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真值觀的不同結果-評VIM第3版(9)
-
史錦順
-
(一)誤差理論的科學性與實用性
研制時,用測量方程建立測量儀器示值與真值的關系。并進行誤差分析。得到全量程的誤差范圍指標。
賦值過程,就是實現用示值來表現標準值。而標準值的誤差已知,這樣就知道了示值與真值的關系,那就是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
-
計量時,用一臺測量儀器去測量計量標準,測得值(單個值,最好取三個以上讀數的平均值)與計量標準的真值都各有一值。把測得值看做變量,這對應于如下情況:有N臺測量儀器都去測量同一個標準,真值只有一個,而各臺測量儀器的測得值,各不相同。因而,測得值是變量。
-
測量時,用測量儀器測量被測量,測得值(讀數的平均值)只有一個,但卻代表了一群被測量的真值。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就是測得值的誤差范圍。
-
誤差理論,在測量儀器的生產、計量中,在用測量儀器進行測量的場合,處處依靠真值,處處體現真值,于是它就扎根于實際,符合于實際,從而也就是科學的。
-
(二)不確定度論的歧途
1 否定真值的可知性
2 否定真值,還得用真值
3 否定誤差,還得用誤差
4 不確定度是什么,沒準譜
5 不確定度論沒有獨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多余的又有許多弊病。
-
(三)歡迎VIM第3版的進步
本評論系列,作為學術討論,主要是分析批評不確定度論的弊病。筆者高興地看到,同屬VIM第3版的2008版與2012版比2004版(預發)有了重大的進步。盡管尚未改變其堅持不確定度論的基本立場,但畢竟有變化,主要表現為:
1 承認測量計量界的學派之爭。這就說明誤差理論派的爭辯,是此爭鳴的一家。到底哪派正確,要在辯論中、實踐中,來檢驗,要靠歷史來做結論。
2 稱在物理常數的特殊條件下,真值可知。
3 稱在標準的誤差可略時,真值可知。
4 稱不確定度是包含區間的半寬,而包含區間是以一定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這樣就把不確定度與真值聯系起來了。
-
是不確定度論在向誤差理論靠攏嗎?人們拭目以待。
-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