
       0    10  20   與樓主數據對應相加就得矩陣: 20  70   0 最高點減最低點即可得誤差值70。
       0    10  20                                               0    20  15
  以上計算可以交給計算機,為了簡化編程,交叉原則還是三角形原則滿足最小條件的判定可由人工完成。
作者: 綠如藍    時間: 2015-10-6 08:35
老是 發表于 2015-10-3 09:41
請問2樓綠如藍,旋轉后如何得值?畫坐標軸嗎?還有沒有更快的計算方法?望賜教,謝謝! ...

旋轉后按各點到旋轉軸線的距離按比例加或減。如果旋轉軸線非平行于x軸或y軸可以用樓下的解析法,但是最小條件的情況還是要自己先判斷,再列方程。
作者: 老是    時間: 2015-10-6 09:33
首先謝謝樓上綠如藍老師和樓上的樓上規矩版主老師的耐心答疑!

作者: 老是    時間: 2015-10-6 09:50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0-6 01:31
  這道題剛好左側上下兩個點都是0,為旋轉法提供了方便,大多數情況這兩個點高度并不相等,旋轉法并不方 ...

規版老師,我平時不計算平面度,理論薄弱,有些地方沒看懂呵呵,不過我想多請教:1,另一個方向作為次低點等高可以是Z30與Z32和Z12等高列方程可以么?還有,三個最低點包含一個最高點這句話怎么理解起來不恰當?是不是說這個滿足最小原則的三角形里包含三個最低點和一個最高點?2,等高方程求解后,矩陣方程咋得出的?我沒有再翻書啊,如果規版老師有空再深入淺出的指點一下,我多學習點東西!

作者: 老是    時間: 2015-10-6 09:52
書到用時方恨少!手機發問問題或許描述不夠細致還望各位老師見諒!
作者: 綠如藍    時間: 2015-10-6 11:16
1、三個最低點包含一個最高點這句話怎么理解?
三個最低點的連線形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要把最高點包圍起來,這就是這句話的理解。
2、你要先人工判斷你的數據是符合三角形還是交叉型,才能列方程。如果判斷是三角形的,就讓你選的三點的高度等高,根據個人經驗選的三個點不一定就是合適的,也許數據解出來后還是不符合最小條件,只有繼續從頭來過。
3、Z30與Z32和Z12等高列方程可以么?
任選三個點列方程也可以,只是解出來不符合最小條件。按照規版老師的坐標點命名沒有Z30、Z32這兩個點吧。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6 13:52
      量友們提出如下問題:“三個最低點包含一個最高點這句話怎么理解”?以及“三角形準則”與“交叉準則”的如何應用問題,應該講還是對平面度的定義及空間位置的四個點如何確定一組平行包容線的數學推導不夠清晰造成的。應該講,11樓量友“綠如藍”已經講得比較清楚了。下面自己從基礎理論角度方面再給以重復一下:

      平面度的定義大家都非常清楚,它就是包容被測實際面,且距離為最小的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而一組平行包容面位置的確定,只需空間的四個點即可,大家都清楚,三個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當第四個最高(或最低)點的縱坐標投影位于另三個最低(或最高)點組成的三角形之間時(包括投影在三角形邊線上),則經三點所做的平面與經另一點所做的與其平行的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為最小,即平面度符合最小條件,上述四個點位置的確定,使用初等數學立體幾何的概念即可證明,這就是所謂的符合最小條件準則的三角形判定準則。同理:兩個最高(或最低)點的縱坐標投影位于另兩個最低(或最高)點連線的兩側時,則經上、下兩個極值點分別所做的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為最小,即平面度符合最小條件,上述四個點位置的確定,使用初等數學立體幾何的概念即可證明,這就是所謂的符合最小條件準則的交叉判定準則。

      至于到底應該使用“三角形準則”或“交叉準則”的哪一個,還是根據具體情況來考慮,這期間也有一個“”的過程,有一個從比較“小”到“最小”的摸索過程。如果上述基礎理論大家搞清楚了,到底是使用所謂的“旋轉法”還是所謂的“解析法”,應該講對我們來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難度,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嗎。

作者: 老是    時間: 2015-10-6 14:26
綠如藍 發表于 2015-10-6 11:16
1、三個最低點包含一個最高點這句話怎么理解?
三個最低點的連線形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要把最高點包圍 ...

Z20和Z22,不是Z30....抱歉筆誤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6 15:16
老是 發表于 2015-10-6 09:50
規版老師,我平時不計算平面度,理論薄弱,有些地方沒看懂呵呵,不過我想多請教:1,另一個方向作為次低點 ...

  11樓綠加藍說的很對。
  1關于平面度誤差的“最小包容區域判別法”
  可見GB/T11337《平面度誤差檢測》的4.1.2條,該條講述了三角形準則、交叉準則和直線準則,其中直線準則是交叉準則的特殊情況,因此一般只要記住三角形準則和交叉準則就可以了。“三角形準則”就是指一個高極點(或低極點)位于三個低極點(或高極點)構成的三角形之內。
  2等高方程求解后,矩陣方程咋得出?
  矩陣的各點平面位置以左上角為平面直角坐標系0點,橫向向右為X坐標,豎向向下為Y坐標,X、Y就是受檢點的平面布局序號,填寫的數值就是該受檢點的高度值(Z)。例如樓主案例中第2行最后一點的高度-20,記為Z12=-20,其中位置序號12為Z的下角標,表示X=2,Y=1。
  等高方程求解得到單位變化量后分別與各點平面布局序號相乘,再相加就是該受檢點的變化量,這個變化量與原高度值的和就是坐標變換后的高度值。
  需要說明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變量我也使用了X、Y,不應該與序號的X、Y相混。變量的X、Y可以用其它字母替代,例如a、b或m、n均可。也可以用m、n代表橫向和豎向坐標,用X、X作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變量。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6 15:45
  平面度誤差的“最小包容區域判別法”主要有交叉準則和三角形準則兩種。其實交叉準則的原理就是由兩個高極點連線與兩個低極點連線這兩條異面直線作一對平行平面,它們也就是包容被測實際表面所有平行平面中距離最小的一對平行平面。三角形準則則是以三個高極點(或低極點)作一個平面,以那個低極點(或高極點)再作一個平面與該平面平行,這樣作的一對平面也是符合最小包容區域條件要求的。低極點和高極點代表了最大距離,只要做到使“最大距離為最小”就是找到了符合“最小條件”定義的誤差值。因此,評判平面度誤差測量結果是否符合平面度誤差定義只要滿足這兩種準則共3種表現形式中的任何一種,就獲得了符合定義的平面度誤差。
作者: 老是    時間: 2015-10-6 15:57
規版老師,這個等高方程0+0X+0Y=-20+2X+Y左邊系數0,0,0,和等號右面-20,2,1來自哪里?還有就是增量方程0 10 20
                                                                                                                                                              0 10 20
                                                                                                                                                               0 10 20咋來的?其他還能理解。我解析幾何都用不到忘沒了。“求解得到單位變化量后分別與各點平面布局序號相乘”這是說的增量矩陣吧?是原測量矩陣與各點平面布局序號相乘?可是序號是00,01,02,10,11,12...怎么乘?
作者: 老是    時間: 2015-10-6 15:58
增量矩陣,不是增量方程,筆誤
作者: 老是    時間: 2015-10-6 16:00
先謝過各位老師指教!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6 16:31
       針對樓主提出的問題,由于被測面是數據比較簡單的凸形(非復雜的馬鞍形),應該講2樓量友已經回復的比較完整且正確了。但從定義、準則及文字描述的嚴謹性、準確性、無懈可擊的角度上來講,像“三個最低點包含一個最高點”以及“一個高極點(或低極點)位于三個低極點(或高極點)構成的三角形之內”、“三角形要把最高點包圍起來”等這樣的話,顯然是描述的不夠嚴謹的,不具有定義、準則及數學原理文字描述的準確無誤。

      大家都清楚,一組平行包容面位置的確定,只需空間的四個點即可,所以這四個點的位置關系是空間中的位置關系,而不是同一個平面上的位置關系。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極值點不可能“位于三個低極點(或高極點)構成的三角形之內”或“包含”、“包圍起來”,畢竟四個點的位置關系是空間中的位置關系,這里應該空間概念,它只能是一個極值點的縱坐標投影位于三個低極點(或高極點)構成的三角形之內”或被“包含”、“包圍起來”,如此描述,增強了空間概念,從定義、準則及數學原理文字描述的嚴謹性角度上來看也就無懈可擊了。

     個人看法,僅供大家參考,不參與討論。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7 23:10
老是 發表于 2015-10-6 15:57
規版老師,這個等高方程0+0X+0Y=-20+2X+Y左邊系數0,0,0,和等號右面-20,2,1來自哪里?還有就是增量方 ...

  Z00、Z02與Z12三點的平面位置坐標分別是(0,0)、(2,0)、(2,1),在X方向分別是0、2、2,在Y方向分別是0、0、1。原高度加X方向變化量再加Y方向變化量就是變換后的高度。
  Z00點變換后的高度=原高度0+X方向變化量0·X+Y方向變化量0·Y(仍=0)。同樣Z12點變換后的高度=原高度-20+X方向變化量2·X+Y方向變化量1·Y(=-20+2X+Y);Z02點變換后的高度=原高度0+X方向變化量0·X+Y方向變化量2·Y(=2Y)。所以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組:0=-20+2X+Y;0=2Y。很容易可以解得Y=0,X=10。
  Y=0乘以各點位置代號(下角標)中豎向的序號加上X=10乘以各點位置代號中橫向的序號,就是各點高度的變化量矩陣,與各點原高度的矩陣對應相加,就是變化后的各點高度矩陣。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8 21:57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5-10-8 22:09 編輯

         請大家認真看一下,15樓的某版主在談及“最小包容區域判別法”的交叉準則和三角形準則時,是如何混淆基本概念、刪節要點,蓄意誤導公眾的。

         1. “交叉準則的原理就是由兩個高極點連線與兩個低極點連線這兩條異面直線作一對平行平面,它們也就是包容被測實際表面所有平行平面中距離最小的一對平行平面。”
          按照某版主瞎講一氣所談及的“兩條異面直線作一對平行平面”,在其故意隱藏了“兩條異面直線”的四個極值點的空間位置關系時,是肯定不會得出“距離最小的一對平行平面”結論的!只有當“兩條異面直線”的四個極值點空間位置關系為:兩個最高(或最低)點的縱坐標投影位于另兩個最低(或最高)點連線的兩側時(包括一點落在另一條線),則經上、下兩個極值點分別所做的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為最小,即平面度符合最小條件;

         2. “三角形準則則是以三個高極點(或低極點)作一個平面,以那個低極點(或高極點)再作一個平面與該平面平行,這樣作的一對平面也是符合最小包容區域條件要求的。”
          按照某版主瞎講一氣所談及的“以三個高極點(或低極點)作一個平面,以那個低極點(或高極點)再作一個平面與該平面平行,這樣作的一對平面也是符合最小包容區域條件要求的”,在其故意隱藏了“以三個高極點(或低極點)作一個平面,以那個低極點(或高極點)再作一個平面與該平面平行”的四個極值點的空間位置關系時,是肯定不會得出“這樣作的一對平面也是符合最小包容區域條件要求的”。只有當一個極值點的縱坐標投影位于另外三個極值點所組成的三角形內(或三角形邊線上時),則經一個與三個極值點分別所做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為最小,即平面度符合最小條件。

         通過上述分析,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按照某版主混淆概念、刪節要點,蓄意誤導公眾所談及的“最小包容區域判別法”的交叉準則和三角形準則,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絕非為最小,當使用交叉判別準則時,由于兩個最高(或最低)點的縱坐標投影可能位于另兩個最低(或最高)點連線的同一側時;當使用三角形判別準則時,由于一個最高(或最低)點的縱坐標投影可能位于另三個最低(或最高)點所組成的三角形時,評定所得平面度只能為次小,這樣的次小(非最小較大平面度,肯定是不符合“最小條件準則”平面度定義的。

         至于某版主為什么要混淆基本概念、刪節要點,蓄意誤導公眾,本人不屑于做出評論。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8 22:46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5-10-8 22:55 編輯

  1. “交叉準則的原理就是由兩個高極點連線與兩個低極點連線這兩條異面直線作一對平行平面,它們也就是包容被測實際表面所有平行平面中距離最小的一對平行平面。”請某專家看清楚兩條異面直線是如何確定的,特別請其看清楚“兩個高極點連線”與“兩個低極點連線”,搞清楚什么叫“高極點”和“低極點”,什么叫“交叉”,然后再評論這兩條異面直線確定的一對平行平面包容的區域是什么樣的區域。
  2. “三角形準則則是以三個高極點(或低極點)作一個平面,以那個低極點(或高極點)再作一個平面與該平面平行,這樣作的一對平面也是符合最小包容區域條件要求的。”立體幾何告訴我們空間三個點確定一個平面,請某專家認真思考“三個高極點作一個平面”是什么平面,過一個低極點作該平面的平行平面,兩個平面的包容區域又是什么樣的區域?想明白了這個,“三個低極點作一個平面”,再過一個高極點作其平行平面的情況自然也就明白了。同時也請某專家看清楚14樓所說“一個高極點(或低極點)位于三個低極點(或高極點)構成的三角形之內”是怎么回事。
  3.某專家提出了一個什么“點的縱坐標投影”理論可謂是一大“發明”,令人啼笑皆非。平面度的檢測,無論哪個受檢點,其位置均由平面直角坐標輕而易舉地定位,搞什么莫名其妙的“縱坐標投影”和“極坐標”!接下來用第三根坐標軸直接表述各受檢點高度或高度差,人人都明明白白。某專家屑不屑于做出評論,沒有人強求,也沒有人反對,但本人仍歡迎其明確指出什么概念被混淆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9 11:24
        呵呵!本來是“國慶七天樂”,現經某版主東扯西繞、胡言亂語,竟然變成了“節后天天樂”,對于某版主的無知瞎講,大家都要笑噴了!

        某版主基本概念混淆且刪節要點或故意隱藏了確定一組平行平面的四個極值點的空間位置關系,來瞎談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為莫須有的最小,確實讓大家見笑了!難道不考慮四個極值點的空間位置關系,就可以下結論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為最小?按此規氏理論,當使用交叉判別準則時,由于兩個最高(或最低)點的縱坐標投影可能位于另兩個最低(或最高)點連線的同一側時;當使用三角形判別準則時,由于一個最高(或最低)點的縱坐標投影可能位于另三個最低(或最高)點所組成的三角形時,仍然可以得到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為最小?大家都清楚,確定一組平行平面的四個極值點的空間位置關系共有8種情況,其中4種情況,所做的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并非最小。而另4種情況可以按2種情況來看待,所做的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才為最小。這是使用數學工具證明得到的結論,某版主顯然是太無知了吧?!

       某版主惡劣的學風及“扯、揉、”的伎倆,在本論壇屢屢被大家怒斥為“吃飽了撐的”以及“屁話”等等,但某版主沒羞沒臊,依舊不敢談及空間四個極值點的位置關系這一符合最小條件準則的關鍵前提條件,而去胡扯、瞎繞、亂揉什么“看清楚“兩個高極點連線”與“兩個低極點連線”,搞清楚什么叫“高極點”和“低極點””、“是什么平面”、“是什么樣的區域”等話題。實際上,我們大家就想知道四個極值點的空間位置關系,至于將“平面”、“區域”等說辭扯繞、延伸至海角天涯,能掩蓋某版主混淆基本概念、刪節要點,蓄意誤導公眾的基本事實嘛!

       某版主的頭腦還清醒嗎?其竟然說出了“立體幾何告訴我們空間三個點確定一個平面”的癡人癡語,大家將此話給予糾正如下“平面幾何告訴我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平面”。大家實在搞不明白,毫無空間概念的某版主怎么忽然把“平面幾何”“轉換”為“立體幾何”了?將“三點定面”“轉換”為“三點定空間”了?是不是某版主“把差說話了”呢?還是某版主所上的數學課是體育老師教的呢?奉告某版主不要回避,正面回答大家的質疑!

       “坐標投影”是嚴格的數學術語,“坐標投影”是針對曲解圖形的嚴格的數學術語,某版主不要瞎拍馬屁,本人沒有能力和水平去“發明”這些理論。至于某版主的“啼笑皆非”,只能是其無知的冒傻氣!某版主對于符合定義的平面度可以使用“平面直角坐標輕而易舉地定位”的說辭,沒人屑于批駁了,就由其自己去看一下國標中平面度定義的立體示意圖好了,總不至于畫在平面紙上的立體示意圖就是平面示意圖吧?!

        某版主瞎講一氣的“極坐標”,讓人匪夷所思,有這樣的話題嗎?某版主是否可以再信口開河的談一下阿基米德螺旋線呢?對于某版主的無聊,沒人屑于奉陪。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9 12:25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5-10-9 12:45 編輯

  每貼必罵的確是某專家的“優良”學風!誰的學風惡劣有目共睹,本人不想在作為公眾媒體的技術論壇中加以評論,用魯迅的話說“狗咬狗的,走自己的路”,我只參與大家所關心的技術問題討論。
  討論平面度誤差檢測,卻視“平面”、“區域”、“高極點”、“低極點”等術語為“胡扯、瞎繞”,連什么是“兩個高極點連線”與“兩個低極點連線”都不愿意搞清楚,對于一個新手還情有可原,對于一個平直度檢測領域中曾經顯赫一時的知名專家來說,人們除了搖頭也就實在無話可說了。
  現在某專家居然已經把“立體幾何告訴我們空間三個點確定一個平面”的公理視為“癡人癡語”了,并打著“大家”的幌子自作主張“糾正”為“平面幾何告訴我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平面”。“大家”不禁要問,平面幾何研究同一個平面上的點、線和圖形,也研究“平面”的確立嗎?也研究點、線、面及空間區域之間的關系嗎?建議某專家還是悄悄回家復讀一下平面幾何教材講述“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什么吧,是三角形還是平面?這三個點本就在這個紙面(平面)上,需要你確定嗎?某專家不僅平直度檢測不求知識更新,連初等數學也急速退化,在說他人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同時,還是想想自己的數學是誰教的吧,我相信即便體育老師教他數學,也不會這么教!
  沒有人說“坐標投影”不是嚴格的數學術語,可是有人,且還是知名專家,放棄簡單的位置表示方法不用,去搬弄個“縱坐標投影”來描述平面受檢點的位置,似乎不如此就顯示不出“專家”級水平。可惜平直度檢測的操作者需要的是簡捷實用,不需要花架子,不需要“陽春白雪”。某專家連紙面上只在各受檢點的平面位置上寫出其高度值都看不明白,還是自己找個地方去“無知的冒傻氣”吧,不要讓人們“啼笑皆非”。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10 10:32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5-10-10 10:37 編輯

        呵呵!只知道三角形有三個頂點(包括莫須有的“直線三角形”),而不知道“三點共面”的某版主現今已經惱羞成怒了,竟然不知羞恥的挑起了“狗咬狗的”低級下流話題,但沒人去參與附和,某版主就自己去狂吠吧。也有某量友短信中指責某版主就是一條夾著尾巴的賴狗,本人當即回復表示不同意也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指責,畢竟那樣的指責極大的侮辱并傷害了狗狗!某版主自己到底是個什么,由其自己去表演、自行墮落即可。

       某版主提出的“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什么吧,是三角形還是平面?”的疑問,沒人屑于去回答,畢竟大家都知道平面幾何中“三點共面”的原理,大家也沒有義務去叫醒一個裝睡賣傻的“擰種”。至于某版主基本概念混淆且刪節要點或故意隱藏了確定一組平行平面的四個極值點的空間位置關系,來瞎談一組平行包容面間的距離為莫須有的最小的事情,本人已經從定義、準則及數學原理,包括四個極值點的空間位置關系的8種狀況等幾個方面講清楚了,相信大家也不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誤導到了,有興趣關注此方面問題的量友,盡可去看上面的帖子,本人將不針對某版主的胡攪蠻纏、東扯西繞去重復性的給以回復了。

       某版主確實無聊,在帖子中除了胡攪蠻纏、東扯西繞、裝腔作勢外,一點技術性的東西都談不出,反而屢屢拿什么“專家”來說事,并在“專家”前面冠以“知名”、“重量級”、“顯赫一時”等說辭,確讓人感覺其“吃酸葡萄”的醋勁,當然也包含了其“借機上位”的初衷。告知一下,來本論壇的人(某版主除外)都是量友,大家就是在共同交流、提高,不存在什么“專家”與“新手”的事情。再講,某人是不是某技術領域的“專家”,那是需要其自己的學識、學歷、工作業績及對國家的貢獻來做依據的,而與某版主一分錢的關系都沒有。所以,身處最底層“下里巴人”的某版主就一個人被“牽出來溜溜”吧,不必非要說葡萄酸了,“自卑感”過頭了只能是“狂妄”,讓人更加看不起!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10 13:06
  技術討論中發生不同意見本來就是正常的現象,何來“惱羞成怒”?只有個別“知名專家”才會視不同意見為洪水猛獸,視為對自己權威的頂撞而惱羞成怒,甚至不惜不顧“專家”的尊嚴大罵出口。“狗咬狗的,走自己的路”是魯迅先生的名言,告誡人們不必計較某類人物的諷刺謾罵,堅持自己正確的觀點,堅持正確的做法。有人認為魯迅先生的名言“低級下流”,其實也不足為奇,因為有的人把諷刺謾罵已作為自己終生習慣,不愿意改悔,不罵也就不是他了,因此才會害怕聽到魯迅先生的這種單刀直入、直截了當的教誨。
  某知名專家把把立體幾何中“空間任意三個點確定一個平面”公理與平面幾何中的“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三角形”定理相混淆,倒退到連中學生不如,現在被人點破而惱羞成怒也的確可以理解,人們不必與其計較,就讓他用“沒人屑于去回答”來遮羞吧,就讓某專家把“三點定面”這個立體幾何的常識繼續當作平面幾何的定理來玩吧。
  某專家樓上(25樓)第三自然段的話語暴露除了對我給冠以“知名”、“重量級”、“顯赫一時”的頭銜沾沾自喜,生怕他人“吃酸葡萄”、“借機上位”的真心話外,就只剩下其謾罵的老傳統了,沒有絲毫技術內容,就恕本人不予回復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10 22:13
        26樓某版主的帖子“技術含量”實在是“高”!竟然在技術論壇舉起了魯迅這面旗子,莫非,攀上這面旗子,就能夠“借機上位”???非常認真的告誡某版主,正是由于其所處最底層的位置,包括其“下里巴人”的先天基因傳承,以及抹不掉的“下里巴人”卑賤習氣和烙印,某版主今生今世也沒機會“上位”了!好好反思懺悔,爭取來世再去撞大運,改“惡”從“善”吧!

        對于惡習纏身、天怒人怨的某版主,大家還是無話可說的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11 15:12
  本人的確處于最底層的企業普通計量工作者,與某知名“專家”的“上位”沒法相比,也不想比。但我深信魯迅先生的“狗咬狗的,走自己的路”絕非某“專家”所說“低級下流”之語。也請某“專家”大可放心,“下里巴人”的“先天基因傳承”從不追求與其爭什么“借機上位”,孜孜不倦追求的只是真理。因此某“專家”完全沒有必要擔心“下里巴人”取代他的“上位”,某“專家”還是對自己的“惡習纏身”多加診療為好。本人的帖子技術含量高低都無所謂,只要是在進行技術討論就行,某專家27樓甚至25樓的技術含量高低不必人們評價,還是留給某專家自己去評價吧。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11 15:43
  再論平面度誤差最小包容區域平面判定的“三角形準則”
  對于“三角形準則”,有量友說,“三個最低點包含一個最高點”以及“一個高極點(或低極點)位于三個低極點(或高極點)構成的三角形之內”、“三個低極點圍成的三角形要把最高點包圍起來”等,我認為類似這樣的話與GB/T11337《平面度誤差檢測》講述的“一個低極點(或高極點)位于三個高極點(或低極點)構成的三角形之內”是一脈相承的,是嚴謹的,準確無疑的。各受檢點的位置在紙面上已經非常清晰,低極點和高極點的位置均躍然紙上。三個低極點或三個高極點相連必然圍成一個三角形,那個高極點或低極點的位置在不在這個三角形內(包括在三角形某條邊上),一看便知,毋須某專家所說的還要進行什么“縱坐標投影”,搞什么“縱坐標投影”才真的是像某專家所說“吃飽了撐的”,純屬多余。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12 22:25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5-10-12 22:41 編輯

               也談平面度誤差最小包容區域平面判定的“三角形準則”與“交叉準則”

        平面度誤差最小包容區域平面判定的“三角形準則”與“交叉準則”,應該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論,只要正確的理解國家規程和標準的規定,而不要像某版主那樣:無視國家規程,刪節國家標準的關鍵內容,別有用心的一再忽悠誤導公眾,事情還是很容易搞清楚的。
        1.  國家JJG117-20132《平板》規程對兩個準則的規定:
        
       從上面的文字描述,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紅圈中的“投影”二字,這個“投影”對于被曲解的圖形來講,肯定是“縱坐標投影”(平行于Y軸的投影),而非通常數學領域的“坐標投影”。規程此段文字之所以加上了“投影”二字,是因為在示意圖中僅有平面示意圖,而沒有立體示意圖。規程中的上述文字規定,對于無孔不鉆、學風極其惡劣的某版主來講,并非其沒有查看到,而是其漠視國家現行規程,隱藏這段對其胡言亂語的規氏理論極為不利的內容。所以到底是“誰的學風惡劣”,還是由某版主包括廣大量友來評論的好!

        2.  國家GB/T11337-2004《平面度誤差檢測》標準對兩個準則的規定:
            
           從上面的文字描述,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雖然沒有“投影”二字,但做為標準規定的整體部分包括了“文字+示意圖”兩個部分,而示意圖相對規程來講,明顯增加了“立體示意圖”,所以可以不再敘述“投影”二字,畢竟“立體示意圖”已經明示了“縱坐標投影”的內容,某版主睜著兩只眼,不會看不到或看不懂“立體示意圖”的內容吧???如此刪節或斷章取義國家標準的規定,是不是學風惡劣的展現???!!!某版主也許會狡辯畫在紙面上的“立體示意圖”只能作為“平面示意圖”,那就等某版主發明出“立體紙面”來好了。由此可見,某版主瞎講一氣的“嚴謹的,準確無疑的”,以及“一脈相承的......躍然紙上”的胡言亂語純屬胡攪蠻纏的蓄意誤導。

          論壇中已有多個量友怒斥某版主“吃飽了撐的”、“屁話”以及“誤導”等等,大家來看,上述評論針對某版主是不是非常貼切、準確???!!!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13 00:26
  樓上有意避開國家標準GB/T11337《平面度誤差檢測》4.1.2條關于平面度誤差的“最小包容區域判別法”的規定與講述,拿出了平板檢定規程加以解釋。眾所周知平板檢定僅僅是平面度檢測的一個案例,其“最小條件原則評定”基于國家標準的“最小包容區域判別法”。而這個檢定規程的老版本由于某個專家的主筆有不少理論和計算方法錯誤,2013版本做了不少更正還招致某專家的非議。但盡管如此,新版本也還是保留了老版本的“最小條件原則評定”;形位誤差的公差帶強調的是“包容區”,規程卻不使用最小包容區域而使用最小條件;受檢點的位置已經躍然紙上毋須添油加醋,規程卻提出了個“投影”,這都是老版本規程的殘留物。樓上還弄出來個不畫蛇添足不足以顯示水平的“立體示意圖”和“縱坐標投影”,說什么“投影”肯定是“縱坐標投影”(平行于Y軸的投影),而非通常數學領域的“坐標投影”。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詞語生怕普通平直度檢測人員能看懂,這不正是樓上破口大罵的“吃飽了撐的、屁話以及誤導等等”嗎?也正如樓上所說,這些罵語用在其自己身上真的是“非常貼切、準確”!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13 10:21
        心術不正、誤導公眾的某版主明明刪節了GB/T11337《平面度誤差檢測》4.1.2的關鍵內容部分(立體示意圖),卻要反誣別人“有意避開國家標準GB/T11337《平面度誤差檢測》4.1.2條........的規定與講述”,如此睜著眼睛說瞎話、倒打一耙的某版主,不怕被論壇中的量友們恥笑并譴責嗎?!莫非本人上傳的GB/T11337《平面度誤差檢測》4.1.2的全部文字內容及圖片某版主或量友們都看不到?對于一個說實話臉紅、胡攪蠻纏、毫無誠信的某版主,如此低級、卑劣的伎倆只能“溯源”至其所處社會最底層“下里巴人”的先天基因傳承上去了。奉告某版主還是好好學習一下下月即將施行的GB/T31880-2015《XX誠信基本要求》,雖說該國標是對機構的,但做人的基本誠信確是某版主最為缺失的!

        某版主所言“平板檢定僅僅是平面度檢測的一個案例”,此話不知其人是要表達什么意思?難道樓主提出的問題不是針對平板檢測方面的?某版主瞎講的規程“基于國家標準”的說辭,更是連歷史的基本事實都不尊重了,告知一下,最早的平板國家規程始于上個世紀的1958年;而最早的平板的部頒標準始于上個世紀的1962年;JJG117-1978平板國家規程就涉及了最小條件準則;而國家標準(GB4987-85)是在1985年才有的;JJG117-1991平板國家規程修訂期間就涉及到了“局部平面度”的檢定,而平板國家標準則是在2006年才寫入“局部平面度”的技術要求,總不能前面的法規技術文件“基于”后面的法規技術文件吧?!不客氣的問某版主一下:這些你懂嗎???就算又一次對“下里巴人”的“擰種”“彈琴”吧!

        某版主做為“下里巴人”的局外者,卻要瞎講一氣“規程的老版本由于某個專家的主筆有不少理論和計算方法錯誤”,質疑狗屁不知的某版主:你知道國家規程都做了哪些調研、實驗、審定工作嗎?知道規程正文的形成過程嗎?知道“主筆”人是誰嗎?知道規程留下的待解決問題是什么嗎?一問三不知的“下里巴人”有什么資格在這里狂吠呢?告誡某版主:還是換上你“流星”馬甲,滾回“測控論壇”去做“二品芝麻官”吧!計量論壇厭惡也不需要“臥底”的“內奸”!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13 17:32
         某版主“失聯”了嗎???那今后本論壇的“笑料”將會絕跡了。

         請問某版主一個問題:你做本論壇的“臥底”或“內奸”所換“馬甲”的圖片是否給你上傳上來?讓大家認識一下“規矩灣錦苑”與“流星”是否為“相同量”???!!!別玩“失聯”,出于尊重等你的回復呢!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13 22:26
       自我糾錯一下:
       上帖中的“相同量”改為“同類量”,好像“同類量”的“技術含量”更高那么一點吧。畢竟某版主會對“技術含量”更高那么一點的帖子感興趣。或許這樣會對呼喚“失聯”的某版主,效果更好那么一點吧!

       去某“測控論壇”看了一下,換了“流星”馬甲的某版主已經在那里打卡簽到領金幣了,估計“二品巡撫”職務誘惑力還是有的,愿其繼續“升官發財”。本人和大家也都放心好了,某版主應該不會有什么意外的,無非是改換門庭、重打鼓另開張了嗎!樹挪會死,人挪會活,大家祝福他吧!

       本人明早出差,出于對某版主的尊重,上傳某版主所換“馬甲”的圖片再寬限數日,人性化的等待其本人的意見。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14 00:47
  謾罵是沒有用的,某專家在32樓罵了半天街,然后說其上傳了GB/T11337《平面度誤差檢測》4.1.2的全部文字內容及圖片,明顯增加了“立體示意圖”,畢竟“立體示意圖”已經明示了“縱坐標投影”的內容,說別人睜著兩只眼,不會看不到或看不懂“立體示意圖”的內容吧???某專家的眼睛實在是“好”,閉著兩只眼就看到了“立體示意圖”,以及已經明示了“縱坐標投影”的內容,大家都可以看看GB/T11337的4.1.2有沒有“立體示意圖”,以及“縱坐標投影”的內容。該專家是不是他所說的“一個說實話臉紅、胡攪蠻纏、毫無誠信的”的人,本人從來不加評論。
  “平板檢定僅僅是平面度檢測的一個案例”,表達的意思非常明確,還用解釋嗎?平面度檢測是廣泛的,平板檢定只是講平板這一種產品的平面度檢測,人們不必追查這個國家標準和平板檢定規程的發展歷史,平板檢定規程永遠也不會成為平面度檢測標準,而平面度檢測標準則可以指導平板平面度的檢測。不管是不是平板,只要是平面度的檢測也就會涉及平面度誤差的評定,涉及評定中的“最小包容區域判定準則”。國家形位公差基礎標準及平面度檢測標準發布后,平板檢定規程的術語理應向國家標準靠攏。
  看來某專家所稱的“狗屁”也就只有某專家才知曉了,大家都是不知的,大家也不想知道那些“狗屁”。但某專家所問的老版本“平板檢定規程‘主筆’人是誰嗎?”人人都可以翻開規程就知道了,也許某專家裝糊涂不知吧。
  至于某專家33和34樓與本主題帖技術討論無關的無聊話題,可能只有某專家自己一個人感興趣,自己去慢慢品味,自娛自樂,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去吧,本人拒絕參與。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21 22:31
        出差回來看到“失聯”數日的某版主終于完好無損的出現在論壇,這臉皮..........。

        某版主胡攪蠻纏的瞎講“GB/T11337的4.1.2有沒有“立體示意圖”,以及“縱坐標投影”的內容”?這不就是明擺著裝癡賣傻嗎!大家肯定會看到GB/T11337的4.1.2中有“立體示意圖”,也只有有眼無珠的某版主如同其自己所講的“煮熟的鴨子嘴硬”那樣,睜著眼睛說瞎話,任由大家恥笑!某版主胡攪蠻纏的“平板檢定僅僅是平面度檢測的一個案例”、“平面度檢測是廣泛的”,但其恰恰不懂得平板檢定也是“平面度檢測”的典型代表。至于其胡言“人們不必追查這個國家標準和平板檢定規程的發展歷史”,那恰恰表明盡管其自吹自擂有著“四十年的計量經歷”,但由于其所處的社會最底層的“下里巴人”位置,以及不懂裝懂、東扯西繞以及胡攪蠻纏的惡劣學風,所以其既不了解,也根本沒有資格來談平直度檢測的“發展歷史”。

       某版主無聊之極,其“失聯”前后發出的帖子究竟有沒有其一再表白的所謂“技術含量”,大家自有公論。其樓上帖子無聊的“不加評論”、“不必追查”、“翻開規程就知道了”,以及“拒絕參與”等說辭,清楚的表明其就是“臥底”在論壇中的“毒瘤”,其除了攪混水就是公然誤導。所以其終究會被大家唾棄并逐出論壇!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21 22:43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5-10-21 22:52 編輯

      規矩灣錦苑”與“流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還是換了“馬甲”的“同類量”???

       不必多講,上傳幾幅圖片由大家判斷:
      
      
      
       通過上述幾幅圖片,大家不難看出,某版主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腳踏多只船,充當“臥底”,綁架并攪亂論壇,這樣的所謂論壇管理團隊成員是不是應該被逐出論壇?!
(圖片后續)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21 22:49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24 01:40
  只要看一下36樓某專家的帖子就可以知道曾經的知名平直度檢測專家現在墮落到什么程度了。在技術上不求進取,在謾罵的水平上可謂是大有長進,整篇帖子除了罵街,技術含量可謂寥寥無幾,人們也就不必關心其惡意的謾罵了吧。
  至于惡意中傷本人“失聯”,本人也只能報以嗤之以鼻不擬回復了,因為本人自從2009年與本論壇結緣就一直是論壇的忠實讀者,也是積極參與討論者之一,除了出差在外幾乎每日必到,7900多個帖子的提示足以說明問題,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所謂“失聯數日”純屬造謠誣蔑,無稽之談。
  倒是某大名鼎鼎的平直度專家在謾罵領域大有長進之外,又長了一個造謠中傷的本事。不在專業知識方面學習點新知識,反倒有閑心撥弄是非,查找和對比不同論壇中的人物,似乎在一個論壇禍害還不過癮,還要禍害其它論壇。本人不想過問,也無瑕顧問不同論壇中的人物是否同一個人,因為即便是同一個人也沒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當前計量技術的論壇何止一個兩個,注冊或退出一個論壇是每一個量友的權力,本論壇中有許多量友同時注冊在若干不同的計量論壇中,其學習積極性可謂是難能可貴,被某專家視為了腳踏數條船,“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腳踏多只船,充當‘臥底’”,某專家就一個一個去查吧。
  不過某專家引用的另一個論壇關于平直度檢測方面的帖子還是值得一看,至少與本人的觀點如出一轍,本人完全認同。某專家認為其內容有錯可以去那個論壇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高見”。如果不想背負“臥底”、“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腳踏多只船”的罪名,就在本論壇發表“高見”,本人愿意與之討論到底,只是寄希望于其放棄謾罵的惡習,盡管這個希望變成現實是渺茫的,我還是愿意這樣希望。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24 21:59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5-10-24 22:03 編輯

         呵呵!在本主題版塊,“失聯”50多個小時的某版主,現今頂著渾身濕漉漉的皮毛又上岸“狂吠”了,但接受了教訓的廣大量友及其他版主們,再也不會為其日漸“長進”的地震受災專業戶的假惺惺博同情演技所蒙蔽了,盡管其臉皮厚如城墻,且已處“落水”的羞境,但仍需“痛打不已”的!


        某版主一會兒“規矩灣”,瞬間又披上了“流星”的馬甲,“在一個論壇禍害還不過癮,還要禍害其它論壇”!不錯,“注冊或退出一個論壇是每一個量友的權力”,但本論壇的某些量友卻被某版主“策反”至其它論壇,提請大家注意,“量友”與“版主”的權利與義務的分量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正事不干的某版主,放棄版主的職責,換個“流星”馬甲竄至其它論壇簽到領金幣、發帖子、提建議、騙取“官位”以及裝腔作勢,這對于自稱“本論壇管理團隊成員”的某版主來講,是不是挖了本論壇的墻角?是不是“吃里扒外?”是不是“臥底”在本論壇中的“毒瘤”?相信“上帝”及廣大量友自有公論!


       對于沒羞沒臊的某版主談及的“另一個論壇關于平直度檢測方面的帖子還是值得一看,至少與本人的觀點如出一轍,本人完全認同”的說辭,大家忍俊不止的笑噴了。披上“流星”的馬甲發帖子,再披上“規矩灣”的馬甲贊美“值得一看.....完全認同”,真是見過厚臉皮的,確沒有見過像某版主這樣如同城墻般厚臉皮的!莫非,某版主的“二皮嘴”又“轉換”為“二皮臉”了???!!!那可就必須自我“掌嘴”后再自我“掌臉”了!大家就等著看某版主的笑場吧!


       對于某版主“策反”本人“可以去那個論壇參與討論”的說辭,本人“嗤之以鼻”、不屑理睬,某版主的“愿意與之討論到底”的說辭,只能是其一廂情愿,而本人及廣大量友對學風不端、無知無畏、胡攪蠻纏、東扯西繞、南揉北罵的某版主根本不屑于正眼去看,沒人愿意與“下里巴人”的“擰種”為伍的!


       某版主還想看到自己披上“流星”馬甲后的“佳作”嗎?對于那些在其它論壇的建議、廣播、圖片以及瞎講一氣的帖子,截屏上傳還是很方便的。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25 01:59
  某專家認為你40樓的帖子很有意思嗎?呵呵,這就是你這個大名鼎鼎的平直度檢測專家真實水平的代表作呀?對這樣與技術討論無關,極其無聊的罵大街式的帖子,本人拒絕發表評論,就讓它擺在這個媒體中,供國內外業內人士共同欣賞吧!曾經的知名平直度檢測專家到底還能墮落到什么程度,大家拭目以待!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25 12:01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5-10-25 12:09 編輯

         到底應該稱呼某版主為“規矩灣”還是“流星(二品巡撫)”呢?大家確實不得而知。但大家都知道某版主所謂的“有技術含量的帖子”就是唧唧歪歪、無休無止的瞎抱怨,這樣其自稱為“怨婦”,也就名副其實了!

         某版主除了玩“失聯”,就是裝癡賣傻的“拒絕發表評論”,應該是醉死不認那壺酒錢吧?!這可真應了其自己所言的“煮熟的鴨子嘴硬”那句經典名言了!大家就“共同欣賞”“規矩灣”或“流星(二品巡撫)”的丑態百出吧!緊張的探討技術問題后,大家免費觀看一下某版主上演的丑角喜劇,休閑、娛樂、開心、放松,何樂而不為呢?!

        某版主在樓上提及其是本論壇的“積極參與討論者”,并炫耀其“7900多個帖子的提示足以說明問題”,我們暫且不談其絕大部分帖子錯誤百出或就是蓄意誤導公眾。僅就其帖子的數量給以糾正:如果將其換上“流星”馬甲的帖子數量近4000個也統計在內,那么“規矩灣+流星(二品巡撫)”帖子總數為近12000個,看來,某版主的自吹自擂還是滿謙虛的,畢竟其知道那并不是什么光宗耀祖值得炫耀的事情!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25 17:43
  我再次聲明,在一個論壇里討論請不要拿另一個論壇說事,你可以引用任何論壇和任何文獻的帖子、文章,注明引用之處,但請不要東拉西扯拿作者說事,攻擊作者,這是一個知名學者應該具有的起碼道德品質。在本論壇,本人不會介入別的論壇的作者是誰的討論。本人重申,在本論壇叫“規矩灣錦苑”的就本人一個,這也是眾所周知的。本人的帖子已有7900多,人人都可以看到,質量如何,錯誤多少人人可以評論,本人的態度始終如一:堅持真理,改正錯誤,不斷學習,持續進步。
  本人在本論壇幾乎天天報到,如果白天沒有時間哪怕深夜也會光顧,巡視一下本人作為版主之一的板塊有沒有需本人答復和進行管理服務的帖子和事,恐怕這也是眾所周知的,所謂的“失聯”純屬造謠誣蔑,本人沒必要答復。
  當然,本人對于某專家謾罵和造謠誣蔑類的無聊帖子的確也采取了“拒絕發表評論”的措施,我認為這種措施是正確的,為了不至于某種人繼續大肆謾罵污染論壇這塊凈土,我相信會得到大家的支持的。我將一如既往對沒有技術含量只有諷刺挖苦、謾罵和造謠誣蔑,甚至意圖將是非挑撥到其它論壇的帖子采取“拒絕發表評論”的措施。某知名專家認為謾罵就是他的水平,他的本性,可以繼續跳起腳跟破口大罵,本人仍將不予理睬。有多少量友多少次相勸,又受到相關板塊管理者多少次刪帖處理,對某專家還是統統無濟于事,就讓其罵人的惡言惡語和丑態長期保留在論壇這個媒體上吧,讓世人和我們的年輕業者也知道,計量界的知名專家中也竟曾經出現過這種人,作為一面鏡子和肥料,也不失有一定的益處。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25 22:55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5-10-25 23:01 編輯

         裝癡賣傻的某版主竟然發出了聲嘶力竭且一文不值的“聲明”:“不要拿另一個論壇說事”,這是“拿另一個論壇說事”嗎?大家都已經看得很清楚了,無非是“臥底”在本論壇的某版主(“規矩灣”)換上了“流星”的馬甲,吃里扒外、上躥下跳至“另一個論壇”,以“二品巡撫”的身份簽到領金幣,并發出建議、廣播、圖片及瞎講一氣的帖子,甚至“策反”本論壇的量友,挖本論壇的墻角。總之:事情很嚴重!“上帝”很生氣!其他版主很是看不起!眾多量友很憤怒!某版主確實到了天怒人怨的可悲境地。

        拋開某版主一貫性的胡扯瞎繞、蓄意誤導等先不談,對于“規矩灣”與“流星”同為換了馬甲的“相同量”的事實,某版主敢否認嗎?!其道出的“一個論壇禍害還不過癮,還要禍害其它論壇”的不打自招,以及其“即便是同一個人也沒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默認已經證實了一切。對這樣吃里扒外、挖論壇墻角的“下里巴人”,眾多本論壇忠實的量友饒不了他,包括“上帝”也是“豈能容他”,這就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腳踏多只船,充當“臥底”的“下里巴人”的可悲下場。呵呵,那時候的后果就不是“失聯”那樣的簡單了!

        對于某版主“謾罵和造謠誣蔑”倒打一耙的說辭,已經沒人會同情甚至相信了,畢竟其誠信的嚴重缺失讓大家看清了其真實嘴臉!某版主(“規矩灣”)換上了“流星”的馬甲,吃里扒外、上躥下跳的丑陋行徑終究會被本論壇的“上帝”、眾多忠于職守的版主和廣大量友所唾棄,“作為一面鏡子和肥料”永遠被釘在恥辱柱上!“大家拭目以待”!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26 00:02
  有意思,呵呵,繼續跳腳罵,繼續無聊的舉動,除了這些謾罵和無聊的能耐外,人們不知曾經名噪一時的某平直度檢測專家還有沒有一點點提供有用技術跟帖的能耐!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27 11:04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5-10-27 11:33 編輯

                某版主“無聊舉動”的所謂“巡視”,是“提供有用技術跟帖的能耐”嗎?

         大家都知道,當今時興的巡視”的政治意義,而處于社會最底層的“下里巴人”竟然也要巡視”,難道這巡視”是以“二品巡撫”的身份進行的?這是不是有些太不自量力了!奉告“老大不小”的四零后某版主,為老不尊的丟人獻丑“有意思”嗎?何況,巡視”也沒必要換個馬甲后去跨越不同的論壇“牽出來溜溜”,“在一個論壇禍害還不過癮,還要禍害其它論壇”啊!再者,除了在不同的論壇瞎講一氣,還匿名竄至網絡及某專業雜志胡言亂語,莫非,其不懂得,那些白紙黑字的“符號可看做計量單位”的歪理邪說,會招致專業人士斥責為“屁話”嗎!

         不多講什么了,“不受待見”的某版主可以繼續胡攪蠻纏,畢竟“擰種”的特質就是“下里巴人”的先天基因傳承,其無可救藥的!!!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27 14:57
  不承認mm/m為角度的一個計量單位,視水平儀分度值0.02mm/m的mm/m僅僅是個“符號”而不是計量單位,否定水平儀的分度值有計量單位的至今只有某知名平直度檢測專家一人,JJG117老版本公式6所用的系數1000正是基于不承認mm/m是計量單位,認為僅僅是一個“符號”,2013版JJG117糾正了老版本中公式6的系數1000的低級錯誤,取消了系數1000,是完全正確的。這也說明了mm/m的第一個m是詞頭10^(-3),m/m是角度的計量單位。這個糾正的確對某知名專家打擊不小,難免其耿耿于懷,自2013年來破口大罵了兩年還不解恨。某專家在46樓的謾罵沒有人會去理會,偌大個知名專家不怕丟人就繼續罵吧,把腳再跳高一點罵!沒有人理會這種謾罵,畢竟謾罵不是科學,謾罵也阻擋不了科技發展的腳步。
作者: winnie0109    時間: 2015-10-27 16:13
謝謝分享!!!!

作者: winnie0109    時間: 2015-10-27 16:13
謝謝分享!!!!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5-10-27 22:06
         關于mm/m是否“為角度的一個計量單位”的爭執,在本論壇已經進行了數年時間。以致某版主“擰種”到吸取了爭執中的糟粕,捧著雞毛當令箭寫出了“解讀”一文,并先后換上“匿名”、“流星”以及“XXX”的馬甲,在其它網站、論壇以及某專業雜志登出或以帖子的形式發表。從而誤導了公眾,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壞影響。

         mm/m到底是什么的爭執,應該講JJF1001-2011的3.26中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它就是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而非某版主“解讀”一文胡掰的什么“角度的一個計量單位”。實際上,這件事情本人已經引經據典并從多個方面講清楚了,但“下里巴人”的“擰種”特質,或者講是其人格上的嚴重缺陷,卻讓某版主在認識錯誤的道路上越滑越遠,以致不能自拔,由起初的認識錯誤質變為“咬著屎橛子不松口”,給較大層面上的人造成了嚴重的誤導。

        mm/m的爭執,應該講并不是什么高深、復雜的事情。本人暫時放棄永遠不屑于與“擰種”談論技術問題的承諾,僅從一個方面來談一下為什么mm/m不是角度計量單位。大家都看到了,“mm/m的第一個m是詞頭”的話出自某版主的嘴,而“m/m是量綱為1的量的角度計量單位”也是吐出自某版主嘴里的“象牙”,然后將詞頭m量綱為1的量m/m寫在一起(mm/m),就成了mm/m為角度的一個計量單位”?大家應該都清楚:正確使用詞頭的規則中有一條明確的規定,那就是量綱為1的量前面不得使用詞頭(這也就意味著:詞頭與無專用名稱且量綱為1的量不得寫在一起),僅根據上述一個方面的論述,就可以看清楚,某版主所講的“mm/m為角度的一個計量單位”的胡言亂語,純粹就是在蓄意誤導公眾!為了顯示自己的“擰種”,就可以不遵守正確使用詞頭的規則而去蓄意誤導?這樣的蓄意其性質顯然是極其惡劣的!

        JJG117規程中公式6所用的系數1000的事情,包括JJG117-2013規程中的許多錯誤,目前正在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內部商討、溝通,這一切與“下里巴人”的某版主一分錢關系都沒有,所以“打擊不小.......耿耿于懷”的小人猜測,純屬無事生非的無稽之談,根本沒人會去理會!某版主就一邊呆著去吧。

       再次重申:對于“不受待見”,又處于社會最底層“下里巴人”“老不正經”的某版主,本人不會再與其有任何技術問題上的交流,某版主最終將會被“上帝”、其他版主以及本論壇的廣大量友鄙視與唾棄!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10-28 00:24
  讓我們不必理會某專家罵大街的話語,僅就其至今仍堅持的mm/m“就是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而非“角度的一個計量單位”而言,的確也是夠他自己所說的“咬著屎橛子不松口”,夠頑固不化的了。
  眾所周知SI單位制中,角度單位的定義是弧長等于半徑時對應的圓心角,即角度值=弧長/半徑,由此導出角度的SI單位是1m/m,并給予角度單位m/m以專有名詞rad(弧度),換言之m/m是SI角度單位的導出單位,rad是其專有名詞。水平儀的分度值為0.02mm/m,分度值的計量單位就是mm/m,其中m/m是基本單位,前面的m是詞頭表示mm/m是m/m的十進分數單位。m/m的專有名詞是rad,那么很容易得出mm/m就是mrad,水平儀分度值0.02mm/m就是0.02mrad。
  正確使用詞頭的規則中規定“量綱為1的量前面不得使用詞頭”,那么角度是“量綱為1的量”,能不能使用詞頭呢?這就必須搞清楚為什么這么規定。這是因為量綱為1的量是純數字,純數字的稱呼與測頭的稱呼完全相同,稱呼“一兆千分之一”不如稱呼1000更簡單,更容易被人理解。但角度不一樣,角度雖然是“量綱為1的量”,SI卻給了它“輔助單位”的特殊身份,角度也就是有計量單位的量,其計量單位就是m/m,m/m的專有名詞就是rad,角度值的表述就可以在單位前面使用詞頭組成SI單位制的十進分數單位和十進倍數單位了。
  雖然某專家長期從事平直度檢測和精密測試(工程測量)工作,曾經是眾人崇敬的幾何量計量專家和老師,但由于近幾年來專攻謾罵技術,并不把精力放在計量技術的知識更新和研究上,對此一概不知,所以也就只能罵別人的正確解釋是“胡言亂語”了。但不管他如何謾罵,終究阻擋不了JJG117-2013將老版本中十幾年的低級錯誤(系數1000)加以糾正的滾滾車輪。那么多量友勸其收斂,相關版主也刪除了其那么多謾罵的帖子均無濟于事,我們沒有任何辦法不讓他罵大街,就由他跳著腳去罵吧,隨便他罵出什么新花樣,也許這輩子他是要以謾罵為生了。
作者: admin    時間: 2015-11-25 22:37
版主并沒有拿工資,都是公益行為
這樣的爭論沒什么意義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强jizzjizz|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国产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深夜福利网站在线|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黄大片a级免色| 小小在线观看视频www软件|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日本xxxxbbbb| 新梅瓶1一5集在线观看| 免费播放哟哟的网站| 8x8x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四影虎影ww4hu32海外|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视频| www四虎在线高清| 欧美丰满熟妇xx猛交|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蜜柚 | 91探花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色多多成视频人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伊人久久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娇妻之欲海泛舟白丽交换|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