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定量分析-評UA評定(14)
史錦順
-
本段講測量計量學的一項新發展——測量方程。說明誤差理論的基礎是定量的。不確定度論攻擊誤差理論是定性的(說誤差理論是理想的,意思是不能定量計算),那是誣陷。本段講誤差理論意義下的測量方程的定量計算,以駁斥不確定度論的謬說。而不確定度論的測量方程,沒有涉及測量儀器或標準的內部構成,不能在設計測量儀器或研制計量標準的場合中應用。
-
(一) 不確定度論中的測量方程
不確定度論的測量方程如下(譯自“Essentials of expressing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感興趣的情況是被測量不是直接測量的,而是通過函數關系 f 由N個另外的量X1,X2,……XN 來確定的,常稱的測量方程為:
Y = f(X1, X2, . . . , XN) (1)
所包含的量Xi,因其他一些變化原因,如不同的觀察者,儀器,樣品,實驗室及觀察時間的不同,而不同于原量。因此,方程(1)所表示的函數關系不是單純的物理定律,而是一個測量過程。事實上,它對測量結果引入了不確定度。
被測量估算值或稱輸出量,記為y,它是由輸入量X1,X2,……XN的估值x1,x2,……xN來求出。因此做為測量結果的輸出量估值y為:
y = f(x1, x2, . . . , xN). (2)
例如,如ISO導則給出的,一電位差加在與溫度有關的電阻上,此電阻在定義溫度to時的電阻是Ro,線性溫度系數是b,則加于此電阻上的功率(被測量)在溫度為t時對V,Ro,b以及t的依賴關系為
P = f(V, Ro, b, t) = V2/Ro[1 + b(t – to)]. (3)
以上是不確定度理論的測量方程。
-
(二)《新概念測量計量學》的測量方程
1 測量方程的一般形式
測量方程就是把物理公式與計值公式聯立起來,組成一個整體。
建立測量方程的核心思想是區分量值的概念。物理公式中的量都是客觀的量,準確的量,物理公式本身是超脫測量誤差的,從物理公式本身難尋誤差的蹤跡。測量中用以計算的根據是物理公式,但所用的量,與物理公式中的量是有區別的,把這個區別標示出來,便是計值公式。常用的區分標志有兩種,一是表示是測量得出的值,可用m標示,二是認定的的標準值或標稱值,用o來表示。把物理公式和計值公式聯立起來,就得出測量方程。
被測量Y由諸量X決定,Y是函數,諸X是構成Y的來源量。
在測量方程中,各量成對。被測量的測得值Ym與被測量Y是一對。被測量Y是客觀存在,是常量,而被測量的測得值Ym是變量。決定Y的各來源量X,各有一個Xm或Xo與其對應。如Xi與Xim對應,則Xi是常量,Xim是變量;若Xj與Xjo對應,則Xj是變量,而Xjo是常量。
設物理公式為:
Y = f(X1,X2,……XN) (1)
計值公式為:
Ym= f(X1m/o,X2m/o,……,XNm/o) (2)
式中斜杠“/”表示“或”。m表示測得值,o表示標稱值。m/o表示或者是測得值m,或者是標稱值o。例如X1m/o表示是X1m或者是X1o.
聯立(1)(2),而者相除,得:
Ym = [f(X1m/o,X2m/o,……,XNm/o)/ f(X1,X2,……XN)] Y (3)
聯立(1)(2),而者相減,得:
Ym = f(X1m/o,X2m/o,……,XNm/o)-f(X1,X2,……XN) + Y (4)
(3)、(4)都是測量方程,依應用方便而選取。
-
(接下頁)
2 例:頻率測量的測量方程
測頻的物理公式為:
f = N/T (5)
f是頻率的實際值,N是振蕩次數的準確值,T是閘門實際時間。
測頻的計值公式為
fm = Nm/To (6)
fm是頻率的測得值,Nm是振蕩次數的測得值,To是閘門的標稱時間。
聯立物理公式(5)和計值公式(6)。
計值公式(6)被物理公式(5)除,得測量方程為:
fm = [NmT/(NTo)]f (7)
對測量方程(7),進行量值分析:測得值fm、記得脈沖數Nm、閘門實際時間T是變量;而頻率實際值f、實際脈沖數N、標稱閘門時間To是常量。誤差分析第一種方法是對各變量作微分;第二種方法是把變量展成常量加小增量。
這樣的分析,邏輯順暢了。
下面以小量法分析。表fm=f+Δfm;
Nm=N+ΔNm ; T=To+ΔT, 代入(7)式
(f+Δfm)/f = (N+ΔNm)(To+ΔT)/NTo
1+δfm =1+δNm +δT
則有
δfm =δNm +δT (8)
-
(三)兩種測量方程的比較
《新概念測量計量學》的測量方程(下稱甲方程)和不確定度理論的測量方程(下稱乙方程)是有本質區別的。
1 甲方程的對象是直接測量;乙方程的對象是間接測量。
2 甲方程是一個量的內部結構關系;乙方程是幾個量的相互關系。
3 甲方程聯立了計值公式和物理公式,確立了測得值與實際值的關系;乙方程實際停留在計值公式上,沒有建立起與物理量的關系。
4 甲方程有明晰的區分量值是常量還是變量的概念,乙方程沒有這個概念。
5 甲方程可分析計算直接測量的誤差,可用來設計測量儀器;而乙方程只能用于計算間接測量的誤差傳遞關系,而這些在原誤差理論中是有的。乙方程不能用來設計直接測量的測量儀器。
6 甲方程的實例,都是結合實際的、可用的;乙方程給出的實例,是個游戲式的例子,懂點電學和測量知識的人,一看便知,世界上不會有人那樣去測量功率。因為那樣測不準。(正常的測量方法是串接電流表、并聯電壓表,準確度要高得多。)
-
結論:在誤差理論意義下的測量方程是實用的;不確定度的測量方程沒有實際內容,因為它反對真值概念,而一經脫離真值(客觀值、實際值)便沒法談誤差問題(測得值對實際值的偏離),也就無法建立測量方程。不確定度論的例子,是量值傳遞方程,與揭示測量儀器或計量標準內部規律的測量方程不沾邊。
-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