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2013年 “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工信部主題日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曾公開表示,我國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堪稱“世界最嚴”,在一些元素指標上,甚至超過歐盟的嬰幼兒奶粉標準。但是,“最嚴奶粉標準”卻一直無法為國產嬰幼兒奶粉正名。
與嬰幼兒奶粉 “最嚴標準”相反,中國的生乳國家標準是世界“最松”標準。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規模較大的奶粉生產企業已經意識到生乳國標過低。目前,規模較大的奶粉企業在生乳標準上都有自己的企業標準,這些企業自控的生乳標準早已與歐盟的生乳標準持平,有些甚至還高于歐盟標準。
質量問題頻現 漲價勢頭不減
其實,即便是純正的“洋奶粉”也并非是“質優”的代名詞。從2008年到現在,“洋奶粉”也爆發了類似雅培“甲蟲門”、美贊臣“金屬門”和明治“召回門”等眾多質量事件。然而,即使不斷爆發出質量問題,但進口奶粉在中國市場的價格普遍高于國外市場。
乳業知名專家王丁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進口奶粉品牌在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銷售總額的比例驟然提升,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洋奶粉已經占領了絕大部分市場。據工信部最新的數據顯示,在高端奶粉產品市場中,國產奶粉品牌份額僅為25%。正是緣于市場地位的強勢,擁有話語權的洋奶粉頻頻漲價。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以來,進口奶粉平均漲價幅度已經超過60%,其中有多款相同品牌、容量的進口奶粉在國內外的價差已超過兩倍。
以2011年以來為例,洋品牌奶粉一直輪番提價,美素、雅培和惠氏先后直接提價或者通過更換包裝的方式提價,漲幅在10%左右;2012年4月,已兩年未提價的美贊臣也換裝提價。此外,雀巢奶粉及谷物產品的價格也上漲10%左右。多美滋也以“優階”系列更替“金盾”產品的方式平均提價10%。“近年來,中國市場的洋品牌奶粉普遍比國外貴1~2倍,是全世界價格最高的。”王丁棉對此表示,這純粹是靠市場營銷手段和炒作造成的,這些國外品牌抓住中國人對國產品牌的不信任心理,瘋狂提價,導致進口奶粉價格過高。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