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朱宏聲
一、國防計量的發展歷程
國防計量是軍事計量和國防軍工計量的統稱,是隨著武器裝備技術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1955年開始的"兩彈一星"工程開啟了國防尖端技術系統的計量工作,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引進了一批當時比較先進的計量設備,補充了大量科技人員。
1964年經中央軍委決定,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國防科委" )成立了標準計量局, 負責全面規劃計量工作, 協調國防科技的計量管理。
1982年成立國防科工委,將國防科技的技術基礎工作統一管理起來。
1998年成立了總裝備部,確立了新的裝備體制,計量工作作為軍隊系統一項重要的技術基礎工作,正式冠以" 軍事計量" 這樣一個特定稱謂,成為國防計量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國防科工委的機構設置被取消,成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
經過50多年的不懈努力,國防計量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情,制定并貫徹了我國自己的軍用標準; 建立起使用、科研、生產統一的計量傳遞體系,有效地保證了科研、試驗、生產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為我軍戰斗力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新時期軍地計量融合的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 計量工作軍民結合、軍地融合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一方面, 國防計量在國家計量戰略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國家、部門計量的基礎和成果, 通過建立和完善國防計量協作體系,積極探索建立由軍地雙方計量機構共同參加、軍隊計量機構為主導,以專業為紐帶的軍地計量協作體系的可行性與方法。借助北京、上海、成都等區域中心在計量技術機構質量和數量上的優勢,形成完整配套的計量保障體系,實現區域覆蓋的軍民計量一體化目標,是國防計量的發展趨勢。
另一方面, 國防計量起步早,計量標準準確度高,尤其是在一些領域的專長能夠滿足地方工業計量的特殊要求,突破地方經濟發展的瓶頸。國防計量部門利用現有力量為國民經濟、地方建設服務軍民聯合協作,充分發揮軍用和民用計量測試設備、計量技術人員的作用,減少重復投資和搜費,促進計量工作發展。實踐證明,軍民結合不僅有迫切的現實需要,在促進計量科研、經濟發展的工作中,也不乏碩果累累的合作范例。
三、軍地計量融合的前景一一看國防計量對我國“大飛機”項目的借鑒
大飛機是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 一次航程達到3000公里或載客150人以上的軍用、民用飛機的泛稱。隨著民用航空快速發展和國防現代化步伐加快,中國對大型飛機的需求日益緊迫。從國際經驗看,自主研制大型飛機發展有市場競爭力的航空產業,對于帶動科技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
1. 國防計量在項目管理上的經驗教訓
以國防計量的經驗為例,我們在引進國外高性能作戰、運輸飛機時走過一段彎路, 由于我國航空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在引進之初, 因為缺少經驗, 沒有同期引進配套的計量和檢測手段,導致飛機的維護和檢測十分不便:明明部件有問題, 但苦于無法給出檢測依據, 既無法索賠又不能維護, 只好送回原廠維修。計量工作眼不上,給國防建設帶來經濟損失不說還會直接影響部隊戰斗力的形成。因此, 計量工作必須貫徹新裝備研制的全過程和全壽命, 這是我軍裝備發展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大飛機" 的組成包括電氣系統、飛行操縱系統、儀表顯示系統、通信系統、導航系統、液壓系統、火警探測和滅火系統、警告系統、氧氣系統、空調和增壓系統、發動機和機翼防冰系統、起落架系統、燈光系統以及燃油系統等,任何一個系統的正常運行都離不開計量保障工作。"大飛機"項目系統復雜, 以機載設備為例, 既有國內研制,又有國際采購,要保證"大飛機"項目的質量,從源頭開始就要抓好計量工作, 只有每臺設備都做到檢得了修得好,才能保證整個系統工程的質量。
2.國防計量對"大飛機"項目的幾點借鑒
隨著我軍高科技武器裝備的不斷列編, 裝備的計量保障體系也隨之不斷發展完善, 以軍事航空計量領域為例,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和難點。
(1) “黑盒子” 類原位檢測設備帶來的檢測難題不容忽視
所謂“黑盒子”是指內部構造和原理無法獲知的檢測設備。隨著航空檢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載設備檢測不再需要從飛機上拆下,而是采用原位檢測的方法確認其功能是否正常。例如,海軍引進的某型運輸機, 隨機配套的就有很多"黑盒子"式的原位檢測設備,由于這些" 黑盒子" 的計量參數未知,且生產廠商以技術秘密為由拒主色提供設備原理導致這類設備的狀態好壞長期無法確認。
(2) 綜合自動測試設備(ATE )性能的計量難題還沒有很好地解決。
由于機載航電設備系統復雜,為了提高檢測效率和自動化程度,國內外相繼開發了很多綜合自動測試設備( ATE ) ,這些設備將無線電、通信、電學、機械等專業儀器集成在一起, 能夠按照設定好的程序自動開展機載設備的檢測工作。但是, 當前這種綜合自動測試設備( ATE ) 的性能如何計量還沒有很好地解決: 系統中的每臺儀器設備單獨溯源都沒有問題,每臺儀器設備的技術性能好壞也能檢測。但是把這些設備集成在一起, 綜合性能就無法評定: 由于儀器和儀器之間各種信號連接器的存在, 再加上被檢測機載設備專用的接人適配器,導致信號( 尤其是高頻、微弱信號)在從儀器到達被檢測機載設備的過程中, 引人了很多不確定因素, 因此綜合自動測試設備(ATE) 性能評定的難題也一直沒有解決。
(3) 科研院所、生產廠研制的特殊檢測裝置的計量要求不能放松
由于航空機載設備很多是進口設備, 且不具備通用性,為了完成這些設備的檢測工作,軍方也嘗試委托廠家或科研院所研制這些機載設備的檢測裝置,這些自行研制的檢測裝置具有集成度高、專用性強、價格昂貴的特點。但是如果在研制計劃下達之初不強調計量要求,這些自行研制的設備就會變成國產的"黑盒子計量溯源都非常困難。
3. 軍地計量融合共同助力國產"大飛機"早日騰飛
要做好" 大飛機" 計量保障工作,借鑒國防計量的理念,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對計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把計量保障視為確保"大飛機"項目安全實施的生命線,通過規章制度的制定從源頭打好基礎,把計量工作的要求分解落實到"大飛機"項目的每個環節,讓計量工作貫穿"大飛機" 項目全過程、全壽命。
要做好"大飛機"計量保障工作,軍地計量融合是一條捷徑。一方面軍隊計量技術機構(尤其是航空計量技術機構)在長期的航空裝備計量和保障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開展了一些極具特色的檢測項目加強軍地計量技術機構之間的聯系,對于吸收軍事計量在航空飛行器保障方面的經驗,明確"大飛機"項目計量保障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另一方面" 大飛機" 項目完成后, 軍方必定是國產大飛機的重要用戶,因此在計量保障工作上,航空計量機構與地方計量技術機構完全可以開展合作走在前面, 軍地雙方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取長補短, 互相借鑒, 共同提高, 可以少走彎路, 節約資源,減少、浪費。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