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計量校準合法性 [打印本頁]
作者: wangjr 時間: 2015-4-25 16:40
標題: 計量校準合法性
某省質監局發文“各類計量技術機構及計量技術服務單位未經考核授權不得向社會開展校準工作,禁止未經授權的計量技術機構或各類技術服務單位違法出具校準證書” ,這句話理論依據在哪里找?計量校準通過CNAS認可,還要技術監督局授權嗎?
作者: zhoujidai 時間: 2015-4-25 17:18
CNAS認可是能力認可,技術監督部門的認可才是資質的認可.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4-25 18:38
2樓說的是。CNAS認可是對校準能力的認可,相當于教育部發給你了“大學本科畢業證”,你能不能參加工作從事校準工作,還是用人單位說了算,向社會提供校準服務好比是這個單位“就業”,應經質量技術監督局授權。當然未經授權硬是要私下從事某個工作,只要顧客愿意,你們私下的“交易”并非絕對不可,但,這種交易一旦出現問題就不是計量法保護范圍了。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4-26 12:48
在國家層面上,現行計量法規根本就沒有涉及校準,校準目前仍然是能力認可制。對校準機構的考核,目前還找不到任何法律上的依據。政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對其授權的依據,仍然是對校準能力的確認或備案,而不是考核。他考核的項目有兩個,一個是計量標準的建標考核,所依據的法規是JJF1033-2008《計量標準考核規范》;另一個是檢定機構(而不是校準機構)的授權考核,所依據的法規是JJF1069-2012《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規范》。
作者: wuhuaguo54321 時間: 2015-4-27 10:02
我是藥企的計量管理人員
與樓主有類似的疑惑
中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版) 第五章 第5節 名稱直接就是“校準”
作者: moonkai 時間: 2015-4-27 17:05
我有一個疑問,校準實驗室申請CNAS認可,難道不需要建標的嗎?
作者: 一百噸地磅 時間: 2015-4-28 08:06
法律沒有明令禁止的,視為同意,“校準實驗室申請CNAS認可,需要建標”?沒有什么地方有書面的規定
作者: wangjr 時間: 2015-4-28 08:16
謝謝,諸位的賜教。CNAS認可是能力認可,技術監督部門的認可才是資質的認可.作為一個校準機構,如何進行技術監督部門的認可?考核標準是哪個?請規矩灣錦苑和zhoujidai能再解釋清楚一點好嗎?我們是一個校準機構,已建標,已通過CNAS考核,不知道還需要做哪些可以對外開展工作。
作者: moonkai 時間: 2015-4-28 09:11
本帖最后由 moonkai 于 2015-4-28 09:15 編輯
實際情況是,很多第三方校準機構在全國范圍i內開展校準業務,一般審核時,校準證書上有CNAS章就能獲得認可,而且外來第三方校準機構,收費便宜,上門服務,深得市場人心。不過,因此也蠶食了當地法定計量單位的市場份額,他們肯定是反對的。于是就出現了各種省市的計量管理條例(因為當地的法定計量單位就當地質監部門的下屬技術機構),進行地方保護,以維護自己的利益。建議樓主如果客戶要求,那就遵守游戲規則去當地備案,如果客戶沒有要求,就不用管地方的計量管理條例,因為計量法對此沒有規定,企業是可以自行選擇第三方校準機構來為自己服務的。
作者: 大浪淘沙! 時間: 2015-4-28 10:03
目前校準市場魚目混雜,如果不加以監管,將會更亂。
作者: changchunshi 時間: 2015-4-28 11:09
CNAS認可申請書中,“申請須知”第九條:9、當實驗室申請校準項目認可時,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有關要求。
作者: wjyiscool 時間: 2015-4-28 20:51
該監管的不好好管,不該管的瞎插手,悲哀!
作者: nissi 時間: 2015-4-29 10:29
審廠的時候會“指導”:你這個報告XXX,你們為什么不去XXX。。自然,企業也聽得懂的。
報告OK不OK到底誰說了算呢?計量難做的。
作者: 風吹石 時間: 2015-4-29 11:18
備案制的本意是為了對計量校準市場進行監管,地方的法規是對計量法的補充,文本上無可厚非。但各個地方在執行細則上差別很大,比如浙江省的備案實施細則就要求計量機構的計量標準器具要在當地溯源,計量人員要在當地考,計量標準要在當地建,這樣的備案要求是對外地計量機構極大的排斥,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重復投入對于外地計量機構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反而對本地的計量機構沒有了限制,不管是國營還是民營,他們本身就是在當地建標的,跟是否執行備案沒有直接關系。
作者: moonkai 時間: 2015-4-29 12:27
風版,您好!謝謝您的回復,我在浙江杭州的一家企業計量室工作,給我們公司服務的第三方來自于江西南昌的一家軍工計量站,他們的標準都是在南昌的,但是他們也在杭州做校準,而且做的很大。按浙江省的計量管理條例應該是不符合的,他們肯定沒有在當地建標,所以我才建議如果客戶不提出異議,可以不向當地備案。他們的校準證書有CNAS章,審核的老師和國外客戶都認可。
作者: 風吹石 時間: 2015-4-29 13:29
你所說的情況正好說明了浙江省出臺的實施細則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校準完全是客戶自己的事情(計量法正式修改了兩次,都沒有涉及校準,說明從立法的層面是要把校準交給市場的),它技術監督局對沒有備案的計量技術機構(實際上是浙江不給他們備案)又如何查處?難道他們會去處罰企業不成?企業所有的技術管理(包括國外的)都是認可CNAS的(外國機構反而不看好檢定),技術監督機構又有什么行政權力去處罰企業?
其他省市也有出臺備案制的,比如南京,獲得許可的計量機構,不管是技術監督系統還是國防系統,或者是其他系統,只要提供出計量標準證書,其項目就可以備案。
作者: 風吹石 時間: 2015-4-29 14:13
校準市場當前之亂是客觀存在,但其產生原因跟別的市場行為之亂大同小異,有監管方不會作為和不作為的,有校準機構不自律的,但企業自身的原因也很嚴重,如果企業自己不接受不進行實質性的校準工作就出具證書的校準機構,那么那些掛羊頭賣狗肉校準機構就沒有生存的空間。這些年CNAS對通過認可的機構還是在嚴格監管的。抓溯源就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特別行為。
作者: liyingjie126456 時間: 2015-4-29 15:26
CNAS認可,實際上是對實驗室能力的認可。
作者: ufoyangyang 時間: 2015-4-29 16:13
CNAS認可,有點亂套很多具備資質的實際管理很亂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4-30 05:12
校準本身就是市場行為,國家層面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規涉及到該領域,政府部門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既要做表子,又要立牌坊,丑陋嘴臉盡顯無疑。
作者: 風吹石 時間: 2015-4-30 08:36
路云兄所言極是,看過好幾版的計量法修改稿,洋洋灑灑,管理甚寬,但實際真正兩次的修改,都是一個意思,就是放權。這當中充分說明,在立法的層面,就是要把市場自身的事情交還給市場,所以浙江省技監局的行為是一種倒退,跟當前大的潮流是不符的。校準市場跟其他的市場行為一樣,存在許多的亂象,計量校準機構也深受其害。在這些機構面前也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跟著亂來,獲得當前利益,飲鴆止渴;一種是加強自律,提升能力,修煉內功,著眼于未來,但這會有一時的困難,非常渴望得到政府管理部門的支持。浙江省技監局的做法,讓人無法理解,他們是潑出去了洗澡盆里的孩子而留下了臟水。而同樣南京市技監局的做法就非常合理。
作者: 隨意@ 時間: 2015-4-30 09:10
CNAS認可,是對實驗室能力的認可。已通過CNAS考核可以對外開展工作,但應該只能限定為校準,對于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的檢定只能是授權的法定計量機構來實施。
作者: 風吹石 時間: 2015-4-30 09:46
按照最新頒布的計量法,對計量檢定還是一如既往的進行法制化的管理,但并未如一些修改稿所提的對校準也進行授權,這就明確了校準是市場行為,應該按照市場行為準則進行管理。CNAS是對能力的一種認可,不是對開展校準的授權,你所出具的校準證書是否有效,完全由接受證書的客戶說了算。計量放權是大勢所趨,檢定只會越來越少。企業為何要買證書?是因為那些計量器具是否合格對我的生產經營活動沒有影響,但計量部門又要考核檢查,所以我才會要證書,這時候,是否經過校準或是否合格不重要,花錢最少才是關鍵。一些皮包公司(也包含一些大公司的買辦)也是順應了客戶的這種需求,以極低的價格賣證書,所以正規的計量機構也深受其害。
作者: horizen99 時間: 2015-4-30 14:45
CNAS是能力認可,但質監部門是行政許可,也就是我的地盤不交保護費能讓做生意嗎,上海灘都白看了,中國歷史都白學了嗎。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5-2 00:18
行政許可是法制計量范籌的活動,所許可授權的對象,都是那些政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而不是校準機構。校準屬于市場行為,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還只能是能力認可制。沒有哪部法律法規說校準機構要通過行政許可授權,也沒有哪部法律法規上規定了純粹為社會提供校準服務的計量技術機構必須要通過政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的考核才能授權。政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對純校準機構行使考核權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他只能依據JJF1069去對那些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考核授權。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2 10:29
路兄說的很對,計量校準活動在當前仍然是市場行為,不是法制計量行為。但政府計量管理部門仿照計量檢定的授權對那些向社會提供校準服務的機構授權,的確起到了規范校準活動,提高被授權機構權威性的作用,只要實驗室自愿申請,政府感到有必要,從而實施計量授權還是值得肯定的,這種授權并非是強制的。
另外,許可授權的對象也并非都是政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企事業單位的計量技術機構在本地經濟發展需要而實驗室自愿的原則下同樣可以“授權”,授權后同樣也是“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政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對純校準機構行使考核權依據JJF1069去考核授權,其實JJF1069就是國家的技術法規,也屬于依法授權的范疇,只不過JJF比計量法、計量法實施細則、國務院計量主管部門的命令等法律層次和法律地位低一點而已。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5-2 14:38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5-5-1 18:41 編輯
對企事業單位計量技術機構的授權是考核授權,應該不屬于行政許可授權。盡管兩者都是法定計量檢定機構,他們所使用的計量標準也都屬于強檢類計量標準器具,但其計量標準的屬性是不同的。前者是屬于企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器具,其授權的檢定范圍是企事業單位內部,因此它不具有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屬性;而經行政許可授權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則屬于對社會提供檢定服務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他所使用的計量標準則屬于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
作者: 好人多助 時間: 2015-5-2 1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3 00:17
如28樓所說,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包括:1、依法設置技術機構;2、依法授權技術機構。其中依法授權技術機構并不排除企事業單位計量技術機構。企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在機構授權后,它也就同時具有了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地位。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5-3 06:12
“地位”與“屬性”完全是兩碼事,不要混為一談。何謂“社會公用”?就計量標準本身從技術角度而論,企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與社會會公用計量標準沒什么區別(指對相同被檢工作計量器具檢定所使用的計量標準)。既然都達到了相同的法定計量技術要求,那為何前者的授權范圍只能對內而不能對外呢?這就是屬性之區別。否則什么都一樣,那強檢類計量標準器具為何還要分兩類呀?不就規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就完了嗎。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3 13:47
“地位”與“屬性”的確完全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和企事業最高計量標準的屬性都是計量標準,但地位的確是不相同的。企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只能對內開展檢定/校準工作,社會會公用計量標準則可以向社會開展檢定/校準工作,企事業最高計量標準一旦獲得授權向社會提供計量服務,它就必然上升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授權范圍必須企事業單位自愿,政府計量管理部門同意,可以授權只能對內開展強制檢定而不能對外,也可以授權對內對外均可以開展檢定,授權的對外范圍也可以大,可以小。之所以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和企事業最高計量標準分兩個項目規定強制檢定,正是說明了兩種計量標準的地位不同,說明了企事業最高計量標準在沒有授權前不能當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使用對社會開展檢定/校準服務。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5-3 22:43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5-5-3 02:48 編輯
企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已經是經考核授權的,只不過其授權范圍是對內開展檢定/校準業務,因此它不具有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屬性。至于你說的“一旦獲得授權對社會提供計量服務成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那又是另一碼事,屬性肯定隨之而變咯,這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情況下,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為何這么說呢?理由如下:
1、政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已在本轄區內設立了法定計量檢定機構,不可能批準相同參量的檢定/校準項目。除非你的檢定/校準項目他沒有,即具備互補性。企事業單位自己建標提交考核申請授權自檢,他都不是很心甘情愿。他巴不得你不要自檢,統統送給他檢,你還想對外開展檢定/校準服務,你這不是在搶他碗里的飯嗎?還談什么自愿呀,這不是找死嗎,要想他同意,連門都沒有。
2、領一種是行業的,如國防區域計量站,他掛靠在某企業,即二級計量技術機構。這個機構所使用的計量標準即是企業最高計量標準,又是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具有雙重性。其授權方式是行政許可授權,也就是說他是由部門或行業計量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的、跨地區的,專門為特定行業提供計量檢定/校準技術服務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當然該企業還有其他最高標準(三級計量技術機構的),那些就不屬于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了,只能對內開展檢定/校準業務。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3 23:27
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并非都如此。首先,政府計量技術機構和計量管部門是分離的,技術機構也許為了自己的飯碗不希望其他單位獲得授權,但政府計量管理部門一般還是根據本地區實際需要而依法行事的。政府設立的技術機構無能力校準的項目是授權的首要原因,但政府設立的技術機構有些項目不如企事業單位的能力強,或其工作量大需要授權企事業單位的實驗室參與檢定/校準,也是授權的理由之一。
政府計量管理部門授權企事業單位的計量技術機構從事檢定/校準工作,用不著政府設立的計量院(所)等機構的同意,充其量這些技術機構的某些審核專家因為小團體的利益可能卡得更嚴些罷了。只要企事業單位的實驗室能力過硬,管理過硬,來自政府技術機構的審核專家也只能通過。毫無道理的卡、壓,可以通過正常渠道或法律手段向有關部門反映。
我國的計量法不涵蓋軍工,軍工的計量管理由國家軍工系統另行制定管理法規。因此,在我國國防區域計量站是一個特例。軍工系統內的授權不屬于計量法約束,如果其向軍工以外的民用企業提供計量檢定/校準服務,就要受到計量法約束,同樣也必須獲得當地政府計量管理部門的授權。
作者: horizen99 時間: 2015-5-7 20:13
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質監大老爺們對法律是非常清楚的,但就是要來管你,你怎么著,這不就是上海灘作風嗎?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8 12:00
法律的確經歷了一字一句的斟酌和討論,并且不止一次地修改,最終通過和頒布。法律條文在那里明擺著,里面絕無內部校準人員必須經政府計量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的培訓合格并頒發檢定員證的條文。我們有些監管人員或審核、評審人員一定要用計量法對檢定人員的要求強制要求內部校準員,的確有些過分。
簡政放權,就應該依法把法律授予政府該管的事管好、管到位,把不該管的事交給基層單位自主處理。很多市場行為的事需要市場調節,需要企業自主管理。例如量值傳遞是政府行為,但量值溯源則是企業的自身需求,量值溯源方法的選擇,送檢還是內部校準,內部校準員的能力培訓和資質認可等,都是企業的自主權。如果其測量結果不能溯源,內部校準員能力不足或未獲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書面認可而自行開展校準活動,審核員、評審員開出不合格項要求其采取糾正措施無可非議,但強制其內部校準員取得檢定員證的“上海灘”做法則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作者: capcom 時間: 2015-5-8 16:22
計量法(送審稿草案)中第五十二條(校準許可制度)向社會提供計量校準服務的機構(以下稱校準機構),經省級以上計量行政主管部門許可,方可在許可范圍內從事計量校準服務活動。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5-10 09:09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5-5-9 13:13 編輯
“政府設立的技術機構無能力校準的項目是授權的首要原因,但政府設立的技術機構有些項目不如企事業單位的能力強,或其工作量大需要授權企事業單位的實驗室參與檢定/校準,也是授權的理由之一。”
1、你的能力再強,他也不會授權給你。理由很簡單,那是你單位要求高,其他單位沒有這么高的要求,不具有普遍性。我的現有能力能夠覆蓋99%以上的被檢器具,我為什么要授權于你呀?個別單位的器具我檢不了,讓他送國家計量院好啦。如果他的標準真的覆蓋率達不到要求了,他早就會考慮標準升級、能力提升了。
2、他沒有忙不過來的時候。如果真的忙不過來,他會增加設備和人員。出租車計程器的檢定工作量很大,你看他會不會授權讓你“幫忙”檢。除非你兩家談好了,你做事,他收錢。否則的話,連門都沒有。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10 12:35
授權與否當然是政府計量行政管理部門的權力,授權的部門是計量管理處(科),技術機構是計量院(所)。我相信路兄說的現象在我國有些地方政府計量行政管理部門存在,且也許從市場占有率角度出發計量院所并不希望有更多的實驗室被授權與其搶市場。
但法律終歸是法律,國家關于計量校準和檢定的授權管理辦法是明確的,大多數地方政府計量管理處(科)在授權時也并不會完全聽從計量院所的意愿行使自己的授權權力,以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和計量校準市場實際情況來決定授權項目仍然是授權管理的主流,許多專業性很強的計量檢定/校準項目,國家授權給行業或大型企業的計量技術機構就是很好的例子,許多企業和事業單位的計量技術機構以及民營計量技術機構被當地政府計量部門授權也可以說明問題。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5-10 15:19
當地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法定計量技術機構都是嫡系部隊,怎么可能不關照呢?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兒,你懂的。至于國家質監總局授權或地方計量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那些項目,基本上都是那些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沒有能力開展的項目,都是互補性的。至于校準項目的授權,地方政府實在是拿不出任何考核的依據,于是出臺了一些地方性法規,要求對社會開展校準服務的專業校準機構進行備案或確認后,才毫不情愿地給授權,但也僅限于校準。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10 16:17
路兄說的不假,當地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法定計量技術機構都是嫡系部隊,相互關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法定(應該具體說是政府)計量檢定機構沒有能力開展的項目是質監總局授權或地方計量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主體,但也確實存在政府計量技術機構已開展的項目仍然授權企事業單位和民營計量技術機構的情況。
據我所知的授權目的無非是:其一,有的計量院所死抱住自己是企業的“婆婆”和“當家人”傳統觀念不放,以官老爺自居,政府試圖打破這種觀念,改進自己的計量技術機構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其二,某個工業開發區的確距離政府計量技術機構較遠,授權給開發區內的某個企業能力較強的計量技術機構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形象,利于本地工業發展;其三,當然也有政府計量技術機構的確忙不過來的某些項目,把某個區域的此項檢定/校準項目授權給其它計量技術機構的情況。
將來隨著計量技術機構、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要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政府計量技術機構,特別是計量校準業務大量從政府剝離,走向市場,那時的授權管理就不存在“嫡系部隊”關系了,授權管理中的關系學也將隨之淡出江湖。
作者: JIXIANYU 時間: 2015-5-13 17:53
感覺路工像是企業中人,規矩灣錦苑像是體制中人,都是相關專家,說的有道理!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14 00:07
呵呵,恰恰我不是“體制中人”,而是一輩子在企業中從事計量工作的普通一兵。只不過上世紀七十年代參加了企業計量管理工作的五查評比,八十年代作為國家一級計量評審員參加過企業計量定升級評審,九十年代參加過完善計量檢測體系評審,計量標準考核,之后就是測量管理體系認證審核等工作了。我說的不一定都有道理,只是把個人的理解講出來和大家共享,和大家共同探討,所有意見僅供大家參考。
作者: 好人多助 時間: 2015-5-14 18: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14 23:09
如果說我的“功力”有所進步,也是論壇這個學習平臺的功勞,其中也包括路兄、史錦順老先生等在內的老師和朋友們在討論中給我提出的問題,以及相同和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逼迫我不斷學習。我認為帶著問題學習,不同意見的坦誠討論,是最佳的學習方法。
作者: WUHUIRONG 時間: 2015-5-15 13:12
現在市場上很混亂,不嚴謹是要好好監管。
作者: jurisdictor 時間: 2015-5-15 13:49
上海有個上海市計量校準機構管理辦法,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5-17 11:20
據我所知的授權目的無非是:其一,有的計量院所死抱住自己是企業的“婆婆”和“當家人”傳統觀念不放,以官老爺自居,政府試圖打破這種觀念,改進自己的計量技術機構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其二,某個工業開發區的確距離政府計量技術機構較遠,授權給開發區內的某個企業能力較強的計量技術機構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形象,利于本地工業發展;其三,當然也有政府計量技術機構的確忙不過來的某些項目,把某個區域的此項檢定/校準項目授權給其它計量技術機構的情況。
理想與愿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你上述的第一種情況,除了校準領域有授權的(其實也根本用不著他授權),在檢定領域,除了對他不具備的檢定能力進行授權外,我至今也未發現政府對哪家企業的計量技術機構(三級計量技術機構)進行過檢定授權,除非有利益的輸送。第二種情況是說距離政府計量技術機構較遠,這根本就不會成為他授權的理由,距離遠的企業多得很。授權給甲,是不是也可以授權給乙呢?既然給甲授了權,那么就沒有理由不讓甲到自己家門口來搶飯吃了。某企業離政府計量技術機構很遠,自己也沒有建標,所用的卡尺一直都是委外計量,那政府是否會授權給他隔壁的企業對外開展卡尺的檢定呢?顯然是不可能的。至于第三種情況,這個其他計量技術機構如果是同級別的計量技術機構,則不存在授權。如果是三級計量技術機構,則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可能性幾乎為零(指檢定項目),理由已在37樓闡述。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17 13:10
在檢定領域,除了對他不具備的檢定能力進行授權外,對某一家企業的計量技術機構進行授權,的確是存在的,甚至包括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授權。授權某企業對自己使用的某種或全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實施強制檢定的權力,這種授權對于大型企業的計量機構而言并非少見。對企業計量機構向社會某個區域提供檢定/校準服務的授權也是客觀存在著的。
距離遠的企業的確是多得很,授權給甲,當然也可以授權給乙。授權給甲還是乙,還是同時授權給甲和乙,要根據考核情況和實際需求而定。地方政府計量行政管理部門在授權問題上很隨意的情況我雖不能完全否定,但我接觸到的絕大多數地方政府計量行政管理部門的授權并非很隨意。被授權的企業計量機構也不會去與政府設立的計量技術機構搶飯碗。小道理來說畢竟企業許多無法和無權檢定的東西仍然有求于它,企業有自己的飯碗,沒必要因搶飯碗而遷怒于它,大道理上說在繁榮和發展當地經濟方面,授權的企業計量機構只是政府設立的計量技術機構的一個補充力量,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
當你作為政府計量部門進行行政監督檢查和依法進行考核考評時,經常聽到企業反映測量設備的超期原因是送檢后不能及時返回,甚至一兩個月都無法返回,且企業拿出了送檢“三聯單”加以證明時,你作為政府計量管理部門如何感想?在自愿申請的條件下授予某個有能力的企業承擔部分項目或局部區域的檢定/校準服務權力,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政府設立的檢定技術機構也無話可說。
以上情況都是我在歷年參與國內計量領域內的檢查、評比、考評、認證活動中的所見所聞,請恕我未得到相關方的許可不能一一列出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實名。
作者: 好人多助 時間: 2015-5-17 15: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好人多助 時間: 2015-5-17 16: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5-17 22:40
我并沒有否認對企業計量技術機構的授權,其授權當然是包括檢定和校準啰,包括強檢的工作計量器具。但其授權的范圍僅限于在企業內部開展授權項目的檢定/校準,其所建的標準也非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而只是企事業單位的最高計量標準。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5-17 23:47
“三級計量技術機構”的概念出自1992年國防科工委發布的《國防科工委關于國防計量技術機構管理辦法》第五條:國防計量技術機構分為三級。
一級國防計量技術機構是指經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簡稱國防科工委,下同)批準的設置的計量測試研究中心、流量一級站。二級國防計量技術機構是指經國防科工委批準設置的區域計量站、專業計量站及主管部門批準設置的部門計量站。三級國防計量技術機構是指從事軍品研制、試驗、生產、使用單位的計量技術機構。
“作為技術機構,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開展檢定、校準業務。再說,計量器具準確度是本身特性決定的,不是由檢定機構級別高低決定的。”
真是可笑,符合要求可以開展檢定、校準業務就是指可以對社會開展檢定、校準業務啦?弄弄清楚什么叫授權范圍再來討論。
需要惡補充電了,別在妄談校準機構的行政許可了。象這種言語“對企事業單位計量技術機構的授權是考核授權,應該不屬于行政許可授權。”是會被人笑話的。
我什么時候說了校準機構需要行政許可啦?不至于連法制計量與非法制計量都弄不清楚吧?企事業單位的計量技術機構不屬于專業計量技術機構嗎?他不需要建標考核嗎?他不需要獲得上級計量行政主管部門的授權嗎?通常情況下他的授權范圍僅限于在企事業單位內部開展相應項目的檢定/校準,你難道不知道嗎?對內開展檢定/校準業務還用得著行政許可授權嗎?國防一、二級計量技術機構不通過行政許可授權能對外開展檢定業務嗎?你的計量管理知識的確是不敢恭維啊。討論問題歸討論問題,請不要以嘲笑、鄙視的言語來討論問題,也不要抱著過去爭論問題的成見來“復仇”,這樣做并不會抬高自己的形象,觀點各自亮明,就讓廣大量友去甄別孰是孰非吧,讓人笑話也未曾不是一件好事。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18 00:33
但,事實上許多企業的計量技術機構除了被政府計量管理部門授權對內部使用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執行檢定外,也授權其在某些項目或對某個區域內向社會提供檢定/校準服務。這種情況下,該企業建立的最高計量標準往往具有了本企業最高計量標準和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雙重身份,政府計量管理部門往往也簽發了兩張計量標準考核合格證書,因此企業在向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送檢時也往往開有企業計量技術機構和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兩個檢定證書。我認為我在考評和審核中看到的這種現象是符合計量法規定的,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地方政府計量部門和企業技術機構也都做的很到位,它們是盡職盡責的。
作者: 好人多助 時間: 2015-5-18 1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5-5-18 13:48
本論壇是名副其實的“國防計量論壇”,國防計量不上這里討論,應該上哪里討論呀?國防計量難道就不是法制計量了嗎?所有的國防一、二級計量站都無一例外的通過了行政許可授權,這是不爭的事實,無需我多加解釋。不是法制計量還用得著行政許可嗎?國防一、二級計量技術機構就相當于國家級、地方級計量技術機構,只不過是行業范圍不同叫法不同而已,其性質都是對社會提供檢定服務的計量技術機構,這種字眼摳下去有意思嗎?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5-5-18 15:07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5-5-18 15:12 編輯
其實在論壇中什么樣的不同觀點都可以發表,無論是來自軍工系統還是民用系統,來自企業單位還是來自教學科研機構,大家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都是計量或測量領域里的同行和戰友,沒有必要在研討問題時搞得劍拔弩張,勢不兩立。因此,我非常希望我們的老師們、專家們、量友們和諧相處,朋友相待。
我贊成國防系統與民用系統計量工作的不同,我國計量法附則中就明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國防科技工業系統計量工作的監督管理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依據本法另行制定”的規定,也贊成開展檢定、校準業務的能力決定于建立的計量標準準確度特性,而并不取決于檢定機構的行政級別高低,贊成對企事業單位計量技術機構授予向社會提供檢定/校準權力的做法是計量法的規定和屬于行政許可授權的范疇,受法律保護和制約。但企事業單位開展的內部校準活動的確是企事業單位自身的需求和自主的權力,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干預。申請CNAS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必須確保其檢測結果的量值溯源性,如果通過內部校準實現量值溯源的方法溯源,應滿足CNAS相關標準的要求,其內部校準員的知識和能力應該滿足執行該項校準活動的要求,但不能強制其內部校準員必須持有政府計量管理部門頒發的檢定員證,因為法律法規和CNAS標準都沒有這種強制要求,我們考評員和審核員不能獨出心裁地違規另外要求。
專業計量站的確很多都是授權給企事業單位計量技術機構的,大多數國家的專業計量站核心力量是企事業單位,這些檢定/校準項目需要大量的投資,需要更為專業的知識和能力,往往政府設立的計量院所基于資金或人才的不足沒有辦法開展,政府計量管理部門只能授權給有能力的企事業單位計量技術機構。路兄對這種情況是認可的,主要疑問是對政府設立的計量院所有能力開展的項目,政府計量管理部門是否愿意授權給企事業單位。打個顛倒考慮問題,我是政府我也會從心里不愿意,但政府必須從本地區的安定和發展大局出發,我在樓上,特別是40、42、48樓都談到了政府計量管理部門授權時的想法和做法,雖然并不是全部如此,但的確這種情況在當前存在著。
路兄所說“國防一、二級計量技術機構就相當于國家級、地方級計量技術機構”有道理。但“相當于”并非“等于”,因此在軍工系統,國防一、二級計量技術機構就相當于國家級、地方級計量技術機構,在軍工系統中被軍工內部的“計量法”規定(授權)在某個區域內開展檢定/校準服務,因此以前稱為“區域計量站”,這種“授權”不受計量法約束。這種計量站一旦向軍工系統以外的民用系統單位通過檢定/校準服務,就必須受計量法約束了,它就必須得到當地政府計量管理部門的依法考核和授權,未經當地政府計量管理部門授權擅自向軍工以外的社會提供檢定/校準,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
作者: 死疼疼 時間: 2015-10-9 10:35
從新頒布的《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校準服務備案管理辦法》、《浙江省計量校準機構依法監管實施意見》看這個討論,一些所謂,
大伽們的局限性。這些規定,都是依據現行法規派生出來,難道這些省級質監局計量監管者都是法盲嗎!
廣東規定,必須達到省級以上建標,才給備案,這與國家法規上規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需要省級以上考核授權相吻合!
校準機構不經省級以上建標考核,省級備案就不具備開展校準的合法資質!
作者: guan007 時間: 2015-11-4 21:25
應該包含建標的。
作者: yylucky 時間: 2015-11-5 16:39
企業里的計量標準不對外進行檢測,計量建標或者cnas認證二者過其中一個是不是就可以了?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不卡|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五月婷婷开心综合|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动态图二三
|
我要看特级毛片|
被两个同桌绑起来玩乳动态gif|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国产色在线|亚洲|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日本护士69xxxx免费|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看的视频|
三级很黄很黄的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大屁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浪小辉chinese野战做受|
91狼人社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91在线|欧美|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噼里啪啦国语在线播放|
天堂网www天堂在线资源|
欧美一级高清黄图片|
野花香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
2020国产在线|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a456tncom|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高清版卡免v|
男女性接交无遮挡免费看视频
|
午夜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福利视频第一页|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