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求購刀口矩形直角尺 [打印本頁]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13-9-18 17:09
標題: 求購刀口矩形直角尺
求購一刀口矩形直角尺,規(guī)格(125×80)mm,準確度等級為00級。不知有(100×63)mm的么,若有也可。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9-19 22:21
回復 1# 長度室


   (100×63)mm規(guī)格的,其應該在光學儀器檢具中有(計量院試驗工廠生產(chǎn)),其名稱為刀口形直角尺,其工作角為兩刃口夾角(一個),技術要求:兩刃口夾角、刃口的直線度相對一般的直角尺要高得多。刀口矩形直角尺,規(guī)格(125×80)mm,本人沒見過,只看到有刀口直角尺(無斜邊的三角形)。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13-9-21 22:23
回復 2# xqbljc


對,我們買它就是光學儀器中需要。我考慮是不是采用影像法時瞄準一條線(刀口刃邊)比瞄準一個側面(普通直角尺的工作面)要方便準確,所以檢光學儀器需要的是刀口直角尺。我們以前有一個(100×63)mm的(好像是),后來壞掉了。我貼帖子之前查的《直角尺》檢定規(guī)程,發(fā)現(xiàn)刀口矩形直角尺沒有(100×63)mm的(刀口直角尺有),而是有(125×80)mm的,實際上是矩形直角尺的一種(規(guī)程上分類),與規(guī)程上的刀口直角尺不同為一類。規(guī)程上的刀口直角尺是一條刃邊與一平工作面組成工作角度,而刀口矩形直角尺是兩刃邊組成工作角度。因此我想有些幾何量光學儀器的規(guī)程規(guī)范上是不是將要求用的刀口矩形直角尺說成了刀口直角尺,比如投影儀、測量顯微鏡等。或是因為《直角尺》檢定規(guī)程修訂后做了改動。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9-21 22:58
回復 3# 長度室


    刀口直角尺(計量院試驗工廠生產(chǎn))是光學儀器檢具中的一個檢具,影像法時瞄準一條線(刀口刃邊)比瞄準一個側面(普通直角尺的工作面)肯定要方便準確。另外它與我們通常講的直角尺,在技術要求等方面,完全不一樣,在準確度方面要高得多,主要用來檢萬工顯等。光學儀器的規(guī)程、規(guī)范上稱其為刀口直角尺是正確的,該檢具校準的依據(jù)是我們自己編寫的光學儀器檢具校準規(guī)范,此規(guī)范的技術依據(jù)為上個世紀的1979年在無錫召開的計量技術交流會上,發(fā)的由國家計量院沈XX等人編寫的光學儀器檢具的技術資料,該資料為刻印本,本人曾在計量家園上傳過,但估計現(xiàn)在暫時看不到了。

    另外新添光學儀器廠生產(chǎn)的光學儀器檢具中也有此檢具,只是名稱為精密直角尺,規(guī)格型號為(220×110)mm。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9-22 00:16
回復 1# 長度室

  “刀口矩形直角尺”也曾有人稱為本形直角尺,GB/T6092-2004直角尺國家標準和JJG7-2004直角尺檢定規(guī)程均將你說的這種直角尺稱為“刀口矩形直角尺”,形狀示意圖見兩個文件的圖2(b),因此你的稱呼是正確的。GB/T6092和JJG7的規(guī)定是相同的,規(guī)格均為63×40、125×80、200×125三種,準確度等級級別有00級、0級、1級三個。用于檢定儀器的應該選擇00級,因為這種直角尺比一般的寬座角尺及刀口直角尺相比,其需求量很少,市場上較少有售,如果需要,可以向生產(chǎn)量具的廠家訂購。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13-9-22 13:40
回復 4# xqbljc

老師您那里自編的這種檢具的校準規(guī)范么?它不是在JJG7-2004《直角尺》的適用范圍以內(nèi)么,我看到規(guī)程的檢定方法里有對刀口矩形直角尺垂直度的檢定方法。我認為幾何量光學儀器的規(guī)程規(guī)范里對其叫法還是有偏差的。您看,JJG56-2000《工具顯微鏡》要求所用設備刀口直角尺,100mm×63mm,準確度90°±3″。在100mm的長度上計算垂直度:0.005×3×0.1=0.0015mm=1.5μm。查規(guī)程發(fā)現(xiàn)只有00級的直角尺符合這要求(90°±3″),它要求的100mm×63mm這種規(guī)格刀口直角尺里是有,但是規(guī)程中的刀口直角尺卻沒有00級的,刀口直角尺最高為0級。而刀口矩形直角尺里(屬于矩形直角尺)有00級的。因此我感覺應該是用刀口矩形直角尺。也有可能是以前的《直角尺》規(guī)程將刀口矩形直角尺也成為刀口形直角尺。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13-9-22 13:46
回復 5# 規(guī)矩灣錦苑


我感覺也確實應該選用00級的,至少工具顯微鏡應該選用00級的。您有沒有可以推薦的廠家,我們想聯(lián)系一下。另外,100mm×63mm的刀口矩形直角尺在規(guī)程上沒有,但我們以前確實有一個這規(guī)格的,后來壞了報廢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9-22 15:57
回復 6# 長度室


    求購刀口矩形直角尺主題的帖子回復的有些亂,為了對樓主負責,不使其走彎路,本人又查了一下我們編寫的SDIM/CGJCD05-2002《光學儀器檢具校準規(guī)范》、JJG7-2004規(guī)程,以及上個世紀70年代末XX計量院沈XX編寫的《光學儀器檢具檢定及修理》的資料,同時查看了XX計量院試驗工廠光學儀器檢具的工藝圖紙,現(xiàn)對樓主提出的采購問題重新回復如下:

    所謂的刀口矩形直角尺、刀口直角尺等稱謂均是不準確的。如果確實是用來檢定光學儀器的檢具,且規(guī)格為(100×63)mm的,那么其歷史名稱應為直角刀口尺,其形狀為矩形的,100與63mm的兩刃口為其工作邊,與其相對的兩平面為非工作面,工作角為兩刃口夾角(1個),通過上面的文字描述,我們可以看到,該直角刀口尺與JJG7-2004規(guī)程中的圖2(b),被稱為矩形直角尺的完全不一樣,前者為兩刃口是其工作棱邊,工作角為兩刃口夾角(1個);而后者兩刃口及兩相對平面均為工作邊(4個),工作夾角為一個刃口與一個平工作面組成的夾角(α、β2個),兩刃口夾角與兩平工作面夾角均不是工作角;從加工工藝上來講,前者工作刃口為機加工后,手工研磨生產(chǎn)完工;后者工作刃口為機加工后,鍍鉻生產(chǎn)完工;從技術要求來講:前者工作刃口為表面粗糙度Ra≤0.025μm,工作刃口棱邊的直線度0.5μm,兩刃口夾角90°±3″;后者工作刃口或面表面粗糙度Ra≤0.1μm,直線度或平面度1.0μm,α、β測量面相對基面的垂直度1.5μm(00級)與3.0μm(0級);另外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矩形直角尺有00級的,但沒有規(guī)格為(100×63)mm的,刀口直角尺有規(guī)格為(100×63)mm的,但沒有00級的。

     綜上說述,個人認為,不應該將光學儀器檢具中的檢具直角刀口尺與JJG7-2004規(guī)程中的普通工作直角尺混為一談,兩者從多個方面是根本不同的,所以,不能講光學儀器檢具中的檢具直角刀口尺“是在JJG7-2004《直角尺》的適用范圍以內(nèi)”,我們當年為此單獨寫的SDIM/CGJCD05-2002《光學儀器檢具校準規(guī)范》,這是正確的做法。

     至于你們愿意按照樓上某位的建議:“用于檢定儀器的應該選擇00級”,而去“生產(chǎn)量具的廠家訂購”刀口矩形直角尺,那是你們自己說了算,但如果確實是用來檢定工具顯微鏡等光學儀器的,則肯定是無法滿足技術要求而要走彎路的。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9-22 17:27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9-22 17:31 編輯

現(xiàn)將XX計量院沈XX等人編寫的《計量光學儀器檢具檢定與修理》的資料(刻印版)上傳如下:

                  

        此圖片封面萬工顯目鏡下最右下角的圖即為直角刀口尺,其余分別為大椎體芯軸、十字線芯軸、四方鐵以及四棱平尺。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13-9-23 10:33
回復 8# xqbljc


真是意外收獲啊,沒想到貼個求購貼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謝謝您!我又看了一下JJG7-2004《直角尺》,以前還真沒注意到刀口矩形直角尺的工作角不是兩刃口夾角。通過您無私提供的儀器廠家對于其技術要求(粗糙度、直線度、夾角等),發(fā)現(xiàn)技術要求上的90°±3″與工具顯微鏡上的技術要求是吻合的,重新認識了一下,感覺這種直角尺跟JJG7-2004《直角尺》上的直角尺還真是有區(qū)別的,不過光學儀器規(guī)程規(guī)范在其名稱上、規(guī)格、準確度上確實讓我們產(chǎn)生混淆,上級技術機構以前是按JJG7-2004給我們檢定的,這兩天我去參加學習,回來我去查查以前證書出的是哪個工作角度。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9-23 15:18
回復 10# 長度室


    不用感謝,如果能對你有所幫助,本人也是欣慰的。

    光學儀器檢具中的直角刀口尺,按JJG7-2004規(guī)程來進行檢定,應該是不合適的,由于其技術要求與普通的刀口矩形直角尺完全不同,檢定/校準時使用的主標準器及方法肯定是不同的。現(xiàn)在的狀況是,許多省院對光學儀器檢具的事情不是很清楚,當年也沒有參加在無錫召開的計量技術交流會,手中沒有9樓上傳的資料,自己無法或也不愿意去寫專門的校準規(guī)范,以及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分析,并在實驗室認可時給以申請上報,所以只能對付著套某些規(guī)程來給出檢定/校準,這是不合適的。大家可以去國家計量院網(wǎng)站看一下,在幾何量所的工作介紹中,明確有檢測光學儀器檢具的介紹。

    不多講什么了,我們能夠專門編寫光學儀器檢具校準規(guī)范及相應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分析,現(xiàn)在看應該是對的。記得當年收集XX計量院試驗工廠光學儀器檢具的工藝圖紙,我們找了熟人,并花去30元買下全套圖紙(藍色的曬圖),要知道30元幾乎接近本人一個月的工資了,還算好,購買圖紙的費用經(jīng)反復講明情況后,單位給以報銷。
作者: 長度室    時間: 2013-9-26 18:32
回復 11# xqbljc


謝謝您!對我很有幫助。技術細節(jié)的東西不查沒有問題,一查還真有問題。我看了以前那個刀口直角尺證書按JJG7-2004檢定定了0級,實際可能滿足90°±3″,但根據(jù)檢定情況滿足不了90°±3″,我們會盡快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9-26 21:20
回復 12# 長度室


       光學儀器檢具中的直角刀口尺,主要用來檢定萬工顯縱、橫向滑板移動的垂直度的。但是在實際操作時,有些人卻使用四方鐵或其它直角尺來進行檢定,這是非常不合適的。另外有些人即使使用了直角刀口尺來進行檢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未將直角刀口尺翻轉180°再撿一次,這同樣是錯誤的。為了將錯誤操作的原因解釋清楚,本人摘抄張?zhí)┎鶎懙摹稁缀瘟繖z測1000問》一書中的503問,供大家借鑒、參考:

       503.    用刀口直角尺檢定萬能工具顯縱、橫向滑板移動的垂直度時,為什么要把刀口直角尺翻轉180°再撿一次?
          因為萬能工具顯縱、橫向滑板移動的垂直度允差為6″或0.003mm/100mm,而刀口直角尺的檢定誤差±3″或0.0015mm/100mm,不能保證應有的檢定精度。如果把刀口直角尺翻轉180°再撿一次,并取兩次檢定值代數(shù)和的平均值做為檢定結果,即:
                     Δ=[(a1-b1)+(a2-b2)]/2
       式中:a1、b1——刀口直角尺前后位置的讀數(shù)值;
               a2、b2——刀口直角尺翻轉180°后,前后位置的讀數(shù)值。
            則刀口直角尺本身的垂直度偏差被消除,提高了檢定精度。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9-27 01:31
  張?zhí)┎鶎懙摹稁缀瘟繖z測1000問》一書中的503問說得非常好。在實際儀器縱橫兩個導軌垂直度檢定/校準中的確常常被采用,甚至在直角尺檢定中這個原理也常常被采用。這也是幾何量計量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封閉原則”的巧妙運用。
  這一條還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00級刀口矩形直角尺是可以用來檢定儀器導軌垂直度的。現(xiàn)實的情況是,你要單獨買一套儀器檢具中的一個直角尺是難于上青天的,代用的方法就是買一個刀口矩形直角尺,必要時可以讓自己的量具修理人員稍微研磨一下。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9-27 20:55
樓上某位在14樓的帖子,應該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東西,其錯誤的嚴重性足以引起對某些人的誤導,但該帖子掛在論壇上已經(jīng)近20個小時,在高手云集的論壇中,竟然沒有人給以質疑,這應該就是我過去所談過的“個人迷信”吧?此“迷信”應該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當然是必須要破除的。

      事情源于我在13樓談到的,使用光學儀器檢具中的直角刀口尺,檢定萬工顯縱、橫向滑板移動的垂直度時,需要將直角刀口尺翻轉180°再撿一次,取兩次檢定值代數(shù)和的平均值做為檢定結果所引起的。這樣的操作被樓上某位信口開河的稱謂“是幾何量計量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封閉原則”的巧妙運用”。本人就奇怪了:順著別人談論的話題,發(fā)揮至什么“封閉原則”的歪理,樓上某位到底是基礎知識欠缺,還是真的不懂何謂“封閉原則”呢?還是誠心在這里做誤導呢?

      所謂的“幾何量計量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封閉原則””,實際上,“封閉原則”是角度計量中最基本的原則,它源于圓周分度中,0°和360°總是重合的,即圓分度是封閉的。

      設:分度間隔實測值為a1、a2、.....an,各分度間隔分度偏差為Δa1、Δa2、......Δan,則有:
                  (a1+a2+.....+an)+(Δa1+Δa2+......+Δan)=360°

               即:                ΣΔai=0     (i=1~n)

          式中:n——圓分度的間隔數(shù)。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圓分度中,各分度間隔偏差的總和為零。由此得出測量的封閉原則:在圓分度測量中,如能滿足封閉條件,則分度間隔偏差的總和為零。

       相信大家對角度計量中最基本的原則,“封閉原則”,應該有所了解了。我們再反過頭來看直角刀口尺翻轉180°的操作,首先這里不是圓分度,不存在“閉合”的0°和360°,畢竟翻轉后僅是“平角”而非“周角”,所以根本扯不到“封閉原則”上去。這樣的翻轉180°的操作,基于何種原理可以實現(xiàn)自我修正直角刀口尺的垂直度偏差?本人考慮時間的關系就不細談了,大家可以參看JJG7-2004規(guī)程中6.3.7.3的文字描述及示意圖19,該方法為翻轉180°操作的測量原理,所以被規(guī)定為仲裁檢定的方法。

      那么,樓上某位為什么會出現(xiàn)將直角刀口尺翻轉180°的操作,認為就是所謂的“封閉原則”呢?錯誤的根底簡單講就是180°=360°,往細里講就是180°(翻轉)=360°(周轉閉合),也有可能是不懂裝懂,“故弄玄虛”也存在,至于“誠心在這里做誤導”的嫌疑,盡管不能夠完全排除,但本人確實不愿意相信。畢竟,做人到了那個份上,也就......。

      樓上某位帖子的最后部分談到,“00級刀口矩形直角尺是可以用來檢定儀器導軌垂直度的”,本人暫就不去駁斥了,一個沒有做過光學儀器檢定的人,說出如此不靠譜的話,還是可以讓人理解的,不算多大的笑話。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9-28 01:06
本帖最后由 規(guī)矩灣錦苑 于 2013-9-28 01:13 編輯

  樓上給出了封閉原則的基礎公式:ΣΔai=0     (i=1~n),這就好理解了。
  一般來說多面體或多邊形n≥3,所以,這個“封閉原則”廣泛應用于多面棱體、等分盤、齒輪、滾刀的等分角度(等分和圓周節(jié)距)測量,也常常被用來檢測類似于框式水平儀這樣的被測對象四個框相互垂直度。
  可是我們想過n=2和n=1的情況嗎?n=2就是兩個邊的垂直度或傾斜度,n=1就是直線度。它們同樣適用于“封閉”后ΣΔai=0。當孩子上學了需要一把直尺的時候,家長為了買到直線性好的尺,最簡單的挑揀方法就是用擬購尺在白紙上畫一條線,然后翻轉180°再在原位畫一條線,兩條線重合(ΣΔai=0),這把尺直線性就是好的,否則就是不直的。直角尺垂直度的檢測為什么要轉180°再檢一次,取兩次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也是利用了ΣΔai=0。翻轉或旋轉180°的操作就是為了實現(xiàn)圖形的封閉,封閉的圖形不一定非要360°,24面棱體的內(nèi)角遠遠不止360°。封閉的目的是利用封閉后的總誤差為零這個原理來消除標準器的誤差,得到被檢對象的真實誤差。
  老師的口吻似乎瞧不起我們這些“菜鳥”和“憤青”。當然,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畹嚼蠈W到老是我們應該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但我也可以坦誠地告訴樓上老師,我做過幾十年的幾何量計量儀器的檢定。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9-28 02:06
  封閉原則的精髓并不是180°、360°、還是720°,而在于圖形實現(xiàn)封閉,誰都知道180°≠360°。封閉原則的精髓在于“圖形封閉后總誤差為零”,翻轉180°的結果實現(xiàn)了圖形封閉,因此,其總誤差必為零,這就是在利用封閉原則。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9-28 10:32
16樓、17樓的帖子讓人震驚,樓上某位計量基礎知識竟然差到如此程度,論壇中所謂的受益量友應該是受害者吧?!

       “封閉原則”被用來“檢測類似于框式水平儀這樣的被測對象四個框相互垂直度”?我們再來看樓上某位在某主題板塊12樓的說辭“框式水平儀校準規(guī)范JJF1084沒有對四個邊框相互垂直度提出要求,因此不需要檢測垂直度”。上述兩類大相徑庭的言談,出自同一位人之口,在此請問樓上某位,談論的許多問題,你為什么總是前后矛盾、前后不搭?你有思維、思路、思考嗎?說你談問題習慣于信口開河、亂講一氣,應該沒有說錯吧?!

        樓上某位在談論“多邊形n≥3”時,即刻又談到“n=2和n=1的情況”,請問樓上某位,n=2和n=1還是多邊形嗎?不希望聽到“特例”的狡辯。當談到“n=2就是兩個邊的垂直度或傾斜度,n=1就是直線度”時,樓上據(jù)此下的結論是:“它們同樣適用于“封閉”后ΣΔai=0”,再次質疑樓上某位,一個角或一條直線,何來“封閉”之說,莫非某位又要創(chuàng)造“新理論”?提請樓上某位注意:還是“自愛”點好,不要再語不驚人死不休了,你就多少靠點譜吧。至于家長給孩子買直尺的故事,為了確定學習用具直尺的直線性好不好,在柜臺的玻璃板上比對一下即可,畫一條線,再翻轉180°后在原位畫一條線,應該形不成封閉的圓周分度的,所以與ΣΔai=0毫無牽扯,面對這樣一位傻乎乎的家長,本人也不知道說其什么好了,但愿不要出現(xiàn)有其父必有其子這樣的結局。

        樓上某位關于“直角尺垂直度的檢測為什么要轉180°再檢一次,取兩次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也是利用了ΣΔai=0”的說辭,莫非就是那位買學習用具直尺的傻乎乎的家長?在此告知樓上某位,沒人談“直角尺垂直度的檢測”,是在講使用直角刀口尺,檢定萬工顯縱、橫向滑板移動的垂直度,翻轉180°再撿一次,取兩次檢定值代數(shù)和的平均值做為檢定結果是屬于“自校”,“自校”的效果是:刀口直角尺本身的垂直度偏差被消除,提高了檢定精度,這樣的操作,由于不是圓周分度,因而不存在“封閉”之說,當然也就不存在ΣΔai=0了。不知大家此時感覺怎樣,面對這樣一個不懂裝懂的人,本人確實體會到累了。

       樓上某位又要扯遠了,什么“封閉的圖形不一定非要360°”,我們在這里談的是圓分度的封閉(0°和360°的重合),你既然承認:
              (a1+a2+.....+an)+(Δa1+Δa2+......+Δan)=360°
               那么當 ΣΔai=0     (i=1~n)時,
              毫無疑問:        a1+a2+.....+an=360°,
       所以,樓上某位不要再挑戰(zhàn)數(shù)學公理了,論壇中有知識的量友們會笑話你的。并告知樓上某位,所謂的角度重要原則“封閉原則”,前提必須是圓分度測量,并要滿足封閉條件,缺少這兩個前提和條件,就不存在“封閉原則”了!

       樓上某位關于“24面棱體的內(nèi)角遠遠不止360°”的說辭,確實讓人忍俊不止,某位的“笑場效應”,讓人說什么好呢?告知樓上某位,多面棱體的所謂內(nèi)角不是工作角,工作角是指其相鄰工作面的法線夾角,而且是任意工作面至0°起始位置的累積法線夾角。相鄰工作面的法線夾角應該就是360°/n(n為棱體的面數(shù),比如9、12、17、23、24、36、72.......)。多面棱體是角度測量中圓分度儀器的典型代表,某位對這樣的“典型”,所知甚少,且錯誤多多,還是在計量基礎知識上多下點功夫吧,免得貽笑大方。

       樓上某位關于“封閉后的總誤差為零”的說辭,應該還是半截話吧?學舌也要注意完整表達,應該是在圓分度測量中,如能滿足封閉條件,則分度間隔偏差的總和為零。

       樓上某位自稱“做過幾十年的幾何量計量儀器的檢定”,不知是10年、20年、30年還是更多?但從言談話語中感覺,確實沒有任何長進,應該是“混”吧?所以,明確告知樓上某位,“菜鳥”和“憤青”是你本人的自稱,但“混”應該是別人對你的評價,所以,你不配稱“菜鳥”和“憤青”,畢竟有自知之明的“菜鳥”和“憤青”,不會來論壇瞎講一氣,即誤導、忽悠了他人,又貶低了自己!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9-29 02:16
  請老師看清楚我說的話,我是說“檢測類似于框式水平儀這樣的被測對象”四個框相互垂直度,也就是說檢測矩形和正方形四個邊兩兩垂直的問題,難道不能用封閉原則嗎?
  框式水平儀校準規(guī)范JJF1084沒有對四個邊框相互垂直度提出要求,因此不需要檢測垂直度,但是卻有底面、頂面和兩個側面的“零位誤差”需要檢定。如果調整好底面零位后,確保頂面和兩個側面的零位誤差,請問老師要不要保證四個邊框的兩兩垂直?
  我再強調一下我的觀點,封閉原則的核心是“封閉”,封閉后的圖形內(nèi)角就是理論正確角度,正方形的內(nèi)角和為360°,這是沒有誤差的理論正確角度。利用這個原理人為使測量過程達到圖形封閉就可以消除標準器或測量設備的誤差而反映出被測對象的真實面目,這才是封閉原則的精髓。老師說要測量邊的法線夾角,角度本來就存在著互補,難道就不能要求測量多邊形內(nèi)角?封閉圖形的內(nèi)角和不一定就是360°,180°、540°、720°等內(nèi)角和的圖形同樣是達到了封閉。只不過180°是一條直線旋轉后的封閉罷了。
  是的,老師歷來是蔑視我們這些人的,不管我們怎么說,在老師眼里我們這些人都是“混”飯吃,“沒長進”的人,只有老師你才是高高在上的專家。本人沒有必要在這里和老師爭辯什么與技術討論無關的話題,更無意和老師爭奪“權威”的地位,我只是發(fā)表我自己的觀點,對錯任人評說,在量友們的評說中求得技術進步。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9-29 10:46
樓上某位總是抱怨他人沒有看清楚其說的話,其實,某位說的話,總是不靠譜,且前后矛盾、前后不搭,相信大家會看清楚的。

      框式水平儀四個框相互垂直度到底是需要檢測,還是不需要檢測,樓上某位應該正手風、反手雨的都說到了,說“需要檢測”,但JJF1084規(guī)范及相應的標準都沒有這樣的技術要求及檢測項目,說“不需要檢測”,但某位又提出“要不要保證四個邊框的兩兩垂直”,在這里,告知樓上某位一下,應該是“不需要檢測”的,因為上、下及兩側平工作面及∨型工作面的零位誤差正確性,已經(jīng)控制了框式水平儀相鄰工作面的垂直度了,你就不要在那里繞來繞去了,零位誤差正確性的檢測與“封閉原則”沒有關系的。

      什么“再強調一下我的觀點,封閉原則的核心是“封閉””,應該講,封閉原則前提是針對圓分度計量儀器來講的,莫非某位的腦殼是“封閉”的。也要適用于“封閉原則”?此“封閉”非彼“封閉”的。什么“封閉后的圖形內(nèi)角就是理論正確角度”,再次重復告知樓上某位一下:圓分度計量儀器的內(nèi)角不是工作角,其工作角應該是“相鄰工作面的中心法線夾角”,對于典型的圓分度計量儀器正多面棱體來講,應該是“任意工作面中心至0°起始位置工作面中心的累積法線夾角”;“正方形的內(nèi)角和為360°”,以及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為(n-2)·180°,這不是我們所談“封閉原則”的研究對象,這些初等數(shù)學中已經(jīng)研究透了,源于圓周分度的a1+a2+.....+an=360°才是我們所談“封閉原則”的研究對象。兩個角的兩條邊分別相互垂直,這兩個角是互補關系。但對圓分度計量儀器來講“測量多邊形內(nèi)角”,考慮到其測量方法,是需要測出相鄰工作面的中心法線夾角后,再通過互補關系,給以計算才能求得多邊形內(nèi)角的,測量或求得這不是工作角的內(nèi)角應該不是我們工作的內(nèi)容吧?! 樓上某位如果能夠稍微尊重一下這起碼的事實,應該就不會如此無聊的繞來繞去了。

      樓上某位“180°是一條直線旋轉后的封閉”,這里,某位又在做偷梁換柱的小動作,告知樓上一下,使用直角刀口尺,檢定萬工顯縱、橫向滑板移動的垂直度時,直角刀口尺是“翻轉”,不是“旋轉”,直線180°“翻轉”,不會構成封閉,即使按你小動作的“旋轉”也只是半圓,與“封閉”扯不到一起。

      綜上所述,樓上某位首先是角度計量基礎知識的無知,其次是討論問題的態(tài)度不端,相信大伙會看清楚的。

      樓上關于“蔑視”之說,應該是無稽之談,但對這樣不懂裝懂、信口開河、態(tài)度不端的人來講,本人確實從內(nèi)心里看不起。這里,不存在受蔑視“我們這些人”的這樣一個群體,應該是“單指”,“單指”樓上某位這樣一個所謂的“管理團隊成員”,其極不稱職,也絕不會在“評說中求得技術進步”。
作者: 深圳漁民    時間: 2013-10-11 12:55
回復 14# 規(guī)矩灣錦苑


    你說的尺子確實不能用來檢光學儀器,JJG7上的矩形尺有兩個工作角,長刃邊與短邊的夾角和短刃邊與長邊的夾角。檢光儀用的刀口直角尺外形雖然相似,但兩刃邊的夾角才是工作角。而矩形尺兩刃邊是沒有技術要求的。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11 21:57
本帖最后由 規(guī)矩灣錦苑 于 2013-10-11 22:01 編輯

回復 21# 深圳漁民

      非常感謝你的回復。你說的“檢光儀用的刀口直角尺外形雖然相似,但兩刃邊的夾角才是工作角。而矩形尺兩刃邊是沒有技術要求”這都是客觀現(xiàn)實。但,我說的00級刀口矩形直角尺的確可以用于儀器兩個導軌垂直度的檢定。
  萬能工具顯縱、橫向滑板移動的垂直度允差為6″或0.003mm/100mm,00級刀口矩形直角尺與刀口直角尺同樣有兩個相鄰刀口組成直角,雖然直角的誤差也確實不能保證應有的檢定精度,但,請見13樓摘抄的張?zhí)┎鶎憽稁缀瘟繖z測1000問》一書中的503問,“如果把刀口直角尺翻轉180°再撿一次,并取兩次檢定值代數(shù)和的平均值做為檢定結果,……,則刀口直角尺本身的垂直度偏差被消除,提高了檢定精度”。既然“刀口直角尺本身的垂直度偏差被消除”,那么對萬能工具顯縱、橫向滑板移動的垂直度檢定,直角尺兩個刀口的垂直度還真的就那么重要嗎?因此我認為我們看問題要看本質,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我們檢定的是儀器導軌的垂直度,并不是檢定直角尺的垂直度。我說過要想單獨購買整套儀器檢具中的刀口直角尺就和登天差不多難,購買00級刀口矩形直角尺作為替代物的確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措施。如果實在感覺對刀口垂直度不放心,在原有基礎上對刀口稍加研磨對我們量具修理人員來說也并不是難事。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11 22:39
回復 20# xqbljc

  顯然我們心目中的平直度專家可能沒有修理過框式水平儀。如果修理過框式水平儀,那么就一定會知道確保框式水平儀4框兩兩垂直的重要性。框式水平儀4框兩兩垂直是確保上、下及兩側平工作面及∨型工作面的零位誤差正確性的關鍵所在。否則,上工作面零位調整正確后,下及兩側平工作面的零位誤差正確性一定是面目全非了。
  我再次重復我的觀點,360°的確也是封閉原則的條件之一,但封閉原則的關鍵是圖形的封閉,并不僅僅是360°,否則就叫不叫封閉原則而叫360度原則了。封閉圖形的的內(nèi)角和為(n-2)·180°,這是平面幾何的一個基本定理,這也是形位公差標準所說的“理論正確尺寸”。封閉原則就是利用理論正確尺寸的絕對正確性(真值)來“消除”測量設備(對于檢定就是計量標準)的“誤差”,從而獲得準確可靠的檢測結果。翻轉180°的直線兩端重合意味著n=2的封閉圖形,也是封閉原則中的一個具體應用,因此盡管我的目力這個直線度檢測儀器的直線度檢測準確性并不高,但因為使用了封閉原則,正如張?zhí)┎蠋熣f的眼睛這個“測量設備”的誤差也就被“消滅”了,可以測得欲購直尺是不是真的直。
  本人只回復技術性觀點好看法,對于老師在帖子中的挖苦諷刺和蔑視性語言和非禮貌性語言,本人保持沉默,恕不回復。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2 11:07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12 11:53 編輯

23樓的帖子再次詮釋了何謂“擰種”,鑒于如此錯誤多多的帖子,有可能會誤導到論壇中某些量友,故:必須逐字逐句的給以駁斥:

     “顯然我們心目中的平直度專家可能沒有修理過框式水平儀。如果修理過框式水平儀,那么就一定會知道確保框式水平儀4框兩兩垂直的重要性”。
       樓上某位又一次拿什么“專家”來說事,告知一下,沒什么專家,倒是酸溜溜的“葡萄效應”大家都感受到了。這是不是諷刺挖苦?是不是無事生非?大家去評議吧。某位過去帖子中講別人“沒見過水平儀”,現(xiàn)在又講別人“沒有修理過框式水平儀”,告知一下,除框式水平儀的工作面的磨削或刮研修理確實沒做過外,零位調整,包括水準泡的更換等修理內(nèi)容都做過的,包括對水平儀多個生產(chǎn)廠家產(chǎn)品的樣機試驗(包括計量性能和理化性能)也幾十次的做過(實行生產(chǎn)許可證的年代)。至于“4框兩兩垂直的重要性”,既然曾經(jīng)假惺惺的“抱歉”過,就不要為自己經(jīng)常性不經(jīng)意間的“話失”無理辯解了,如此重要的東西,規(guī)范、標準中都沒有涉及,某位應去找規(guī)范、標準編寫人員交涉啊,總是在這里喋喋不休的亂講一氣,實質性的“懦夫”,有意思嗎?樓上某位以其“見過水平儀、修理過框式水平儀”的“內(nèi)行”自居,本人在這里就以外行身份挑戰(zhàn)一下,如果樓上某位能在一周時間內(nèi)(充足的查看資料、咨詢時間),講出水平儀的重要部件水準泡的生產(chǎn)制作工藝及過程,這當然主要指的具有一定曲率半徑圓管水準泡內(nèi)壁的制作工藝及過程,提示一下,與元宵的餡如何進入無縫的元宵面團內(nèi)有類似,如能敘述正確、清楚,外行的本人可稱其為老師,過去的“挑戰(zhàn)”,某位的表現(xiàn)極不“男人”,所以總是讓人看不起你,給其機會,由其做一次“男人”。

      “框式水平儀4框是確保上、下及兩側平工作面及∨型工作面的零位誤差正確性的關鍵所在。否則,上工作面零位調整正確后,下及兩側平工作面的零位誤差正確性一定是面目全非了”。
       什么“關鍵所在”,應該是本末倒置了吧?!本人在20樓已經(jīng)說清楚了此事,在這里,告知樓上某位一下,所謂的“兩兩垂直”,應該是“不需要檢測”的,因為上、下及兩側平工作面及∨型工作面的零位誤差正確性,已經(jīng)控制了框式水平儀相鄰工作面的垂直度了。再說,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錯誤,你就不要在那里繞來繞去了。至于“上工作面零位調整正確后,下及兩側平工作面的零位誤差正確性一定是面目全非了”,某位就不要不懂裝懂了,框式水平儀的零位誤差主要是指下平、∨型工作面(對0.02mm/m分度值來講,是1/4分度),其它的兩側平、∨工作面及上工作面的零位誤差(對0.02mm/m分度值來講,是1/2分度),二者相差1倍的。孰重孰輕,誰主誰次,樓上某位不要搞混淆了。所以,框式水平儀的零位誤差檢測或調整,首先需要針對下平、∨型工作面,此零位誤差符合要求后,才去檢測其余兩側及上工作面零位誤差的,當然,這其余零位誤差若超差后,已經(jīng)不能夠再調整水準泡了,需要對兩側及上工作面給以磨削或刮研修理了,根據(jù)我對框式水平儀制造商情況的了解,他們不會生產(chǎn)出棱形或遠離正方形的框式水平儀,所以“面目全非”是某位異常豐富且怪異的想象力吧?!但“想象力”要多少有些“靠譜”才好!

      “我再次重復我的觀點,360°的確也是封閉原則的條件之一,但封閉原則的關鍵是圖形的封閉,并不僅僅是360°,否則就叫不叫封閉原則而叫360度原則了”。
       樓上某位陳詞濫調的錯誤觀點,就不要再給以“重復”了,某非丟人現(xiàn)眼的還不夠嗎?!什么“封閉原則的關鍵是圖形的封閉”,告知某位一下:封閉原則的的前提是圓形的封閉(非圖形的封閉),是0°與360°的重合,什么“并不僅僅是360°”,告知某位一下,封閉的圓形,其中心角為圓周角,肯定只能是360°,而不會是你胡言亂語的180°、360°、540°或720........!你如此不自量力的挑戰(zhàn)數(shù)學公理,不是“抽風”又是什么呢?!至于幾何量專業(yè)重要的“封閉原則”,叫什么名字的事,就由著樓上某位信口開河好了,叫“360°原則”還是叫“(n-2)·180°”原則,包括叫“規(guī)氏原則”都行,前有“規(guī)角制”,后有“規(guī)氏原則”,也是蠻好的嗎,但前提是大家能夠接受這樣不靠譜的稱謂即可。

      “封閉圖形的內(nèi)角和為(n-2)·180°,這是平面幾何的一個基本定理,這也是形位公差標準所說的“理論正確尺寸””。
        樓上某位根本不懂封閉原則的前提或實質是圓形的封閉,是0°與360°的重合,所以才講出“封閉圖形的內(nèi)角和為(n-2)·180°”這樣遠離話題的所謂“基本定理”,告知某位一下,不是什么“封閉圖形”,是多邊形,其內(nèi)角和才為(n-2)·180°的。而我們談“封閉原則”不是針對“封閉圖形”,也不是針對多邊形,而是針對封閉的圓形,圓的定義是:到定點為定長的動點運動軌跡,這樣的“軌跡”形不成“內(nèi)角”,更沒有不靠譜的“內(nèi)角和”,其只有圓心的圓周角(圓分度)。多邊形的封閉與我們所研究的“封閉原則”毫無關系,多邊形是有內(nèi)角和的,但“封閉圖形”不一定也有內(nèi)角和,比如:封閉的曲邊梯形,盡管也是“封閉”的,某位能告訴我們,其內(nèi)角和是多少嗎?所以,某位不要在“封閉圖形”與“圓封閉”二者間繞來繞去了,大家會說你“不講究”的。至于“理論正確尺寸”的說辭,已經(jīng)不需要駁斥了,莫非角度=尺寸?你老是在搞穿越!

       “封閉原則就是利用理論正確尺寸的絕對正確性(真值)來“消除”測量設備(對于檢定就是計量標準)的“誤差”,從而獲得準確可靠的檢測結果”。
        角度=尺寸的“穿越”,就不需要再講了,所謂“絕對正確性(真值)”也只是從理論角度來講的,幾何量專業(yè)中“封閉原則”是在測量時不考慮形狀誤差等因素后(形狀誤差=0),所得出的ΣΔai=0,也就是講實測過程及結果,依據(jù)“封閉原則”,但又與理論上的絕對正確性(真值)是相對關系,即相對≠絕對。

       “翻轉180°的直線兩端重合意味著n=2的封閉圖形,也是封閉原則中的一個具體應用”。
       “直線兩端重合意味著n=2的封閉圖形”,請問不好好講人話的樓上某位,重合后的直線應該還是直線吧?這能稱作“封閉圖形”或“多邊形”嗎?多邊形應該是n≥3吧?!能告訴我直線的“內(nèi)角和”是多少度嗎?有邊數(shù)為n=2的多邊形嗎?離開了圓,甚至連“封閉圖形”都扯不上,再去講什么“封閉原則中的一個具體應用”,大家應該如何評價某位的精神狀態(tài)呢???

       “眼睛這個“測量設備””。
        請問有“測量設備”綜合癥的樓上某位,“眼睛”如果也是“測量設備”的話,那么作為測量操作者的“手”、“大腦”......,是否也可以是“測量設備”呢?如果它們都是,是否應該對“眼睛”、“手”、“大腦”等等都作出檢定或什么“確認”呢?敬告(或警告)處境危險的某位一句:精神中心在向你招手呢。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12 21:38
回復 24# xqbljc

      1我們現(xiàn)在討論技術問題,還是請老師放棄那些什么男人女人的性別歧視性不良語言吧。既然老師不承認框式水平儀4框“兩兩垂直”的重要性,就請老師您直接說一說假設底面(下面)與某個側面不垂直,您如何確保底面與該側面的零位誤差正確性同時滿足吧。
      2我認為按您的觀點,封閉原則還是更名為360°原則吧。我的觀點是封閉原則是針對封閉圖形的特性,但由封閉圖形建立起的封閉原則也并不是你說的那么隨意。任何封閉的多邊形,在測量兩條邊的夾角或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時,如果要使用封閉原則,這個多邊形應該是等邊的或等角的。
      3直線兩端重合意味著n=2的封閉圖形,“重合后的直線應該還是直線”,老師的確說對了。不過先請老師不要使用污蔑性語言,不管誰的“精神狀態(tài)”如何,還是圍繞著技術問題來討論,非技術討論的挖苦諷刺和污蔑性用詞請收回,我們不是大街上吵架。關于直線與直線的不同,我只是請老師注意,我說的這是兩條長度相同的直線段“封閉”后的重合。
      4我說的眼睛這個“測量設備”,也請老師看清楚那個引號,我相信任何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比喻,我不相信老師連比喻都會看不出來。如果測量設備不能比喻成人的眼睛,請問老師,人們常常說“計量”是企業(yè)的眼睛,是不是說企業(yè)也都長了眼睛,企業(yè)會不會也長“手”、“大腦”、……?恕學生無能,我從來沒有謾罵過任何人,但如果連比喻都可以看成真實存在,我就實在不知道“精神中心在向誰招手呢”?我再次誠心誠意提醒我曾經(jīng)崇拜過的老師,我們現(xiàn)在在討論技術問題,不是小孩子在吵架,請注意文明用語。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2 22:43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12 22:46 編輯

樓上某位煞有其事的講什么“我們現(xiàn)在討論技術問題”,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在25樓的帖子,有一點點技術內(nèi)容嗎?!

       如果要談技術問題的話,首先要肚子里有知識,有基礎理論,加之有端正的探討問題的態(tài)度,某位這三者都不具備,“三無”之人,還要喊叫著什么“討論技術問題”,不怕被人恥笑啊?!質問樓上某位,本人提出的問題,你有能力正面作答嗎?本人發(fā)出的挑戰(zhàn),你敢應戰(zhàn)嗎?至于什么“男人女人的性別歧視性不良語言”說辭,有那樣的事嗎?本人根本不清楚也不想知道你的性別,只是像你那樣比喻一下,你的作為不“男人”,你不是講加引號,就成為“任何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比喻”了嗎?某位可以比喻,他人不可以比喻,你太霸道了吧?!

     你對框式水平儀的“假設”,以及“同時滿足”的疑問,去問JJF1084吧,本人不屑于與你這樣胡攪蠻纏的異類談論計量技術問題,因為你態(tài)度不端,沒有資格!幾何量專業(yè)重要的封閉原則被樓上某位改名之事,我在24樓就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由著樓上某位信口開河好了”,建議某位還是改為““規(guī)氏原則””的好,與前面的“規(guī)角制”呼應一下嗎!

     樓上某位由多面棱體的內(nèi)角又轉談什么“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某位真“無知透頂”,再次告知某位一下,圓分度的的工作角(圓心角)是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至于多邊形是“多邊形應該是等邊”的說辭,告知一下某位,多面棱體的全稱為正多面棱體,一個“正字”都概括了。

      樓上某位的“精神狀態(tài)”如何,決定了只有其才能講出“直線兩端重合意味著n=2的封閉圖形”這樣的無知話語,可是對“直線的“內(nèi)角和”是多少度”的質疑,某位敢回答嗎?!其直線=多邊形的詭辯,從數(shù)學角度或計量專業(yè)角度都講不通吧?!繼續(xù)其一貫性的“擰種”去吧!

      從“眼睛這個測量設備”比喻的詭辯可以看出,某位將水平儀+橋板說成“測量設備”,也同樣是比喻吧?既然放棄無理的觀點,那就既往不咎,某位動輒“測量設備”、“測量系統(tǒng)”都是打引號的,按比喻看待,至多也就是比喻不恰當罷了。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13 00:47
本帖最后由 規(guī)矩灣錦苑 于 2013-10-13 00:52 編輯

回復 26# xqbljc

     既然老師愿意男人女人地討論問題,就隨你的便吧,本人不介入男人女人的討論課題,只對技術問題發(fā)表看法。
     老師不想回答或者回答不出“假設底面(下面)與某個側面不垂直,如何確保底面與該側面的零位誤差正確性同時滿足”的問題,本人并不感到意外,回避回答是預料中的事,不回答那也就算了吧。我認為這個問題任何人簡單地畫一下圖形就自然明白了。將底面零位誤差調整合格,側面的零位誤差必然不正確;將側面的零位誤差調整合格后,底面零位誤差正確性必將變回不滿足檢定規(guī)程要求的狀況,二者不可能同時滿足檢定規(guī)程要求。
     關于“正多面棱體”的說法,是眾所周知的,我完全贊同老師的意見。但,難道老師認為正多面棱體“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與“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大小有差別嗎?難道老師不認為兩條長度相同的直線段重合“封閉”后,構成的封閉圖形的內(nèi)角和是0°嗎?
     我把“水平儀+橋板”說成“測量設備”并不是比喻,這是計量科學,“水平儀+橋板”符合“測量設備”的定義。難道老師真的連測量設備的定義都不清楚了嗎?老師難道真的連比喻和事實都看不出來嗎?
     還是那句話,有關蔑視別人的詞語就恕我不回復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3 11:15
本人針對樓上某位從不正面作答問題,以及多次沒勇氣及能力接受“挑戰(zhàn)”的懦弱行為,僅是在帖子中比喻了一下其作為不“男人”,就被某位誣陷為“愿意男人女人地討論問題”,大家應該會看清楚,本人的帖子中沒有“女人”這個字眼吧。樓上某位,腹內(nèi)空空、閑的無聊、意識不潔、嗜好取向不端、品位低下,即過了“口癮”,又嫁禍于人,這嘴上活是夠損的。這就是某位張口閉嘴“老師”、“崇拜”....的真實面孔。面對這樣的人,生氣不值,反貶則降低了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針對其為數(shù)不多所謂技術論點,繼續(xù)給以不留情面的駁斥。

      樓上某位對框式水平儀的“假設”,以及“同時滿足”的疑問,首先其“假設”就是個偽命題,應屬無聊;后面“簡單地畫一下圖形”,又回到“看圖說話”、“看圖識字”的幼童智力時期;“同時滿足”則屬先殺豬還是先殺驢的“陷阱”了,某位的無聊之極,相信大家應該會看清楚的,這就是其“只對技術問題發(fā)表看法”謊言的實質。但其實偽命題還是漏洞百出的,“下正側錯”則去調“側”,“側正下錯”則去調“下”,樓上某位瞬間又傻的“可愛”起來,以至于愚蠢到按倒葫蘆起來瓢。實際上,本人在24樓已經(jīng)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了,當出現(xiàn)“下正側(上)錯”之時,正確的做法是“不能夠再調整水準泡了,需要對兩側或上工作面給以磨削或刮研修理了”。這個所謂的技術問題就不去談了,畢竟其“技術含量”并不高,也只有樓上某位出于無聊,以這樣的“小兒科”忽悠他人,結果卻忽悠了自己,應該還是精神狀態(tài)有問題吧?!

      “關于“正多面棱體”的說法,是眾所周知的”,樓上某位又在不懂裝懂了,弱弱的問一句:你真的懂嗎?當你談論多面棱體的內(nèi)角時,我就清楚,你既沒使用過多面棱體,有可能也沒見過多面棱體,對一個角度領域或圓分度計量器具的典型代表如此的無知,真不知道“做過幾十年的幾何量計量儀器的檢定”的說辭從何而來?應該是某位又當眾說謊了吧?!不希望某位在講實話時臉紅!

       樓上某位對正多面棱體““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與“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大小有差別嗎”的疑問,本人先簡單的反問一句,難道某位認為二者之間沒有差別嗎?“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是圓心角的同時,還是標稱角,而“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僅是個圓心角,既不是工作角,也不是標稱角;前者標稱值可以使用公式360°/n給以算出;后者無法確定真實角度大小;前者實際角度可以使用自準直儀瞄準定位,由圓分度儀器讀數(shù),經(jīng)兩位置讀數(shù)后,其差值即為法線夾角;后者,由于正多面棱體是非等邊多邊形,加之“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的不可測,所以無法確定真實角度大小;前者法線夾角理論上是等分,后者由于當棱體水平放置時,工作面的水平方向“一條邊”各不相等,也就是棱體各內(nèi)角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周上,由于這“一條邊”各不相等,故“一條邊”所對應的外接圓弧必然也不相等,則外接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肯定也是不相等的;從上面的分析可知:“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首先是非等分,其次是無法精確測得,再講也不是工作角;故“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與“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必然在大小及各個方面是有差別的。上面分析的應該是比較透徹了,之所以顯的有些雜亂,主要原因是由于樓上某位“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的說辭是在“繞來繞去”,不過這些角度基礎知識,也僅是牽扯到很少一點初等數(shù)學方面的東西。相信大家會看明白的。至于提出疑問的樓上某位,其應該確實稀里糊涂,加之改不掉的惡習“繞”,應該不在考慮之列。大家搞清楚,不受誤導為目的。

      樓上某位“兩條長度相同的直線段重合“封閉”后”的說辭,本人先請教一下,這“直線段”是什么東西?不是數(shù)學領域新名詞術語吧?莫非是無端點的“直線”與有端點的“線段”結合后,所產(chǎn)生的“怪胎”?某位繼續(xù)著不靠譜的“創(chuàng)新”。這“重合“封閉”后”的文字描述又作何講?“直線”或“線段”也有“封閉”之說?“直線”或“線段”也有“內(nèi)角和”?這內(nèi)角和還是“0°”?樓上某位就順著“光柱”往上爬吧,沒有“回路”,而是應該“回爐”了!

      樓上某位““水平儀+橋板”說成“測量設備”并不是比喻”的說辭,確實把人又搞糊涂了,不是講加個引號,“任何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比喻”嗎?這里怎么又變成“計量科學”事實了呢?不知大家是否明白某位忽左忽右的說辭?本人是基本搞清楚了:到底是“比喻”還是“計量科學”或“事實”,就是某位那張嘴!當嘴“封閉”時,上下唇的那條線就是“封閉圖形”,其“內(nèi)角和是0°”,我的解讀不知大家是否聽明白了?本人依舊是似懂非懂。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13 21:59
回復 28# xqbljc

      我說過本人對于男人女人的討論不感興趣,也不愿意看到心目中的老師在討論技術問題中蔑視和謾罵學生和其他人不男人,似乎女人就天生懦弱,然后還不承認這是性別歧視。本人對心目中的老師其它更多的挖苦諷刺和謾罵語言同樣將不予回復,請恕學生在這方面的確不能像“男人”那樣,也的確不愿意像“男人”那樣。但是,就技術問題本人仍將一如既往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老師一再強調“假設底面(下面)與某個側面不垂直”是“偽命題”和“無聊”。但,這種情況是不是客觀存在著,是不是“偽命題”,我相信凡是檢定和調整過框式水平儀上下左右4框零位正確性的量友們心中有數(shù)。幾乎沒人不知道當上下左右4框零位正確性不能同時滿足檢定規(guī)程要求時,修(研)磨4 框相鄰邊的垂直性是必然的道理。
      我不知道誰在繞。如果老師不繞,既然認為幾何量計量中的多面棱體的端面投影形狀是“非等邊多邊形”,那就請舉個不等邊或不等角的產(chǎn)品例子吧。
      老師既然知道直線和直線段的不同,也知道直線段是有長短的,那就請老師看清楚我說的是“長度相同的兩條直線段”組成的封閉圖形。這個圖形必然是疊加在一起的線段,這種圖形只有重合在一起的兩條邊,即便是代人求多邊形內(nèi)角和的公式,圖形的內(nèi)角之和也必為零。
      我認為作為中國人沒有不知道中文標點符號"引號"用途的,老師更不至于不懂引號的用途。不然我就把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引號用法摘錄如下:“1表示直接引用,一般在冒號后;2表示特殊含義;3表示特定稱謂;4表示強調和突出;5表示諷刺或否定”。至于文中的引號是何作用,并不需要作者講明吧?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4 13:31
無聊的說辭,或稱莫須有的“男人女人的討論”是不存在的,表示“不感興趣”的樓上某位,或許正處心積慮的要往那個方向引導呢?!嗜好取向有問題的。

       比喻樓上某位“不男人”是客觀的,也是實事求是的,某位自己都認可“的確不能像“男人”那樣,也的確不愿意像“男人”那樣”,這就明確表明“不男人”嗎。所以,再講“諷刺、蔑視和謾罵”,應該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吧?樓上某位的“引導”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回避就是了,由其自己過“口癮”即可,攪不了論壇的大局。

      “偽命題”的事情,明明是樓上某位的“假設”,現(xiàn)在又要講是什么“客觀存在著”,樓上某位一會兒是“4框零位正確性”,一會兒又變成“4 框相鄰邊的垂直性”,應屬語無倫次、敘述及思維混亂,不排除精神狀態(tài)確有問題。告知某位一下,規(guī)范、標準都沒有提及“垂直性”的事情,零位正確性已經(jīng)控制了垂直度,你就沒必要無知的去“標新立異”了。另外你過去已經(jīng)明確對“校準”與“檢定”,“規(guī)范”與“規(guī)程”混淆表示過“抱歉”了,怎么現(xiàn)在還以什么“檢定和調整過框式水平儀......不能同時滿足檢定規(guī)程要求”這樣的說辭來繼續(xù)混淆呢?你確實沒腦子的!

      多面棱體是非等邊多邊形,某位連這些都不懂,為了讓論壇的量友們對典型的、重要的圓分度計量器具多面棱體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我在這里就簡單的談一下,這與樓上某位的無知疑問無關。多面棱體從制作材料上來講,有鋼制的及玻璃的,鋼制的在國內(nèi)生產(chǎn)廠家主要是國家計量院實驗工廠、304所、九江六三五四所等,玻璃的國內(nèi)生產(chǎn)廠家主要是北京304所、天津機械所等,鋼制的棱體加工工藝主要是手工研磨,所以其不可能為等邊多邊形,各個工作面的水平一條邊的不相等決定了其內(nèi)角的頂點不會在同一個圓周上,所以樓上某位所“繞”講的“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是不可測的,對圓周角360°來講,是非等分的;而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是可測的,是等夠等分圓周角360°的(360/n),是適用于“封閉原則”的,其工作角的描述為任意工作面中心法線與0°工作面中心法線夾角(累積法線夾角),我上傳一個棱體證書的一部分來說明這個工作角(累積法線夾角):

         

       從表格中大家可以看到,棱體的工作角(累積法線夾角)都是相對0°位置的;從示意圖中,大家可以看到工作面中心的法線,以及累積法線夾角(工作角)指的是什么。

       玻璃棱體,工作面是鍍膜的,其一般外面還有一個金屬保護套(可調工作面與定位面垂直度的),由于金屬保護套的存在,所以,我們看到的玻璃棱體工作面是圓形的,也就沒有等邊還是非等邊之說,以及“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也就都不存在或看不到了,另外,棱體的全稱為正多面棱體,這個“正”字,主要是指360/n是能夠除盡的(n為12、24、36、72等),17、23面棱體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前,一直沒有被寫入規(guī)程,主要原因就是17、23不能被360整除,上個世紀末才被寫入規(guī)程,但規(guī)程的名稱仍然為正多面棱體,當初那些反對將17、23面棱體寫入規(guī)程的人已經(jīng)都退休了(主要是國家院的人)。上面談到的這些,應該會對大家了解角度計量中,典型的圓分度標準器正多面棱體有所幫助,這就夠了。對于無知的樓上某位,動輒就扯內(nèi)角、包括“繞”講的“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由于這些無關大局,也攪不渾論壇這潭水,不屑提及也就罷了。

       “直線和直線段的不同”,的說辭,相信大家對直線、線段等概念比本人還清楚,什么亂七八糟的線“封閉”、線“內(nèi)角和”為0,大家肯定也比我還要清楚,棄之不理也罷。

       “中文標點符號"引號"用途”的說辭,更沒必要談了,樓上某位毫無誠信可言,其講的東西本人連標點符號都不相信。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4 22:49
校準《光學儀器檢具》中的直角刀口尺及四方鐵的示意圖: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14 23:19
  某位專家級人物一方面自稱罵別人“男人女人”是“莫須有”的,另一方面又明明白白口吐穢語“比喻樓上某位‘不男人’是客觀的”,這不得不讓大家想到了一個成語,恕我為了保護該專家級人物的體面就不點明了。
  某人認為框式水平儀四框零位正確性已經(jīng)控制了四框垂直度,那么就請說明當?shù)酌媪阄惶幱谡_性時,側面零位不正確時該如何處置吧,請說明四框的垂直性和零位正確性哪個是根本,哪個是表象。希望某老師自己不要像挖苦和謾罵別人那樣“語無倫次”、“思維混亂”、“精神狀態(tài)確有問題”、“沒腦子”。
  老師花了大量篇幅介紹了多面棱體的基本特性,可是卻忽略了正多邊形的定義:各邊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邊形。說“17、23面棱體”不是正多邊形的主要原因就是17、23不能被360整除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正多邊形的邊數(shù)n為12、24、36、72也好,17、23也罷,是不是正多邊形與邊數(shù)能不能被360整除毫無瓜葛,而是其邊長或者內(nèi)角是否相等。正多邊形的外接圓圓心也叫正多邊形的中心,正多邊形每一條邊所對的外接圓的圓心角也叫正多邊形的中心角。我不相信專家級的人物不明白這個初中生就明白的道理,而只知“工作面中心法線與0°工作面中心法線夾角”的特性,不知正多邊形的平面幾何基本特性。誰也沒有否定正多邊形的中心角之和為360°,但,無論想不想攪這潭水,無論屑不屑提及,封閉原則永遠無法回避正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必為(n-2)·180°這個平面幾何科學的基本定理。
  既然老師對兩條長度相等的直線段重疊組成的圖形及其特性視而不見,欲意棄之不理,那是老師自己的權力。但,將不會因為有的人對其視而不見,這個客觀存在的特殊圖形及其特性就會消失。
  同樣,對于中文標點符號"引號"用途如果有人就是不承認,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相信,那也是個人的權力,我相信一方面說別人精神狀態(tài)不正常,一方面作出與常人不同的舉動,別人也就只能一笑了之。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5 10:53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15 11:40 編輯

樓上某位又拿什么“專家級人物”說事,由“無知透頂”并列至“無聊透頂”。

       “男人女人”僅是兩類性別,怎么到了某位嘴里就成了“罵別人”呢?何況,是樓上某位首先在帖子中提到這四個字(25樓),誣陷的伎倆實在不高,倒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了自己品行低下。比喻樓上某位“不男人”怎么就成了“口吐穢語”?明明白白的是某位自己都認可:“的確不能像“男人”那樣,也的確不愿意像“男人”那樣”嗎!這不就是某位由“擰種”自甘墮落并列至“不男人”嗎?!告知樓上某位一下:思想意識純粹些,不要再處心積慮的往不好的方向“引導”了,免得并列至本山大叔所言“勾引”上去。

       樓上某位所出的“偽命題”,還有技術價值再談論嗎?“當?shù)酌媪阄惶幱谡_性時,側面零位不正確時該如何處置”的疑問,大家包括某位去24樓的第三個自然段查看答案吧,顛三倒四的翻來覆去糾纏不成問題的問題,應該就是腦子進水或精神狀態(tài)出問題了!講你“沒腦子”,是因為你經(jīng)常性的為自己“話失”假惺惺抱歉,轉眼又去繼續(xù)“話失”,你所談的“檢定和調整過框式水平儀......不能同時滿足檢定規(guī)程要求”,是在繼續(xù)做校準與檢定的混淆,所以,你的假惺惺抱歉既不值錢,又“沒腦子”。

      本人用了較大篇幅普及多面棱體的基本知識,是為了論壇中廣大好學的量友們,與不學無術的樓上某位絲毫不牽扯,你無知+淺薄,是沒有這個能力的!煞有其事的講什么“忽略了正多邊形的定義”,某位去前面的帖子查看一下,本人從未提及“正多邊形”這四個字,不要在“正多面棱體”與“正多邊形”間做混淆,前者表面上看是一個正棱柱體,橫截面是正多邊形(正多邊形是加引號的),實則由于各個工作面為手工研磨,其內(nèi)角頂點并不在同一個圓周上,所以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正多邊形,而是典型的圓分度計量器具,后者是數(shù)學領域里研究的理想化的幾何圖形。再普及一下多面棱體的基本知識:

      

      圓心角與中心角是不同的,前者為圓的要素,后者為多邊形的要素,二者不可混為一談,它們有關聯(lián),但不能講圓心角=中心角,這些科學基礎知識的道理對蓄意做混淆的樓上某位是沒有作用的,因為其自稱謂“擰種”。

       32樓的帖子,基本上沒有談什么技術問題,就是在那里胡攪蠻纏,所以,不屑于搭理就是了。在這里,奉勸樓上某位一下:計量基礎知識要靠勤奮的看書學習和平時工作中的積累,臨時抱佛腳的去網(wǎng)上查那點東西,現(xiàn)學現(xiàn)賣、鸚鵡學舌,會弄巧成拙的,畢竟,網(wǎng)上只是些普及、大眾化的解釋,不會太專業(yè)的,你現(xiàn)在應該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了吧?!但一切都晚了,“回爐”又不是那“料”,只能是悔之晚矣。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15 22:32
  是的,“男人女人”本來就是兩類性別,并無罵人成分,也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眾所周知如果顛三倒四地別有用心亂用,就是對人的極不尊重。至于我在25樓為什么提及“在討論技術問題時放棄那些什么男人女人的性別歧視性不良語言”,正是針對某人一貫以挖苦諷刺和謾罵別人為嗜好,在24樓公然以極不禮貌地謾罵別人“表現(xiàn)極不‘男人’,……,給其機會,由其做一次‘男人’”(且在33樓仍在堅持以罵人津津樂道)而作的一個提醒。如果某位專家級人物認為別人可以不被尊重,別人可以隨意被他侮辱和謾罵,他可以故意把“男人女人”亂用于他人后,再掩耳盜鈴地說他并沒罵人,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稱其為女人呢?
  如果某專家級人物沒有“腦子進水或精神狀態(tài)出問題”,他就一定會正面回答框式水平儀四框的垂直性和四框零位正確性哪個是根本,哪個是表象,一定會正面回答四框零位正確性不能同時滿足檢定規(guī)程要求時的做法。
  我們的專家級人物否定正多面棱體使用了正多邊形的基本特性,我每也就只能無語了。我只是再重復一下初中生都知道的幾何知識:任何一個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正多邊形的外接圓圓心也叫正多邊形的中心,正多邊形每一條邊所對的外接圓的圓心角也叫正多邊形的中心角,圓心角或中心角與相鄰兩條邊的法線夾角大小相等。當然,我們的專家級人物因為基礎扎實,知識淵博,而且自稱為男人式的人物,可以對其視而不見,不予承認。本人的確笨,不會挖苦諷刺和謾罵,更不會發(fā)明那么多挖苦諷刺和謾罵的詞語,也就只有“鸚鵡學舌”以提醒心目中的老師挖苦諷刺別人其實并不表示自己的觀點有多正確,也不表示自己有多強大。
  我們還是心平氣和并平等地各自發(fā)表各自的技術觀點吧,不要謾罵別人,不要諷刺別人的觀點,技術討論只要毫無保留地講述自己的觀點即可,把觀點正確與否的判定留給量友們。本人聲明,我無權像某老師那樣可以“奉勸”他人,我絕不“奉勸”某老師,充其量也只是以學生身份的一個“提醒”。我相信量友們會自行采用正確的有益的觀點而摒棄錯誤的無用的觀點,我也相信量友們之中也一定不乏有高手,論壇中也一定藏龍臥虎。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6 12:26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16 12:49 編輯

樓上某位既然承認“男人女人”本來就是兩類性別,并無罵人成分。而且,這樣的說辭是某位在25樓首先提及,那么后面所講什么“蔑視和謾罵”、“口吐穢語”以及“極不尊重、侮辱”等等,應該就是自我蔑視和自我謾罵,自我不尊重和自我侮辱吧?!所以,分明是“賊喊捉賊嗎”(非真賊,是加引號的比喻)!!!如果樓上某位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策”,本人接受放棄的建議,不再回應這個由其首先談及的無聊話題。

      所謂“框式水平儀四框的垂直性和四框零位正確性”的問題,還有必要再談下去嗎?是否某位先提供一下框式水平儀的“檢定規(guī)程”,畢竟是你提到莫須有的“四框零位正確性不能同時滿足檢定規(guī)程要求”的,這牽扯到了檢定與校準,以及規(guī)程與規(guī)范的混淆問題。我講你“沒腦子”,就是指你因“話失”后虛偽抱歉,繼續(xù)“話失”這樣的事情。你大概已經(jīng)無臉面再繼續(xù)“抱歉”了吧?!

      正多面棱體與正多邊形,前者是典型的圓分度計量器具,后者是數(shù)學中普通的幾何圖形,我們在談論幾何量專業(yè)中的“封閉原則”,肯定與計量器具正多面棱體相關,而與后者多邊形并沒有什么關系,畢竟數(shù)學領域中沒有提及什么“封閉原則”吧,某位卻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篇幅,去網(wǎng)上查來什么“幾何知識”,一字不差的給以毫不相干的鸚鵡學舌,你怎么老是愿意做這些無聊的事情?再次重復告知樓上某位:正多面棱體由于加工工藝的實際情況,其各個內(nèi)角的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心的圓周上,其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外接圓,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與什么一條邊所對的圓心角不可能相等,何況后者還是不可測的;本人基礎并不扎實,知識也不淵博,是你所見所知、應知應會的太少,應付或混計量工作還能湊合,做好本職工作或來論壇談見解,你差距大了!本人并不是在蔑視你,只是由于你的無知+淺薄,尤其是惡劣的態(tài)度,讓人從內(nèi)心里看不起你!

      樓上某位現(xiàn)在知道要求“心平氣和并平等地各自發(fā)表各自的技術觀點”了,告知一下,由于你的探討問題的態(tài)度不端,無知+淺薄,論壇中某些人已經(jīng)不屑于與你談論問題了,他們希望遠離你。你看你在22樓明顯錯誤的帖子,人家已經(jīng)不屑于與你討論了。本人應該是給足了你臉面,不要則應該是你自己的事,對于“擰種”二字,你是名符其實的!本人也準備遠離而去,不屑于與你繼續(xù)消耗時間了,你就好自為之吧!

      本人不否認論壇中肯定有藏龍也有臥虎,但也有討厭的蒼蠅蚊子,在這里不能老虎、蚊子都打,但對討厭的蒼蠅蚊子還是要打的,而且是痛打,不多說了,好或歹,樓上某位應該懂得。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17 03:00
  如果老師認為你并無侮辱人的意味,就自己仔仔細細品味你的24樓關于男人女人的話題吧,這個話題既然是對人尊重的,現(xiàn)在我拒絕接收,還是老師自己拿回去受用吧。是24樓在先還是25樓在先,可能幼兒園的孩子都明白,“賊喊捉賊”、倒打一耙的做法打別人是起不到作用的。
  “框式水平儀四框的垂直性和四框零位正確性”的問題涉及到封閉原則應用的一個案例,因此提出來討論。老師恣意回避,不愿意回答或者無法回答,學生并無強迫之意。不過請不要男人女人地諷刺別人就行了。
  平面幾何、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的數(shù)學基本理論本來就與幾何量計量分不開。理論來自于實踐,反過來指導實踐是最簡單的哲學道理。老師認為幾何量計量的正多面棱體和平面幾何的正多邊形是相互割裂的兩件事,正多面棱體與正多邊形毫無關系,那是你的觀點,我認為并不是科學的觀點。正多邊形的一條邊所對的圓心角是不可測的,也是老師你的觀點。但是,我認為“量”只有兩種形式,可測的量和可數(shù)的量,除了可數(shù)的量需要數(shù)以外,只要是有量,就沒有不可測的,因此正多邊形的一條邊所對的圓心角必為可測的,就看你想不想測,想用什么方法測。
  本人承認無知,或知之甚少,因此才來此大膽發(fā)表個人觀點以求得到大家的幫助,達到不斷提高,因此從來都不會像有的人那樣以挖苦諷刺、謾罵蔑視他人為樂事。我認為大家來自五湖四海都是計量工作的一家人,應該和睦相處,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而不是來相互謾罵和互相爭斗,不是來找氣生的。如果老師認為與自己的觀點不同的意見和人物就是所謂的老虎、蒼蠅、蚊子,甘愿當“痛打”老虎、蒼蠅、蚊子的“英雄”,繼續(xù)罵罵咧咧,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態(tài)度不端,無知+淺薄”,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污染了量友們的眼睛而自我孤立。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8 12:56
本人在24樓的第三自然段,僅是針對樓上某位從不正面作答問題,以及多次沒勇氣及能力接受“挑戰(zhàn)”的懦弱行為,在帖子中比喻了一下其作為不“男人”,并沒有什么“女人”的字樣,而首先在25樓提及“愿意男人女人地討論問題”是其自己,好在每個人的帖子白紙黑字的放在那里,這就是我過去講過的,來論壇發(fā)帖子,是其人生軌跡的一部分。所以,誰“首先”是非常清楚的,熱衷“首創(chuàng)”的樓上某位是賴不掉的。

         封閉原則是幾何量專業(yè)角度測量中的重要原則,樓上非要在平面、立體、解析這三類幾何的數(shù)學領域來討論,能夠告訴大家,數(shù)學領域中是否也有“封閉原則”呢?數(shù)學領域中應該沒有研究過什么“封閉原則”吧?!所以,我們論述“封閉原則”應在幾何量專業(yè)圓分度計量器具這個“前提下”,你非要跑到數(shù)學中去,告知你一下,你進錯“WC”門了,這對你來講,是“異性WC”,請樓上某位不要惱怒,本人并不知道你的真實性別,盡管你告知大伙:“的確不能像“男人”那樣,也的確不愿意像“男人”那樣”,但依然無法確認你的真實性別,再講,你不是講過,加引號后,“任何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比喻”了嗎。你經(jīng)常喜歡比喻,本人偶而一次,還是“人人平等”的。

        沒人講過“正多面棱體與正多邊形毫無關系”這樣的話,我只是講“正多面棱體由于加工工藝的實際情況,其各個內(nèi)角的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心的圓周上,其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外接圓”,這些,你根本不懂,所以也否認不了的。

        樓上某位所言“只要是有量,就沒有不可測的”,請問某位,你的腦子即時、瞬間是幾斤幾兩?不能估算,也不要平均,要精確測量,請拿出科學、正確檢測方案。如果所有的量都是可測可知的,就不需要計量科學研究了,由一個企業(yè)計量員解決所有測量問題,省人省事多好。所以,不是“幾斤幾兩”,而是“有”還是“沒有”的區(qū)別,你確實是:“這個真沒有”的。

       樓上某位所謂“和睦相處”的說辭,的確讓人忍俊不止。由于你的惡劣討論問題的態(tài)度,其次包括剛剛才“承認無知,或知之甚少”,許多人已經(jīng)厭惡與你討論問題,遠離而去,你真的感受不到嗎?!本人僅是給你面子罷了,也隨時準備遠離某位的。很可能待我談清楚對你22樓錯誤帖子的觀點后,就會遠離。這樣,樓上某位又可以孤家寡人的“高談闊論”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8 13:26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18 14:02 編輯

在寫帖子談幾何量專業(yè)的重要封閉原則,自己去查了不少的資料,包括當年正多面棱體規(guī)程宣貫時的資料,結果找到了一張1998年的合影照片,距今已經(jīng)15年了,也算老照片吧,上傳給大家看一下,認識一下某些角度計量的老前輩:

         

      前排左4:上海院角度專家薛潤秋;前排左5:九江六三五四所總工:張彩珍;前排左6:上海院角度專家顧耀宗;前排左7:北京304所角度專家張玉文;前排左8:陜西院(當時的角度計量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陳家漢   ........。(相對來講,職務并不重要,不提也罷。)

      估計,許多九江六三五四所當年風華正茂的年輕同志,應該會在照片中看到自己(已是老同志了)。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19 01:16
  數(shù)學領域不講封閉原則,可是要講封閉圖形。在數(shù)學領域里一個正多邊形就是一個特殊的封閉圖形。幾何量計量里的封閉原則正是應用了正多邊形這個封閉圖形的特性,難道不是嗎?
  計量工作任務之一就是要測量客觀存在的事物與理論的或理想的事物之間的差異,根據(jù)差異的大小確定該客觀存在的事物是否可被人們接受(合格與否)。正多面棱體的產(chǎn)品和其它物體一樣由于加工工藝的實際情況,存在著與設計的或理論的正多面棱體或其它事物的誤差,多面棱體產(chǎn)品各個內(nèi)角的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心的圓周上,也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外接圓,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如果因為客觀存在的產(chǎn)品與理論存在的理想事物之間存在著誤差,就否定理論的正確性,恐怕只有某專家才能做得到。
  對于樓上與技術討論無關的無聊話語,本人一如既往恕不回復。既然某老師對“和睦相處”的說辭“忍俊不止”,繼續(xù)以挖苦諷刺和蔑視他人為快事,那就由他去吧。論壇本來就是來去自由的,至于是否“遠離”,那也是個人的自由,任何人都無權干涉。本人聲明仍將一如既往地,毫無保留地和量友們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9 11:33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19 12:07 編輯

既然明明清楚數(shù)學領域里沒有什么所謂的“封閉原則”,但又“繞來繞去”的往“封閉圖形”上扯,有“不講究”的,但確實沒見過如此““不講究”的。

       幾何量專業(yè)角度測量中重要的“封閉原則”,其前提是圓分度測量,并要滿足封閉條件前提條件都不懂,用什么““封閉圖形”來談“封閉原則”應該就是混淆。“一個正多邊形就是一個特殊的封閉圖形”,哪一條線就應該更是特殊+特殊的封閉圖形了?實際上不是圖形“特殊”,而是樓上某位偏執(zhí)的“特殊”,是其“人格”的“特殊”,“難道不是嗎”?

      某位既然知曉多面棱體各個內(nèi)角的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心的圓周上,也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外接圓,那來談“正多邊形”還有意義嗎?所以,我講你進錯了“WC的門”是“比喻”恰當且有針對性的。告知樓上某位一下,沒人去“否定理論的正確性”,而是你不懂理論,是無知的表現(xiàn)。下面上傳一個英國HILGER WATTS生產(chǎn)的36面棱體(玻璃)圖片:

      

      看過圖片,請某位對論壇中的量友正面回答如下幾個問題:

       1. 棱體的工作角是什么?所謂的內(nèi)角又在哪里?
       2. 此棱體如何構成一個正多邊形?它的同一個圓心的外接圓在哪里?
       3. 棱體是不是圓分度計量器具?0°與360°是不是重合?
       4. 此棱體是否存在你講過的“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這條工作面的“一條邊”在何處?
       5. 你能否定此棱體存在“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嗎?這個“法線夾角”是不是圓心角?
       6. 棱體的角度標稱值標在什么位置,此標稱值是不是相對0°面的累積法線夾角?
       ---------------------------------------------------------------------

       不再多問了,你是否敢于正面作答也應該無所謂,相信論壇中的廣大量友們會自己去思考、去了解這些角度計量基本知識,去受益,去避免被誤導,這就夠了。你來論壇瞎講一氣,毫無收獲,反正你為了維護自己所謂的“一貫正確”,而去蓄意的誤導是不可能了,遺憾也就遺憾吧。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19 14:33
  我只是發(fā)表個人的觀點,從來都沒有說自己一貫正確,也從來不和某老師爭奪什么一貫正確,抱著爭奪一貫正確的思維的恰恰是某老師。
  多面棱體本來就是圓分度量具,但之所以可以作為圓分度量具,首先它是“多面棱體”不是“圓分度體”,其端面投影是個正多邊形,不是圓。就以你上傳的36面棱體而言,首先它是個正36邊形,其每一條邊就是你看見了而裝看不見而用括號括的玻璃工作面。各工作面在端面的投影就是直線,各玻璃表面的投影直線兩兩相交就構成了36邊形,因此它才可以稱之為正36面棱體。關于誰進錯了“WC的門”的無聊話題本人不感興趣,恕不回答,留給提出此問題的自己去面對。那么就老師提出的6個技術問題,我可以作如下回復:
  1棱體的工作角是多面棱體的中心角,但和角度塊一樣,多面棱體的內(nèi)角和任意兩個工作面夾角也都可以作為工作角使用。其中心角你看見了,你視而不見的內(nèi)角就是兩個相鄰“玻璃”工作面的夾角。
  2此棱體構成的正多邊形就是各玻璃工作面在端面的投影直線兩兩相交所構成的正36邊形,它的外接圓就是各交點所擬合的圓,圓心就是正36邊形的中心。另外我還可以告訴老師,根據(jù)幾何學基本常識,該多邊形還存在著內(nèi)切圓,它比外接圓更隱蔽,你可能更沒有看見。
  3該棱體本來就是圓分度計量器具,沒有任何人否認,0°與360°本來就重合也沒有任何人否認過。不過,我們的分歧點在于老師只承認360°封閉,你卻否認還有許許多多其它角度的封閉,否認720°的封閉,更否認540°的封閉,更不用說否定兩條長度相等的直線段首尾相接的180°封閉了。
  4此棱體的“一條邊與其相對的外接圓圓心角”本來就客觀存在,老師卻視而不見。工作面的“一條邊”就是任意一個“玻璃”工作面與其左右相鄰“玻璃”工作面交點的連線。兩個交點分別與正多邊形中心的連線夾角就是這條邊所對的外接圓圓心角。
  5我從來沒有否定此棱體存在“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我的觀點是這個“法線夾角”也是圓心角,不過不是正多邊形每條邊所對圓心角,但相鄰兩條邊的法線夾角理論上和每條邊所對圓心角相等。
  6棱體的角度標稱值標在什么位置應該按多面棱體的國家標準規(guī)定,還用回答嗎?此標稱值本來就應該相對0°面的累積法線夾角。但,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實際物體與理想物體之間的“誤差”所致,是應用科學的必然規(guī)定,這并不影響理論科學的正確性。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19 16:54
樓上某位真能矯情,什么“從來都沒有說自己一貫正確”,你是錯誤多多,而且是有錯不認錯。

      樓上某位確實善“繞”,這不又在“圓分度量具”與“圓分度體”間“繞”開了。“其端面投影是個正多邊形”,某位是透視眼啊?金屬殼里面也看清楚了?剛剛還不得不承認“多面棱體產(chǎn)品各個內(nèi)角的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心的圓周上”,轉眼就改嘴36面棱體是什么正36邊形,你能告訴大家,什么樣的正36邊形其各個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心的圓周上嗎?正多邊形不具有外接圓應該是“規(guī)氏正多邊形”吧?“端面的投影就是直線”,某位連直線無端點也不知道了,你確實被招手了。

      ①. 某位又在“中心角”與“圓心角”之間“繞”起來了,告知一下,“中心角”是正多邊形的元素,而“圓心角”是圓的元素,二者不要搞混淆了。對于棱體來講,其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才是“圓心角”,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理論上是等分其圓周角的;棱體和角度塊是完全不一樣的角度量具,前者是圓分度計量器具,適用于“封閉原則”,不需要標準器具可以實現(xiàn)全組合法的“自檢”;后者單就一塊來講,屬于單值量具,一般為兩個工作面,一個工作角,不適用于“封閉原則”,所以無法“自檢”,需要使用標準器做比較測量。“多面棱體的內(nèi)角和任意兩個工作面夾角也都可以作為工作角使用”。樓上又說錯了,棱體內(nèi)角不是工作角,其未經(jīng)檢定,也沒有偏差值,總不能根據(jù)想象去修正吧?樓上某位角度計量的基礎知識差到這樣的程度,大家確實難以估計到吧!

      ②. 在此段文字描述中,棱體被某位描述為:既有“外接圓”,還有“內(nèi)切圓”,那么樓上某位39樓的敘述:“多面棱體產(chǎn)品各個內(nèi)角的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心的圓周上,也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外接圓”。上述兩種大相徑庭的說辭,就應該有一種是“睜著眼說瞎話”吧?起碼有一個是錯誤的吧?!某位又在自虐式的“抽臉”,不就是在談論問題嗎,何必呢?自虐式的暴力雖不違法,但也是“暴力”的。

      ③. 承認“0°與360°”重合就行了,對“擰種”來講已經(jīng)非常難得了,何必再繼續(xù)“繞”圈呢?“720°”是你多“繞”了一圈,“540°”是你多“繞”了半圈,n·360°會把樓上某位“繞”掛了的。做這些“無用功”,某位活得真累。至于“直線段首尾相接的180°封閉”說辭,某位又開始“偷懶了”,“出行方式”由一貫的“繞”圈變?yōu)椤爸本€段”遛兩步了,某位總是在變著花樣走極端。你出來“遛兩步”也稱作“封閉”,那你原地“踏步”也可以稱作“封閉”嗎,畢竟你“踏步”的“原點”可以看做圖形“點”,實心的“點”可以看做“實心圓”,這不又“封閉”了,你在本論壇“首創(chuàng)”的“笑料”太多了。

      ④. 此段敘述,應該是顛三倒四,“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外接圓”是樓上某位信誓旦旦的“天經(jīng)地義”,“這條邊所對的外接圓”也是某位的“天經(jīng)地義”的信誓旦旦,到底讓他人聽信你的前言還是后語?正是你的“不靠譜”使你的誠信缺失殆盡,告知某位一下,圖片中棱體工作面是圓形的,但你千萬不要講此圓形工作面就是棱體的“外接圓”或“內(nèi)切圓”,善意的提醒是因為你的信口開河是以“沒文化”做基礎的。

      ⑤. 沒人說樓上某位“否定此棱體存在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只是你起初就不知道或不懂得這“法線夾角”的,爭論后了解了也應該算進步嗎,是進步就應該鼓勵,以后不要不懂裝懂,多看書學習,受益的是自己。

      ⑥. 棱體的角度標稱值標在其工作面的正上端非工作面位置,這是正確的標法,對于應知應會的東西不需要去查標準的,只有四方鐵、角度塊等這些非棱體的計量器具才將角度標稱值標在內(nèi)角位置,當然在歷史上某個時期,某些棱體制造商也曾將角度標稱值標在其內(nèi)角位置,這樣的棱體隨后被“緊急召回”,做更換處理。樓上某位既然知曉棱體工作角“標稱值本來就應該相對0°面的累積法線夾角”,就不要再講“多面棱體的內(nèi)角和任意兩個工作面夾角也都可以作為工作角使用”這樣的話了,此話,既錯誤又無知,應該是任意(或任一)工作面中心法線與0°工作面中心法線夾角(累積法線夾角),之所以均與0°工作面牽扯,是因為0°工作面是起始位置,也是與360°重合的位置。你的種種錯誤說辭,應該是從未使用或從未正確的使用過角度標準器正多面棱體,前者(從未使用)還好說,僅是個不懂裝懂問題,如果是后者(從未正確的使用),那使用棱體做標準器的被檢各種角度儀器可就被某位“害苦”了,“坑害”的事“做過幾十年”(做過幾十年的幾何量計量儀器的檢定),這一切,均源于樓上某位的無知。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20 00:35
  有錯必改,無錯堅持是本人的一貫做法,但的確有人明明錯了仍然不認錯。
  直線沒有端點,但是平面上的直線與直線有交點,我再重復一下初中生都知道的幾何知識:“任何一個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正多邊形的外接圓圓心也叫正多邊形的中心,正多邊形每一條邊所對的外接圓的圓心角也叫正多邊形的中心角,圓心角或中心角與相鄰兩條邊的法線夾角大小相等。”不管你看見了還是看不見,正多邊形都存在著外接圓,不管你認可還是不認可,那個“金屬殼里面”也存在著內(nèi)切圓。
  1.正如初中幾何學所講的,正多邊形“中心角”與其外接圓“圓心角”本來就是同一個角,之間壓根就不存在“繞”,可能只有老師你認為“繞”吧?自己無法理解反過來挖苦別人“確實被招手了”,真不知道是誰“確實被招手了”。難道誰說過角度塊符合封閉原則了嗎?明明說的是多面棱體的使用也可以像角度塊一樣使用其兩條邊的夾角。你認為內(nèi)角沒有檢定,難道沒有檢定“中心角”嗎?兩個中心角之和難道與內(nèi)角沒有幾何關系嗎?
  2.老師在這里又在混淆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界限。理論科學說直線沒有粗細,老師如果在現(xiàn)實中找到?jīng)]有粗細的直線,我就可以告訴你為什么“多面棱體產(chǎn)品各個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周上”,而理論上正多邊形的各個頂點在同一個圓周上。
  3.那我告訴你,相等兩條直線段首尾相連的圖形、正三角形、正四邊形(又稱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都是封閉圖形,都可以使用封閉原則。他們的內(nèi)角和分別是0、180、360、540、720、……(度)。封閉原則要盯住“封閉”二字,只要是邊長相等或角度相等的封閉圖形即可應用,不要只知道轉360°這一種封閉。
  4.在第1條我已經(jīng)回答了你的這個問題,請恕我不再重復。
  5.謝謝老師的關心。不過多面棱體存在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是任何從事幾何量計量的人都知道的,我們的分歧點仍然是多面棱體的工作角僅僅是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嗎?我所強調的是內(nèi)角和任意兩個工作面的夾角都是多面棱體的工作角。
  6.角度標稱值標在多面棱體什么位置自然有標準作出規(guī)定,標稱值以相對0°面的累積法線夾角標示有利于大家的辨識,是科學的標示方法。但是標在什么位置并不影響多面棱體的使用功能,并不能否認多面棱體內(nèi)角和任意兩個工作面夾角可以作為工作角使用的功能。只知道多面棱體中心角的作用而不知道還有其它角度可以作為工作角使用才是真正的“坑害”和“無知”。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22 14:20
查找某些資料,帖子晚發(fā)了幾天。

       “有錯必改”,樓上某位的嘴確實說的比“唱”的好,但卻連“有錯必認”都不想去做,包括假惺惺的“抱歉”也沒臉去講了。所以,其給自己的稱謂“擰種”還是非常貼切同時也唯一“靠譜”的。

      “直線沒有端點”,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某位不怕被大家斥之為“廢話”嗎?用“平面上的直線與直線有交點”來“繞”或搪塞,還是“不講究吧?!下面,樓上某位就開始脫離探討的角度測量及“封閉原則”,來上什么“幾何知識”數(shù)學課了,告知一下樓上某位:你所談的“幾何知識”與我們討論的角度測量及“封閉原則”是“脫節(jié)”的,是與數(shù)學理論知識為實際角度測量服務相背離的;即使這樣,能把“幾何知識”數(shù)學課講好也算其有能力,但顛三倒四、語無倫次以及毫無嚴密話語的描述,“幾何知識”數(shù)學課的“授課”質量應該使其丟盡了丑。“任何一個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告知一下某位:任何一個任意三角形、矩形,包括某些任意多邊形也是有一個外接圓的;“圓心角或中心角與相鄰兩條邊的法線夾角大小相等”,還是屬于某位的“半截話”,這些“角”都沒有嚴密的描述其“前提”;某位隨即又一次談論“正多邊形都存在著外接圓”,某位真絮叨,你前面已經(jīng)多次絮叨過了;“金屬殼里面也存在著內(nèi)切圓”,應該不是上“幾何知識”數(shù)學課了,你又“繞到”實物棱體上去了,又是“規(guī)氏”定理嗎?

      ①. 樓上某位所講“多面棱體的使用也可以像角度塊一樣使用其兩條邊的夾角”,告知一下,多面棱體與角度塊沒有什么“兩條邊”的夾角,它們只有兩工作“面”夾角,數(shù)學課對幾何圖形講“邊”,這里角度量具是工作面,不是“邊”;“兩個中心角之和難道與內(nèi)角沒有幾何關系嗎”?某位能否告知一下,“之和”應該是代數(shù)和吧?那中心角α1+中心角α2“之和”,本人與大家確實不清楚與“內(nèi)角”有什么“幾何關系”?估計是你把“差”說“話”了吧?希望樓上某位不要“顛三倒四”,表述的觀點對不對先不講,起碼讓人能看懂才好,表達能力太差了!

      ②. 本人在任何時候、地點都沒有談“直線粗細”的事情,某位想“繞”什么?明講就是了,“繞”的路徑依然可以“保密”;某位所講的“多面棱體產(chǎn)品各個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周上,而理論上正多邊形的各個頂點在同一個圓周上”,告知一下某位,你語無倫次的話語,本人及大家受水平所限,根本聽不懂,還是吃人飯說人話的好。

      ③. 樓上某位所談“相等兩條直線段首尾相連的圖形、正三角形、正四邊形(又稱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都是封閉圖形”,上述話語,所謂的“直線段”數(shù)量上是“ 兩條”,我們聽明白了。但“直線段”是個什么東西?是直的“線段”?還是“直線”的段?你能否講的再“通俗易懂”些?太深奧了,大家會莫名其妙的!數(shù)量為兩條什么“線”或“段”組成了什么“首尾相連的圖形”,包括“正三角形~正六邊形......”,組成過程能細講一下嗎?你數(shù)量2分之3~6了,......的省略符號猜測著應該是數(shù)量2分之3~n了吧?再者那個“內(nèi)角和0°”的“正一邊形”或“正二邊形”估計是漏掉了吧?你數(shù)量2合一了嗎?某位到底是“粗心”呢?還是“弱智”呢?相信大家自有公論!!!

      ④. (暫空)

      ⑤. 樓上某位所言“多面棱體存在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是任何從事幾何量計量的人都知道的”,但我們可以查看前面的帖子,某位只是在41樓才“學舌”了“法線夾角”這個術語,其應該確實不懂裝懂的。這與過去在其它主題板塊一樣,在角度換算中,其從未涉及過換算系數(shù)ρ=206265,但當別人多次提及并論述后,某位還會表示其正是基于這樣一個思路,大家都看到了,也都清楚,本人也不想多講什么了。

      ⑥. 關于棱體工作角的事情,抽時間查看了許多資料,也咨詢了某些專家,所以準備放在下一個帖子里單獨來談。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22 16:02
  “直線沒有端點”,這本來就是眾所周知的,說此“廢話”正是提醒我們的老師你只知道直線沒有端點,卻忽略了同一平面上的兩條直線有交點,否則也不會在42樓說出“棱體工作面是圓形的”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話,還倒打一耙說他人“信口開河”、“沒文化”。請問老師,你能不能說一下為什么多面棱體的工作面是圓形而不是那些鏡面所處的平面?正多邊形有自己的外接圓,也有自己的內(nèi)切圓,這不是你說的“規(guī)氏”定理,本人沒有資格貪天之功為己有,這其實是連初中生小朋友都明白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
  1糾纏于邊和面有意思嗎?用平面幾何研究多面棱體面不研究邊與角的特性,你的面又在何處?你只知道一個正36邊形的相鄰兩條邊法線夾角是10°,難道就不知道相鄰兩條邊的夾角為170°嗎?正多邊形的一個內(nèi)角與其所對中心角互為補角的定理老師也許忘了,中間相隔四條邊的兩條邊夾角為130°可能你也許不知道,因此你使用36面棱體只會用10°這一個工作角,對由不同工作面組成的工作角全然不知。
  2關于“直線粗細”的舉例無非是提醒某老師不要混淆理論科學與應用科學的差異,告訴某老師理論上的正多面棱體和制造出來的正多面棱體是有差異的,沒有這個差異也就用不著搞什么計量工作了。但制造中和測量中的誤差并不影響理論科學的正確性。某老師看來要么是裝糊涂,要么是真的沒有辦法區(qū)分這個差異了,請恕本人無能只能點到為止。
  3如果在幼兒園對“直線段”是個什么東西不明白可以理解,搞了大半輩子幾何量計量不明白直線段的確令人費解。我可以告訴老師直線段可以說是直的“線段”,也可以說是“直線”中的一段。如果把長度相等的兩條直線段首尾相連的圖形稱為“正二邊形”,我認為也未嘗不可,其內(nèi)角和=(n-2)×180°的確就是0°。是誰“弱智”,本人不明白,也無心探索。
  4“暫空”的含意是不是和我認為的與上述重復我不明白,那就暫空吧。
  5“多面棱體存在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這樣的常識本來大家就沒有分歧,還用得著提及嗎?我之所以到41樓才提及是提醒你我們的分歧點不在這里,而是多面棱體的工作角僅僅是“法線夾角”一個,還是各工作面的夾角都是工作角。裝不裝懂由你說了算,本人并不與某專家相比,無所顧忌,不過我是不會說某老師“不懂裝懂”的。
  6本人靜待老師關于多面棱體工作角的下文。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22 18:08
樓上某位又開始“抽風”了,加了引號,是比喻。

       既然承認“直線沒有端點”是“廢話”,別人也不屑再說什么了。“棱體工作面是圓形”,明顯是對“圖片中棱體工作面是圓形”這樣完整的話給以了斷章取意,你極其不講究的。如果樓上某位沒有“白內(nèi)障”的話,就去40樓看一下上傳的多面棱體圖片,眼睛看到的工作面莫非不是圓形還是其它什么形嗎?如果你強調自己是“白內(nèi)障”的話,沒人會講你“信口開河”、“沒文化”的。多面棱體是實際計量工作中的角度計量器具,是實物,正多邊形是數(shù)學中的幾何圖形,是理想化的圖形,二者不可混淆的。“規(guī)氏”定理是指“金屬殼里面也存在著內(nèi)切圓”這樣莫名其妙的話語,某非“金屬殼里面”是什么“圓”的充要條件?

        ①. 實物中的工作“面”與數(shù)學中的所謂“邊”,這是有區(qū)別的,你帖子中談的是實物多面棱體與角度塊,它們有的是工作“面”,而不是工作“邊”,你不是在上數(shù)學課講什么平面圖形中的“邊”,所以不是別人在“糾纏”,而是你自己描述的“不靠譜”,“不靠譜”的人說出“不靠譜”的話,應該是“一一對應”的。36面棱體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是標稱值10°,樓上某位能告訴大伙,36面棱體(或偶數(shù)面棱體)在對徑方向上兩工作面夾角是多少嗎?我可以講:36面棱體(或偶數(shù)面棱體)在對徑方向上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是平角180°(1個),其頂點在圓心,這就是我們研究正多面棱體“法線夾角”的道理,而正多面棱體任意兩工作面夾角從數(shù)學角度來看的話應該是兩個,關系是互補。所以,“無知”的是樓上某位。

       ②. 樓上某位又在“創(chuàng)新”了,正多面棱體竟然還有“理論上的”與“制造出來的”的差異,莫非此“實物”非彼“實物”?這個應該是“首創(chuàng)”。

       ③. 樓上某位真能“繞”,竟然順桿爬至將“直線段”解釋為“直的“線段””,本人非常想見識一下那個彎的“線段”,某位該不會解釋“線段”是“軟體”了吧?““直線”中的一段”解釋的也同樣“雷人”,“一段”線應該有端點吧?!那與前面講過的“直線沒有端點”廢話,是不是又在“自虐”抽臉,樓上某位該整出個“自虐”的新花樣來吧?!“正二邊形”也是某位的“首創(chuàng)”,論壇中的廣大量友們確實應該補平面幾何課了!現(xiàn)在已進入多邊形可以為n<3(n=1或2)的年代,大家要“與時俱進”啊,不然的話,某位“弱智”的帽子就會拋給大伙了。

      ④. (暫空)是因為樓上某位默認了“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外接圓”是樓上某位信誓旦旦的“天經(jīng)地義”,“這條邊所對的外接圓”也是某位“天經(jīng)地義”的信誓旦旦”,這樣的正、反“繞”(非繞圈),也就是默認了“顛三倒四”,當然別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⑤. 樓上某位對“多面棱體存在相鄰兩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的常識,應該是至今也不清楚,盡管其在41樓有所“學舌”,是不是還要“看圖說話”、“看圖識字”依然難講,智力問題或“淺薄”釋然嗎。

      ⑥. 樓上某位“靜待下文”算什么?已經(jīng)明確告知是單獨談棱體工作角的,并講到了查找“資料”和咨詢“專家”,某位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就不能先一步來談嗎?看來確實是水平、能力問題了,“吃現(xiàn)成飯”的“懶人”。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23 00:09
回復 46# xqbljc

  “圖片中棱體工作面是圓形”還是那些鏡面組成的正多面棱體的平面,相信只要是用過正多面棱體的量友們都心知肚明,罵他人“白內(nèi)障”的人恐怕是自己的確看不見那是一個正多面棱體,僅憑摸在手上的感覺判定它的“工作面是圓形”,理所當然正多邊形中的內(nèi)切圓就更是看不見了,因為那是摸不著的。
  1老師又說錯了,180°可以用直線度量具測量(例如刀口尺),使用多面棱體測量恐怕是一種浪費資源。明明是正多面棱體任意兩工作面夾角與其所對中心角互補,你卻說“正多面棱體任意兩工作面夾角從數(shù)學角度來看的話應該是兩個,關系是互補”, 說別人“無知”的人請講出你說的由“任意兩個工作面”所夾的這兩個“互補”的角在哪里呢?
  2請問老師,現(xiàn)實中使用的正多面棱體難道不是制造出來的,幾何學中的正多邊形難道不是理論上的?
  3某老師可能因為最近幾年親自動手參加精密測試少了吧,難道就沒有見過曲線線段?而且居然把沒有端點的直線和和有兩個端點的直線段混為一談,把“一段”線應該有端點與“直線沒有端點”作為不可理解的廢話來理解,是誰“又在自虐抽臉”呢?我承認兩條長度相等的直線段首尾相連可以看著為“正二邊形”是我說的話,至今我仍然堅持這種看法是理解這種圖形為什么可以應用封閉原則的最容易理解的解釋。是誰鉆牛角尖而“弱智”本人不加評論。
  4如果老師理解不了初中就應該知道的正多邊形存在著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只有再去看看初中平面幾何的教材了,因此“暫空”也就只能暫空了。
  5這種純屬惡意謾罵的回復條款,本人拒絕給予回答。
  6多面棱體的工作角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壓根就不存在像老師那樣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之人。我已經(jīng)在樓上諸帖子中講過多次,如果老師沒有看見或者健忘,認為別人都是“吃現(xiàn)成飯”,我就再重申一遍:相鄰兩工作面的法平面夾角、任意兩個工作面法平面夾角、任意兩個工作面的夾角都可以作為正多面棱體的工作角使用,并不是像老師所說的僅僅是兩相鄰工作面的“法線”夾角那一個角度才是正多面棱體的工作角。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23 08:56
對于見過或使用過正多面棱體的量友們,自然知道“圖片中棱體工作面是圓形”的,因為,其不必象某些人那樣憑手摸來感覺物體的表面形狀,只有患技術“白內(nèi)障”的人,其手似乎比普通人更加靈敏,用觸覺代替視覺。

       ①. “180°可以用直線度量具測量(例如刀口尺)”,按照樓上某位的邏輯,稍加推導就是直線度量具可以測量角度的,歪門邪道都用在這些匪夷所思上,“白瞎了這個人啊”。樓上某位盡管“眼障”,竟然還能看到棱體的什么兩角互補,請再仔細手摸一下,那是“金屬殼”,沒什么互補的兩角。

       ②. 樓上某位在制造出來的的實物量具正多面棱體與幾何學中的理論上的正多邊形二者之間。依舊還沒有“繞”出來啊?本意是“繞”別人,結果其自己深“繞”其中,請慢慢“繞”。

       ③. 樓上某位確實“見多識廣”,既見過“直線段”也見過“曲線段”,還見過“正二邊形”,并將這些東西“繞”至與“封閉原則”在一起,是否“弱智”暫且不講“,“首創(chuàng)”的人才啊!

      ④. 樓上某位既然清楚“多面棱體產(chǎn)品各個內(nèi)角的頂點不在同一個圓心的圓周上,也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外接圓”,再去看“初中平面幾何的教材”,尋找莫須有的“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莫非要將自己前面的正確論述給以推翻?如此朝三暮四的舉動,會是一個正常人嗎?

      ⑤. “學舌”應該是一種走捷徑的學習方法,也被樓上某位說成“惡意謾罵”,其并不清楚,如果沒有“學舌”,其至今還在“牙牙學語”呢?“學語”階段,“拒絕回答”應該是正常的。

     ⑥.樓上某位既然能靠手摸,摸到了“頭上的虱子”,所以清楚“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人不存在,但“無所不能”的人在現(xiàn)實還是有的,某位確實厲害。樓上某位所講“相鄰兩工作面的法平面夾角、任意兩個工作面法平面夾角、任意兩個工作面的夾角都可以作為正多面棱體的工作角使用”,告知一下,按你的“不靠譜”說辭,使用排列組合計算一下,對于面數(shù)多的棱體,其工作角成百上千了,是工作角就應該有偏差值,那量值傳遞的工作量有辦法完成嗎?希望你千萬不要再講棱體工作面與上下基面也是工作面了,那張嘴應該有個“把門”的。你在信口開河之時,真的沒腦子嗎?再講,某位是否懂“法平面”這個數(shù)學術語,告知一下,“法平面”是與空間曲線相關聯(lián)的術語,棱體工作面是圓形或矩形的平面,與其相關聯(lián)的術語是“法線”,對不懂裝懂且信口開河的人,“誤導”確實隨時隨處可見。

       帖子的最后,再對論壇中的廣大量友講一下(與某位沒有什么多大關系),棱體的工作角是:在測量平面上0°工作面法線至任意工作面法線之間的實際夾角。這樣的工作角數(shù)量與面數(shù)關聯(lián),不考慮0°與360°重合的話,工作角應該為(n-1)個,這與某位胡說八道的棱體工作角成百上千,差之千里吧?!棱體規(guī)程不僅是沒有采用棱體按級劃分的意見,在工作角的定義上也沒有采用“任意兩個工作面的法線在測量平面上形成的夾角”這樣的意見。所以,棱體的每一個工作角均以0°工作面為起始位置,其數(shù)量為(n-1)個。樓上某位就不要將方形角尺、四方鐵等計量器具對工作角的定義,套用在多面棱體上了,這是“張冠李戴”。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23 10:05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23 10:21 編輯

上貼⑥.中,將“希望你千萬不要再講棱體工作面與上下基面也是工作面了”,改為“希望你千萬不要再講棱體工作面與上下基面夾角也是工作了”。

       另外對38樓,“前排左5:九江六三五四所總工:張彩珍”,改為“前排左5:九江六三五四所總工:張珍”,并對將計量前輩的名字寫錯,表示歉意。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23 16:33
1.既然某專家認為“圖片中棱體工作面是圓形”,你就叫它圓餅好了,何必又稱為“多面”和“棱體”,對像鏡面一樣平的36個小工作面視而不見,而把非工作面的圓餅表面看著為工作面,的的確確患技術“白內(nèi)障”的人自有人在,我提醒老師還是去摸一摸那36個工作面是不是平面。 在此我再重復一次:盡管正36面體把作為工作面的36個小平面以外部分全都加工成了一個圓柱形,那個圓形也仍然不是工作面,而是非工作面。
  2.我說過多次,正多邊形的兩條邊的法線夾角與該兩條邊的夾角互補這是初中平面幾何的一個基本知識點,罵他人“白內(nèi)障”的某專家卻以“摸不著”為由,對平面幾何這個基本知識視而不見。某專家在48樓說“正多面棱體是‘金屬殼’,沒什么互補的兩角”,仍然是這位專家卻就在他的上一次帖子46樓說過“正多面棱體任意兩工作面夾角從數(shù)學角度來看的話應該是兩個,關系是互補”,卻又拒絕回答互補的角在哪里,不知道罵他人精神不正常的這位專家精神是否正常。
  3.某老師在46樓說沒見過不直的線段,現(xiàn)在只要某老師承認除了存在直的線段外,同樣也存在彎曲的線段這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就行了,多余的酸腐之話語恕本人不不予理睬。
  4.不知道我心目中大名鼎鼎的“幾何量”計量專家為什么仍在應用科學和理論科學之間迷茫,我再重復一下:理論科學是實踐的總結和提升,實踐上升為了理論。應用科學是把理論應用于實踐,指導人類的實踐活動。現(xiàn)實中雖然無法實現(xiàn)理想狀況,但卻可以努力逼近理想狀況,但卻不能因理想狀況實現(xiàn)困難而否定理論的正確性。例如正多邊形的各邊和中心角相等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現(xiàn)實中卻生產(chǎn)不出各邊和中心角都絕對相等的正多邊形,只能生產(chǎn)出不同準確度的正多面棱體,但盡管如此,也否定不了正多邊形的各邊和中心角相等的正確性。
  5.人類自打出生就懂得學習,懂得“牙牙學語”。但學習是有選擇的,所以俗話告誡我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挖苦諷刺和謾罵的低俗做法我相信不是社會正氣,更不是本技術論壇所推崇。為了幫助某專家級人物克服在技術討論中的揮之不去的謾罵和挖苦諷刺不良習氣,我只是對該專家的某些低俗語言以適當?shù)姆绞郊右渣c出。但因為該位專家已習以為常,謾罵和挖苦諷刺語言實在太多,所以只能恕本人不能一一枚舉了,只能以“拒絕回答”四個字點出該專家所說的那些話不值得回復,低俗與否由其自行識別和收回了。
  6.大家看到?jīng)]有,剛剛說過的某專家習以為常的習氣又有了體現(xiàn),某專家已經(jīng)開始去“摸頭上的虱子”了,是不是也太可愛了吧?技術討論難道就非要罵兩句,離開了謾罵和挖苦諷刺就不能討論了嗎?
  “相鄰兩工作面的法平面夾角、任意兩個工作面法平面夾角、任意兩個工作面的夾角都可以作為正多面棱體的工作角使用”,是我說的,因為某老師一定要說“體”,而不能說同一平面的“形”。用不著排列組合計算,你只要給出多面棱體以0°面為起點,各工作面與0°面的夾角檢定結果,只要你說出任何我說的一個工作角,我即可計算出它的大小和偏差。
  某專家又不知道咋的了,一方面反對別人把多面棱體與正多邊形聯(lián)系在一起,現(xiàn)在自己又在玩法線與法平面的把戲。請問老師一個平面的法線有多少個你知道嗎?兩個平面各自無窮之多的法線,任意兩條的夾角你能夠確定是多大嗎?  某老師在此又繼續(xù)提出“棱體工作面是圓形”,既然是圓形,請問某專家所謂的10°工作角來自哪里?既然是圓形,工作角是不是應該像光學分度頭一樣任何角度都可以測?既然是圓形,你提供的36面體圖形為什么非要叫36面體,叫100面體或圓面體為什么不行?
  帖子最后,某專家同樣使用了“法線”而不是“法平面”,你的法線是哪條法線?可以是任意一條法線嗎?你的工作角為(n-1)個,對36面體是不是35個工作角的意思?既然你說“工作面是圓形”,難道說36面體有36個圓形?圓形的法線難道僅僅有36個?什么是圓形的工作角?圓形的工作角僅有35個嗎?
  方形角尺、四方鐵等可能不是正多面棱體,或者說可能不是正多邊形(正方形)。雖然邊長可能不相等,但只要它們的內(nèi)角相等,就仍然是個可以使用封閉原則檢測的封閉圖形。這個例子再次證明封閉原則的關鍵詞是“封閉”,不封閉的圖形不能使用封閉原則。顯然矩形的方形角尺、四方鐵和正方形一樣都有四個工作面(注:絕不像某專家說的只有一個圓形工作面)。但矩形沒有像正方形那樣定義中心角,因此其工作角只有四個內(nèi)角。而正四棱體(正方形)卻除了內(nèi)角還存在著中心角,因此其四個中心角和四個內(nèi)角都可以作為工作角使用。
  順帶回復49樓的帖子:只有某專家才會認為“棱體工作面與上下基面夾角也是工作角”,還沒有發(fā)現(xiàn)有第二個人如此認為。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25 13:53
50樓的帖子,表明樓上某位已經(jīng)徹底撕掉了“只對技術問題感興趣”的虛偽面紗,肆無忌憚的的以“繞”為本能,以胡攪蠻纏為手段,以惡語撒野為大棒,以“攪混水”為目的,所以,“技術問題”自始至終都是某位的幌子。

       當樓上某位辱罵他人為“潑婦”的時候,當下其上躥下跳、跺腳罵大街的惡劣行徑,應該就是其撒潑刁蠻,對實至名歸取罵名自用“潑婦”的最真實詮釋。

       樓上某位對“圖片中棱體工作面是圓形”的評論竟然是“叫它圓餅好了”,個人可以接受這個意見,把棱體稱謂“圓餅”、“鐵餅”都挺好,包括與某人同名同姓的“擰種”、“潑婦”也不錯,這樣寫成連等式應該是  棱體=“圓餅”=“鐵餅”=“擰種”=“潑婦”,一人多名、身兼數(shù)職,樓上某位在論壇由于異類變種,終于不再“孤單”了。

      樓上某位對40樓上傳棱體圖片中“像鏡面一樣平的36個小工作面”為圓形的,胡攪蠻纏的不予認可,非要用手去摸,結果將圓形的“36個小工作面”說成什么“非工作面”,個人認為,應該相信某位的“觸覺”遠遠強于其“視覺”,棱體確實有36個圓形的“非工作面”,這是事實,絕不是“指鹿為馬”。大家應該寬容些,允許樓上某位象野馬一樣撒歡撩蹄沒個規(guī)矩。

     “正多面棱體是‘金屬殼’”,樓上某位說的太對了,不就是某位“發(fā)賤”、“發(fā)嗲”嗎,盡管某位的“賤”比山西老醋還倒牙,“嗲”也確讓人惡心,但大家依舊要寬容,畢竟其精神狀態(tài)也是有一定問題的嗎。

      直的“線段”也好,“直線”的一段或“彎曲”的線段也罷,樓上某位有在論壇自由談論的權利,何況又不是政治上的顛覆性言論,大家應該對技術“首創(chuàng)”,繼續(xù)給以寬容。  滿口胡言,全是別人聽不懂的用“數(shù)學”時髦術語編造的“觀點”和“理論”,不唬本人和大家又能唬誰呢?某位若是給一個賣燒餅(非“圓餅”)的講這些,準討個“神經(jīng)病”的下場。

      “正多邊形的各邊和中心角相等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各邊和中心角都絕對相等的正多邊形”、“否定不了正多邊形的各邊和中心角相等的正確性”,樓上某位裝腔作勢的語言表達能力確實太差了,莫非是:邊=中心角?樓上某位做為一個“迂腐”的計量員,確實應了某名人的一句話:書看多了就是呆子,書看少了就是傻子,不看書就是精子,往日的“三無”之人,現(xiàn)今又成了“三子”之人。告誡某位一下,人們的行為方式不可能是統(tǒng)一的,一人一個樣,用狂妄或卑謙都不能使他人進入“敬重”你的狀態(tài),傲慢會走項羽的路,低聲下氣就是漢奸的料,某位二選一吧!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樓上某位終于講了一句人話,盡管這是重復別人的經(jīng)典名言。弱弱的問一句:“擰種”應該類聚或群分至哪里呢?毫無疑問應該是“倔驢”(物)或“犟種”(人)吧?某位繼續(xù)二選一好了。樓上某位在問題的討論中,忽左忽右、前后不搭、自相矛盾、錯誤百出,還總是以正確者自居,告知一下:在技術上,大家不希望你做“左派”,也不希望你當“右派”,希望的是你能夠“正派”!計量工作是360行之一,行行出狀元的,你就不要去做拿自己錯誤、狹隘理論去指導別人的第361行了,那確實是比“土匪”更惡毒的“圖財害命”者。

      “頭上的虱子”說辭,是樓上某位在47樓首先提及并“自摸”的,這是“明擺著”的事,這不是“可愛”,是不講衛(wèi)生。某位非要無事生非,又倒打一耙講謾罵和挖苦諷刺與討論問題的關系,還是先搞好“個人衛(wèi)生”再談吧!

       “相鄰或任意兩工作面的法平面夾角”的說辭,某位就一個人去談吧,大家確實不懂與空間曲線相關聯(lián)的數(shù)學術語“法平面”,是如何“穿越”至“平面夾角”問題探討中來的?大家僅是知道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在口無遮攔、信口開河等這些方面,大家確實與某位的“差距”越拉越大,大隊人馬都“過河”了,某位卻還在河中彎腰“摸石頭”(“繞”)。

       樓上某位對面數(shù)多的棱體,其工作角成百上千個的現(xiàn)實,講什么“用不著排列組合計算”,先不要扯遠的,扯難的,那對本人在46樓提出的“36面棱體(或偶數(shù)面棱體)在對徑方向上兩工作面夾角是多少”的疑問,在不“繞”不無理反纏的前提下,做正面作答好了,你從不敢正面作答的!告知某位一下,正是文化起點低下,造成了你必然會產(chǎn)生的狂妄!棱體“對徑方向上兩工作面夾角”按你的說辭應該是工作角吧?你去“計算出它的大小和偏差”吧?根據(jù)大家的認知:“吹牛”今后會需要納稅的!

      本人在48樓關于“法平面”是與空間曲線相關聯(lián)的術語,棱體工作面是圓形或矩形的平面,與其相關聯(lián)的術語是“法線”,應該講對“法平面”及“法線”這兩個數(shù)學術語講的非常清楚了,樓上某位對自己錯誤的使用“法平面”術語來描述平面夾角,不僅不認錯,反而惱羞成怒指責別人“玩法線與法平面的把戲”,也就是某位習慣于有錯不認錯,且挺錯并倒打一耙,品行確實夠低下的,大家遠離就是了。至于其在帖子中提出的諸多問題,除了裝癡賣傻外,就是非人話,使用還是自問自答的方式為好。當然對其“36面體圖形為什么非要叫36面體,叫100面體或圓面體為什么不行”的疑問,建議其看一下本帖前面提及的“連等式”,你稱呼棱體的任何名字都可以,包括稱呼它們?yōu)椤皵Q種”,與你同名同姓也未嘗不可嗎?!

      樓上某位一連串的疑問,“難道說36面體有36個圓形?圓形的法線難道僅僅有36個?什么是圓形的工作角”.......,應該講這些疑問都是非常無聊的,大家都看清楚了。不要總是孔子說、莊子曰、屠格湼夫它外婆講.......,唯獨不見某位自己怎么講。無聊的疑問肯定有無聊的人與之“一一對應”。所以,還是由樓上某位自問自答吧,你“定義”什么大家都不會去反對的。

     樓上某位時不常談及“封閉原則的關鍵詞是“封閉””,可是其對封閉原則的“前提”及“條件”渾然不知。什么“矩形的方形角尺”,告知一下,在相關規(guī)程或標準中,其名稱為“矩形直角尺”。

     不多談什么了,現(xiàn)在寫帖子確實變得越來越容易,畢竟技術內(nèi)容在縮水,難怪某些量友對技術論壇中出現(xiàn)“討論到文學的帖子”發(fā)出了質疑,告知一下,當前的所謂探討實質上已經(jīng)停滯了,而在某些方面就如同下棋,下棋的輸贏雖然是大事,但不可“賴棋”、“偷子兒”,那不仁!但樓上某位非要“賴”、非要“偷”,所以就造成了目前的局面。不過,畢竟也長不了,大家由于其不“仁”,已經(jīng)不屑于與某位爭論什么了,自己也準備避之而去,應該快結束了。

      結束之前,給大家提個建議,別人都可以不屑而離開,但一定要將樓上某位熱情的留下,如果沒有了樓上某位,這個論壇將是多么的乏味和無聊啊,某位確實給大家增添了許多的“笑話”和無盡的“樂趣”。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25 16:43
本帖最后由 規(guī)矩灣錦苑 于 2013-10-25 16:48 編輯

誰在沒完沒了地行惡意挖苦諷刺和謾罵“惡劣行徑”只需要回過頭去看看他發(fā)表的每一個帖子也就一目了然了,因此就在他剛剛發(fā)表的帖子也毫不例外是意料之中的事。還是一句話,對于該帖子中的惡言穢語本人仍然僅僅是以適當方式作必要的點出,仍將拒絕回復。其人習慣于謾罵就讓他對天對地去罵吧,我們不必理會。
  圖片中的棱體明明是36面體,有36個工作面,每個工作面明明是平面,可我們的幾何量計量專家非要稱“圖片中棱體工作面是圓形”,恐怕這種認識在計量界唯有某位專家自己吧。那個所謂的厚度不大的圓形,難道人們形容成“圓餅”有什么不妥嗎?可這也能引發(fā)某專家惡言穢語大罵不絕于耳,可見某專家的習慣如何了。不過,某專家終于在51樓承認那36個小平面為棱體的工作面了,這也算是一個進步吧。但某專家又提出“個人認為,……棱體確實有36個圓形的‘非工作面’,這是事實,絕不是‘指鹿為馬’”,是不是也能指出36個非工作面在哪里呢?
  某專家一方面排斥將正多邊形與多面棱體相聯(lián)系,堅持在使用多面棱體中使用法線不使用法平面,另一方面又回避回答一個平面有多少法線,兩個平面的各任意一條法線的夾角是多大,除了謾罵還是謾罵,著實令人無可奈何。既然多面棱體存在著工作面,請問工作角不是面與面的夾角而變成了線與線的夾角嗎?某專家提出了工作面中心的“法線”夾角是工作角,那是把多面棱體當作正多邊形來看,當然理論上也不無道理。不過某專家堅決不承認正多邊形的理論用于多面棱體,請問某專家你能夠準確找到工作面的中心點嗎,實際工作中有必要一定要找到中心點嗎?不過中心點的法平面夾角就不是該相鄰工作面的工作角嗎?
  某專家提出了“36面棱體(或偶數(shù)面棱體)在對徑方向上兩工作面夾角是多少”,小學生都知道正多邊形對徑方向上的兩個面相互平行,相互平行的兩條線不相交,如果要說它們的夾角,可認為是0°,也可以認為是180°。我說過多面棱體任意兩個工作面的夾角都是工作角,因此36面棱體“在對徑方向上兩工作面夾角”可認是0°,也可以是180°,到底是0還是180那就看你如何使用,達到什么目的。但是在此我還是建議某專家如果你真的要測量0°或180°,請用刀口尺之類的直線度測量量具和量儀,不到迫不得已盡量不要使用多面棱體。另外某專家提問時特意加了一個括號,“偶面棱體”,既然某專家也反對過把奇面棱體排除在多面棱體之外,在此也順便問一下“奇面棱體”有“對徑方向上兩工作面”嗎?它們的夾角是多少?難道我說多面棱體任意兩個工作面的夾角都是工作角錯了嗎?
  應該說某專家能夠認識到我提出的“難道說36面體有36個圓形?圓形的法線難道僅僅有36個?什么是圓形的工作角?”等一系列問號是無聊的,也算是幸事。至少該專家明白了多面棱體的工作面是平面而不是圓。
  我所說的“矩形的方形角尺”是什么意思人人都知道,“方形角尺”的名稱也來自于某專家,我無非是告訴該專家方形角尺的形狀是矩形,名稱為“矩形直角尺”人人皆知。
  某專家對“某些量友對技術論壇中出現(xiàn)‘討論到文學的帖子’發(fā)出了質疑”原因渾然不知或者揣著明白裝糊涂,并多次提出“準備避之而去”。本來論壇注冊與否是個人的自由,即便是注冊了也還是來去自由,沒有必要“打招呼”給什么人看,自己避之而去也沒有必要影響他人,沒有別的人會像你一樣。但盡管如此,至今我仍然把你看著為我的老師,畢竟在平直度檢測方面我在你的經(jīng)驗和文字資料中吸取了許多精華。因此我還是勸老師,本論壇的確是量友們溝通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探討、共同進步的好平臺,只要我們大家都保持一個好心態(tài),人人都可以在論壇中獲得收益,也的確從中可以獲得不少“樂趣”,作為計量工作者留下總比“避之而去”益大于弊。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25 17:18
法線定義:始終垂直于某平面的虛線;

法平面定義:過空間曲線的切點,且與切線垂直的平面,稱為法平面。

      52樓的帖子除了無聊的文字羅列外,就是胡攪蠻纏、無理反纏,只會讓大家恥笑,而不會使大家受到誤導,不屑于搭理其就是了。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26 00:55
  始終垂直于某平面的線為該平面的法線是正確的定義,但老師并沒有回答一個平面的法線有多少,并沒有回答兩個平面各選擇一條法線,其法線夾角是多少。
  過空間曲線的切點,且與切線垂直的平面,稱為法平面,也是正確的定義,那么請問老師平面難道就沒有法平面嗎?平面是不是特殊的曲面,是不是曲率半徑為無窮大的曲面?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26 08:34
對于心術不正的人提出的所謂問題,完全沒必要去回答,態(tài)度不端、無知淺薄使他人不屑于搭理。

      誠信的缺失,使樓上所談論的問題,幾乎都涉及到“特殊”二字:平面是“特殊”的曲面;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直線是“特殊”的多邊形;線段是“特殊”的封閉;線段有“特殊”的直線段或彎曲線段之分;直線可以有“特殊”的端點;直線的180°是“特殊”的內(nèi)角和;不等式符號(≥)是“特殊”的越多越好;圓形工作角是“特殊”的工作角;m/m是“特殊”的角度計量單位;受檢點(或交點)是“特殊”的測量基準;工作面是“特殊”的圓餅;棱體是“特殊”的正多邊形;橋板是“特殊”的感應器;水平儀是“特殊”的讀數(shù)裝置;光標是“特殊”的反射鏡;兩平行線是“特殊”的夾角.......。所以“特殊”二字到了樓上某位的嘴里,就變成“特殊”的嘴,某位的這些“特殊”,使大家看到了其人格等各個方面的“特殊”,應該就是“分裂”或“缺失”吧?!包括其自稱“擰種”也是“特殊擰種”。

     “特殊”的樓上某位讓普通的大家不屑于理睬,但某位還是以“特殊”為榮,被大家遠離,其豈不成了“另類”,這也就應了其自己說的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但我們確實不清楚“擰種”應該“與物類聚”還是“以人群分”?這是單選題!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26 22:21
本帖最后由 規(guī)矩灣錦苑 于 2013-10-26 22:27 編輯

樓上某人講了一大堆“特殊”,其中:平面是“特殊”的曲面,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m/m是“特殊”的角度計量單位等三個“特殊”,的確是本人的觀點。如果加以改寫,線段有直線線段和曲線線段之分、兩長度相等的直線段首尾相接可視為封閉圖形、正多邊形是正多面棱體在垂直于其中心線的截面上的投影、橋板和水平儀組合為平直度檢測系統(tǒng)后分別變成為該測量系統(tǒng)的傳感元件和讀數(shù)裝置,這四個觀點也可以作為本人的觀點。其他那些亂七八糟的的“特殊”包括未經(jīng)改寫的那四個觀點都是某專家自己杜撰的。看來,某專家除了以挖苦諷刺和謾罵著稱論壇外,又增長了一項誣蔑的能耐。論壇中唯一以罵大街著稱,在其帖子中再次罵別人“無知淺薄”的某專家提出了無聊的“應該‘與物類聚’還是‘以人群分’”的單選題,相信不會有第二個人愿意與以罵人為榮的人為伍,還是由其自己去選吧,大家不必介意,一笑了之算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27 10:18
特殊”的樓上某位,總喜好拿“特殊”來說事,來掩蓋其偏執(zhí)、無理反纏、胡攪蠻纏、無事生非的真面目。

        我在55樓所談到的某位“特殊”之事,都有白紙黑字做依據(jù)的,絕非什么“杜撰”或“誣蔑”,實際上,樓上某位“特殊”的詭辯,絕不止這一點,包括三角函數(shù)有“特殊”的計量單位;詞頭可以“特殊”的單獨使用等等、等等(不屑于繼續(xù)列舉),可以講“特殊”將縱貫某位的一生一世,這就是“特殊”的人永遠是“特殊”!“敢說敢當”是真“爺們”,“敢說不敢當”就是“不男人”了,這也就是某位自己反復講過的:“的確不能像“男人”那樣,也的確不愿意像“男人”那樣”說辭的注腳點。這就如同自稱“擰種”一樣,是自認“不男人”的。

       “特殊”的樓上某位,就是“下棋”時,“賴棋”、“偷子兒”的“不仁”之人,遠離其為上策,呆在一旁觀看其“笑料”,大家會非常的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28 00:57
  我仍然堅持三角函數(shù)既是數(shù)值,也是可測的量。每個可測的量必有自己的計量單位,所謂的“特殊”同樣是某老師自己加上去的。如果像他那樣隨意加“特殊”,任何量值自有的計量單位也就都變成了“特殊”。同樣,詞頭可以“特殊”的單獨使用也是某人的歪曲,詞頭不能單獨使用是指其符號不能單獨使用,但我還是重申“詞頭”所表示的數(shù),或稱為10的多少次冪可以單獨作為“數(shù)值”使用進行運算。
  至于某個自認為很“男人”并以謾罵著稱的“不仁”之人,他既然多次聲稱“遠離”,那就讓他去吧,他的“遠離”無非是我們少了一個“笑料”而已。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28 08:06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28 08:35 編輯

樓上某位的經(jīng)典“語錄”:

      的確不能像“男人”那樣,也的確不愿意像“男人”那樣。

     將詞頭m或μ寫作  m=1000μ=10-3;μ=10-3m=10-6 ,請問:是不是將詞頭“單獨使用”?包括將詞頭論述為“測量單位的換算就是詞頭間的換算”,這些都是樓上某位與眾不同的“特殊”之處吧?!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28 22:45
  如果某專家愿意誤解是單獨使用詞頭,那是他的權力,我只是請其結合上下文來看,不要斷章取義。
  某專家截取的其他帖子中的內(nèi)容,我只是告訴量友們在計量單位換算中可以把“詞頭”看著為“數(shù)字”,諸如m=1000μ=103μ;μ=10-3m=10^-6,僅此而已。例如:
  計算12.5μm=?km,可以考慮1μ=10^-6,1k=103,(-6)-3=-9,可得:12.5μm=12.5×10^-9km。
  計算2.5μF=?pF,可以考慮1μ=10^-6,1p=10^-12,(-6)-(-12)=6,可得:2.5μF=2.5×10^6pF。
  也許實際工作中極少用到這種換算,我只是用這個例子說明問題,也請某專家不要又引發(fā)出男人不男人的無聊話題。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29 16:57
樓上某位錯誤的單獨使用詞頭,究竟是別人的“誤解”,還是其不懂裝懂的“誤導”,大家應該會看清楚的。

     我們僅就某位辯解的式子μ=10-3m=10^-6來看一下,μ或m是被當做詞頭來單獨使用的,但m除了是詞頭,還是7個基本單位米,所以誤導就是這樣造成的,詞頭μ與基本單位米就成了不倫不類的關系。我們再摘錄某位在過去帖子中,對詞頭錯誤使用的某些論述來看一下,相信大家會有一個正確判斷的:

    1. 看來老師非常反對直接寫出1k1000這樣的式子。但作為詞頭kk的確是1000的意思。我認為詞頭k1000之間可否畫等號是次要問題,如果有人寫“1k1000這樣的式子,我認為至少他還是明白詞頭k的含義就是1000
    2. 詞頭不能獨立使用是指單獨用一個詞頭表示一個計量單位是不允許的,但是當僅討論詞頭與詞頭之間的關系時,難道連詞頭也不能寫、不能用嗎?
    3. 其實所謂計算是詞頭的計算,不是基本計量單位的計算。
    ----------------------------------------------

    不多講什么了,應該用文字描述詞頭表示10的冪或詞頭之間的關系,卻被某位用等號給以連接,這就是錯誤的單獨使用詞頭,這不是樓上某位“能言善辯”(實則胡攪蠻纏)就能攪混水的。當大家都看清了這個錯誤,也就不會被樓上某位所誤導了。

     至于樓上某位“又引發(fā)出男人不男人的無聊話題”的說辭,沒必要再去多加解釋,就請某位講清楚“的確不能像“男人”那樣,也的確不愿意像“男人”那樣”這種話,有沒有做部分的“截取”?是不是從其自己嘴里吐出來的原話?“無聊話題”的說辭,也就“真相大白”了。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29 21:59
本帖最后由 規(guī)矩灣錦苑 于 2013-10-29 22:12 編輯

單位的詞頭,我認為其實就相當于漢語中的個十百千萬、百萬、億之類的數(shù)位,難道你認為詞頭k不是表達1000,M不是表達百萬的意思嗎?相互換算的兩個計量單位,其基本單位必須是同一個,不存在基本單位的換算,因此單位換算在本質上正是詞頭與詞頭之間的計算,日常計量單位換算中1k與1000本來就是等價的,1km就是1000m,1kA就是1000A。
  規(guī)定“詞頭不能單獨使用”目的是禁止單獨使用詞頭表示計量單位,日常工作中經(jīng)常聽到有人稱1微米為一個μ,稱1kΩ為一個k,稱1pF為一個p,在正式文書中這本來就是不允許的,難道有誰有異議嗎。既然你也認為“應該用文字描述詞頭表示10的冪或詞頭之間的關系”,自稱為“男人”的人不必回避,就回答如何“用文字描述”10的冪與詞頭間的關系吧。有理說理,一味靠謾罵之能事,并不能說明你有理。
  也不必翻老賬去查其它主題帖,因為那都偏離本主題帖太遠,那些都可以在相應的主題帖討論。如果你是“男人”, 只需對在本主題帖中你用謾罵的“男人”手段回避回答的下述問題,正面解釋一下你的觀點,如果不能解釋的話,重復一下證明是你的觀點也行:
  正多面棱體是非等邊多邊形
  直線和直線段是一回事
  關于線段,只有直線段不存在曲線段
  正多邊形的特性不能用來研究正多面棱體的特性
  正多邊形的中心角與其外接圓圓心角不相等
  正多面棱體是金屬殼,因為看不見內(nèi)切圓,所以正多邊形也不存在內(nèi)切圓
  多面棱體的工作面是圓形的而不是平面的
  正36面棱體的工作角只有一個,即相鄰兩條法線夾角10°
  正多面棱體的相鄰工作面夾角不是它的工作角之一
  封閉原則不適用于正三角形、矩形等
  三角函數(shù)值不屬于可測的量,因此三角函數(shù)不可能有計量單位
  m/m不是計量單位,更不可能是角度量值的計量單位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30 10:19
樓上某位真能忽悠,竟然把詞頭與數(shù)字劃等號(“個十百千萬、百萬、億”之類)。先不講別的(包括錯誤的使用),某位先告訴大家,哪一個詞頭可與“個”劃“等號”?畢竟10的冪次不包括0吧?!莫非有單位一,還有詞頭一???樓上某位在論壇制造的“笑料”越來越“豐富多彩”了。

      按照GB3100-93的規(guī)定:【詞頭用于構成倍數(shù)單位(十進倍數(shù)單位與分數(shù)單位)但不得單獨使用】,以及【詞頭符號與所緊接的單位符號應作為一個整體對待】,這就清楚的表明:詞頭符號必須與單位符號共同使用!否則,就是不允許的詞頭單獨使用。詞頭符號表示的是“因數(shù)”,而“因數(shù)”與“數(shù)”之間是有區(qū)別的,畢竟“數(shù)”從不同的角度可與有很多不同的分類,而“因數(shù)”的定義則是明確的,所以,樓上某位是在“因數(shù)”與“數(shù)”之間搞混淆。

      根據(jù)上面談到的GB3100-93的規(guī)定,樓上某位寫出的式子  μ=10-3m=10^-6 ,首先是在詞頭與SI單位間做混淆或誤導(m是詞頭,但也是SI單位),其次 μ=10^-6 就是詞頭的單獨使用,將表示“因數(shù)”的詞頭與數(shù)字(10^-6)劃了等號,把應該文字描述的東西,搞成了詞頭單獨使用的數(shù)學等式。所以“單位換算在本質上正是詞頭與詞頭之間的計算”說辭,就只能是錯上加錯了,畢竟GB3100-93規(guī)定了:【在計算中為了方便建議所有量均用SI單位表示,將詞頭用10的冪代替】。如果樓上某位對標準的規(guī)定無法看懂,建議先去學習一下語文知識,再回來論述問題。

      規(guī)定“詞頭不能單獨使用”目的,絕不是樓上某位所講的“禁止使用詞頭表示計量單位”這樣一個窄面,也包括了在詞頭與數(shù)字間劃等號(μ=10^-6 )這種形式的單獨使用。堅稱自己“不男人”的樓上某位,就不要在“詞頭不能單獨使用”的錯誤面前(或稱“特殊”),繼續(xù)“繞來繞去”了,自稱“擰種”將你自己害苦了!

      至于樓上某位后面煞有其事提出的10幾個問題,由于是極端偏執(zhí)、胡攪蠻纏、睜著眼睛說瞎話非正常精神狀態(tài)下“繞”出的問題,所以,沒人屑于搭理。樓上某位就自問自答去吧!相信你:“繞來繞去”也好,“胡攪蠻纏”也罷,你會圓滿的完成“睜著眼睛說瞎話”回答任務的,你那張“特殊”的嘴繼續(xù)派用場就是了,大家也可以近距離加深對你的了解和認識,何樂不為呢!

      樓上某位,在自問自答事情上,大家挺你。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30 17:34
本帖最后由 規(guī)矩灣錦苑 于 2013-10-30 17:36 編輯

是誰“忽悠”,可以查看本主題帖的每一個帖子,既然某人不愿意像自己聲稱的像“男人”那樣回答,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本人的觀點已經(jīng)表達完畢,如無某人更新的技術內(nèi)容,本人也就沒有必要再重復了。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0-30 20:43
樓上某位終于承認過去的帖子基本就是在無聊的“再重復”,但錯誤的東西不會因為反復的“再重復”而變?yōu)檎_的東西。

     樓上某位的閉嘴,連“自問自答”也不做了,應該是理虧不語了,在這點上,默認是明智的。但某位在該主題散布的種種錯誤論點,以及給論壇抹的黑,還需要大家來給以批駁及“漂白”。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0-31 01:05
  “理虧”的人自然是對別人提的幾個問題不敢直接回答,所以其人也的確“應該是理虧不語了”。
  無論理正還是理虧,當說明白了自己的觀點后,某專家既不敢正面回答,又沒有新的觀點表達,本人再重復已經(jīng)表述清楚了的觀點還有必要嗎?“給論壇抹黑”者的確有人在,只要看看本主題中他發(fā)表的所有帖子中那些不堪入耳的語言,對其人品性就會一目了然。
  鑒于某專家的65樓的無聊帖子,本人在此最后重申一下,如果某專家沒有什么新的技術觀點發(fā)表,繼續(xù)發(fā)表那些無聊的挖苦諷刺和謾罵語言,的確本人沒必要與以謾罵著稱于論壇的人再說什么了,這就算本人對此主題的最后一帖吧,對本主題本人只有保持沉默。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1-2 16:56
本帖最后由 規(guī)矩灣錦苑 于 2013-11-2 17:01 編輯

某專家雖然回避我所提出的問題,但在69樓總算是基于量友們對謾罵不良習慣的反對聲中有所收斂,總算是回到了樓主的主題上談了一點技術上的觀點。就其技術觀點我的不同看法如下:
  1某專家口口聲稱“直角刀口尺……用來檢定萬工顯滑板移動的直線度”,是這樣嗎?還是看看檢定規(guī)程JJG56的規(guī)定再說吧。規(guī)程明明規(guī)定使用平面度≤0.5μm的“平尺”和分度值≤1μm的“測微表”檢定。挖苦別人“信口開河”的某專家自己有沒有信口開河?
  2某專家大談特談直角刀口尺工作刃口對兩個非工作面(定位面)的對稱性的重要性,并將“對稱性”描黑突出,這個對稱性真的那么重要嗎?某專家的理由說到底無非是“需要翻轉180°來提高檢定精度”,翻轉180°刃口焦平面會發(fā)生變化。難道說不上下“翻轉”180°,而將其水平“旋轉”180°就不能“提高檢定精度”嗎?水平旋轉時“刃口對兩個非工作面(定位面)的對稱性”影響到刃口的焦平面變化嗎?何況用這種方法檢定萬工顯滑板移動的直線度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3我相信某專家“在研磨修理方面有過親身經(jīng)歷和體會”,但從其所述中我看不出某專家是個合格的量具修理人員,因為他并不知道那個“角尺”到底應該研磨哪個參數(shù),而去研磨什么“對稱性”。本來稍加研磨可以解決的問題卻去做無謂浪費精力的工作,還要埋怨這點工作是“登天差不多難”的事情,然后還挖苦他人“不懂裝懂”、“瞎忽悠”,的確令人驚詫。
  我雖然一參加工作就從事量塊研磨、儀器檢修和精密測試,幾十年的計量工作更讓我認識到計量技術的博大精深,很多東西我的確還不懂,也沒有必要裝懂。我認為我沒資格說別人“信口開河”、“不懂裝懂”、“亂講一氣”,做人還是要友好待人、平等待人、謙虛待人。我一直認為一個常理是非常正確的:以諷刺挖苦和謾罵他人為樂趣的人,埋汰別人不懂裝懂的人,往往都是自我對號入座。
作者: xqbljc    時間: 2013-11-10 11:40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1-10 11:45 編輯

樓上某位在極端偏執(zhí)、胡攪蠻纏、睜著眼睛說瞎話非正常精神狀態(tài)下“繞”出的問題,本人已講過不屑于搭理,由其自問自答的好,但考慮到70樓的帖子有可能會對大家產(chǎn)生誤導,所以還是給以批駁的好。

      JJG56規(guī)程確實規(guī)定了使用“專用平尺”,以打表法檢測萬工顯縱橫向滑板移動的直線度,同時也規(guī)定了使用自準直儀檢測滑板移動的直線度及角擺,但規(guī)程的早期傳統(tǒng)方法以及KGG 028-86規(guī)程,也規(guī)定了可以使用直角刀口尺以影像法檢測滑板移動的直線度,所以,使用直角刀口尺以影像法檢測,依然是可行且正確的檢測方法:
      

     樓上某位應該是根本不懂“直角刀口尺工作刃口對兩個非工作面(定位面)的對稱性的重要性”,所以才在以“影像法”檢測萬工顯縱、橫向滑板移動的垂直度時,無知的發(fā)出了“對稱性真的那么重要嗎”的疑問。大家可以想一下,使用非工作角的矩形直角尺兩刃口夾角來檢測,由于其直線度較直角刀口尺差了一個等級,加之其刃口對兩個非工作面(定位面)的對稱性很差,所以在以“影像法”檢測時,由于翻轉180°兩位置的刃口不在同一個焦平面上,瞄準的準確度會很差,則檢測的準確度也就根本談不上了。其次,直角刀口尺翻轉180°是為了消除其本身的垂直度,以提高“提高檢定精度”,這個測量原理由于帖子篇幅的原因,本人就不細談了,大家可以去看JJG7-2004規(guī)程中6.3.7.3的文字描述以及圖19的示意,此文字描述及圖19的示意,可以清楚地看出,以直角尺的下基面定位的“調轉”與以“影像法”檢測時的直角刀口尺兩非工作面定位的“翻轉”,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而樓上某位帖子中所詭辯的水平“旋轉”180°,應該是完全不一樣了,前者的““翻轉”可以消除其本身的垂直度,以提高“提高檢定精度”;而后者的“旋轉”應該就什么也不是了,其與我們大家都清楚的“自校法”毫無牽扯,所以,【水平“旋轉”180°就不能“提高檢定精度”嗎】的疑問,確實反映了樓上某位的不懂裝懂及信口開河。

      樓上某位以做過“幾十年的”的“量塊研磨”內(nèi)行自居,反誣別人為不合格的量具修理人員,那么請問:將矩形直角尺的非工作角(兩刃口夾角)研磨修理為工作角是不是非常困難的事?在這樣的研磨修理中,會不會破壞其原來一條刃口與其平工作面的工作角?為了保證這個工作角,是不是還要研磨其平工作面?這會不會由于研磨面積的增大而非常困難?在上述研磨修理中,是不是需要研磨構成兩刃口夾角的斜面?這樣對研磨面積增大包括拿持困難斜面的研磨是不是非常困難?再考慮到要保證其“對稱性”是不是更為難上加難?不多講什么了,樓上某位“不懂裝懂”、“亂講一氣”,確實應該“對號入座”了!本人依然堅持““稍加研磨”、“并不是難事”的說辭從實際與實踐角度上來講,都屬于明顯的“瞎忽悠”的觀點。至于什么“研磨哪個參數(shù)”的說辭,本人更是根本聽不懂,莫非參數(shù)也可以研磨?還是吃人飯說人話的好!
作者: 規(guī)矩灣錦苑    時間: 2013-11-10 20:43
本帖最后由 規(guī)矩灣錦苑 于 2013-11-10 20:56 編輯

首先聲明,對謾罵已成習慣的某專家71樓帖子中的無聊語言,本人一如既往不予搭理,其實想讓他一句話不挖苦諷刺和謾罵,實在是太難太難了。我僅對其中尚存的技術討論內(nèi)容作如下回復:
  1如果某專家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那就好好看看檢定規(guī)程JJG56的規(guī)定,看看是不是規(guī)定使用平面度≤0.5μm的“平尺”和分度值≤1μm的“測微表”檢定萬工顯滑板移動的直線度。既然是檢定萬工顯滑板移動的直線度,不去看JJG56卻要看“JJG7和早期傳統(tǒng)方法以及KGG 028-86規(guī)程”,難道是這樣學習檢定規(guī)程的嗎?現(xiàn)在討論的并不是萬工顯滑板移動的直線度檢定發(fā)展史。
  刀口直角尺的用途雖然可用于直線度檢定工作,但并不被檢定規(guī)程JJG56所推崇,儀器檢定機構只有在沒有平尺和測微表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它。我相信沒有哪個有能力有資質的儀器檢定機構連平尺和測微表都沒有,因此刀口直角尺的這個檢直線度的用途完全可以不用。
  2某專家讓大家“去看JJG7-2004規(guī)程中6.3.7.3的文字描述以及圖19的示意,此文字描述及圖19的示意”,這可是直角尺的直角檢定,與萬工顯滑板移動的直線度檢定又有什么關系呢?萬工顯滑板移動的直線度檢定用不著刀口直角尺,因此更用不著把它翻轉180°。即便是迫不得已要用刀口直角尺,也完全用不著翻轉180°,只需水平旋轉180°即可。退一步講,進行直角尺的檢定,即便是要翻轉180°,所謂的“對稱性”問題也并不影響直角誤差的檢定。
  3我可以告訴某老師,將矩形直角尺的非工作角(兩刃口夾角)研磨修理為工作角并非困難,更談不上“非常”二字。矩形直角尺的非工作角(兩刃口夾角)已經(jīng)非常接近于90°,刃口的研磨要比平面的研磨容易得多,“只需稍加研磨”,難的是兩個平面的垂直度研磨,但卻用不著去研磨。
  因為其中一個刃口與平面的垂直度可以保持不變,在保證了直角尺有一個刃口相對于平面的使用功能后,只需研磨另一個刃口相對于這個刃口的垂直度,另一個刃口與平面的垂直度完全可以放松要求,甚至不用研磨。僅僅研磨一個刃口相對于一個刃口的垂直度并非難事,“只需稍加研磨”即可。只有修理人員在沒有搞清楚什么是“參數(shù)”,要“研磨哪個參數(shù)”的情況下,才會像某專家說得感覺特別難,然后還可以挖苦別人“不懂裝懂”、“亂講一氣”,自己才會以“吃人飯說人話”自居。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机机对机机的30分钟免费软件|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美女一级毛片免费看看| 我和娇妻乱荡史|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 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播放| 美女尿口扒开图片免费| 性欧美黑人巨大| 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 a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麻豆| 在线a人片天堂免费观看高清|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欧美日韩色黄大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无线码| 国产模特众筹精品视频|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美女黄频视频大全免费的| 女人腿张开让男人桶爽|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高清| 俄罗斯精品bbw| 日本强好片久久久久久AAA| 含羞草影院无限在线看| a毛片a毛片a视频| 欧美妇性猛交视频|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69堂 |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野花高清完整在线观看免费8| 性欧美videos喷水|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