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企業是否需要建標才能自校 [打印本頁]
作者: 上帝 時間: 2013-5-22 10:34
標題: 企業是否需要建標才能自校
線索
1.該討論不涉及強檢儀器
2.根據計量法,第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準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例子:
企業,購買了量塊,送檢,并開展了單位內部的卡尺的自校工作。
作者: 大睫毛 時間: 2013-5-22 10:52
點檢的話就不需要了是嗎
作者: ssooss 時間: 2013-5-22 10:55
人員需要有證嗎
作者: 席龍 時間: 2013-5-22 11:28
我認為需要建標才能自校。
因為當地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按照JJF1033-2008計量標準器考核規范主持考核時是對建標單位所建計量標準是否滿足法制和技術要求,是否具有量值傳遞能力的綜合考核、認定。主要包括設備、人員、環境、管理制度和能力驗證等五大塊內容。案例中列舉的企業雖然購買了量塊,并進行了送檢,但該企業的人員是否取得相關檢定、校準項目資質,人員是否有相關項目的校準知識、能力水平?如果人員能力水平不達要求,光有設備也無法規范開展內部校準工作,更談不上內校器具的科學、準確。同樣標準器存放、現場工作環境控制達不到要求,也內校的結果會有偏離。管理制度不全面或不落實也無法保證內校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所以企業光自己購置了量塊,送檢后就進行內校是不正確的做法。
作者: gjs520 時間: 2013-5-22 11:31
我認為不需要建標就能自校。只要標準器在上級單位按照檢定周期檢定,人員取得《計量檢定員證》,就可以了
作者: feipangpang 時間: 2013-5-22 12:19
我認為要建標才可開展,建標是要有要求的,企業要開展內校,人員,標準,計量室,制度等要有,計量才能得到普及
作者: 請給我微笑 時間: 2013-5-22 13:23
計量標準還是需要溯源的吧
作者: tom.cheng 時間: 2013-5-22 13:37
自校是對企業內儀器性能的檢查和數據的負責,并不代表法律上的效力。
作者: huahu 時間: 2013-5-22 13:45
回復 1# 上帝
我認為只要企業具備了國家規定的條件就可以了,沒必要建標,建標無非是讓政府部門承認你有能力自校而已。
作者: mym20 時間: 2013-5-22 13:55
是否建標都可以,只要不對外出具證書,就可以不建標,但如果客戶或者其他審核者要求的話,還是建標的話來的好些。
作者: 上帝 時間: 2013-5-22 13:56
回復 上帝
我認為只要企業具備了國家規定的條件就可以了,沒必要建標,建標無非是讓政府部門承認你 ...
huahu 發表于 2013-5-22 13:45 
有規定?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3-5-23 01:06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3-5-23 01:11 編輯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999年第6號《關于企業使用的非強檢計量器具由企業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
一、企業使用的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檢定周期,由企業根據計量器具的實際使用情況,本著科學、經濟和量值準確的原則自行確定。
二、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方式,由企業根據生產和科研的需要,可以自行決定在本單位檢定或者送其他計量檢定機構檢定、測試,任何單位不得干涉。
三、企業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應當進行強制檢定。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企業不得使用。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72 號《計量標準考核辦法》:
第二條 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的各項最高等級的計量標準,應當按照本辦法進行考核。
以上說明只有企業最高計量標準才需要建標考核,企業的非最高計量標準不需要建標考核。企業的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檢定周期、檢定還是校準或者測試、自檢還是外送,均由企業“自行決定”,“任何單位不得干涉”。企業有權決定對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執行校準,有權決定采取內部自校,開展校準使用的測量設備只要不屬于開展計量檢定的最高計量標準,建標與否不作強制要求,只要送法定計量機構檢定即可。但是只要對外開展檢定或校準活動,使用的測量設備無論精度高低就上升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了,按規定應該接受建標考核。
因此我支持反方。只有開展檢定才需要建標,只有企業最高計量標準才需要建標,企業用于對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校準的測量設備只需要送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檢定實現量值溯源,建標與否,是企業的自主權,任何單位不得干涉。
作者: 八一八 時間: 2013-5-23 09:01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999年第6號《關于企業使用的非強檢計量器具由企業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
一、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5-23 01:06 
量塊在是最高標準,當然應該建標
作者: YCJL 時間: 2013-5-23 09:36
很多公司都是按5樓的做法
作者: fuffn 時間: 2013-5-23 09:44
目前企業進行自校并無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一定要建標,現在許多企業建標的目的主要是:省錢
有些企業進行相關的質量認證時,要求在用的計量器具必須具有檢定/校準證書,當企業的某種計量器具數量較多時,建標后自行檢定可節省一定的費用,且方便快捷,省去許多外送檢的麻煩。相反,如果只是企業內部質量控制要求,在用的計量器具的量值溯源進行自校就行了,量值溯源才是目的,建不建標不是關鍵,關鍵的是進行自校也要規范。
作者: zhoujidai 時間: 2013-5-23 09:53
從量值溯源的角度看,建標后開展校準才具有法律效力,更能夠被第三方承認..............
作者: fuffn 時間: 2013-5-23 09:53
回復 13# 八一八
量塊是自校的標準器具,送檢就行了,LZ的意思是要不要建量塊的計量標準進行對卡尺的自校
作者: zsxawsq 時間: 2013-5-23 10:04
企業有計量證的就可以了。
作者: liulinlin 時間: 2013-5-23 11:36
企業最高計量標準的概念是什么?
作者: zzzhang 時間: 2013-5-23 15:20
企業最高計量標準的概念是該企業最高精度等級的標準,企業的數據來源
作者: yiyiming79 時間: 2013-5-23 17:16
計量法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早該修訂了。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其對自身的行為承擔完全的責任。只要不涉及強檢,企業應可自行構建計量器具管控流程。計量失準,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經營成本上升,完全是企業自己的事情。我贊成自行建立完善的校準程序,不需要建標。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3-5-23 17:35
回復 13# 八一八
量塊屬于測量設備的范疇,屬于測量設備中的計量器具的一種,可以作為工作用計量器具使用,也可以作為最高計量標準使用,還可以作為次級工作標準使用,或者作為校準其它測量設備的計量器具使用。
什么是企業最高計量標準?由全國計量標準計量檢定人員考核委員會組編,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組織審定的《JJF1033-2008<計量標準考核規范>實施指南》第一章第四節解釋的第一個術語就是“計量標準”。“理解要點”的(3)告訴我們:“本規范考核的最高計量標準是指在給定地區或在給定組織內,通常具有最高計量學特性的測量標準,在該處所做的測量均從它導出”。最高計量標準分為三類,“企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是其中一類。《指南》還告訴我們“最高計量標準的認定不能按照能否在本地區或本部門內進行量值溯源來判斷,而應按照該計量標準在與其‘計量學特性’相應的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中的位置是否最高來判斷”。
量塊是不是最高計量標準關鍵是看它是不是“在給定企業內”“具有最高計量學特性”的計量標準,在該企業“所做的測量均從它導出”,且該量塊在與其‘計量學特性’相應的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中的位置是否最高。樓主給出的量塊是企業用來內部校準卡尺的,眾所周知量塊是測量長度的,根據《指南》的解釋,我們要問:
1.企業“所做的長度測量均從它導出”嗎?我認為不一定。
2.企業的長度測量中,該量塊“具有最高計量學特性”嗎?我認為也需要進一步落實。
3.企業將該量塊用于計量檢定嗎(是計量標準嗎)?在該企業區域內,該量塊在國家計量檢定系統中所處的位置是“最高”嗎?我認為企業的目的只是為了滿足需卡尺檢測的某些被測尺寸的量值溯源,并不是為了檢定卡尺,企業不開展卡尺檢定,也不存在檢定系統,該5等量塊也不一定是企業內在國家檢定系統中位置最高的,為了精密測試企業可能還配置有4等,甚至3等量塊。
綜合以上三條,可以認定該量塊不是該企業的最高計量標準,該企業未開展計量檢定,不存在最高計量標準,也不存在需強制計量標準考核的問題。該量塊僅是用于內部校準的測量設備,只要送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檢定合格,即可滿足那些用卡尺測量的被測尺寸的量值溯源需求。今后企業是否建標并開展計量檢定,用什么等級的量塊建立企業最高計量標準,都是企業的自愿和權力,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決定。
作者: davidow 時間: 2013-5-24 01:49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999年第6號《關于企業使用的非強檢計量器具由企業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
一、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5-23 01:06 
這些規定恰好說明,在中國,開展自校必須建標。自校,意味著企業內部要有計量標準,無論有幾級計量標準,最高的計量標準,根據這些文件要求必須必須建標。
在國外,非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各企業自己負責。但是通過認可制度,將實驗室建標工作進行考核和管理,即所謂自愿原則。這是將自由的價值觀和市場經濟原則進行了統一。既保證了社會的量值統一,又不是政府強行扮演管理者。
我們的規定,可能出發點是好的,但過分生硬。就像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學習,這本身沒錯。但搞不好,會引起孩子的厭學。
作者: 蓮花池 時間: 2013-5-24 09:03
不建標不能做檢定、校準,不具有法律效力
作者: 蓮花池 時間: 2013-5-24 09:05
不具有法律效力就不算自檢
作者: fuffn 時間: 2013-5-24 09:21
按我的理解,通俗講最高計量標準(無論是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還是企業的)應是:所建立的計量標準,進行量值傳遞的參數在本單位具有“最高計量學特性”的,該計量標準就是本單位的最高計量標準,而不管該計量標準使用的計量標準器具在本單位的位置是不是最高。
舉個例子:在我單位采用稱重法來檢定常用玻璃量具,所使用的主要計量標準器具為天平和溫度計,雖然所使用的天平和溫度計都不是我單位的最高等級的天平和溫度計,但該計量標準仍是我單位的最高計量標準,因為該計量標準所開展的檢定項目對應的計量參數為容量,而我單位所開展的容量計量器具檢定中,只能檢常用玻璃量具,不能檢更高級的容量計量器具,故該計量標準為我單位的最高計量標準。
作者: 八一八 時間: 2013-5-24 10:56
購買量塊不就是為了計量卡尺
所謂的最高不就是為了企業的量具的溯源
不建標,怎么管理?難道還有其他的規定?
作者: tuzilaile 時間: 2013-5-24 11:19
個人陋見,不到之處請勿拍磚!
個人認為首先要搞清楚建標與校準之間的關系?有關系么?
建立企業最高計量標準是經政府允許的企業開展自檢的一個準入條件,開展自檢必須建標是毫無疑問的。
開展校準,制定或者直接引用已經發布的校準方法,是驗證計量器具能否滿足工藝要求的一種辦法,實際上是驗證測量設備能否滿足測量過程要求的一種措施,校準結論的判定不應該根據儀器本身的精度作為判定條件,而是依據計量要求條件作為判定條件。個人認為只要標準器有朔源、校準方法有依據、校準人員有資質就可以實施了。
作者: qykawent 時間: 2013-5-24 11:37
問題本身有點問題?
第二條 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的各項最高等級的計量標準,應當按照本辦法進行考核。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3-5-24 12:22
回復 24# 蓮花池
“不建標不能做檢定、校準,不具有法律效力”這是指對面向社會開展計量檢定/校準服務的機構,沒有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就不能開展計量檢定/校準業務,而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則必須建標并接受計量標準考核,沒有經政府計量主管部門考核合格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而開展的檢定/校準活動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建標不能做檢定、校準,不具有法律效力”并不針對企業的內部校準活動,只要在企業內部僅僅開展校準活動而并不開展檢定活動,并且校準活動的范圍僅限于企業內部并不對外服務,對于這種情況我國的法律沒有哪一條規定強制企業必須建標。
企業開展計量校準活動的目的完全是自身測量工作的量值溯源需要。企業內部校準工作可以執行國家檢定規程/校準規范,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校準規范。例如某些行業使用卡尺測量的產品被測參數的允差達±1mm,企業內部校準規范規定卡尺的示值允差為±0.20mm也就足夠了,不一定非要強制企業執行卡尺檢定規程規定的±0.03mm;校準活動使用內徑千分尺也就足夠了,不一定強制企業按國家檢定規程規定使用5等量塊;用于校準工作的內徑千分尺只要按期送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即可達到量值溯源目標,也不一定非要強制企業把內徑千分尺作為計量標準建標和接受計量標準考核。企業根據產品質量檢驗的要求自制的測量設備(有稱專用量具的)甚至可以直接按該專用測量設備的圖紙工藝或企業內部技術標準對其執行校準。企業內部校準人員并不是計量檢定員,其開展校準活動的資質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書面認可,企業完全有權組織培訓,授于考核合格的某位質量檢驗人員兼任某項自制專用量具計量校準工作資質。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3-5-24 13:16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3-5-24 13:30 編輯
回復 23# davidow
《JJF1033-2008<計量標準考核規范>實施指南》告訴我們“最高計量標準的認定不能按照能否在本地區或本部門內進行量值溯源來判斷,而應按照該計量標準在與其‘計量學特性’相應的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中的位置是否最高來判斷”。
企業內部校準工作使用的測量設備起到了量值溯源作用,但是“最高計量標準的認定不能按照能否在本地區或本部門內進行量值溯源來判斷”,起到了量值溯源作用僅僅是判斷是否企業最高計量標準的一個條件,并不是唯一條件。
“最高計量標準的認定……應按照該計量標準在與其‘計量學特性’相應的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中的位置是否最高來判斷”。企業開展內部校準活動并不是開展計量檢定工作,也沒有對社會開展量值傳遞或者量值溯源活動,因此,開展內部校準活動的項目只存在“量值溯源系統”,并不存在“計量檢定系統”,談不上在“檢定系統表”中的位置高低,當然也就不存在位置“最高”的識別。
計量檢定系統一定是同種量的傳遞,我記得在某個主題貼中我舉過一個例子。例如長度計量檢定系統從國家長度基準到各等級量塊計量標準,再到各種長度計量量具和儀器,計量單位都是“米”;容量計量檢定系統從國家容量基準到各等級標準玻璃量器組,再到各種工作量器、罐、桶、管、杯等,計量單位都是“升”或“立方米”。而量值溯源系統則不然,例如企業產品有容量測量要求,容量測量結果的溯源可以有不同的溯源路徑,可溯源到國家不同的計量基準。企業可以用測量容量的測量設備直接測量產品的容量,沿容量溯源路徑通過標準玻璃量器組再溯源到國家的容量基準。企業也可以使用蒸餾水(純水)和衡器測量容量,再沿質量溯源路徑通過標準砝碼溯源到國家質量計量基準。企業還可以幾何量量具測量長寬高,或底面的直徑和高測量容量,再沿長度溯源路徑通過各等級量塊溯源到國家長度計量基準。如此等等,量值溯源系統并不要求被測量與國家計量基準的計量單位相同,即并不要求被測量和基準量必須是同種量,同類量。
企業開展檢定活動,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均應該建標,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既然企業的量值溯源系統并不是計量檢定系統,那么企業內部校準使用的測量設備也就談不上在國家計量檢定系統中的位置高低,內部校準使用的測量設備也就不是計量法或JJF1033所說的企業最高計量標準。因此也就找不到哪一個法律法規的哪一條對企業開展“自校”的內部校準活動使用的這種測量設備必須強制企業建標并接受計量標準考核的規定。至于企業自愿把這種測量設備上升到計量標準乃至最高計量標準或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高度申請建標,并自愿接受政府計量主管部門組織的計量標準考核,那是企業的自愿行為和自主權力,我們的政府計量主管部門不應該強制企業建標,反而應該對是否接收這種申請,對申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進行審查。
作者: 吳玉寶 時間: 2013-5-24 13:27
企業只要通過CNAS認證就不需要建標了。
作者: asher 時間: 2013-5-24 15:24
完全支持反方!不需要“建標”!
其實“檢定”這個概念只有在國內才有的,國外的都稱為“校準”,只要企業有“標準器”“人員”“符合環境的實驗室”“經審批的校準規范”等,都可以自己做,只要量值能溯源到國家標準,為什么不能開展自校呢?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企業每年請地方計量所做一次檢定/校準,根本滿足不了企業對于現場量具使用的要求,出來問題又都是企業自己承擔責任(證書上明確寫明“僅對本次檢定/校準結果有效”)。
所以中國的計量法是時候需要修訂了!
作者: lhyuanlin 時間: 2013-5-24 21:02
從法律和技術意義上講,企業需建立自己的計量實驗室,然后至少有兩個人員取得檢定員證,并配備相應的質量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購買相應的計量標準和輔助設備并溯源,且計量實驗室要對環境進行控制滿足17025或者10012后,經國家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后或者經中國國家合格評定委員會實驗室認可后,才能開展自己的檢定或者校準工作;
但是,現在有一些外審機構和客戶都認可沒有經過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和中國國家合格評定委員會認可,只要配備了具有簡單的校準資質的人員和計量標準(經溯源后),然后編寫了內校作業指導書,就可以開展內校了。不過只是有一些,嚴格的外審認證的或者嚴格的客戶也可能會不認同。
我建議,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建一個計量實驗室,然后先按10012體系運行,逐漸達到17025后進行CNAS的實驗室認可,這個認可是國際互認的,尤其對具有國外客戶的企業試用。當然,會比較麻煩,而且要有money!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3-5-25 01:32
回復 34# lhyuanlin
從法律和技術意義上講,企業需建立自己的計量實驗室,然后至少有兩個人員取得檢定員證,并配備相應的質量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購買相應的計量標準和輔助設備并溯源,這都是指的企業開展檢定工作或利用富裕資源向社會開展校準服務時必備的條件。沒有任何一個法律法規或文件規定企業僅僅是為了自身測量活動的需要開展的內部校準活動必須建標、必須持有檢定員證。
企業開展的內部校準活動并不是開展計量檢定,也并不向社會提供校準服務,因此,只要配備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書面認可的校準資質的人員和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溯源后的校準用測量設備,編寫了內部校準規范(作業指導書),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就可以開展內校了。
作者: huahu 時間: 2013-5-25 14:44
回復 11# 上帝
個人觀點
作者: mol 時間: 2013-5-25 20:18
同意23樓觀點
我頃向于讓企業自愿選擇,建不建標無所謂。
企業自校,本身就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行為。企業對自個生產的產品出具產品合格的檢測報告,會受到市場行為的制約。當然這會支付一個社會成本。
如果企業想提高自個出據產品檢測報告的公信力,可以申請實驗室認可。
以上觀點,同樣適用于檢定,校準,檢測機構。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25 23:42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3-5-25 04:20 編輯
非強檢項目,企業內部開展自校,其企業最高標準(強檢項目)也不一定要建標,只需具備充分有效的溯源性證明(上級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出具的《檢定證書》),且具有兩名以上(含兩名)具有有效資質的校準人員。但也只能開展校準,出具《校準證書》,而不能出具《檢定證書》。若要開展檢定出具《檢定證書》,則必須建標,并通過上級計量行政主管部門的考核授權。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26 00:02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3-5-25 04:23 編輯
CNAS的CNAS-CL31:2011《內部校準要求》(以下簡稱《要求》)在其適用范圍中描述如下:
1.1 本文件適用于申請或已獲CNAS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對其與認可能力相關的測量設備實施的內部校準(實驗室的內部校準能力已獲得CNAS校準實驗室認可或取得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授權的,不適用本文件)。
1.2本文件適用于CNAS對實施內部校準的檢測實驗室進行的認可活動。
也就是說該《要求》只適用于申請或已獲CNAS認可的檢測實驗室,而不適用于校準實驗室或獲得行政許可授權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所以,我個人認為企業(非檢測實驗室)可以參照實施(因為CNAS只對實驗室進行認可)。另外,這份文件只是一個要求,而不是認可準則,它只是對申請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在其申請認可的檢測能力存在內部校準活動時,實驗室應在申請書中申報。評審組中應安排相關校準領域的評審員,現場評審過程中,參照校準能力認可的評審要求實施對全部內部校準能力的評審和確認(而不是認可)。所以在《要求》第6條對內部校準能力的性質寫到:“對相關內部校準活動的確認,是CNAS對檢測結果的量值溯源有效性評價的需要,但這些內部校準能力不屬于認可范圍。實驗室不得在內部校準活動的校準證書中宣稱獲得CNAS認可或使用認可標識,也不得在對外宣傳的認可范圍中包含內部校準能力。”還有幾項條款我認為也是比較重要的:
4.1 檢測實驗室對使用的與認可能力相關的測量設備實施的內部校準,應滿足CNAS-CL01《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和CNAS-CL2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校準領域的應用說明》的要求。
4.2 實施內部校準的人員,應經過相關計量知識、校準技能等必要的培訓、考核合格并持證或經授權。
4.7 內部校準的校準證書可以簡化,或不出具校準證書,但校準記錄的內容應符合校準方法和認可準則的要求。
4.9 相關法規規定屬于強制檢定管理的測量設備,應按規定檢定(即只對非強檢項目開展校準)。
作者: 十月丫頭 時間: 2013-5-26 2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海狼 時間: 2013-5-26 21:41
回復 32# 吳玉寶
沒通過計量建標考核,CNAS根本不會接受你的申請。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27 05:34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3-5-26 09:37 編輯
CNAS只對校準試驗室或檢測試驗室進行認可(注意:不是考核)。除了校準試驗室以外,對于檢測試驗室來說,CNAS并沒有要求檢測機構一定要建標才能接受申請。從CNAS的CNAS-CL31:2011《內部校準要求》看,對于沒有建標而具備內部校準能力的檢測機構,是可以向CNAS提交檢測試驗室申請的。再說校準本身就不是法制計量范疇的活動,是企業的自主溯源行為,沒有強制性,與是否建標根本不搭界。當然,校準也必須具備相應的能力,也要符合相關的規定,接受并通過相關的考核和確認。
作者: muhongcom 時間: 2013-5-27 10:57
1、不對外企業,應該對最高標準進行建標,但是實際中,大家都默認可以不建標,人員有證即可,可出具檢定/校準記錄,一般不需要出具證書。
2、對外企業,需要建標,再提交CNAS,方可對外開展校準工作。可出具校準證書。
補充:企業一般只可出具校準證書,因為計量授權證書基本拿不到,不可以出具檢定證書。企業也不可能建標為社會公用標準,只能是企業標準。
作者: 王袁武 時間: 2013-5-27 14:59
必須建標方可開展校準工作。
作者: 郭振偉 時間: 2013-5-27 16:16
建標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政府部門的一種創收形式,你不建標,他不高興,想查就查你 ,沒轍!
作者: 八一八 時間: 2013-5-27 16:23
請問,內校標準需要考核嗎?依據什么?
作者: 半杯紅茶 時間: 2013-5-27 18:02
不建標自己檢測自己玩,但不能出具證書,要出具證書就必須建標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3-5-27 21:35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3-5-27 21:40 編輯
CNAS在回答“實驗室為什么要申請認可?”的問題時指出,實驗室進行CNAS認可的優勢具體而言,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表明實驗室具備了按有關國際準則開展校準/檢測的技術能力
(2)增強實驗室在校準/檢測市場的競爭能力,贏得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信任
(3)參與國際間實驗室認可雙邊、多邊合作,得到更廣泛的承認
(4)列入《國家實驗室認可名錄》,提高實驗室的知名度
(5)可在認可項目范圍內使用認可標志
從這5個優勢或好處中可以看出,實驗室獲得了CNAS認可的確優勢的明顯的,好處是可觀的。按39樓引用的CNAS-CL31:2011《內部校準要求》,企業如果想獲得以上好處,實驗室想申請CNAS認可,意圖通過CNAS對企業實施內部校準的能力認可,則建標就是前提條件了,不建標而通過CNAS的實驗室認可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企業并不想通過實驗室認可,完全出于滿足測量結果的溯源性這個實際效果出發而開展內部校準活動,并不想獲得以上好處,并不想向世人展示自己是否按國際準則開展校準/檢測的技術能力,也不參與校準市場的競爭,企業也不關注自己的實驗室的知名度高低,不需要得到廣泛承認,只要達到測量結果的溯源目的也就可以了,同時校準結果僅用于內部并不需要使用認可標識,那么企業的實驗室是否進行CNAS認可也就是自愿的,建標與否也就不是強制的,而是企業的自主權了。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27 21:39
要開展檢定,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其最高計量標準都必須建標。對于內部校準,憑什么說一定要建標呢?哪一部文件規定了做內部校準一定要建標?我在39樓所引用的CNAS有關內部校準的文件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闡明了,對外開展檢測服務的檢測實驗室,都可以對自身所使用的測量設備開展內部校準,并沒有要求建標的強制性規定。而企業并不對外,內部也具備了校準能力,所使用的校準裝置也有充分有效的溯源性證明,只是根據需要對非強檢類計量器具開展內部校準,不需要檢定,難道不行嗎?還非得要人家走法制計量的行政許可之路嗎?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27 22:03
回復 48# 規矩灣錦苑
…按39樓引用的CNAS-CL31:2011《內部校準要求》,如果實驗室申請CNAS認可,需要CNAS對企業實施內部校準的能力進行認可,建標就是前提條件了,不建標而通過CNAS的實驗室認可是不可能的。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5-27 01:35 
實驗室認可分檢測實驗室認可和校準實驗室認可,該文件只適用于申請或已獲CNAS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對其與認可能力相關的測量設備實施的內部校準,CNAS也只是對其進行評審和確認,并不是認可,從頭至尾只字未提建標之事。我單位的理化檢測中心就通過了CNAS認可,取得了檢測實驗室的認可資質,有部分理化專用儀器是內部校準,所使用的標準裝置都是送具有資質的計量技術機構檢定/校準,并沒有建標。所以說,對于檢測實驗室來說,不建標通過CNAS認可并不是不可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3-5-27 23:27
回復 50# 路云
路兄言之有理,我完全贊同。我對48樓的帖子補充說明如下:
如果是校準實驗室的認可,認可的是校準項目,存在著計量標準的建標問題。如果是檢測實驗室的CNAS認可,認可的是檢測項目。認可檢測項目時,并不是認可校準項目,其檢測項目使用的測量設備的校準工作不存在認可問題,只存在該實驗室開展的測量設備內部校準工作的評審和確認,對檢測實驗室的CNAS認可并沒有必須建標的強制要求,評審和確認的原則是使用的測量設備必須實現溯源到國家或國際基準。
但,如果企業并不想通過實驗室認可,不僅其校準實驗室,而且即便是檢測實驗室也不想通過CNAS認可,企業完全出于滿足測量結果的溯源性這個實際效果出發而開展檢測活動和內部校準活動,并不想獲得48樓所說的好處,并不想向世人展示自己是否按國際準則開展校準和檢測的技術能力,也不參與校準和檢測市場的競爭,企業也不關注自己的實驗室的知名度高低,不需要得到廣泛承認,只要達到測量結果的溯源目的也就可以了,同時校準/檢測結果僅用于內部而并不需要使用認可標識,那么企業的實驗室是否進行CNAS認可也就是自愿的,建標與否也就更不是強制的,而是企業的自主權了。
作者: liulinlin 時間: 2013-5-28 08:38
企業最高計量標準的概念是該企業最高精度等級的標準,企業的數據來源
zzzhang 發表于 2013-5-23 15:20 
那就是說改標準下至少要建一個最高標準,才能做自校了
作者: 八一八 時間: 2013-5-28 09:10
CNAS目前在廣東和江蘇都必須建標才可以申請,這是為什么?
另外新建的校準實驗室也必須建標這是為什么?
只能說明目前校準正在鉆計量法的漏洞。
作者: wal 時間: 2013-5-28 09:30
不建標不能做檢定、校準,不具有法律效力
作者: fangrongrui 時間: 2013-5-28 21:50
理論上來說,只要你有了良好的硬件設備,并按要求運行著質量管理體系,經過有關部門(譬如CNAS)考核合格并對相應項目授權后即可進行某些項目的自校,不過企業的強檢和參考標準必須送檢。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29 05:56
回復 54# wal
不建標不能做檢定、校準,不具有法律效力
wal 發表于 2013-5-27 13:30 
不建標不能做檢定,但沒聽說過不建標不能做校準的。企業只對自己的產品和行為負責,校準結果也沒有要求一定要具有法律效力,不可以嗎?客戶若對其產品質量存疑,可以送具備資質的檢測機構或法定技術機構檢測呀。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29 06:02
回復 53# 八一八
“必須建標才可以向CNAS提出申請……”是否指的是對外提供校準服務的校準實驗室?對檢測實驗室難道也有此要求嗎?其依據是什么?
作者: 飛天蛤蟆 時間: 2013-5-29 07:54
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的活動是“計量”。實現計量是個很大的工程,是我們計量人工作目標。“條條道路通羅馬”,為什么一定要這樣、那樣呢?給出容易實現、節約人力物力,適合企業現狀的計量方法應該是我們計量人努力去做的。
個人認為“建標”是一種建議,不建標不能檢定這個是肯定,建標后是否能開展校準,從實現計量的角度還有很多實際的問題存在。且說僅說校準后的被校器具是好的,離準確的測量數據也還有好多工作扎扎實實要做。
既然樓主說了不涉及強檢,個人認為強檢外的計量活動包括“建標”企業都應該有自主權,企業對自身產品質量負責,企業亦步亦趨的按照各種要求做了,結果市場不認可,產品銷不出去,那是否該退還“建標”費用來補償呢?
個人瞎說說瞎嘞嘞,權當沒說
作者: wangdada 時間: 2013-5-29 08:06
企業內部計量器具,如果不是強檢的,可以企業內部建標,做好量值溯源、人員取證等工作就可以了。企業內部檢校不用申請校準實驗室,校準實驗室是為了對外開展校準工作,企業內部計量器具檢校不用具有法律效力,說到底只要保證產品的質量,中間的計量控制是企業內部自己的事情。新的計量法強制檢定范圍已經不包括企業最高標準了。
作者: zsxawsq 時間: 2013-5-29 09:10
回復 5# gjs520
同意你的觀點。
作者: 吳玉寶 時間: 2013-5-29 09:17
同意路云的觀點。這也可以倒逼計量管理升級。
作者: zzzhang 時間: 2013-5-29 16:39
回復 56# 路云
如果是內部校準,不需要建標,如果對外開展校準,那就需要建標了。
作者: zzzhang 時間: 2013-5-29 16:40
回復 59# wangdada
新的計量法強制檢定范圍已經不包括企業最高標準了?你確定嗎?
作者: yulh 時間: 2013-5-29 19:51
記住建標的標桿:只要進行量值傳遞,就必須建標。
作者: longzhen 時間: 2013-5-29 20:00
企業最高計量標準要建標 企業內其它計量標準應該也要建標,不過目前我國沒有相關法律規章明確這塊, 隨著我們國家質量體系 和計量標準的完善,社會經濟的轉型升級,國家 社會 人民對質量的重視,以后的發展方向企業內部需要建很多標準,以后法定計量機構肯定會成為協會的形勢,企業內部計量體系將成為主要的計量基礎,很多計量器具在企業內部校準,企業自身注重標準建設,只有最高計量標準去溯源,法定計量機構承擔強檢,量值傳遞,計量仲裁等,社會第三方校準企業發展良好,只有這樣國家的質量安全才有改進,計量才能進入良性循環
目前我們沒有到這種境地,所以企業內部還需要建標,企業為了省檢測費用,只有建標,建標就要求企業有人員,有環境,有制度,有設備,有資料檔案等,標準考核是外力來促進企業自身質量的提升,如果不建標可以,那企業不會投入人力物力搞一些企業認為是無用功的地方上。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29 23:36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3-5-29 03:38 編輯
回復 65# longzhen
沒有說企業最高計量標準一定要建標,只是說企業最高計量標準一定要強制送檢。如果企業要用該標準在企業內部進行量傳,開展對工作計量器具的檢定,那是一定要建標的。如果只是在企業內部對非強檢類計量器具實施校準,則無需建標,因為該最高計量標準已經具有了充分有效的溯源性證明。如果企業內部擁有具備校準資質的校準人員,校準的條件也經過了考核確認,則完全可以開展內部校準。
作者: zhiping 時間: 2013-5-30 06:35
就是公司內部做參照的話是不是不建標審核也可以過呢?
作者: jdccdb 時間: 2013-5-30 10:44
正方可能大多是政府部門或法定計量技術機構的,反方大多是企業的。只要不涉及強檢儀器,企業要的是準確可靠數據,面對的是條件要求苛刻的用戶并對其負責。但是,企業要有內部校準規范等必要的技術文件。支持5樓
作者: jdccdb 時間: 2013-5-30 10:52
企業不需要法律效力,只對客戶負責,如有計量糾紛可以進行計量仲裁。但是,前提是非強檢儀器。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30 22:34
回復 51# 規矩灣錦苑
所以說,根據CNAS的這份《要求》,企業的情況與檢測實驗室相當,因此我在39樓說企業可以參照實施。
作者: 規矩灣錦苑 時間: 2013-5-30 23:19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3-5-30 23:27 編輯
支持68樓和69樓關于“只要不涉及強檢儀器,企業要的是準確可靠數據,面對的是條件要求苛刻的用戶并對其負責”,“企業內部校準活動不需要法律效力,只對客戶負責”,多數情況是不會產生計量糾紛的,“如有計量糾紛可以進行計量仲裁”觀點。計量仲裁結果將使用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或國家計量基準檢定/校準的結果作證據。這也是企業的內部校準活動沒有必要一定建標和接受計量標準考核的理由之一。
作者: jdy 時間: 2013-5-31 07:53
回復 71# 規矩灣錦苑
完全支持樓上的觀點,支持反方,自校不需要建標!!
作者: 執法人員 時間: 2013-5-31 08:24
只有企業最高計量標準才需要建標考核,企業的非最高計量標準不需要建標考核。
作者: 夏小智 時間: 2013-5-31 09:58
回復 12# 規矩灣錦苑
這引用幾乎從理論上絕殺了正方意見。
作者: 上帝 時間: 2013-5-31 10:11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999年第6號《關于企業使用的非強檢計量器具由企業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
一、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5-23 01:06 
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規定(國辦發[1998]84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決定對企業使用的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周期和檢定方式由企業依法自主管理的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企業使用的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是指除企業最高計量標準器具以及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入強制檢定目錄以外的其他計量標準器具和工作計量器具。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周期,由企業根據計量器具的實際使用情況,本著科學、經濟和量值準確的原則自行確定。
二、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方式,由企業根據生產和科研的需要,可以自行決定在本單位檢定或者送其他計量檢定機構檢定、測試,任何單位不得干涉。
三、企業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以及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應當進行強制檢定。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企業不得使用。
特此公告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印)
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31 13:04
回復 73# 執法人員
只有企業最高計量標準才需要建標考核,企業的非最高計量標準不需要建標考核。 ...
執法人員 發表于 2013-5-30 12:24 
企業最高計量標準如果用于對工作計量器具開展檢定(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必須建標,經上級計量行政主管部門考核授權后,才能開展檢定業務。但如果只是對企業內部的非強檢類計量器具進行校準,則無需建標,但必須將該最高計量標準強制送檢,取得充分有效的溯源性證明。
作者: longzhen 時間: 2013-5-31 19:27
回復 66# 路云
校準條件不建標怎么進行考核, 企業只要申請建立本單位最高計量校準那就肯定要建標,建標就是 企業、事業單位根據生產、科研的需要可建立本單位最高計量標準器具(計量標準),在本單位內部開展檢定、校準,計量標準須經考核合格后方具有法律效力。
所謂考核就是考核評審
聘請考評員組成考核組,依據國家統一制定的《計量標準考核辦法》、《計量標準考核規范》(JJF1033-2008)對申請單位進行考核。
考核合格的,由考核組出具考核報告,審批,在10個工作日內頒發計量標準考核證書;考核不合格的,出具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
計量標準考核證書的有效期為四年,建標單位應在此證書有效期滿前三個月內,申請復查換證,復查按照計量標準考核規范的考核程序進行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5-31 21:22
回復 77# longzhen
我不需要開展檢定,我也不需要行政許可授權,也不需要具有法律效力,我只是對我自己的產品負責,依據我企業自身的情況只開展校準,而且是對企業內部的非強檢類計量器具進行校準,校準所使用的標準裝置也已按要求送上級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檢定合格,并出具了充分有效的溯源性證明(《檢定證書》),校準的環境條件也滿足要求,校準人員(兩名以上)也經過了計量知識、校準技能等必要的培訓、考核合格,并持證(即授權)上崗,同時也有自己的計量管理制度。您依據什么文件?哪條哪款之規定?不允許我開展內部校準呢?建議您仔細研讀一下我在39樓引用的CNAS文件。連對外提供檢測服務的檢測實驗室開展內部校準都沒有要求建標的強制性規定,我企業只對內開展非強檢類工作計量器具的校準反而要強制建標?毫無道理。要理清一個概念,所謂最高標準,并不是一定是指建了標的才叫“最高標準”,不建標就不叫“最高標準”。“建標”與“最高標準”是兩碼事。考核也未必都是依據JJF 1033-2008《計量標準考核規范》,它只是法制計量的考核依據。對于校準而言,CNAS的考核依據是CNAS—CL01:2006《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ISO/IEC 17025:2005)中對校準能力認可的評審要求。對于法制計量而言,要開展檢定,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都必須建標。而對于非法制計量范疇的校準而言,與JJF 1033-2008根本不搭界。但這并不等于說法制計量的建標無效,CNAS任然承認經行政許可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所建標準的有效性。
作者: longzhen 時間: 2013-6-1 08:48
那么你的這個企業最高標準是你自己認為的,沒有經過考核的計量標準,只是你自己把這個標準送出去溯源了,可以用在自己的企業開展量值上的傳遞比對,得到的數據也只能在企業內部有效,如果你的客戶要你計量標準考核證書你怎么辦,你沒申請考核啊,你得到的結果對于外部來說是不能相信的,只要申請考核就是建標
當然我們是就事論事,目前我們國家就是這么個情況,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6-1 11:18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3-5-31 15:27 編輯
回復 79# longzhen
你的意思是不建標不不是最高標準咯?是否是最高計量標準,我個人認為應該具備以下要素:
1.該計量標準在組織機構內部具有最高的計量學特性;
2.該計量標準在相應的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中有相應的位置;
3.組織機構內部沒有能力對該計量標準進行溯源,必須送其他計量技術機構溯源;
4.組織機構內部相應工作計量器具的量值均可溯源于此計量標準。
是否建標,那是法制計量行政許可授權的事情,與是不是最高計量標準無關。校準是不需要進行行政許可的。你建了標,客戶就一定相信你的檢測結果嗎?未必。客戶如對產品質量存疑,可以委托第三方權威機構檢測。如果按你的理解,那CNAS-CL31:2011《內部校準要求》豈不是廢文。可現實是,取得CNAS認可的檢測實驗室,絕大多數都不對外提供校準服務,所使用的檢測設備有部分是內部校準(非強檢類),這些內部校準項目所使用的計量標準(強檢類)、校準方法、校準依據、人員資質也都經過CNAS的評審和確認,并沒有建標。
作者: 愷撒游神 時間: 2013-6-1 15:41
存在就是有道理的,從法律的角度看,沒有哪部法規禁止企業不建標就開展內部校準,而且存在了這么久,也沒有哪個企業被處罰過吧,不禁止就是不違法的啦
作者: jiutianwuyin 時間: 2013-6-3 05:56
回復 39# 路云
檢定是依法管理的范疇,cnas是國際接軌的范疇,不可相提并論。
建標也是依法管理的范疇。
兩個范疇原理相同,但中國的有其特殊性。沒有與國際接軌
作者: jiutianwuyin 時間: 2013-6-3 05:58
回復 80# 路云
同意對最高標準的總結。
作者: hamlan 時間: 2013-6-3 09:19
開展自校的要求跟外校得要求是基本一樣的,如果一定要自校的話,那就自己建立企業計量標準,建立標準就要有管理體系、環境設施、標準器、內校員、方法文件等都要按JJF 1033-2008《計量標準考核規范》的相關要求,目前也可以走認可的路子,按照ISO/IEC 17025:2005的要求建立體系,并按照認可委內部校準的要求去做,要求也是跟上面要求的一樣的,而且現在一般要求是先建立企業計量標準才能申請認可,平時還要做好原始記錄和保存。總而言之,真要做內校,要事前衡量清楚,建標的成本和日常維護的成本(標準設備購置、維護、溯源、人工費用等),再確認是否要開展內校工作,如果沒一定的量就算了,外校還省人力物力。
作者: jdccdb 時間: 2013-6-3 11:18
支持73樓:只有企業最高計量標準才需要建標考核,企業的非最高計量標準不需要建標考核。
作者: frankzhanguestc 時間: 2013-6-3 14:11
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辦法:第十七條 非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由建立了相應計量標準的使用者自行定期檢定或者校準;未建立計量標準的,使用者可以自行送計量技術機構檢定或者校準。
因此廣東省內的企業須建標后開展自校
作者: 路云 時間: 2013-6-5 05:54
廣東省是執行計量法,是法制計量范疇的執法行為,沒有錯。企業可以建標,但非必須。建標之后,直接開展檢定得了,何必要校準呢?不建標開展內部校準不合法,但合理合規(指CNAS的規定)。企業對自己的產品質量負責,其校準行為不需要法律承認,校準結果也不需要具有法律效力,只求客戶認可我的最終產品質量,不走法制計量這條路,難道不行嗎?有錯嗎?廣東省取得CNAS資質的檢測實驗室,他們的內部校準項目都建了標嗎?我看未必。
作者: 記得要忘記 時間: 2013-6-12 20:07
回復 1# 上帝
建標只是一個形式,企業需要對自己的產品質量負責,并保持質量體系的嚴謹性。校準環境滿足校準條件,人員有資格證書,是專業的人員,標準器可追溯到國家基準即可。
作者: ZHANGHUIJILIANG 時間: 2013-6-14 09: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zhenfpe 時間: 2013-6-18 13: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滴滴答答 時間: 2013-6-25 21:37
自校也要按照建標的程序來做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麻麻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黄文|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视频二区三区国产情侣在线|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可以看污视频的网站|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卡一卡2卡3高清乱码网|
99热在线观看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国语视频|
四虎免费影院ww4164h|
99久无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
|
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
2016天天干|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短文d|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日本三级黄色片网站|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色综合天天综一个色天天综合网|
欧美卡2卡4卡无卡免费|
美国式禁忌在线播放|
99re视频在线播放|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97
|
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2020|
男人一进一出桶女人视频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国产人妖ts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