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征文:我眼中的計量現狀 [打印本頁]

作者: ofooo    時間: 2015-4-4 11:44
標題: 征文:我眼中的計量現狀

計量論壇10年了!

我工作七年了,上了七年論壇,灌了七年的水,基本每天都來,可是七年過去了,我怎么還是個新手呢?!屌絲為了逆襲成土豪,也只好來整篇征文,弄個VIP當當,至于VIP有啥用,還真不知道,只是中國人的心態--有總比沒有強!


之所以每天都來,是因為這是國內目前影響力最大,也最有活力的論壇吧,每天來看看,但是有技術含量的帖子不多,結合7年的工作經歷和目前國內計量現狀,談談以下幾個原因吧:

1.目前國內計量人員專業背景參差不齊:

目前大部分從事計量工作的人員,都不是計量專業出身的,包括我,和我周圍的所有同事。在畢業前都不知道計量是干什么的,直到找工作時亂投了一堆簡歷后,某一天有一個自稱計量院的讓我去面試,我都不知道我投過這個單位的簡歷,于是稀里糊涂入了計量這一行。我原來是研究納米材料的,但是本科時好歹也是化學出身,所有去做理化計量也算對口,身邊有幾個同事原來是學文科的,去了溫度室或天平室,但是是不能來理化的,不然連什么東西有毒或易燃易爆都不知道,風險就很大了。所以理化和其他專業比起,專業性要強一點。

2.普通計量門檻低:

普通的計量,說到底就是一熟練工的活,不用說文科生能干,高中生就能干,初中生也能干,有了檢測設備,輸入規程規范中的檢測程序,機器人都能干。

不敢直接說整個計量門檻低,因為自己也是計量一員,不能太滅了自己行業的威風,也怕被人用唾沫淹死,但是在身邊接觸的一些科研大牛眼里,目前國內計量的科研水平真的一般,包括某些國字號機構的某些項目。國內確實有做的很牛的,像原子量檢測方面最牛的院士記得是北大的,可是人家也不歸計量口或計量專業,只能說是計量界喜歡把專業有點沾邊的牛人拉上,給行業貼金吧。在計量行業干了七年,也參加了七年的科研,從當年一頭霧水、老實巴交的畢業生,到現在所謂胸有成竹的科室科研主力,我不敢說我這七年科研水平提高了,只能說我面對現實、適者生存的能力進化了。但是,從另一方面想,如果說現在高校科研灌水太厲害,只為了發些文章而沒有實用性,那么計量的科研實用性就強的多,買來了就能用。

3.積極性不高:

進入計量行業的人,特別是進入計量機構事業編制的人,一部分像我這種稀里糊涂進來的,一部分就是為了圖個安穩。如果是在南方市場化的地方,大家干活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在北方這種強調穩定的地方,有時候連干活積極性都沒有,更不用說科研。今年某個同事在崗位聘用時,說自己這么多年一直做氣相色譜方面的計量工作,這方面工作很成熟了,沒什么可研究的。我提問他說,從我進入這個科室干活時,就有老同事教我,對于不同極性的氣相色譜柱,需要選用不同的液體標物檢測才能出峰;后面進來的新同事我也是這么教他們的。可是,從來沒有人想過,用不同的物質來檢測,對氣相色譜的檢出限有什么影響?只是因為大家都這么做,所以我們也這么做,如果我們問個為什么的時候,就發現其實里面可研究的工作很多。寫這段話時,我挺猶豫的,因為規程規定氣相就得用正十六烷或甲烷標氣檢測。但是在北京這種安檢特嚴格的地方,我們沒有下廠專車,我們不可能帶著瓶甲烷標氣去擠公交或坐地鐵,否則可能會被當恐怖分子處理了;我們也不能強迫所有氣相色譜儀的用戶必須在檢定時把其他機型的柱子都換成符合規程要求的柱子,因為換柱子真是個技術活,我承認我干了這么多年都沒學會。于是,我們只能選用別的標物來檢測這第三種方法,實在是因為寫規程的人往往不是現場第一線干活的人,不可能把所有因素都給考慮進去了。

4.計量相關技術參考資料缺乏

市場上不乏有計量相關參考書,但是大部分都是介紹不確定度和儀器原理的書。雖然理解儀器的原理,才能更好的開展計量工作,可是有些原理太復雜,往往把計量工作者繞暈了,卻對檢定過程輕描淡寫,讓很多人誤以為計量過程需要把那么多復雜因素都考慮進去,結果就更糊涂了。最典型的是酸度計的計量,凡是計量參考書都要大書特書酸度計電極的原理,包括各種極化現象對電極的影響,卻對酸度計校準過程只字不提,“轉換系數是通過校準過程得到的”這種信息基本查閱不到,倒是一堆資料,包括檢定規程,都只介紹轉換系數理論值k=2.303RT,誤導了多少人以為酸度計轉換系數是由溫度換算得到的,而且這種誤導還在持續。

所以我們不缺儀器原理的書,但是我們缺少從計量檢測過程詳細介紹計量檢測原理的書。
The End
(再寫下去就該罵人了,湊夠篇幅就見好就收吧)


作者: 星星點燈1    時間: 2015-4-4 16:29
作為一個計量新手,我覺得樓主分析的計量現狀很到位,受教!以后在計量檢定過程中確實應該多探究一下原理,挖挖根,不能總是人云亦云。下次樓主可以多寫一點計量的積極面,給計量新人多些鼓勵。
作者: 吉利阿友    時間: 2015-4-4 23:28
又被人代表了一回。。。
作者: admin    時間: 2015-4-6 20:01
把金幣換成積分,等級就上去了
有空看看新手指南嘛
作者: 風吹石    時間: 2015-4-8 10:27
樓主所言確實是現實存在。我們在招聘計量人員的時候往往就是很糾結,如果考計量基礎知識,幾乎就沒有會的,所以只能考一些基本的常識,一個本科生應知應會的東西,就是這樣也難有高分。
作者: badlyjk    時間: 2015-4-8 11:34
已閱。
螺旋式發展。。。
作者: 羅洋ing    時間: 2015-4-9 08:51
你應該還要繼續寫下去,讓我了解下計量的現狀
作者: moonkai    時間: 2015-4-9 12:10
不懂理化計量,但是看得出樓主的一顆拳拳之心
作者: 露西_FZQdQ    時間: 2015-4-9 16:09
不懂理化,不過贊成
作者: 計量單位    時間: 2015-4-10 09:42
言之有理,計量沒有得到國家高層的重視(更不敢期盼要得到“足夠的重視”了)。
作者: sunjm    時間: 2015-4-10 11:13
挺實事求是的。

作者: dbhlong    時間: 2015-4-13 17:19
計量,一貫就是如此;單自從有了網路就不一樣了。
作者: lyhbaixue    時間: 2015-4-22 12:47
企業里的計量檢定(校準)現狀似乎更糟,計量檢定員待遇低,大家工作、學習更沒有積極性,有些人調入檢定崗位就是來養老的,因客觀、主觀的各種原因,計量檢定很多都是虛的。
作者: 心空    時間: 2015-4-22 14:21
普通的計量,說到底就是一熟練工的活,不用說文科生能干,高中生就能干,初中生也能干,有了檢測設備,輸入規程規范中的檢測程序,機器人都能干。  呵呵呵、、、
作者: udbiyct    時間: 2015-5-15 15:13
的確需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下為什么這么操作比較合理的問題!
作者: 路途    時間: 2015-6-12 16:52
又一次認識了目前國內計量的現實。只能無奈的說一聲,適者生存吧。
作者: 楓月飄渺    時間: 2015-8-2 15:19
計量就是賣證書,企業需要,計量所為了所謂的任務,省一級要正規很多,反正一級不如一級。
作者: TWS7356    時間: 2015-8-3 09:18
文章的確是反央計量行業的現狀,不愧是技術活人員,勇于實事求是,不知管理計量事務的行政單位看了這樣文章討論會有什么感想呢?
作者: aresjacky    時間: 2015-8-3 23:37
應該再多寫點。讓我們這些初入者學習下。看看這個行業的發展啊
作者: 羅洋ing    時間: 2015-8-4 08:51
不管是計量,中國其它的行業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除了幾個真正高尖端的
作者: a909760074    時間: 2015-9-6 18:09
我也是新手,也碰到了這些問題,關于檢定方面的資料確實比較少
作者: 午夜ゞの寂寞    時間: 2015-10-28 13:08
回復有金幣,金幣。
作者: jihonan    時間: 2018-1-15 13:49
希望多幾篇這樣的文章
作者: 隨意@    時間: 2018-1-15 15:10
無奈。。。
作者: plotonia    時間: 2018-1-17 10:46
同感,計量人不容易
作者: lwb    時間: 2018-1-26 18:45
大多數計量工作者都是在一線,現場經驗豐富,但對理論知識及科研專注度不高,樓主的文章很有啟發,今后應該先這方面靠近。
作者: feierlxlx    時間: 2018-2-8 16:07
大家都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份子,不要太悲觀。
作者: Masaqui    時間: 2019-2-20 14:31
計量人都不容易。。。。。。。
作者: lw282544373    時間: 2019-5-16 14:24
檢定不是賣證書,檢定不是賣證書,檢定不是賣證書。
作者: 非洲小白    時間: 2019-5-20 13:32
言之有理,計量人不易
作者: 李修強    時間: 2019-5-21 15:23
我們企業里,計量只是為了應對DNV稽核,ISO稽核等各種認證。
作者: 明唯    時間: 2019-5-21 15:58
lw282544373 發表于 2019-5-16 14:24
檢定不是賣證書,檢定不是賣證書,檢定不是賣證書。

檢定不是,那校準呢?

作者: 沙漠風輕揚    時間: 2019-6-9 09:22
明唯 發表于 2019-5-21 15:58
檢定不是,那校準呢?

校準也不是,校準也不是,校準也不是
作者: 明唯    時間: 2019-6-18 09:53
現在賣證書的現象太普遍了,老板們來錢快呀。一個最基礎的行業,搞到現在這個樣子,可悲呀!
作者: ruler1985    時間: 2019-6-18 11:27

言之有理,計量人不易
作者: icanplay    時間: 2019-6-21 14:03
市場經濟,成本和利潤決定一切,計量民營化本就是一把雙刃劍。成本低,利潤高應該是民營企業所最終追求的樣子吧。
作者: abcdvefg    時間: 2019-6-26 16:55
同感,計量人不容易
作者: cashzy    時間: 2019-7-2 16:43
實話是計量就是那么回事吧  較真的時候真不行
作者: 九淵海    時間: 2019-7-2 17:12
我就是樓主說的一個小市級計量機構編制內的人,前后也工作5年了,很迷茫。活誰都能干,也沒有科研項目,計量確實很邊緣!很喜歡樓主的一句話實在是因為寫規程的人往往不是現場第一線干活的人。不多說
作者: fangyuan53501    時間: 2019-7-2 19:13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量將逐步弱化。消亡還不至于。
問題是計量做的不是計量,而是計量器具,計量器具不代表計量。
作者: yjwyj    時間: 2019-7-3 07:47
四年過去了,這樣的現狀有的還是沒有改變,有的變化也不明顯,期望以后有重大的變革。
作者: gg2038    時間: 2019-7-3 08:33
樓主說得對,計量檢定因為有規程在規范著,你不可能有什么新的方法,只是看個人熟練程度,但腦子活的人搞檢定就是不要一樣。
作者: cqrclbq    時間: 2019-7-3 09:27
目前情況也就這樣,做著這一行了,希望計量能有新的起色。
作者: 曦父    時間: 2019-7-3 10:18
賣證書怎么了。這是現狀啊!上面的屁股永遠不會想起下面的雙手有多難,規程一出就得照著干,一個石化企業多少壓力表?一個鑄造企業多少長度工具?幾百塊表,上千把千分尺拿來三個人檢,你覺得需要多少時間?企業著急生產用,你能一個一個檢過來么。還有“富有”的國企,工具拿來連封膜都沒拆,就需要個校準證,用都沒用過,校個毛準,一看生產日期,上個世紀70年代的。說心里話,還沒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基礎工具的質量一點都不含糊,能用幾十年不出差。
作者: hangyuanhu    時間: 2019-7-3 17:25
曦父 發表于 2019-7-3 10:18
賣證書怎么了。這是現狀啊!上面的屁股永遠不會想起下面的雙手有多難,規程一出就得照著干,一個石化企業多 ...

賣證書是現狀,但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一張證書不過區區幾頁紙,它的價值體現在它的作用上,而不是它本身。買賣證書的現狀問題出在證書的作用或者使用方式上。你說的那些情況,是因為現在校準還沒法,監管部門不大好對校準公司直接上門實施監督檢查。現在很多新的小的校準公司什么也敢做,不就是做了壞事沒人管啊。
作者: lijun123456    時間: 2019-7-3 19:05
曦父 發表于 2019-7-3 10:18
賣證書怎么了。這是現狀啊!上面的屁股永遠不會想起下面的雙手有多難,規程一出就得照著干,一個石化企業多 ...

看來你是在企業待過的人,的確如此。在生產線要校準一臺設備,還有求著別人給時間。

反正只要沒有標簽或者標簽掉了就是計量有問題,MD全廠上千吧,我們怎么知道那個標簽掉了。上百人,誰都可以買計量儀器,我們哪知道誰買了。可是公司不聽解釋做的也是怨氣。最可惡的是過期,找保管人要的時候,不見了,丟了,TMD偏偏審核拿出用,找到問題,又是計量的責任,為什么丟失了還在用,我操,我怎么知道,他說丟失了,難道我搜身確認。

最可恨是明明校準合格,等人走了之后把儀器補償到測試產品合格,因為檢測產品的合格率高、產量達到。最后出了問題,又是計量沒有校準好。每天各種坑。
作者: 晨風拾葉    時間: 2019-7-4 08:33
現在的省計量院,法定計量院也不專業,拿的標準過期或者不符合的經常有發生
作者: 海船上的老鼠    時間: 2019-7-4 08:51
所以我們不缺儀器原理的書,但是我們缺少從計量檢測過程詳細介紹計量檢測原理的書。
作者: 海船上的老鼠    時間: 2019-7-4 08:52
最后一句,精辟

作者: clq    時間: 2019-7-4 11:09
縣一級的計量真的是不忍直視,根本沒人重視,包括檢測中心的領導。
作者: 午夜雪    時間: 2019-7-5 10:24
lijun123456 發表于 2019-7-3 19:05
看來你是在企業待過的人,的確如此。在生產線要校準一臺設備,還有求著別人給時間。

反正只要沒有標簽或 ...

你說的一點都沒錯,在企業里干計量的深有同感:我們工廠里太多的直尺、卷尺,幾塊錢一把,校準完了生產線拿來當工具撬東西,壞掉了自己買一把,肯定沒合格證的咯;要求生產線點檢表增加一項:有無合格證;好咧,閉著眼睛打鉤的;人員培訓了,文件里規定了,合格證是生產線自己要關注的,但這些統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合格證,合格證掉了就是計量的問題,就是計量沒管好
作者: x86438751    時間: 2019-7-5 12:48
午夜雪 發表于 2019-7-5 10:24
你說的一點都沒錯,在企業里干計量的深有同感:我們工廠里太多的直尺、卷尺,幾塊錢一把,校準完了生產線 ...

所以你們平時要開展檢查,檢查到標識脫落的就要進行考核,考核多了情況就會好轉,起碼也有個說法,因為標識脫落盡管是使用單位的事情,但是作為計量管理部門你們實施監管了沒有,這個是需要你們注意的。

作者: lijun123456    時間: 2019-7-5 15:05
x86438751 發表于 2019-7-5 12:48
所以你們平時要開展檢查,檢查到標識脫落的就要進行考核,考核多了情況就會好轉,起碼也有個說法,因為標 ...

你確定能在公司做考核?你確定你檢查的東西會很迎合的給你拿出來,你知道不知道找東西都是自己拿的清單一個一個去找,你又知不知道我們公司4千多量具才兩個人管理,當然這里只是附帶校準工作,其它樣品、MSA、做搬運工等等事情,你肯定不知道你今天給鄧某某卡尺,后天給王某某了,大后天的就不知道弄哪里去了,你更不會知道今天你貼了校準標簽,后天不知道就連痕跡都看不到。說句實話,別人理你都不錯了,那是表面工作。有些事情老板都不管,你能翻起什么浪,在老板眼里不敢就走人,搞的生產不能繼續,不能運營,不能出貨,還要你干叼。

你肯定沒有在公司待過,否則你不說出這樣的話,你永遠不知道有些企業計量的地位有多難為情。
作者: lijun123456    時間: 2019-7-5 15:17
午夜雪 發表于 2019-7-5 10:24
你說的一點都沒錯,在企業里干計量的深有同感:我們工廠里太多的直尺、卷尺,幾塊錢一把,校準完了生產線 ...

兄弟,你們的公司的種類這么少,我們公司太多了,長、力、電、聲、衡。

長:有什么卡尺,千分尺,投影儀、三坐標、圓度儀、光潔度儀等等,表類、百分、千分、杠桿、數顯的、指針多的不要不要、

力:有什么壓力傳感器、材料實驗計、萬能材料實驗計、振動測試儀、測功機、壓力表等

其它的就不描述了

總體說很多儀器在中國就是找不到檢定規程,記得有次找北京計量院都沒法弄,最后屈服于國外的檢測,那個心里多不爽,我特別不相信他們的校準,沒有辦法國內沒有。
作者: x86438751    時間: 2019-7-8 14:38
本帖最后由 x86438751 于 2019-7-8 14:43 編輯
lijun123456 發表于 2019-7-5 15:05
你確定能在公司做考核?你確定你檢查的東西會很迎合的給你拿出來,你知道不知道找東西都是自己拿的清單一 ...


看的出來你本人非常敬業,從言語中也能反映現在的處境是非常的尷尬。計量在各個單位不怎么受待見這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這里也就不多說了,回到你的問題,關鍵在于是否有計量管理職能。既然有4000+的測量設備需要管理,你單位的規模也不會太小,ISO9000肯定是要搞的,監視和測量資源這個章節你要好好研究下,看看你們公司對于這一塊到底是如何規定的,談到管理,不可避免的就會涉及人員和權限的問題,你可以找9000的管理員和管理部門好好談談,把你關于計量管理的思路形成文件下發到各單位執行,這是比較有效的方法。靠2個人就要搞定你說的那些事,你認為可能做的好嗎?光發牢騷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建議處理檢定、校準這些事可能你們2個人是逃不掉的,其它的涉及現場管理的,這個職能一定要交到使用單位,要形成使用單位依據公司管理文件實施自主管理,計量專業人員進行監督檢查這樣的機制,對違規使用、保管不當、報失、流轉都要制定較為可行的規定,包括不接受現場檢查,都細化到規定中,并規定相應的處罰措施,相信你的現狀能得到一定的改善。
作者: lijun123456    時間: 2019-7-8 15:27
本帖最后由 lijun123456 于 2019-7-8 15:28 編輯
x86438751 發表于 2019-7-8 14:38
看的出來你本人非常敬業,從言語中也能反映現在的處境是非常的尷尬。計量在各個單位不怎么受待見這已是司 ...


哎。我們沒有這個認證,只有IAFT16949,比較容易過的。你懂的。

管理文件都有,二階、三階都有。責任寫的清清楚楚,計量將量具給到使用人,應該有保存標簽、使用有效期內的,等等。

這些文件都是我寫的,我把所有計量無法估計的東西都寫上去了,應該由誰負責。

但是所有文件是只給審核看的,我就算寫的再如何、不執行,也沒有辦法。畢竟我的領導也只是質量主管。

其實也不是抱怨,只是不希望被人誤解,很多事情做了,不是不想看到效果,而是執行不下來。

不過謝謝您的建議,現在能做的就是把不是我的責任推開。拿文件說話,領導也不怎么好意思說計量了。

找相關的人員,這樣慢慢應該會好起來,現在起碼他們購買儀器沒有標簽的知道叫我們標定、校準。


作者: x86438751    時間: 2019-7-9 11:27
這個有個容易誤解的地方,文件寫了,規定也有了,問題是標識還是掉了!查文件,責任都是使用單位的,但老板就是認為你工作沒到位!你現在碰到的就是這個情況吧?其實這是沒錯的!從管理角度講,管理不是寫制度,也不是寫規定,作為管理人員,這項工作開展的所有問題都與你有關,如果是一個點有這樣的現象,那還可以說是這個點的問題,如果很多的點或全部都出現了這個狀況,這按體系管理來講這個是系統性的問題,也就是制度規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根據實際做出相應調整,又或者通過其他措施來確保制定的制度和規定得到落實,比如考核,培訓,考試,這些都是方法,正是因為后面的這些你都沒有做,所以經常出現標識脫落或無標識,這就是管理績效不高的體現,也是你老板對你不滿意的地方!
作者: 午夜雪    時間: 2019-7-10 12:59
lijun123456 發表于 2019-7-8 15:27
哎。我們沒有這個認證,只有IAFT16949,比較容易過的。你懂的。

管理文件都有,二階、三階都有。責任寫的 ...

看來我們是同類型的企業,都是16949的體系。我們儀器也不少,你說的那些我們都有,我是一個人管著全廠5000多件量具設備。說實話,領導們的想法就是,你負責搞計量,我只要審核不出問題,其他的別給我惹麻煩。工廠呢,只管生產,你不要影響我產量。很無奈的,我們只能把該做的都做了,有時間就去生產現場排查,盡量少出錯咯
作者: 扎蘭屯    時間: 2019-7-10 14:16
從業兩年的計量新手看過后,深有體會。我總覺得問題的核心還是在于我們的制造業對于質量的認識很差,領導們思想上不重視,所以搞質量的都不受重視。
作者: lijun123456    時間: 2019-7-10 14:58
午夜雪 發表于 2019-7-10 12:59
看來我們是同類型的企業,都是16949的體系。我們儀器也不少,你說的那些我們都有,我是一個人管著全廠500 ...

基本我們一樣。貴公司也太不厚道了吧,五千多你一個人怎么管理,如何管理?你比我們更無語了,哈哈
作者: 藍斑人    時間: 2019-7-29 15:40
lw282544373 發表于 2019-5-16 14:24
檢定不是賣證書,檢定不是賣證書,檢定不是賣證書。

呵呵,都不收費,哪來的賣的一說?2333333333333
作者: abcd0913    時間: 2019-8-10 07:59
贊同!!!
作者: xifengjin1998    時間: 2019-9-4 16:05
說的很現實!
作者: 18061383339    時間: 2019-9-4 17:11
賣證書怎么了,很丟人嗎?檢測機構的產品就是證書或報告,和其他賣產品有沒有區別?丟人說明你的產品,你的證書質量拿不出手
作者: tomfoot    時間: 2019-9-4 18:58
科技在進步 計量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中
作者: cy581100    時間: 2019-9-5 15:50
lijun123456 發表于 2019-7-3 19:05
看來你是在企業待過的人,的確如此。在生產線要校準一臺設備,還有求著別人給時間。

反正只要沒有標簽或 ...

上面的話,一看就是企業計量的現狀。很無奈,理解你的心情。。。
作者: cy581100    時間: 2019-9-5 16:01
cy581100 發表于 2019-9-5 15:50
上面的話,一看就是企業計量的現狀。很無奈,理解你的心情。。。

不過國內的企業管理各種認證9001,16949,產品質量都可見一般,  。也許就是為什么沒有工匠精神,工匠產品的原因吧。
作者: 夢中雪    時間: 2019-9-7 15:16
lijun123456 發表于 2019-7-3 19:05
看來你是在企業待過的人,的確如此。在生產線要校準一臺設備,還有求著別人給時間。

反正只要沒有標簽或 ...

說得太對了,你說的那些現場,簡直條條戳中我啊!現場的量具,我們根本管不過來,但一有問題,就是計量員的問題。最搞笑就是有次客戶審核,要求看量具的保養記錄,竟然也找計量員要,我的天,一個公司上千把量具,一個計量員怎么給它們做保養?難道基本的保養,不是使用人員應該做的事嗎?難道要計量員天天跟在后面給它做保養,這實際嗎?那些到期的,還要三催四請的,也不拿來重新校,做計量的,就是求別人給活你干,太悲催了。
作者: anileo    時間: 2019-9-8 07:21
有道理!客觀的分析了計量行業的現狀
作者: 計量0005    時間: 2020-1-3 11:07
哦豁!嚇著我了,這個現狀接觸了4個月計量,看出來的跟這個也差不多!亂來!
作者: morningsunshine    時間: 2020-4-3 14:20
星星點燈1 發表于 2015-4-4 16:29
作為一個計量新手,我覺得樓主分析的計量現狀很到位,受教!以后在計量檢定過程中確實應該多探究一下原理, ...

你想多了,這個行業就是溫水煮青蛙,時間久了,你也就疲了,你會沒有心思去探究原理的,某省院理化室從業五年.....
作者: tc234    時間: 2020-4-10 14:20
樓上省院兄說的對,工作久了,我們就成了操作線上的農民工。
作者: 千山暮雪    時間: 2020-4-10 16:37
老帖又翻出來了,現在看樓主說的依然存在。
作者: 那一絲風情    時間: 2020-5-12 15:25
admin 發表于 2015-4-6 20:01
把金幣換成積分,等級就上去了
有空看看新手指南嘛

你好,請問初始密碼忘記了怎么修改新密碼,如何重置
作者: 王鵬程    時間: 2020-7-18 14:14
計量行業 任重而道遠
作者: milinyuwa    時間: 2020-7-29 11:34
五年過去了,依舊沒有變化。檢定就不談了,校準賣證書的越賣越強,主管部門也只授權不管理,一家獨大,必須要引入競爭和監管了。
作者: mhl098    時間: 2020-7-29 13:53
沙漠風輕揚 發表于 2019-6-9 09:22
校準也不是,校準也不是,校準也不是

業內賣證書的大有人在,光我知道的叫得上名字的就好幾家
作者: baqun    時間: 2020-8-12 09:28
同感,計量人不容易  ,企業不重視計量,計量證書就是為了應付9000之類的外審
作者: 痛苦的信仰    時間: 2020-8-26 10:17
不重視是不是因為監管不到位,客戶計量違法處罰的成本太低?
作者: horizen99    時間: 2020-8-26 10:38
我以前也干過幾年企業計量管理,就是因為每次審核計量不符合項的責任人都是我,而且報告每次都會出現在總經理的辦公桌上,被老總惦記上了就干不下去了只好走人了。企業看重的是生產,什么事都不能耽誤生產和發貨,其他的都是浮云。
作者: iwangfang    時間: 2020-8-26 10:47
一入計量深似海嗎?還是及時止損
作者: 6754    時間: 2020-8-26 10:51
真的很無奈,說的很接地氣
作者: A915K    時間: 2020-8-26 11:15
是的,的確如此,很接地氣!
作者: Simon_WongXM    時間: 2020-8-26 11:59
moonkai 發表于 2015-4-9 12:10
不懂理化計量,但是看得出樓主的一顆拳拳之心

拳拳之心是什么意思?不說我就用小拳拳錘你胸口~
作者: lszgjl    時間: 2020-8-29 18:35
我在企業做計量,很多第三方都來談業務,看得出有的計量機構純粹就是為了賺錢,沒有把計量干好的意思。
作者: 卷卷    時間: 2020-9-4 11:20
不愧做了7年計量的工作,總結到位。
作者: AKm16    時間: 2020-9-14 16:52
我也是干了近7年的計量工作,非科班出身,在第三方企業里做校準工作,與樓主感同身受,沒期望不重視。干活門檻是比較低,但是你去琢磨去研究去思考你會發現好多你都不理解,好多技巧門道都不知道,這么多年來公司為了效益咱啥都做,電磁的本行,無線電的,熱工的,力學的,幾何的,非標的,馬上上理化估計也跑不掉...我感覺自己才剛剛踏入點知識的門檻。說多了都是淚,啥也不是。
作者: 高明俊    時間: 2020-9-14 16:54
上面不重視
作者: 陸建林    時間: 2020-9-14 16:58
我是來賺金幣,金幣的
作者: 心安遂于    時間: 2020-9-14 17:16
市場決定了要求。。現在卡尺20一把人家都覺得貴,報15,18的多的很,幾十把,幾十個秤,還有亂七八糟的,4個人下廠1天或者1天半做完,你要怎么做?有時候不是你想做好就做好,你付出和回報不是正比,人家企業還是比較看重錢多錢少,甚至只看錢,你報價低就是你的,現在做了3年第三方了,自己只能保證我是給他校準了示值誤差的,誤差超差和他們說下,像三坐標這種沒有允差的都是按出廠0.01算,超了說下,然后企業大部分還是讓出個合格的,難道你一個一線的說不行?你說不行業務和領導能打死你,所以還是他知道就好,我也算對得起這個錢。。
作者: luoxiaobo55    時間: 2020-12-5 08:30
心安遂于 發表于 2020-9-14 17:16
市場決定了要求。。現在卡尺20一把人家都覺得貴,報15,18的多的很,幾十把,幾十個秤,還有亂七八糟的,4 ...

是的,有時候下廠就是這樣,
作者: ikiwi    時間: 2020-12-5 10:52

1、優質的質量和服務必然伴隨著,成本的提升,不要老想著白嫖,誰的價格低給誰做,你得綜合考慮。
2、企業管理的混亂,抱著無所謂、應付差事的態度,對計量的認識不全面,導致后面一系列的問題。
3、計量人才缺失,人才是最寶貴的。很多一線計量人的福利待遇都很凄慘,導致計量人才被迫流失,很痛心。
4、計量技術資料的匱乏。持續的學習才是計量技術持久進步的根本,現在市面上關于計量的書籍,音像,音頻,少之又      少,有也是價值不菲。
5、惡性的行業競爭。依托于早期的國企,剝離出來的計量技術機構稍微正規一點外,近三年以來出現的第三方機構魚目混珠雜,主要表現在:a.機構缺乏社會責任心,b.計量技術人才的短缺,c.行業競爭壓力大,d.計量機構的綜合成本增大,e.投資小見效塊心態。



計量現在必須要轉型升級,傳統的計量模式必將是一條死胡同。
作者: qwert1234    時間: 2021-1-29 22:50
我靠,難道不是先搞清楚被測量指標與檢測信號之間的關系,然后再用儀器儀表工程方法實現這個過程的嗎?理論模型,實驗模型,工程模型和產品模型一步步走通,從理論走向現實。難道現在的儀器儀表公司不是這么干的嗎?難不成有些公司是連原理層都不清楚就開始造機器嗎?這。。。。。。剛入行的新手覺得這行好像水有點深。。。前輩給多講講!!!
作者: zxsk05    時間: 2024-2-21 12:00
基層的技術機構的人員素質和能力以及領導的重視程度。。。。。。。
作者: zymfly    時間: 2024-2-21 14:17
我們計量新手太希望能有多幾篇這樣的文章就好
作者: hangyuanhu    時間: 2024-2-21 14:57
zymfly 發表于 2024-2-21 14:17
我們計量新手太希望能有多幾篇這樣的文章就好

消極、悲觀、抱怨、滿滿的負能量的文章有什么可看的~O(∩_∩)O~
作者: swimmi    時間: 2024-3-11 09:33
hangyuanhu 發表于 2024-2-21 14:57
消極、悲觀、抱怨、滿滿的負能量的文章有什么可看的~O(∩_∩)O~

還是有看頭的,聽聽一線計量人的心聲,哪怕是些牢騷話,也挺有感觸的,路漫漫其修遠兮,所幸還有這么多同道中人@-@
作者: lqxiaocat綠葉    時間: 2024-3-11 09:49
剛入行一年的新手,有時能找出第三份的證書問題,我感覺他們是習以為常,覺得我費事。哎,我是覺得花錢了 總得搞個明明白白吧
作者: lqxiaocat綠葉    時間: 2024-4-9 09:47
計量人不容易 真的不容易
作者: jason880426    時間: 2024-6-28 11:06
寫規程的人往往不是現場第一線干活的人,不可能把所有因素都給考慮進去了。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播放线|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亚洲欧美中日韩|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老公和他朋友一块上我可以吗| 青青青国产免费一夜七次郎| 欧美老熟妇牲交|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器|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 波多野结衣黑人|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www| 动漫美女人物被黄漫小说|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韩国福利影视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 日韩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a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特黄特色的大片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久久综合热88| 日韩在线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