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標題: 三聚氰胺是不是質檢的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新聞評論部    時間: 2009-5-30 16:09
標題: 三聚氰胺是不是質檢的問題?
社會輿論普遍認為三聚氰胺是質檢系統的失職,身為一個計量人,我們是不是應該澄清一些事情?

標準20多年未改 何以保障食品安全
http://www.bkd208.com/thread-104005-1-62.html


  因一句“食品安全委員會是多余的”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委支建華昨天澄清說,他的本意是委員會下面由衛生部門來進行協調的機構是沒有必要的。“食品安全委員會總攬食品安全是對的”,支建華說,他完全支持委員會的存在。
  作為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副局長,支建華是在一次小組討論中無意間提及食品安全問題。而那次發言他的重點是談修改現行標準老化的問題。他覺得標準是基礎工作,如果標準滯后,只是圍繞表面現象做文章,就等于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對根本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沒有太大的意義。
作者: zhoujidai    時間: 2009-5-30 17:56
三聚氰胺事件反映了我國在標準的管理上,一個標準執行20多年而不更新,責任應該在管理層上,出現三聚氰胺事件是一些人鉆了標準上的漏洞,看來標準制定的科學性應該成為標準更新的基礎,逐步杜絕三聚氰胺事件的再次發生。而具體執行標準的質檢部門也該反思反思,因為標準中反映的問題就沒有被提出,其責任還是有的。
作者: jlsts    時間: 2009-5-30 22: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燕狂徒    時間: 2009-5-30 23:00
不 是質檢的問題···國人整體素質所致
作者: Lishu    時間: 2009-5-30 23:44
3# jlsts
首先,奶農或中間商故意添加的三聚氰胺,生產廠家不可能不知道。奶制品加工行業在部分地區的過度擴張,導致奶源緊缺,生產廠家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對這種明知的違法行為采用了默認的態度,廠家的質檢也屈從于公司的領導。所以,政府有責任,廠家有責任,質檢也不可能說自己沒責任。
作者: fjlyzzq@126.com    時間: 2009-5-31 02:06
我國的產品標準制定一般是先企業標準、再是行業標準、后才是上升為國家標準,這就必然產生國家標準制定的滯后及可操作性受行業(生產企業)的制約,也就造成質檢系統存在被動的局面。因此要求我們的質檢系統工作要有前瞻性、主動、積極、嚴格參與標準的制定等等。
作者: 水靈    時間: 2009-5-31 09:18
支持3樓的觀點,不是標準沒有規定的就可以加,國人的素質才是重點,利益的驅使下沒空子也能鉆出空子。
作者: 席龍    時間: 2009-5-31 10:57
對奶制品發生產許可證的是質檢局,生產的標準是質檢局制定,檢驗是質檢局,監管是質檢局,評優、評免檢也是質檢局。出了三聚氰胺這種事,質檢不應該推脫責任。而是應該好好反省、自查工作中的漏洞,變被動為主動,對自己的工作也推行點PDCA,建立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機制。
作者: porny    時間: 2009-5-31 13:04
對奶制品發生產許可證的是質檢局,生產的標準是質檢局制定,檢驗是質檢局,監管是質檢局,評優、評免檢也是質檢局。出了三聚氰胺這種事,質檢不應該推脫責任。而是應該好好反省、自查工作中的漏洞,變被動為主動,對 ...
席龍 發表于 2009-5-31 10:57
   
     三聚氰胺的事兒和生產許可證沒有太大關聯。生產許可證的存在、發放和監管或許有探討之處,但是,三聚氰胺是企業素質問題,是企業良心問題,是整個食品行業制度問題,質監局不可能對食品進行太詳細的檢測,世界上物質幾百萬種,有必要,有可能,有義務對面粉啊,奶粉啊進行幾百萬種的檢測嗎?!不可能吧。
   質監局的問題在于沒有關注食品行業可能發生的參雜,參假現象。出口到美國的寵物食品出現問題后,如果敏銳一點的話,質監局應該對三聚氰胺是否有可能被利用到食品中有所警惕了。這樣的話,三聚氰胺也不至于被濫用到這樣的地步了。
   包括這次把三聚氰胺進入檢測標準中,也有點面子工作的味道。應該做的是,嚴厲處罰參入三聚氰胺者。
作者: 計量@沈陽    時間: 2009-6-1 09:04
客觀的說,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我們系統是有責任,但是三聚氰胺并不是我們造成的,我們也進了相應的監管義務,我們不可能對所有物質都進行檢測,關鍵是我們的標準和法律存在漏洞,應該明確我沒規定可以加那么你加了就違法,而不要一整就是不得檢出,不得檢出的東西你能規定全嗎?是不是所有的食品標準都要列上劇毒品不得檢出?再有我們作為執法單位是負責對違法問題進行處理的部門,我們努力去防患未然,但是對于防不勝防的問題,更關鍵的是要明確企業的責任和企業法人的責任!
作者: skyriver0003    時間: 2009-6-1 10:13
人的健康大于一切,關愛生命關愛健康,請為提高國人的整體素質加油!
作者: rxsjks    時間: 2009-6-1 13:04
許可證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只是一個門坎而已,跨過了就行,我國有太多的行政許可了。
重申一點,“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生產出來的。要知道國人太聰明了,看標準只會去查看如何擦邊而讓自己去達到最大的利益,而不是去想如何達到標準的要求或是做的更優質,那是要成本的,相對減少利潤的。只有企業的自律,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質量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執行的標準的實處。想想連救人性命的藥都會有假,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作者: 小剛    時間: 2009-6-1 13:06
現在的商家太自私,他只想怎么掙錢,缺少道德。
作者: 小剛    時間: 2009-6-1 13:28
希望有關部門盡職盡責,不要在坑害下一代。
作者: 文文    時間: 2009-6-1 15:58
不是質檢的問題.
作者: 清香雨荷    時間: 2009-6-1 16:03
雖然問題的本身不是監查部門出的,但作為一個國家的監查部門對這件事情采取的態度就很讓人無語,讓人太沒有信心了,照這樣的推理,他們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
作者: 風不語    時間: 2009-6-1 16:14
質檢肯定是有一定的責任的,但主要的責任還是在于領導和政府部門。
作者: yexin12388    時間: 2009-6-1 17: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許三    時間: 2009-6-1 20:13
關鍵是要看企業有沒有社會責任感,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像三聚氰胺的事件哪天還會重演。
作者: 風機    時間: 2009-6-1 20:32
質檢絕對有責任!至少有人投訴后都未好好查一下!
作者: 點滴在心里    時間: 2009-6-1 20:34
我覺得都在放p,三聚氰胺只是一種食品生產者偶爾添加的品種之一,標準是死的,人是活的,象牛奶中添加的尿素,阻抗劑,皮革改良劑,要是事先一無所知,讓你檢,再先進的標準、儀器、方法由如大海撈針,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在情報搜集,匯總、分析,技監部們要到群眾中去,
作者: 海狼    時間: 2009-6-1 21:42
我覺得不是那個部門的責任,而是體制大環境造成的。有法不依 依法不治,一旦出現問題,行政主管部門只是罰款了事,而沒有依法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當違法成本過低,當然會出現許多社會問題了。這次三聚氰胺事件,國內的許多知名品牌全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看看國家是怎么處理的就知道了,和諧和諧。呵呵。或許以后我們還會發現有四聚氰胺等等。
作者: jock    時間: 2009-6-2 08:57
我一直鬧不明白,三鹿廠子里的質檢部門就見不出來?不光是素質問題,是人性問題
作者: 容兒    時間: 2009-6-2 10:32
事情發展到如此嚴重的狀態,質檢肯定有問題,最起碼沒有起到監管的責任,我也在質檢系統,說實話,現在有利益的事政府愿意管,有責任的事都推,質檢系統這幾年忙著掙錢,這是體制的問題,有點大。
作者: dbhlong    時間: 2009-6-2 11:47
我覺得不是那個部門的責任,而是體制大環境造成的。有法不依 依法不治,一旦出現問題,行政主管部門只是罰款了事,而沒有依法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當違法成本過低,當然會出現許多社會問題了。這次三聚氰胺事件, ...
海狼 發表于 2009-6-1 21:42
支持!好多問題都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
作者: 哆咪耒咪    時間: 2009-6-2 15:49
總的來說中國人是在食品安全上完成了化學掃盲,質檢是脫不了關系的,標準確實是陳舊,可是認識活的啊,難道在這期間質檢人員就沒發現不對勁?還是發現了任然置之不理?
作者: fuffn    時間: 2009-6-2 17:42
質檢不應負完全責任,質檢的責任在于:作為監管部門,當三聚氰胺事件已大面積存在(有可能是很長時間存在)卻未發現而未有任何措施出臺
作者: amanda209    時間: 2009-6-2 19:38
這個不是個別,在于監守自盜
作者: 方建國    時間: 2009-6-3 10:01
版主把三聚問題歸結為標準問題,從而得出三聚問題不是質檢系統的問題,我想先請教版主,質檢系統包括標準體系的建立嗎?誠然食品標準在《標準化法》解釋中明確提出歸衛生部門制定。但作為標準化的行政主管管部門難辭其咎。更何況食品的檢驗機構在質檢部門,檢測機構的門檻由質檢機構決定的。
作者: lzl_1972    時間: 2009-6-3 11:41
三聚氰胺事件不能單純說是質檢問題,也不能歸根于檢驗標準的不完善!更加偏重于職業道德、企業誠信問題!!!
請問一句:"牛奶里不允許摻加敵敵畏要不要寫進標準?","嚴禁在公共場所大小便要不要寫進交通規則?";顯而易見,這些是不必要寫進去的,因為這些是最基本的常識和社會道德問題!!!
作者: haishangfeiyan    時間: 2009-6-3 11:49
說不定人家是把它當著添加劑使用,就不檢驗了呢,所以應該是屬于檢驗漏洞。
作者: jiliangzhong    時間: 2009-6-3 14:06
我覺得應該是個人的良心問題,明知道那個東西是有害物質。為什么還要加到奶粉里面。而且還都是小孩子吃的東東。這真是天理不容。就算質檢查不出。也會遭報應的。
作者: liuhuaxing    時間: 2009-6-3 22:11
食品還有免檢的.這不是自己給自己下套嗎。我們自己家做飯有的時候還不保證呢,何況企業,食品就不能免檢!!!!!
作者: wangbo    時間: 2009-6-4 16:39
食品么,質檢只是管生產的大門,流通的是工商管的吧,況且問題出在奶上面,奶牛和奶應該是別的部門管吧,只是問題出來以后質檢在風口浪尖頂罪了而已!那么多產品,你怎么查,即使真的大面積發生,很多地方的檢測水平還是達不到的。總之,是國民素質,良心問題,就和小時侯一樣,老師要求在怎么嚴格,搗亂還是有的。有次一老師問一學生,老師沒在,沒好好監考還是怎么的你怎么能抄上?那學生答,要是想抄,老師怎么監考嚴格也能抄上!
總之食品安全要靠良心,要靠自覺。
作者: xyzijk    時間: 2009-6-5 23:40
應該是衛生部門的問題!或者是農業部的問題!
作者: nhjls1    時間: 2009-6-11 17:34
應該是宣傳部門的問題!因為宣傳部門沒有把良心道德的要求灌輸到生產者的思想中去!
作者: hangxiaodong    時間: 2009-6-26 20:44
肯定是質檢的失職,這個部門就知道收錢,比解放前的周扒皮還狠,比攔路搶劫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沒有幾個有水平的人,年年有任務下指標,這個系統從上到下都該死
作者: zs.ciq    時間: 2009-6-27 15:35
三聚氰胺事件,我認為質檢總局還是有責任的,起碼這么長時間使用質檢系統沒人發現可謂匪夷所思
作者: shi2008    時間: 2009-7-1 09:21
個人認為:
三聚氰胺事件不是孤立的。我國的食品免檢法規明顯滯后卻是事實。
現在人們餐桌上的食物雖然比過去豐富多了,但越來越不敢吃了。食品安全是社會問題,生產標準的修訂不能“與時俱進”,加之個別廠家摻雜使假,使問題更加惡化。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作者: guojunguo    時間: 2009-7-1 11:15
我感覺是我們的檢驗技術和方法跟不上社會的發展需要,也就是太滯后啦。
作者: YXQ    時間: 2009-7-1 12:14
檢測要有依據,標準20年不變,拿什么作判斷依據。食品衛生標準專業性強,一直是由衛生部門制定,只有他們能說得清楚什么物質會對人體有傷害以及傷害到何種程度,標準滯后是造成食品衛生事故的問題之一;商家鉆法律法規空子,惟利是圖是造成食品衛生事故的原因之二;質檢部門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對于國際國內食品衛生安全發展狀況不了解或知道了沒有采取及時跟進,提出修標建議,沒有盡到一定的責任和義務,是問題發生的原因之三。雖然部門之間行政管理上有分工,但也絕不能采取各自為政,自為中心,互不往來和協商。表面上食品衛生涉及到多個部門都有權管,實際上又都管不徹底。食品衛生是事關民生,事管民眾生存質量,甚至是關系子孫后代的大事。真的希望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坐下來好好協商,盡快制定出確實可行的管理方案,杜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再次發生。
作者: wujiang    時間: 2009-7-9 22:11
三聚氰胺和食品沒有太大關聯。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存在、發放和監管由幾個部門管理,食品安全法也涉及幾個部門,九龍治水效果不好,技術層面經常給政治層面背黑鍋。
作者: woniucfj    時間: 2009-7-11 19:48
應該不是質檢的問題
一個標準不可能窮盡所有的項目 標準也是要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完善的
作者: hhj    時間: 2009-7-15 16:34
都有責任,只要中間的某個環節認真點,就不會出現這件事
作者: 風隨心動    時間: 2009-7-21 15:38
都是由問題的
所以大家都應該汲取教訓
教訓是慘重的
作者: sweetpirate    時間: 2009-7-24 11:09
各有所失吧,
作者: li_winner    時間: 2009-7-25 10:47
我也認為該問題系統是有責任的。事件后,系統完全改變了工作作風,從這一點是不是也看出了端倪?
作者: 好人多助    時間: 2009-7-26 10: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ixin_lin    時間: 2009-8-22 22:26
連三鹿號稱有能力將牛奶中全部成分都檢測的(名牌、免檢)企業都檢不出三聚氰胺,質監部門按標準能輕易“檢出”嗎?
這里的問題關鍵是企業的誠信問題。
作者: 274496267    時間: 2009-9-2 11:34
杜絕三聚氰胺事件的再次發生!!!!!!!!!!!!!!!!!!!!!!!
作者: IECUSER    時間: 2009-9-2 13:36
嚴重同意三樓的觀點,國人的素質是重點
另個人認為素質是以經濟基礎為基礎的.
因此大力發展經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
作者: xiaobohui    時間: 2009-9-4 20:59
標準都沒有
作為質監的怎么可能能檢出來
作者: kaibor    時間: 2009-9-11 14:48
應該建立一個系統來監控生產過程。
作者: 274496267    時間: 2009-9-16 09:20
出了三聚氰胺這種事,質檢不應該推脫責任。而是應該好好反省、自查工作中的漏洞,變被動為主動,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作者: 597445902    時間: 2009-9-16 19: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uanhua123    時間: 2009-9-17 12:30
很有部分國人就是有點出了事了,快推掉責任的習慣,若那些產品最終是賣給自個用,他會很認真地從各方面去檢查,特別是安全性這塊。
作者: northstar    時間: 2009-9-23 19: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uojunguo    時間: 2009-9-28 22:21
應該是標準要與時俱進,否則就成了一紙空文。
作者: WYMBHX    時間: 2009-9-29 14:39
系統問題是其一,標準更新太慢是其二,人員素質是其三
作者: wanb3210    時間: 2009-10-3 04: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slc    時間: 2009-10-3 12:32
利益鏈條不被監控,食品質量難以安全!!
作者: hongtashan    時間: 2009-10-3 22:58
據最新一期《南都周刊》報道,蒙牛正在全面打響一場用金錢堆砌的危機公關戰役。如某日,幾乎各大門戶網站上,人們都看到了鋪天蓋地的消息《衛生部等六部門專家認定:特侖蘇OMP無健康危害》,內容基本上如出一轍,甚至后面的評論也全部是正面的。消息的來源則是衛生部網站發布的一則“動態”消息。

  整個特侖蘇事件,“似”已進入了善后階段,問責“似”已過去,蒙牛要做的只是重挽消費者信心。對于這樣的結果,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我真是覺得郁悶。

  蒙牛過去發表論文說,OMP就是IGF-1。蒙牛現在發表聲明說,OMP不是IGF-1。蒙牛過去宣傳說,OMP是原創發明。蒙牛現在宣傳說,OMP是從新西蘭引進……這般的顛三倒四也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現在再想起牛根生的那句“大勝靠德”,真是諷刺得可以嚇死一頭牛。

  不是沒有法律制裁這種無信無德的企業行為,依照《食品衛生法》第四十四條,生產經營或者使用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衛生管理辦法規定的食品添加劑,將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2007年特侖蘇銷售額在30億-35億元左右。消費者一定真的想看到這樣一張天價罰單,但看得到的可能性近乎于零吧。

  對于大企業,有關部門一貫是保駕護航的。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衛生部“動態”消息,中國奶協理事、廣東省奶協副會長王丁棉就坦言,衛生部的表態并沒有提供更詳細的科學依據,缺乏具體意見和對這個產品評價的臨床數據。2月12日質檢總局剛剛說正在檢測OMP是不是有害,緊接著衛生部就表態“無害”,OMP又不是三聚氰胺,其有沒有致癌性豈是短短幾天就能證明出來的?當然,衛生部的做法很“聰明”,只是網上掛一個動態消息,只是一個口頭表態,并不是正式文件通知。深究起來其實它什么都不是。消費者在這個渠道尋求支持顯然太難。

  那媒體呢?可靠也不那么高。據北京一名門戶網站的編輯透露,“蒙牛是我們的廣告大客戶。這種大客戶是要特殊保護的。”并不諱言蒙牛的公關攻勢。就我個人的觀察,整個這次事件中,電視媒體基本都保持了沉默,對蒙牛不利的消息大多為紙媒所報道。這里面的關竅也不復雜,一位媒體朋友告訴我,蒙牛在電視媒體投放了大量廣告,在紙媒則投得少。如果蒙牛今后在平面媒體也大量投放廣告,紙媒是否也會沉默?

  在我看來,特侖蘇事件與三聚氰胺事件還有些不同,三聚氰胺事件更主要表現為監管不力及道德缺失。特侖蘇事件目前看來,惡劣性沒有三聚氰胺高,但是其所揭示出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低下問題,則更有普遍性意義。以國外的經驗,商業力量很容易跟權力打成一片,也很容易贖買媒體,侵害消費者權益。對此,一方面要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及媒體強化自律,更關鍵的還是消費者自己要組織起來。有足夠強大的消費者民間組織,才是制衡商業惡意行為的最重要力量。可是,在國內目前要組織、運作民間組織,實在是太難了。

  蒙牛是一家以營銷著稱的企業,其特侖蘇營銷據說都成了商學院案例。但恕我才疏學淺,我實在看不出這種營銷與本山大叔的賣拐有什么區別。蒙牛還會翻身么?我實在不敢下否定性結論,難道咱們這些普通消費者,真的全是范偉的命?
作者: hyjls    時間: 2009-10-9 19:21
不是,我認為不是
作者: yxfx    時間: 2009-10-9 22:12
應該說難脫其責
作者: 身體健康    時間: 2009-10-11 15:14
有一定的責任,但不是全部

主要還是個責任心,但是現在各個行業又有多少人有強烈的崗位責任心呢
作者: czjlwsl    時間: 2009-10-12 14:32
確實不是哪一個部門出了問題,應該是體制上面的。國民素質、國家體制和歐美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怎么樣提高國民素質才是黨和政府應該解決的問題,改革開放給中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時負面的影響也有目共睹的,有一個故事說:一個歐洲人在深圳的時候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而一但到了香港確自覺的遵守規定!
作者: xiongzhi6100    時間: 2009-10-13 13:27
受教了,以前還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呢
作者: jia860613    時間: 2009-10-14 21:47
同意樓上的說法
作者: lee_login    時間: 2009-10-23 21:31
總是說國人素質,外企到中國來哪一個不變樣?外國人也照樣鉆空子,制度滯后是一方面,犯罪的成本低也是不爭的事實。三聚氰胺只是垮了三鹿這個牌子,其余的沒有什么大的改變。
作者: lee_login    時間: 2009-10-23 21:36
有些時如果你規定不準這樣不準那樣反而堵不住,其實可以反過來,規定只準這樣,其他的方法沒有證明不危害其他人利益就是不準。
現在很多部門都是不作為,比如說標準更新,誰來說什么時候更新?不是嚴重滯后,沒有人想到更新。
作者: yqfsj    時間: 2009-10-29 08:36
其實標準是沒有錯誤的,關鍵是我們的檢測手段有問題
作者: 揮斥方遒    時間: 2009-10-29 10:38
我認為不全是 我們質監局的責任!任何一個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其深遠的社會原因,關鍵是一個社會的誠信度的問題!
作者: antaizdp    時間: 2009-11-2 11:03
關鍵的是要明確企業的責任和企業法人的責任!
作者: yunling    時間: 2009-11-4 09:02
太沒人性了!
作者: yntj_ljh    時間: 2009-11-9 10:39
1# 新聞評論部

當然是質檢的問題!!總局大包大攬,所有都納入監管,故此失彼啊。再者,質檢系統內部信息部暢通,溝通不到位,標準化是一家,產檢是一家,老死不相往來,即便往來也是官員之間的吃請、請吃,技術人員的溝通訴求太少,不到位。
作者: sbarlu    時間: 2009-11-10 09:37
:(:(:(:(:(:(:(:(
作者: sbdangdang    時間: 2009-11-10 13: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bdangdang    時間: 2009-11-10 1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bdangdang    時間: 2009-11-10 1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bdangdang    時間: 2009-11-10 13: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bdangdang    時間: 2009-11-10 13: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揮斥方遒    時間: 2009-11-10 14:04
我認為不全是質監部門的事,主要是一個社會誠信度的問題!
作者: xhjfbi    時間: 2009-11-11 08:20
這個執法不嚴的問題,出了樣的事件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國外看誰敢造次。人不人當人看了。
作者: amwgwg    時間: 2009-11-14 17: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djw    時間: 2009-11-18 16: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unsend    時間: 2009-11-19 1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ooy7744    時間: 2009-11-27 15:44
不管是與不是,都是體制問題!
作者: cms457    時間: 2009-11-28 14: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LZ    時間: 2009-12-3 08:30
其實是不是我們系統的責任,我覺得還是要看國家的標準是否涉及到這個問題,若是我們的系統職責沒有做好,那當然是, 若不 ,那就不是。
作者: testgroup    時間: 2009-12-3 1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oyie    時間: 2009-12-7 16:10
歷年來國內的一些食品的制造加工都或多或少的參摻雜了一些提高色澤、口感等表面質量的成分品,但一般來說這些添加劑對人體是不會構成很嚴重性的影響的,或者說是慢性的,以至于大家都不夠關注產品本身的問題。話又說回來,我們國家現在的產品標準規定遠遠跟不上生產的擴大要求,人們的智慧又是無窮的,所以很多都鉆了這個空子,用更為廉價而又未規定的成分來替代。
作者: j76360905    時間: 2009-12-9 17:56
應該不是質量
作者: hhiop520    時間: 2009-12-11 08: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olag    時間: 2009-12-11 1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bidy78    時間: 2009-12-25 10:56
客觀的說,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我們系統是有責任,但是三聚氰胺并不是我們造成的,我們也進了相應的監管義務,我們不可能對所有物質都進行檢測,關鍵是我們的標準和法律存在漏洞,應該明確我沒規定可以加那么你加了就違法,而不要一整就是不得檢出,不得檢出的東西你能規定全嗎?是不是所有的食品標準都要列上劇毒品不得檢出?再有我們作為執法單位是負責對違法問題進行處理的部門,我們努力去防患未然,但是對于防不勝防的問題,更關鍵的是要明確企業的責任和企業法人的責任!
作者: wjshanghai1314    時間: 2009-12-30 10: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bjls    時間: 2010-1-5 09:15
食品安全是全體公民的事情,靠哪一個部門很難搞好,必須全體人民有更高的認識才行
作者: 沁寒    時間: 2010-1-6 21:25
總不能殺雞取卵吧?哈哈哈。。。。該保留。。。。
作者: nyclaohu    時間: 2010-1-8 17:51
主要還是人口多啊,消耗量太大,質量保證不了了
作者: xhxlplp    時間: 2010-1-18 22: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計量論壇 (http://www.bkd20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美女脱衣服|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久别的草原电视剧免费观看|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欧美极品另类高清videos| 在线观看噜噜噜私人影院|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caopon国产在线视频| 男人插女人免费|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操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农村乱子伦精品视频|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 看全免费的一级毛片| 男人桶女人机完整视频| 大美香蕉伊在看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两夫妇交换的一天|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春丽全彩×全彩番中优优漫画| 国产乱女乱子视频在线播放| 一卡二卡三卡在线| 欧美日韩第一区| 国产又污又爽又色的网站|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